分享

任慧:高中物理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研究

 昵称15221501 2022-12-06 发布于湖北

  限定发《东西南北》2019年2月刊

 高中物理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研究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高级中学    任慧      邮编:124100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逐渐深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要求。作为物理教学活动的指导者,高中物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相关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学生培养成能够完全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结合教学经验,就如何在核心素养基础上进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
  作为高中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高中物理具有知识严谨、理论抽象的特点,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优势。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物理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围绕该课题,就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论述。
  一、将物理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非常吃力,还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学习物理没有用处,只是用来应付考试。高中物理老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将物理教学内容和其他学科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作用,对物理学科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靠一个领域的知识就可以,更不是靠一门学科的知识就可以。物理老师要注意知识的整合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相互作用观”“运动观”“物质观”,并且指导学生学会应用这些观念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虽然高中物理学科性比较强,也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很多交融的地方,物理老师要将物理与美术、哲学、地理、化学、数学等学科有机整合起来,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B。
  例如,在教学“物体运动”有关内容的时候,笔者将其与体育学科的知识有效结合起来,利用学生的投篮等体育动作对物体的抛物线运动进行讲解,既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形成物理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联想到物理知识。又如,在教学“牛顿定律”有关内容的生活,笔者将其与哲学有效结合起来,首先让学生对持续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错误观点进行讨论,再将伽利略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渗透其中,让学生了解到质疑的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学生质疑精神进行培养的目的。
  二、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指导,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生活态度
  高中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很多的物理规律和相关知识点都是前人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得到的。加上如今的新课程标准也一再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所以,高中物理老师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生活态度。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害怕出错,亦步亦趋地跟着教材中的步骤进行操作,这种学习方式虽然能够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但是很难让学生有效掌握其中的内涵,大多数学生只能做到了解和掌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不知道如何去应用。因此,高中物理老师要加强实验教学指导,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教学“电磁感应”有关物理实验的时候,笔者鼓励学生更改实验条件,再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最后通过对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比较,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关的结论。学生通过对实验条件的创新获得了不同的体验,也在一系列的比较中加深了对实验结论的理解和记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训练,同时还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高分。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意识和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利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高中物理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有关的情境作为教学资源,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还能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路程”和“位移”有关内容的时候,物理老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教学,比如学生每天上下学都要乘坐的公交车。学生坐在公交车上,相对于窗外的站牌是移动的,相对于公交车司机就是静止的。学生每天早上从家到学校,晚上再从学校回家,位移为零,到时路程是家到学校距离的两倍。通过实际生活案例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学生热爱物理学科,加强科学品质教育。

      人实际很奇怪,自已感兴趣学科,就愿意为他投入,即使没有回报,你也觉得值;自已不喜欢的学科,即使被迫投入,也会认为情非得已。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动机是个体行动的直接推动力,而情感是个体行动的第一推动力。在教学中,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多寻找物理学中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事例,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现象,增加学生对物理学科的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2)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多做课外小实验,亲身感受物理实验的乐趣。(3)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将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引向深刻与持久。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学生易获得成就感,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学生在学习中最大成就感来自于知识本身。比如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奇思妙想、对一个小实验创造性设计,如果能得到同学、教师的肯定,他会感到更为自豪。教学中对于学生创造性的想法、设计要及时给予表扬与肯定,激发、强化他们成就感。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高中物理老师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高中物理老师要积极响应课改要求,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卓春蕊,杨光敏,陈红君.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以“反冲运动火箭”为例[J].科技资讯,2017(19):34-3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