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莽岭 皇城相府两日游标准讲解词

 哲齐66 2022-12-07 发布于山西

皇城相府两日游标准讲解词

一、行程介绍、注意事项(06:00-06:10)

行程介绍,我们现在从太原出发前往晋城王莽岭,车程大约4.5小时。到达后大家先入住,之后用中餐。随后参观王莽岭景区,参观时间大约3个小时。之后参观锡崖沟景区,时间大约1个半小时。然后自由活动,用晚餐,休息。第二天出发前往电视剧《康熙王朝》、《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的实景拍摄基地、康熙皇帝的老师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游览约3小时)。午餐后返程回太原,结束愉快旅程。

注意事项,在这里小x还有几个不情之请,希望大家能支持配合:1.为大家安全着想提醒大家在车行驶当中切勿不要来回走动。2.短短两天这辆车是大家一个临时的家,维持车内卫生,不要在车内吸烟、瓜果皮屑放在塑料袋内不要乱扔。3.上下车贵重物品自己妥善保管;出门旅游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最后,请大家记住自己现在的座位,不要随意变动。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配合小X的工作。小x在这里谢谢大家了。下面请大家拿出你们的手机,记住两个号码,我的联系方式135XXXX1717,我们的车牌号晋A52915红色旅游大巴。记住了哦(微笑),有问题随时拨打小X电话,还有千万别上别上错车回错家。

二、沿途讲解(山西概况)(06:10-07:10)

三、娱乐活动(07:10-08:40)

四、休息(08;40-09:40)

五、晋城概况(09:40-10:10)

六、王莽岭概况(10:10-10:30)

注意事项,在景区游览的过程中,我提醒各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注意防火,不要抽烟,不要把火种带入景区;二是注意人身安全,不要翻越栏杆和挡墻,不要走到崖边,不要向崖下投石;三是讲究卫生,注意保护环境,塑料袋等废弃物要扔进垃圾桶,要注意保护花草树木。四是留宿的游客晚上不要外出,以免地形复杂、毒蛇野兽出没造成伤害。

为了让大家对王莽岭有个总的印象,我先介绍一下王莽岭的总体情况。

王莽岭景区有八个头衔、五大传说、一大奇迹:

1、它是山西省地质公园,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峰丛地貌,境内奇峰林立,正如李锐老先生题诗:“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须五岳攀。”

2、它是省级森林公园,属于太行第一山林场的重点林区之一。森林复盖率达90%以上,所以它也是个天然氧吧了。

3、它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是山西省改变古建单一形象推出的重点自然风光景区,是晋城市旅游业的龙头。

4、它是国家AAAA级景区。

5、它是中宣部和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精品红色旅游示范点,是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6、它是中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7、它是19个中国旅游目的地之一。

8、它是中国县域旅游景区100強之一。

王莽岭的文化积淀也很深厚,它有五大传说、一大奇迹:

1、它是远古神话传说《愚公移山》的发生地:

2、它是道家始祖老子西行路过并创作《道德经》的地方。

3、它是新朝皇帝王莽和汉光武帝刘秀斗智斗勇的古战场。

4、它是愈伯牙创作古代十大名曲《高山流水》的地方。

5、它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经羊肠坂登太行赋诗的地方。

一大奇迹是,锡崖沟挂壁公路,它被誉为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一大奇迹。

王莽岭旅游区面积40平方公里,包括四个景区:王莽岭、锡崖沟、昆山、刘秀城。己开放的是王莽岭和锡崖沟两个景区,昆山和刘秀城因交通问题尚未开发。

王莽岭位于晋豫之交,离陵川县城50公里,离河南新乡市约50公里,是太行山与中州平原断裂带中最典型、最精华的地段,它是太行山东南尾部最高峰、最高海拔 1650米,又是豫北的天然屏障,也称河南省的后花园。它地貌奇特、群峰荟萃、峡谷幽深、绝壁千仞、日出壮观、云海奇诡;天象殊异、变幻莫测、山上山下季节交错、雪花野花同时竞放;冰挂雾凇、雪野松涛、壮冬春之胜景;云山幻影、佛光岚气、增夏秋之神韵。它还是古代以及当代战争中晋豫之间的重要军事要塞和关隘,它背倚八百里太行山,南控华北大平原,古人云,“得太行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因此,它成为历代兵家和帝王的必争之地。一位政治思想家曾在此赋诗一首:“山势奇伟壮士胆、虎视常萌霸主心,从来多少英雄梦,留与后人悼古今。”

景区西南脚下,就是闻名遐迩的锡崖沟,是电视剧《沟里人》的发生地。锡崖沟是晋城市陵川县的一个小村庄,位于太行山腹地,东与河南相毗邻。从村里到陵川县城,必须翻过一座大山,这座山特别陡峭,一直是羊肠小道。锡崖沟人民为了和外面沟通,村民3代人艰苦奋斗30年,用原始的方法,简陋的工具,在悬崖峭壁上凿通了一条“之”字形挂壁公路,开创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锡崖沟精神,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被《人民日报》称为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奇迹。锡崖沟,四周大山合围,六、七百米高的峭壁环沟矗立,自古以来与外界隔绝。沟内河流纵横、池潭遍布,百年民居依山傍水,临崖跨涧是一处真正的“世外桃源”。   

昆山景区位于王莽岭东北部,山势巍峨,洪谷幽涧,千仞峭壁环列,险峰巨石峥嵘。山西和河南在这里垂直分开,山上雪凇冰挂,云冷气寒;山下田园绿波,春水荡漾,咫尺之间令人产生超越时空非不易之感,被称为绝壁胜境。

当代诗坛领袖、毛主席生前秘书李锐畅游景区后赞曰:“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需五岳攀?”,先期而至的摄影家、画家、文人皆陶醉于此,叹道:“世人知黄山、桂林,而不知王莽岭,是世人之憾”。

1999年王莽岭景区就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生态环境游”30个节庆活动之一;后被山西省旅游局推举为山西生态旅游王牌,确定为“山西旅游开发十年规划”重点项目之一,称为改变“山西古建单一旅游形象”最具潜力的景区。目前,王莽岭景区已被命名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精品红色旅游示范点,被山西省列入“十一五”旅游开发重点项目。2007年被命名为国家AAAA级景区并入围了中国县域旅游景区品牌100强,2009年被确定为国家地质公园。

传说典故

王莽是西汉汉元帝的母后王政君的侄儿,王政君当太后时,大封王氏子弟,王莽虽然家贫,但属豪门之后,且自幼勤奋好学,尊嫂孝母,表现很好,因有机会殷勤侍奉临死的权贵王凤,王凤在弥留之际把他推荐给王政君、从而进入皇宫做了一个看门房的小官。之后,他工作出色、广交朋友,受人提携、步步高升,加上其它王氏子弟不争气,就越发重用他,到38岁竞然当了大司马,执掌朝政。他旰衣宵食、礼贤下士、处事公正、廉洁奉公、扶贫济困、打击豪强,同时他也比较清廉,他妻子的穿戴被人误认为仆人,朝廷奖给他的土地和金钱,他都一次次分散给下层人。因此获得朝野上下的拥戴。他当政16年间,辅佐了四任皇帝(成帝刘骜、哀帝刘欣、平帝刘衎 、孺子刘婴),有的年幼无知,有的荒淫腐败,不理朝政;王莽由出身寒微,到身居高位,对社会矛盾看得比较清楚,对下层人民的疾苦有亲身体会,因此,他的治政举措深得人心。或寄于他希望,或附庸其权势,朝野上下一片呼声拥戴他当皇帝,这在当时皇权天授、父传子家天下的时代是大逆不道的。为此,有一批吹捧的人纷纷制造出许多迷信的东西来骗人。什么“王莽是真命天子”的图书也发现啦,什么在汉高祖庙里还发现“汉高祖让位给王莽”的铜匣子啦。 咸阳等地也发现了所谓的“铜匮金策”。邯郸长官王朗也不甘落后,说在这龟鸵山上找到了'王莽登基’的象形符瑞,还说卧龙场的一条蟒蛇在云海中化龙升天。于是,在一片拥莽声中王莽秉承天命,宣布代汉而立,建立了“新”朝。王莽当皇帝后,针对西汉末年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提出了土地(王田令)、人权(私属令)、政治(裁冗)、经济(五均、赊贷和六管)、货币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其目的是想解决社会矛盾,给下层人民带来好处,但他的改革是效仿周公,“复古改制”,倒退本身没有出路;同时,改革又触犯了贵族豪强,特别是刘氏集团的利益。因此,遭到这些权贵官僚的抵制,使他的改革措施根本落不到实处。这样,下层人民不仅没有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反而受到更深重的灾难。因此,绿林、赤眉、平林等农民起义相继爆发。刘氏集团则趁此机会打出了恢复刘氏天下的旗号,攻击王莽是逆臣贼子、野心家、阴谋家、伪君子,农民起义军也受皇权观念影响,要找刘氏后人作代表人物。这样,刘玄及刘演、刘秀兄弟就和农民起义军合在一起。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子,后来沦落到河南南阳,成为农村一个大户人家。他读过太学,毛主席说,刘秀是历代皇帝中学历最高的。刘秀分析形势,龟鸵山有王莽登基之象、必得来毁他的根基龙脉;同时,从军事上说,弱者在平原难以立足,必先上太行,培植羽翼,遙控中原,方为图取霸业的根本之计。为此,他来到龟鸵山首先捣毀了王莽的符瑞。王莽气急败坏,尾追而来,在此进行了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后来刘秀挺进中原,在昆阳发展势力,经昆阳之战、消灭王莽主力,最终推翻了王莽。

七、重申注意事项(用餐地点说明)(10:10-10:30)

1、参观的时候要注意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因为咱们是散客,餐全程都是自理的,用餐基本都是在住的农家来吃的,基本是以农家菜为主。

3、大家今天住的是锡崖沟景区内的农家宾馆,所以条件比较简单,肯定是不能和您的家里来比的,但是肯定是卫生整洁的,大家这个可以放心。

八、游客中心办票(10:30-10:45)

    1、核对证件及单据办票

    2、强调票的时效性,让游客注意集合时间

    3、带领游客检票

    4、告诉客人检票后上原车

九、沿途(景区交通)路线:检票口-宾馆(锡崖沟)(10:45-11:05)

    1、换车及入住注意事项

    2、提醒客人带好随身物品及下车注意安全

    3、记清停车场到宾馆的路线

十、入住宾馆、午餐(11:05-12:00)

十一、王莽岭(12:00-15:00)     

卧龙场

现在我们站的地方叫卧龙场,因为从河南方向过来的云雾在这里翻腾,就象姣龙闹海一样,所以叫做卧龙场。我们站在这个边沿,向北向南仰首遥望,那是太行山的重峦叠障和悬崖峭壁,气势壮观,高入云天;向下俯视是河南省的南坪风景区,峽谷幽深,阡陌纵橫,房舍点点,人影如蚁,是不是象在飞机上向下看的感觉,又象是七仙女在云中看人间的感觉,咱们沒有仙人驾云的本领,又没鸟儿的翅膀,可不敢往下跳啊!上下有一千多米的高差呢。不过我们现在是一眼观两省,脚踩山西大地,伸手就可以遮住河南的一片天了。我们顺着崖壁往下看,那里有一段又窄又陡己经荒芜的石台阶,那是陵川有名的四条险道之一——竖梯。顾名思意,它就象梯子一样竖在悬崖绝壁上,那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也是当年交通状况的写照。到了“不了情”,我们再讲它的传说故事。

三牺动物

流水亭上面这座山峰,从西往东看,象一只威武的卧狮,从南往北看,象一头活泼的海豚,当我们走到黄羊栈再回头看它时,就变成一只凌空振翅的大鹏鸟了。所以我们叫它水陆空三牺动物。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苏东坡诗中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今天我们游王莽岭一定要掌握这种观景的方法,上看下看左看右看远看近看前看后看,激活自己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把王莽岭看活了,把天然的王莽岭变成自己心中的王莽岭,和李白一样“相看两不厌”,享受大自然的美感。

云水亭

大家看到这两个亭子了吧?南边的叫“行云亭”,顾名思义,它是云海经常出没的地方。北边那座叫“流水亭”,是有山泉的地方。它还有历史的典故,王莽当年在此居住时,前面的村庄住着军隊,至今仍称營盘,这里称为卧龙场,而龙是上天騰云,叫“云从龙”,下海要水,叫“海为龙世界”。王莽称帝、自然是龙了。所以当年就称为“行云岭”和“流水坡”。军隊用水也在这里,后来水泉忽然断流了,只能听见水声、看不见水流,原来是水隨着山岩的缝隙渗到了崖下。王莽的军隊只好到西边五里远的山沟取水、那里叫为汲好水。当时王莽就很恐惧,龙离了水还行吗?不又要变成蟒蛇吗?但他下边有人编造吉言安慰他,说水既然流向中原是上天暗示王莽到中原去。后来王莽果然进兵中原,与刘秀在昆阳决战。后事我们到岭上再讲。旅游开发后,我们又把这股水从崖下提了上来。並且形成了卧龙湖、周边搞了綠化香化美化,供游客观览。新建了行云亭和流水亭,并赋予它新的含义。因为行云流水、暗合了王莽岭的景观特征,岭上多白云,峡中响流泉。王莽岭上主要是观云海,而锡崖沟主要是观水景。行云流水、这也是大自然的美妙杰作。常常来比喻一种很高的境界,文章写得如行云流水,当行则行、当止即止,那文章就写到家了;工作作到行云流水,顺于人心、合于规律,那必是行家里手。云水情怀,又是一种超凡脫俗,回归自然的心境。我们今天游王莽岭,沉浸在行云流水的大山里,这里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利禄的诱惑、没有烦心的事务、没有繁琐的礼仪、没有官场的争斗,只有美丽的大自然。我祝大家好好放松一下心情,痛痛快快玩一把。

现在我们进入了王莽岭的核心景区,因为常有鹿的出没,我们称它为鹿鸣岭,这一段我们主要欣赏它美仑美奐的地质奇观和变幻莫测的天象景观。

天味堂与生态休闲馆

这是天味堂,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和超市购物的地方,因为其高居峰巅,又吃着纯天然的山珍野味,所以叫作天味堂。它的建筑风格也很別致,总体形状象古代战争的營帐,圆形建筑化解了北风的摧毁力。还有人说,两个扁圆象征了陵川是中国围棋的起源地。 

下面依山而建的这三排复土建筑是生态休闲馆。它背风而筑,与山体融为一体,冬暖夏凉;屋顶和庭院里种满花草,空气特别清新;从窗口就可以看到奇峰、日出和云海,室内装修豪华典雅,功能齐全,是休闲度假、高规格接待和举行会议的好地方。

軍寨遗址

這是军寨遗址、传说它历经了几个朝代。七十年代初这里还住着解放军雷达部队。过去规模较大,现在只有几间房子的残墙断垣了。假如我们的思绪返回到几十、几百甚至两千年前,这里是交通闭塞、远离人烟、荆棘丛生、滿目荒凉、只有野兽毒蛇出没的荒蛮之地。那时守关将士身披铁甲、粮草供应艰难,寻找野菜充饥;天寒地冻,守着柴火过冬;还要肩负站岗放哨值勤甚至交战嘶杀的责任,我们就能感受到古战场的悲凉,守关戌边将士的孤独和艰辛,能感受到王莽岭战略地位的重要。王莽岭和对面的刘秀城、马武寨,确实是一个古战場,不仅留有古军寨的遗迹,而且地下曾出土大量的秦砖汉瓦、古代刀枪剑戟弓弩箭簇等兵器,还有屯粮运水用的陶器等用品,还有一系列的地名如營盘、教場、箭草尖、太子窑、梳妆楼、杀猪郊、唱戏洼、公主坟、宫宮寨、西南仓等等,都是当年高规格战争留下的遗迹。

龟鸵山

我们现在就站在王莽岭上。它的西面北面是八百里太行山,它的东面南面是中州大平原。这里就是太行山与中州平原断裂带的交界处。27亿年前,这里是汪洋大海,由于燕山运动与喜马拉雅山两次大的造山运动,中州平原下落,太行山隆起升高。王莽岭就在这两大板块的断裂带处,经过慢长的地质运动,形成了特殊的地貌特征。国际上叫喀斯特地貌,国内称作岩溶峰丛地貌。王莽岭海拔1650米,它脚下的中州大地海拔3--400米,在这个大落差中,有无数的奇峰、峡谷、绝壁、石林、瀑布、溶洞、王莽岭是这一断裂带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四个地质年代的遗迹会聚于此,称作“四世同堂”。

王莽岭在汉代以前叫做龟鸵山,因两座山峰而得名。我们看,这一片奇峰峻岭,悬崖绝壁,----典型的几座山峰,(手指)一座是神龟峰,一座是仙鸵峰,还有一座是酒盅峰,在鸵峰那里还有一座愚公峰,都维妙维肖,非常逼真。这里是太行山脉南端,与我市另一个县——阳城县的王屋山接壤。远古神话“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民间传说进一步引申了神话的内容,他们说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上帝,上帝派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来帮助愚公把山背在海边,这两个神仙不是别人,就是神龟和仙鸵,他们力大无比、耐得艰辛,帮助愚公移山之后,愚公请他们喝酒,他们看见这里风光美丽,又和愚公结下深厚感情,就化作两座山峰永远留在了这里。民间传说虽然与史实不尽相同,但表达了他们天人合一,仙凡和谐,热爱美好大自然的心愿。

2000年的时候,王莽岭举行了一次诗词笔会,全国各地很多著名的诗词作家都汇集在了这里。曾任毛主席生前秘书,当代诗坛领袖李锐老先生写了一首诗:“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须五岳攀。”大教育家、时年84岁的刘征老先生也兴致勃勃地吟道:“高脊摩天曦月藏,奔来万马忽收僵。名山天下论风骨,第一雄奇属太行。”这两首诗都是说,不论山的壮观还是气魄,雄伟还是奇特,和五岳比、和天下名山比,不仅毫不逊色,而且堪称第一!

石库天书

石库天书为王莽岭上一种特殊的石体构造。它是46亿年前下古生代沉积的碳酸岩(白云岩),由于化学成份差异,溶蚀快慢程度不同,形成了现在的样子。就单体来看,几米、十几米、甚至几十米高的石峰,外表看似层层迭迭的薄板组成,酷似书本,群众俗称“千层岩”。这种石峰往往几十尊连成一片,形成峰林,即为“石库天书”。

传说王莽在此安营扎寨时,与刘秀作战屡屡失利,上天念其推行改革用心良苦,就派三个神仙给他送来兵书。一夜刘秀军趁大雨前来偷袭,王莽将士怕兵书被抢或被雨淋,便压在石头下面。这一夜大雨滂沱、雷电交加、血雨腥风、鬼哭神惊,战后一看,那些兵书逍无踪影,幻化成了一片片书形石头。王莽仰面长叹:天灭我也!三个神仙留恋美景,化为三猩峰长留下来。

其实,这个故事完全是杜撰的。因为西汉末年还用的是竹简,纸张还未发明。如果真是送来这样的书,王莽也是认不得的。

鹿鸣苑

此处林壑幽美,野鹿出没,闻呦呦鹿鸣,听松涛阵阵,别有一番情致,当年王莽在此提拔官员和将帅时,曾在此举行仪式,並命名为鹿鸣苑。有诗云:“莽岭人名在,旷野鹿迹幽。艾蒿散清香,奇峰入雲楼。”鹿是人们非常喜欢的生灵,同时鹿、禄谐音,是升迁作官的吉言。诗经中就有《鹿鸣》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是与人友好的意思。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来表达他求贤若渴的心情。明清以来,那家的孩子中了举,县太爷就会召集全县的头面人物,为其设宴庆贺,叫作鹿鸣之宴,宴席上就要高诵鹿鸣之诗。这里有鹿台,大家可以摸一摸,定能带来好运。前面是“望鹿门”,走上去,就有升学升官的希望了。不过还得记住,天道酬勤,人心向善,还得努力学习和工作、加強道德修养啊!

刘秀跳

这个峡谷,叫做刘秀跳。当年王莽赶刘秀时,王莽在此安营扎寨,刘秀则在对面的孤山上安营扎寨,叫做刘秀城。一天夜里刘秀来王莽的军营里刺探军情,不料却被王莽将士发现,尾追到此。刘秀逃到此地看见前方悬崖深峡断路、后有敌兵紧追不舍,在这生死关头,只有跳过对面才有生还的可能,情急之下便一越而起,跳了过去,而王莽的将士则因生死情势不同,无人敢跳,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逃回了刘秀城。刘秀回去之后,定下巧计、用“悬羊擂鼓”假造进攻的声势迷惑敌军,暗中却从“扳破梯”逃到了河南昆阳(今河南叶县),在那里集结壮大自己的部队。之后便演绎出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昆阳之战,消灭了王莽的主力,乘胜追击,最终推翻了王莽政权。建立了东汉王朝,开创了“光武中兴”的盛世。后人感叹地说,一个人的成败得失,一个政权的兴衰存亡,往往取决于关键时刻的一步或几步之间。

(参考:其实,昆阳之战是刘秀跳精神的继续和放大。当时王莽军有四十三万,而昆阳的汉军只有八九千人,而且粮草缺少。不少将领主张弃城逃跑,刘秀力主坚守,他亲率十二名战士突出重围,搬取救兵。而且亲率一千余人先锋队冲乱敌阵,带领三千敢死队冲杀並杀死王莽军主将王寻,挫败了莽军士气,在援军和城内部队的夹击下,打败了王莽主力。)

羊肠坂

从峡中望对面的峰间一条“之”字形山道,那就是古代人民修筑的“羊肠坂”。它既是山上山下、河南山西村民勾通交流的唯一通道,又是战争年代攻守的军事要塞。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也曾到过此地,并在此留了一首诗:“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苍茫,尝闻此中险,今我独方往,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白居易当年登临此地应该是安史之乱后的一个冬季,苍茫群峰,寒风瑟瑟,山路崎岖,积雪拥道,路上有衣衫褴褛的山民为生计而奔走其间,路边有冻餓而倒毙的尸骨,还有那些逃荒的老人、妇女和孩子,涕饥号寒之声不绝于耳。诗人看到这一幕幕凄惨景象,联想到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发出了“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的感叹。如果是在今天的太平盛世,诗人再登一次王莽岭,一定会写出赞颂王莽岭风光的绝妙诗篇!

方知崖

现在,我们所站的地方叫做方知崖。这里原来叫做揽胜崖,可以看到对面的奇峰青山,又可以看到河南的村庄,也是观赏云海的好地方。大家知道,陵川棋子山是世界围棋的起源地。2004年4月5日,晋城市举办了“围棋回家”活动,国内外许多围棋名家高手云集陵川,来到了王莽岭,原中国棋院院长、九段国手陈祖德先生与世界围棋冠军、南韩围棋大师曹熏铉先生就在此对弈。当天云海在奇峰中飘荡,山坡上松涛阵阵,野花盛开,两位大师心旷神怡,对此美景赞不绝口,只下了开局就无心恋战,专心致志欣赏起美丽的景色来。陈祖德先生欣然命笔题词“到了王莽岭,方知世上美!”为了纪念这一世界围棋史上的盛事,我们把揽胜崖改名为“方知崖”,并修建了方知亭。

2007年晋城市举办“中国?晋城棋子山国际围棋文化节”,世界各大州围棋名人齐集王莽岭,曹薰铉、聂卫平、陈祖德、林海峰四位围棋界泰斗相聚对弈,一百多名围棋国手和几十个国家的棋界贵宾在此观赏王莽岭风光,续写了王莽岭历史新的篇章。

伟人峰

这是毛主席老人家与太行山融为一体的巨大身影,有人说是老人家怀念在太行山指挥三大战役的难忘岁月,有人说是老人家遥望黄河两岸,构想着祖国美好未来的蓝图。也许,老人家看到这里的山峰,正在默默吟诵着那首壮丽的“十六字令”的诗篇呢!

散花台

现在,我们来到了散花台,起名散花台,有两个来历,一是这里是太行山与中州平原冷暖气流交混的地方,正如毛主席的两句诗中描绘的“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河南的暖流升上来,遇到崖壁的碰撞和冷空气的下压,在这条峡缝中回环翻腾,而崖上的山桃花,黄花等落花,在谷中翩翩起舞,久久不落,形成一道美丽的景观,人们称之为“天女散花”。而天女散花,又是一个佛教的故事,你看对面山崖上的那尊石像,多像是佛祖在此讲经,周围群山又象是三千罗汉和僧众。当佛祖讲到精彩处,仙女在天上散花,检验他们的心迹,佛祖因修炼到家,“顶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心里“无所住”,所以一丝不挂。而其它三千僧众,则经不住考验,拈花惹草了。

观日台

现在我们站的地方,叫做观日台。日出、云海是王莽岭最具魅力、震憾力和吸引力的景观。由于海拔高差大,山上山下温差大,夏季岭上气温最高只有24度,而山下气温37度甚至高达40度。所以每天早晨,远处都有山岚雾帐。大雨或大雪过后,就有云海出现,云海爬上山头,在山峰峡谷间奔腾缭绕,有时如大江奔涌,有时如九天瀑布,有时如千顷平湖,有时如大海波涛,云海此起彼伏,山峰忽隐忽现、姿态万千,宛若仙境,每次云海都各具特色。一年四季都有云海出现,一年大约有一百天左右。有时东边大雾弥漫,西边云中日出,还能看到奇异罕见的佛光景观。早晨观日出,也特别雄奇壮丽,太阳从东方地平线破雾而出,由月芽状、灯笼状、火球状逐步演变,天上金线万缕、彩云飞舞,大山在日出的映照下,在十几分钟内,闪变着青、蓝、橙、紫、黄等各种色彩,悬崖绝壁通体透亮,古松林间,光柱闪烁。如果看到云海中的日出,更是诡奇壮观。观日出的人们,欢呼雀跃,欣喜若狂。一位著名画家感叹地说:“人们只知黄山、桂林、张家界,而不知王莽岭,是人生之憾,而今我看了王莽岭的云海日出,是三生之幸也”。

袖珍石林

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一片千姿百态的石头,称做袖珍石林。它是一幅立体的山川美景图。层峦叠嶂,千沟万壑,奇峰怪石,悬崖绝壁,皆在其中。山川之气势、幽谷之深奥、岩石之纹理、山脊之线条、山脉之韵律,尽含其里。地质学家称它们为“石芽”。说已经生长了十多亿年。并说这些石头还一直在生长。当然,在短时间内大家是看不出来的,因此,我真心祝大家长命百岁,到那时,大家便可以再来看一看这片石林有什么变化了!

寒柳

我们看到的这棵树就是寒柳,学名又叫中国黄花柳,寒柳和其它柳树不一样的地方有三:第一,柳树一般生长在河边等土壤肥沃的地方,而这棵寒柳却生长在1700米的悬崖之颠;第二、一般柳树喜阳怕寒,与春风为伍,而它能与油松为伍,在冰封雪裹中孕育着花蕾;第三:早春二月,漫山遍野还是一片枯黄时,它就会开花啦。古人讲“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寒柳就是那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创新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琴台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叫做琴台,它是楚国琴师俞伯牙弹琴和创作流传后世的名曲《高山流水》的地方。俞伯牙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他从小就爱好音乐,曾跟他的老师成连学琴。但是学了三年,都没有太大的长进。成连告诉他,想要学好琴,不仅要在弹琴的技法上下功夫,而且还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感悟。于是俞伯牙便背负行囊,带上古琴,踏上了他的人生旅程。他北渡黄河,东临沧海,游历了名山大川,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 增长了很多见识。在他游历的途中,听说晋国名为师旷的盲人宰相,,是位特别高明的琴师。他不仅精通乐律,而且还可以通过音乐来预测战事的胜败,政权的安危,人事的吉凶。于是他便决定到晋国拜师旷为师。当他走到龟鸵山的时候,这里的景色十分巍峨壮观,雄奇壮丽。他背对巍巍太行山,面向滔滔黄河水,创作的灵感油然而生。于是,他便在此摆琴调弦,隨心所欲地演奏起来。谁知,他弹得太美了,大山都为之动容,松涛都为它伴奏,飞瀑流泉都应着它的节拍,飞禽走兽也停下脚步,聆听着他的琴声。对面山崖上的一位老人听着他的琴声如痴如醉,不知不觉中化做一位石人。这就是千古名曲《高山流水》的创作过程。俞伯牙兴奋至极,便收拾行囊,返回楚国,想用自己的琴声来唤醒那些沉醉于靡靡之音中的官僚权贵者们,可惜的是,楚国那时的政治非常腐败,世风日下,没有人能够听懂他的琴音,也没有人理鲜他的苦心。于是他便到长江边的高山上,独自抚琴对天倾诉,这时,他在山上遇见了一位以砍柴为生的隐士,名为钟子期。他听了俞伯牙的琴音,当他弹到高山时,钟子期曰:巍巍乎若高山,当他弹到流水时,又曰:洋洋乎若江海。于是二人便结为知音,(知音这个词便是从此来的)直到第二年,钟子期过逝。余伯牙痛失知音,自毁古琴,从此不再弹琴。

后来,王莽来此,怀念起古人,心想自己托古改制,原本想以利于民,治理好天下,但是却没有人能够理解他,支持他,反而搞得天下大乱。在此围困刘秀,又被逃脱。一个弹琴的人尚且能够找到一个知音,而我怎么就找不到知音呢?气急败坏之下,他仰天长啸,拔出随身佩带的长剑,狠狠的劈了下去,在这块石头上流下了深深的剑痕。我们把这块石头称为王莽剑劈石。剑也被震下山崖,在崖下化为挺拔尖锐的宝剑峰。

正是,举头望明月,低头弹古琴, 高山流水吟不尽,知音实难觅……

将台

这是王莽当年点将和比武的地方。它的北面地势平坦广阔,可作校场。别看粗旷简陋了点、却正是古代野战的风格。君不见杨贵妃当年冼浴的华清池,荒石垒砌,真无法想象那细皮嫩肉怎受得了,一代风流唐明皇怎潇洒起来的。

(参考:《吊古战場文》浩浩乎!平沙无垠,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无贵无贱,同为枯骨,可胜言哉!鼓衰兮力尽,矢竭兮弦绝。白刃交兮宝刀折,两军蹙兮生死决。降矣哉,终身夷狄;战矣哉,骨暴沙砾。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淅淅。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幂幂。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佛光崖

遇到合适的天气,在这里能看到罕见的佛光景观,那时两边深沟充滿浓雾,人站在这中间的佛光岭上,太阳从西边云缝射出,人的影子被映在大雾屏上,人影周围呈放射状光芒,并有一个七彩光环罩在人影周围,恰如菩萨造像一般。此时你会觉得祥光普照、佛就在你心中。

在此,我想给大家综合介绍一下王莽岭的天象奇观。它的天象奇观有日出、云海、山岚、雾帐、太阳雨、彩虹、雪野、雾凇、冰挂、佛光、晚霞、月夜等,王莽岭可以说是四季皆景,天天有“戏”,千变万化、绚丽多彩。晴天登高远望,一览众山小,天高云淡、日丽风清;小雾细雨中登临,奇峰影影绰绰、林间迷迷蒙蒙,处处都披上一层神密的色彩,给人另一种感觉;冬山雪野、山舞银蛇、雾凇冰挂,玉樹琼枝,满目晶莹剔透、到处星光闪耀,宛如进入童话世界、神仙境地,给人以北国风光、分外妖绕、江山如此多娇之感;若遇云海日出交相辉映、色彩万千、气势磅礴、汹涌澎湃、给人以勃勃生机和广阔胸怀;如果在此度夜,望万里星空,朗朗明月、环顾四围群山,有的象动物默默牺息、有的象披发女郎,仰卧天际,还有那坐在山尖活灵活现的湘子吹箫,似乎那箫声正从山巅飘落下来、悠悠扬扬弥漫在山间、撒落于水面,这时,你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不要去想,只要去感觉那份恬静,那份空灵,那份超然于尘世之外的禅意;还有那跨过大峡谷的彩虹、大雨过后悬崖上挂着的飞练、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太阳雨、雾帐上影现的佛光,那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最值得珍视的景观。所以来王莽岭旅游不是一次性的消费,而是要多次来,要四季来,还要在风雨霜雪的特异天气来。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觉、让你身心明觉、回味无穷。

勒马崖

传说这条深涧过去是没有的,两边山体相连。王莽当年骑马到此,烈马忽然前蹄腾空而起,把王莽摔了下来。天响一个咋雷,王莽眼看着山体崩裂,变成了深涧绝壁。有人说这是老天对王莽的警示:应该悬崖勒马了。也有人说是恰好发生地震,巧合了。

石灵芝

在这四面空旷的地方、凭空生出这样一棵硕大的灵芝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王莽岭的灵芝草是有灵性的。传说很久以前,农民以采灵芝到山下百泉药市出卖维持生计,有一个贪心的奸商勾结官府,霸占了这一片山川,带领人来此掠夺采集灵芝,当他们背着大袋大袋的灵芝走到这里时,天己黑了,实在背不动、走不动了。只好把灵芝堆放在这里过夜。谁知一觉醒来,一包包灵芝不见了,从地下长出这棵大大的石灵芝

十二、锡崖沟(15:20-16:20)

    遥望锡崖

现在我们往下看,重峦叠嶂之间,四山阻隔之地,犹如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那就是锡崖沟。

挂壁公路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锡崖沟的“挂壁公路”,这条路仅有7.5公里长,但却是锡崖沟人艰苦奋斗30年才修出来的路。它创造了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奇迹。

我们看到的山脚下的锡崖沟村,它由十七个自然村组成,200多户人家,800多口人。他们的祖先是古代战乱和灾荒年代逃进山里来的。这里,四山阻隔,上山、下山全是悬崖绝壁。千百年来,他们过着自生自灭的原始人一样的生活,在沟里开荒、种地、植树、放牧、砍柴,俨然是一个“世外桃园”。解放后,他们也向往新生活,但闭塞的生存环境,让他们无法摆脱困境,大批的水果烂掉了,大量的药材沤了粪,烧了火。成群的猪羊赶不出山,人们生了急病,抬到半路就咽了气,山外的姑娘不往里嫁,除了换亲,只有打光棍。1962年,一位县委副书记来这里下乡,骑着马走到崖头找不到下山的路,把马也吓死了。回去以后,给锡崖沟拨了三千元钱,让他们修路。从此,他们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修路里程。

第一次在悬崖上抠出一条小道,只能胆大的人走,他们试图赶猪出山,结果赶了27条猪走了一里多就摔死了13头。

第二次,他们又换了一个方向修路,修到半途,无法前进,反而引得山上的狼进了村,被称为“狼道”。

第三次修路,他们想凿一个洞钻出去,结果打了一百米,碴也不好出,烟也无法排,交通局技术员说“以你锡崖沟的条件,80年打不通,5代人不受益”,结果这个洞变成了“羊窑”。

三起三落,锡崖沟人二十年的奋斗与探索、是希望与失望的心灵煎熬,是汗水和着心血的挥洒与搏杀.三次筑路的失败,锡崖沟人并没有甘心,更没有死心。改革开放的春风又一次点燃了锡崖沟人走出大山的希望。1982年1月1日,党支部又一次举起了筑路的旗帜。他们请来工程师,制定了“依山就势,顺崖凿洞,天窗排渣,螺施上升”的大胆创新的筑路方案。为了筹集资金,他们捧出了准备娶媳妇的积蓄,献出了当年过门的嫁妆,捐上了备下的棺材,变卖了菲薄的财产。村委会卖掉了集体的树木、牛羊、饲养室、连几间办公室也作了贷款的抵押。他们决心作一次破釜沉舟、决死一战。他们组成了党员攻坚队,青年突击队,光棍决死队,妇女支前队,全村男女老少都扑在了修路上。

为了加快进度,只有在悬崖上开挖工作面。唯一的办法是从悬崖顶吊下大绳,把人悬挂在空中擂锤打钎。共产党员赵全钮,林小宝等十勇士,像红军攻占铁索桥一样,义无反顾地飞身挂在悬崖上整整熬过了五个春秋,硬是用虎口拔牙的办法凿开了一个个洞口。50多岁的宋银其在洞里度过了三个年夜而不下山,许多家庭都是三代人在工地並肩奋战。妇女们月夜推碾、纳鞋、做干粮、补衣服供应前线。在修路进入最困难的时刻,转业军人宋志龙回村了。在当时的锡崖沟,当干部就是当筑路干部,接班就是接修路的班。宋志龙在全村经济穷到极限的情况下,在疲惫不堪的乡亲们面前表了态:“我接班!我修路!”大伙拥戴他当了新一任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又一批敢死队,卷起铺盖,带上锅碗,剃了光头,扎进了工地,直攻地形最险要的“老虎嘴”,一干又是一年多。口渴了,抓一把冷冰冰的积雪;肚饿了,啃一口硬梆梆的干粮;流血了,捂一把土;皮裂了,裹一块布;头发埋住了脖根,胡子长到了喉头。他们只有一个心愿,一定要打通山洞,走出大山。

1990年腊月,60多岁的老支书董怀跃,就在即将完工的一次爆破中,他抢先去排哑炮,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位锡崖沟人心目中最权威的共产党员倒在了血泊中,力图前去拉他的宋双保也献身在飞腾的巨石中。人们本想打通洞过一个高兴年,没想到已经穷到极点,干到极限的人们,雪上加霜,被迫休战。这个腊月,那年春节,全村人没有一丝笑意,家家都传出了哭声,胜利又推迟了一个年头。

1991年6月10日,这条路终于打通了,当第一辆汽车开进锡崖沟时,全村男女老少每个人都掂着一挂鞭炮放,全路上、全村庄、全山沟,到处都响彻着鞭炮声,欢呼声。

锡崖沟筑路的事迹在各大媒体报到了,《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路》並加“编者按”说:“锡崖沟几十年艰苦奋斗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发图强,排除万难,建设祖国的缩影。”以此为题材拍摄了《路》《走出大山》《沟里人》三部电视片。《沟里人》获得了当年“五个一工程”金奖。当时的省委书记胡富国同志为其题词:“锡崖沟精神万岁!”並以锡崖沟精神推动了太旧高速公路的进程,推动了全省的公路和各项经济建设。

走出大山以后,锡崖沟人眼界宽了,思想更亮了,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开辟多种经营,发展旅游事业,大力兴办教育,已经进入了小康行列,变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锡崖沟大峡谷

我们现在游览的是锡崖沟,锡崖沟本身就是一个大峡谷,周围山峰的高度都在600米以上,峡谷只有300-500米宽。锡崖沟的17个自然村,200多户人家,就坐落在这个大峡谷的沟沟叉叉里。这个大峡谷把锡崖沟变成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峡内山青水秀,奇峰叠起,阡陌纵横,草森林茂,花果飘香,炊烟袅娜,民风淳朴。这个峡谷中的世外桃源景象已经让世人叹为观止。但是,峡谷的中间地带,又有一条宽仅十几米,深达百米以上的又窄又深的红石深涧,而且形成了一个瀑布群。地质学上称其为“障谷”。这条障谷,两壁红色岩石。肌理横竖清晰,沟壁垂直内斜。地质学上把这种峡谷中又套障谷的现象称为“谷中谷”。

从障谷的底部到峡谷的山峰顶部,有800米之差,露出四个不同地质年代形成的地质遗迹。从下往上看,第一层是25亿年前由岩浆喷发流动形成的片麻岩,第二层是18亿年前由海洋沙滩演变而来的硅化角砾岩带,第三层是6亿年前由海底软泥形成的寒武系镘头页岩,第四层是73万年至240万年间由山洪冲积形成的喀斯特地貌。这种地质学上的“四世同堂”,使人们在欣赏美丽风光的同时,观看地壳运动的实物资料,增长地质科普知识。

民俗风情

锡崖沟和昆山,都是天然的民俗村。村上石板房、石板路、石板桥、石板院、石板围墙、石板电杆、石板庙宇、石板墓葬......构成一个石板的世界,村民的生生息息、喜怒哀乐都与石板相依相随,完全是一册“石板文化”。这里村俗民风古朴淳厚,牛耕耧播,水打石磨,纺花织布,开石打柴,桃红柳绿,小桥流水............石板房前常有老妪在纳千层底,石板场上经常凉晒着黄澄澄的粮食、红火火的山楂、绿莹莹的豆角等。如果碰的巧,山道上看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骑着毛驴回门的新郎新娘,更是野趣横生。在这里太行山水风光与太行民俗风情溶为一体,相得益彰。由于村庄在山间,与王莽岭上气象迥异,上雾下晴或上晴下雾,山上冰封雪盖,沟里桃梨花开..........如在四、五月份来,则从山上山下可看到两个季节的风光并存。

碑林

锡崖沟碑林是锡崖沟由封闭到开放的转折时期和政治上的鼎盛时期的一个历史见证。1991年,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的胡富国同志发现了锡崖沟这个艰苦奋斗的典型,並题词“锡崖沟精神万岁!”在他的倡导下,《山西日报》总编带记者团采访,整版篇幅连续报道。省级领导干部先后前来视察;厅部级领导和各地市主要领导、各级交通部门领导都先后带团来参观学习。电视台来拍摄,作家诗人画家摄影家来采风创作。锡崖沟精神振奋和推动了全省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全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太旧路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题词及各种文献资料和文学艺朮作品,如曾获五个一工程奖的电视连续剧《沟里人》等。这个碑林记载的仅仅是题词题诗中的一部分。

王莽岭隧道

我们现在通过的王莽岭隧道长2760米,加上引道共6公里,投资6929万元,由铁道部15工程局施工,工期一年。与挂壁公路形成鲜明对照。它的建成,使王莽岭景区形成环线交通。同时,也成了贯通晋豫的又一条重要通道。

十三、自由活动(16:30-18:30)

十四、用晚餐(自理)(18:30-19:30)

第二天

一、叫早、早餐、集合、出发(06:00-07:00) 

二、沿途讲解(山西八大怪)(07:00-07:40)

三、休息(07;40-09:00)

四、皇城相府概况(09:00-09:30)

    现在我们快到皇城相府了,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皇城相府,它是什么样的一个地方。皇城相府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皇帝的老师延聘长达35年的汉官的讲经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辅佐康熙皇帝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分内外两城,始建于500年前的明宣德年间,面积10万平方米,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城墙总长780多米,鲜明的凸现了集明清民居、官宦宅邸、宗祠庙院、书院学堂、小型园林、纪念建筑、防御工事为一体的独特的建筑风格,典型的清代北方官宦巨宅。

相府的主人陈廷敬,耳东陈、朝廷的廷、尊敬的敬。5岁入私塾,9岁能赋诗,19岁中举人,20岁中进士,一生荣获28次升迁,在朝为官53年,历任礼部侍郎和吏户刑工斯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文渊阁大学士,被当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和诗人,享年75岁。陈氏家族历代以诗书、耕读传家,明清两代曾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33位家族诗人,还有一位女诗人。在过去封建社会里是少有的,其中有9位进士、6人入翰林,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

请大家朝车窗左前方看,它是电视《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的拍摄地郭峪村。早在唐代建置的郭峪村,自古以来经济繁荣,文风鼎盛,有唐至清,考取功名者达80余人,当地有“金谷十里长,才子出郭峪”的美誉。特别是明清两朝,包括陈廷敬家族在内,这个小村一共产生了15位进士、18位举人,甚至出现过一门四进士的科举官宦人家。360多年前的明崇祯十姓联合,仅用10个月修建了高12米、周长1400米的城墙。城墙上开设东、北、西城门三座,水门一座,开凿有3层600余眼窑洞,居住与防御功能兼而有之,郭峪城墙也被形象地称为“蜂窝城墙”。此后,村民建房、村里进行公共建设,城窑分给村民个人,失去了统一的管理,都拆用城墙砖石,几乎被破坏殆尽。94年,郭峪村对城东门左侧临樊溪的一段城墙洎城上的魁星阁、菩萨阁进行维修,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段200米的紫红色城墙。与不远的皇城相府相比,郭峪具有“城”的特征,是一个不同阶层不同家族共同拥有的家园。城内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至今保留着“老狮院”、“小狮院”“陈氏十二宅”、“王家十三院”等明代民居40院1100间。村民仍像他们的祖先一样继续居住在明代民居中,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过去的生活方式。这种充满生活气息,贴近普通百姓生活状态的人文景观,其实更富有特色。所以郭峪村成为“中国十大古历史文化古村”。

五、皇城相府(09:30-12:00)(景点讲解员)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东15公里的北留镇皇城村,是一座建于明清两代的古城堡建筑群,总面积36580平方米,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八级、《康熙字典》总裁官、康熙皇帝35年讲经老师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是国家4A级旅游区,也是电视剧《康熙王朝》外景拍摄地。

陈廷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20岁中进士,一生28次升迁,直至成为一代名相,被当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皇城陈氏家族人才辈出,科甲鼎盛,明清两代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为清代中国北方文化大家族。

御书楼

这座古老雄伟的建筑叫御书楼,因藏有康熙御笔而得名,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康熙四十九年(1710),72岁高龄的陈廷敬曾多次请求告老还乡,均被康熙帝婉言谢绝。当年十一月,他再次因耳疾力请辞官,终于获得恩准。但康熙帝命他原官解任,但仍留京用事,总裁《康熙字典》的编修,并说:“卿是耆旧,可称完人。”陈廷敬辞官后,康熙帝对他更加关怀有加,经常到他寓所探望。次年二月康熙帝再次到他书房巡视,看到陈廷敬不顾体弱多病,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审编字典时,备受感动,当即御笔亲书“午亭山村”和“春归乔木深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这幅匾联赐予陈廷敬,对他的一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并动情地说:“朕特书此匾联赐卿,自此不与人写字矣。”“午亭”为陈廷敬的晚号。陈廷敬去世后,他的三儿子陈壮履将御书恭摹勒石,建楼珍藏,以示纪念。

中道庄城门

皇城相府的外城叫中道庄,是陈廷敬拜相入阁,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之后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修建的。按照内城风格,条石筑基,青砖砌墙,城楼、堞楼、望河亭前后呼应,左右相倚,与内城相接。既可登高远眺,赏心悦目,观览风景,又可居高临下,拱卫拒敌,外城门上镶嵌有两块匾额,上为“天恩世德”,下为“中道庄”。中道庄含意:一是自古以来,在樊水河畔,上有梅庄,下有三槐庄,皇城处于中间地段,故名中道庄;二是说皇城的主人身居官场,恪守的是孔孟之道,故曰“中道庄”。上匾“天恩世德”四字,以示皇天在上,天赐恩德,世代不绝。

功德牌坊

穿过中道庄城门后看到的是这大小两座石牌坊。它是陈氏家族用来旌表族人取得功名和荣誉的功德牌坊。这座大牌坊,始建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四柱三楼,枋额雕龙镌凤,基座瑞兽环拥,气势恢宏,蔚为壮观。牌楼上方 “冢宰”二字是宰相的别称,意为百官之首;“总宪”二字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牌坊最下面一格,“戊戌科赐进士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户刑工四部尚书都察院掌院士左都御史陈廷敬”,就是相府主人。他在朝为官53年,先后担任过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并入阁拜相,声名显赫。封建社会推崇“父以子贵,妇随夫荣”的伦理道德,因陈廷敬是朝廷中的一品大员,官高位显,他的父辈以上是要加官晋爵的。所以,以上三行是分别封赠给陈廷敬的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官职。左右分别有“一门衍泽”、“五世承恩”8个大字,意思是说陈氏一门五代都受到了皇帝的恩赐。下边则是陈廷敬兄弟子侄们所取得的功名和官职。牌楼的护柱石由狮子滚绣球的图案组成。小牌坊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两柱一楼,结构简单,上面记载着从明嘉靖到清顺治年间陈廷敬已经中举,由于受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小牌坊的规模和装饰均不及前者,但在康熙年间的大牌坊未建成之前,仍不失为陈氏家庭的荣耀和标志。

冢宰第

冢宰第门楼高大,威严壮观,在大门上方有“冢宰第”三个大字。在陈廷敬拜相入阁后又在外面的两柱间加上了“大学士第”匾额一块。门前有两墩旗杆石。进入大门,就可以看到当时的过道大厅,至今余韵犹存。它为四柱三门、三间七架的结构。中间的门叫仪门,一般是不开的,左右两边分别是接序行走的过道。 “冢宰第”的建筑装饰既仿古、仿旧(东方的),又仿真、写实(西方的),开清代颖细繁密的先河。这些装饰题材,以寓意、比喻的手法寄托着主人的理想和希望,表现了不同层次人们的审美观点。该院落的主建筑,正面为迎客大厅,康熙曾经两次在这儿做客。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为表彰陈廷敬的丰功伟绩,康熙皇帝为陈廷敬题写了“点翰堂”之匾额,这幅匾额被挂在大厅上方以示荣耀。

斗筑居

在内城的城门上方镶嵌着一块不大的石匾,上书“斗筑可居”4个大字,这是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手书。内城形似斗状,是陈家为躲避明末流寇的侵扰而修建的。陈昌言将内城比作斗,意为在小小斗室之中有保安求全存身之地。

屯兵洞

我们现在来到了内城墙上,登高远眺,内城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三间七层、高百尺的河山楼和屯兵洞等建筑。河山楼东堡墙根一字形排开、依地势用砖石砌筑的五层窑洞层层递升,直至垛口,大小不同,内外相联,上下用甬道相接。内部既通且连,一进三四间,显得古朴厚重。这些窑洞,既省工省料,经久耐用,冬暖夏凉,易于居住;又错落有致,变化多端,立体感强,隐蔽性好,在建筑上颇具匠心。

河山楼

河山楼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是陈氏家族为了抵御乱军侵扰而建造的防御性建筑。该楼长3.4丈、宽2.4丈、高10丈,是相府城内最高的建筑。楼分7 层,有墙内梯道和层间木梯相通,雄浑坚固,可容千人避难于其中。三层以上设有窗户,楼顶建垛口和女墙,便于了望敌情和抛掷乱石,底层深入地下,掘有水井,备有石碾、石磨、灶具等生活设施,并有地道通往城外,以防不测。

内城

自崇祯五年建起河山楼后,陈氏家族凭借坚固的河山楼顽强抗击了数次流寇的袭击,保证了周围千余乡邻的生命不受侵害。但楼内容量毕竟有限,为永保万全,陈家耗巨资,于崇祯六年(1633年)农历七月动工,第二年春天建成。内城全长467米,垛口149个,平均宽度为2米,高度为12.5米,最高处25米,用石7000余方,砖 370多万块.西、北门用铁皮包裹,门上各有楼阁。为防不测,铁门之外设有粗大的木栅栏。城内所有建筑均为明代建筑,每处院落自成体系,各有特点,对研究明代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什值。

世德居

这座精巧别致的院落叫“世德居”。俗称“世德院”,由陈廷敬曾祖父陈三乐经商时的商号——“世德堂”而得名。世德堂创建于明代正德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是陈氏家族移居中道庄时的早期建筑。后经多次修复扩建,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世德居是陈氏家族繁荣昌盛的发祥地,是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居住的地方。第一层东方为陈廷敬的出生地,第二层为藏书楼,第三层为藏版楼。因为陈家家道殷实,读书人多,又历代尊师重教,所以建有刻版印刷厂,印刷各类书籍供子弟们学习,并有自己的藏书楼。站在内城高处可以看出,内城与外城相连,互为依托,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进可攻,退可守。内城的建筑多是坐东朝西四合院,典型的晋东南民居特色,外城坐北朝南,明代建筑风格,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有致。

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是祭祀陈氏祖先的祠堂,里面供奉着陈氏先祖的牌位,厢房内挂有陈氏先祖遗像图和陈氏族谱图。祠堂正门两侧悬挂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记载着陈氏在明清两代共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皇城陈氏,原籍河南省彰德府临漳县(彰德府即现在的安阳市,临彰县即现在河北省邯郸市临彰县)。明永乐年间,由于家乡遭受自然灾害,师祖陈靠被迫带领全家老少迁居晋城市泽州县天户里半坡村,明宣德四年(1429)年迁居于此。

皇城相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宏伟的建筑,还在于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陈氏家族不仅留下众多的诗文、遗著和传说,而且有作为清朝极盛时期最高统治者康熙皇帝的大量御书、御诗、牌匾、挽诗、一个朝臣宰辅的故地,能遗存这样多的皇帝御笔,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皇城相府对于研究明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哲学、建筑等均有重要价值。这也正是它独具魅力的地方。

六、午餐(自理)(12:00-13:00)

七、返程(13:00-17:30)

1、休息(13:00-15:00)

2、娱乐活动(15:00-16:30)

3、回顾行程、分享感悟(17:00-17:20)

4、欢送词、送团(17:20-17: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