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州传》连载22 唱不过祁阳,打不过东安,蛮不过道县

 张效雄 2022-12-07 发布于湖南

打不过东安

湘桂铁路绕一个小弯经过的东安县,是一个有特殊文化背景的地方。

永州有俗谚曰:“唱不过祁阳,打不过东安,巧不过零陵,蛮不过道县”。这俗语传得很远,湖南人,乃至部分广西人都知道。

唱不过祁阳,是说祁阳县的文化特征,是以祁剧和祁阳小调闻名。祁阳县是湖南记得地方戏剧种祁剧的发源地,无论县城还是乡间,人人都有好嗓子,个个能唱得两句。

打不过东安,东安是全国著名的武术之乡,民间历来有尚武传统,东安拳,东安刀、东安剑,自成一派,享誉四方。

巧不过零陵,说零陵人都是人精,做生意特会巧赚巧取,笑容满面不知不觉中,别人已被他们揶揄了。权当一句幽默的赞语吧。

蛮不过道县,是说道县人较为彪悍。说的粗鲁一点,就是蛮横、霸道,动不动就抡锄头把子,五毛钱就可以引发群体性械斗,拳头解决问题。

前面我写过东安的三张名片,其实东安还有一张名片,民间武术。

东安武术普及率高,人人都懂一点拳脚功夫,在打架斗勇上一般不会输与他人。也有人把这后半句改为“拳不打东安”,这就与东安武术的来源有了密切联系。

东安武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非遗文化的熏染,东安的人们形成了“崇德尚武,包容纳新,明礼诚信,勇于争先”的东安精神。东安以武术文化与东安德文化著称,被誉为“文武双全”“双剑合璧”,也是东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亲眼见到过,东安人在祭舜的程序中,少不了表演、比试武术这一个环节,即便男人打工去外地,也要由女人组队出战,一点也不含糊。

据湖南体育史料记载,湖南武术最突出的为东安,活动面积占总人口的30%。少林黑虎拳流传在大庙口、水岭、茶源、山口铺、端桥铺等地,岳家拳流传在石期市、狮子铺、台凡市、大江口等地,蔡家拳流传在井头圩、山口铺一带,东安地方拳见于全县各地。民间武师较著名者有文成仪、文明华、文芳顺、邓康吉、蒋鸿章、周海泉、周明德、廖燕参、廖定安等。

1983年,在南昌举行的全国武术表演赛中,东安运动员王亚艳、黄萍华、孙红艳三人对练,获得3枚金牌,为该县武术队首次夺得全国金牌,她们三人也被誉为东安武林“三朵金花”,《湖南日报》以《东安三少女》为题作了专题报导。

1984年东安县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武术之乡”。至上个世纪末,东安人在全国和省级各类武术比赛中共获金牌95枚、银牌61枚、铜牌38枚。

东安武术源远流长,门派繁多,集峨眉、少林、武当之长而自成一格。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诸葛亮督兵桂、永,在东安紫溪市驻兵扎营,即有散兵游勇向当地百姓传授武艺。宋代建隆至乾德年间,县人陈知邺以武艺而“崛起草野,建功于时”,官至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明、清两代,官府在县治内开设武学,培训武术人才,使学武之风大为炽盛。到了清代嘉庆年间,有福建少林寺高僧因避祸来到东安,留居渌埠头沉香庵内,在附近地方传授少林武术,成为东安武术的重要源流之一。

此后,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天国起义军曾四进四出东安县城,在这里传下了武当拳、岳家拳、苗民刀术、五禽拳等武术流派。相反以镇压太平天国而崛起的湘军曾国藩部将席宝田、叶兆兰等人也在县境内招募乡勇万余人,聘请南北武林高手,担任训练教官,使各种武术流派荟萃东安,进而流布民间。

民国期间,为防“兵、匪、盗为患”,县内开馆习武之风更盛,武术活动面占到地方三成以上人口数,尤以大庙口、水岭、茶源、井头圩、山口铺、端桥铺、石期市、狮子铺、台凡市、大江口等地最为活跃。其中大庙口、水岭、茶源、端桥铺等地流行少林黑虎拳,主要传人有邓康吉、文明华等;石期市、狮子铺、台凡市、大江口等地流行岳家拳,传人中较著名者有蒋鸿章、周海泉、周明德等;井头圩、山口铺一带流行蔡家拳,著名者有廖燕参、廖定安等。东安地方拳则在全县各个地方,都有流传。

东安武术中堪称代表的一枝是水岭武术。这一脉的源流即与少林派关系密切,它的传入者为新宁靖位人伍泥头师傅。此人有一个外号叫“泥头鬼”,年轻时因误伤人命被官府通辑,亡命至新化县境,在一大户人家做帮工,结识了满清政府火烧少林寺时脱逃出来隐姓埋名一同在这户人家做帮工的习武高僧,受其“反清复明,扶兴汉室”思想影响,并得传授武艺,学到了一身功夫。其前事平息后为兄长寻回,蛰居家乡,暗传武功。

水岭人文荣珅因家境贫苦,无兄无弟,单为独子,每受村霸欺凌,萌生拜师学艺、习武健身、除暴安良的念头。他打听得隔壁邻乡的“泥头鬼武功了得,像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一样,双手能将活生生的树连根拔起”,遂前往求师,几经周折,终为接收。于是暗来暗去,秘密习武,由此辟开了水岭武术一派的先河。其子文成仪继承并发扬光大了水岭武术,他除了在家乡广纳门徒,还在湘桂交界的全州、兴安等地开设武馆,传授武艺,使水岭武术广为人知。在文成仪的家乡水岭冷山村,父子习武、夫妻对练、姑嫂学艺、兄弟姐妹相互切磋,比比皆是。堂屋走廊,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打拳练武的场所。

清末东安籍武将是人才辈出,将星闪烁:大清国正一品提督有席宝田,湘军“精毅营”主帅、后封为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穿黄马褂,世袭骑都尉兼云骑尉,太子少保,紫光阁画像,誉为“中兴功臣”。大清国从一品提督有:席启昭、荣维善、唐仁廉、唐本有、魏玉彩、唐本朋、唐步云。大清国正二品总兵有:席启星、席世薄、席世讲、席世显、兰廷位、唐启大、易景云、唐寅清、胡兰芳。大清国从二品副将有:席启庚、唐交湖、张君栋、陈光大、唐仁双、唐占元、唐自顺、王太东、夏洪福、夏禹连、胡德魁、胡继凤。大清国正三品参将有:席世铣、周家良、夏绍作、唐占寅、宋兆云。大清国从三品将校以下可考的武官太多,不再一一列举。

民国期间,为防“兵、匪、盗为患”,县内开馆习武之风更盛,武术活动面占到地方三成以上人口数。

新中国成立以后,遵循“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一响亮的口号,东安武术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挖掘、整理和普及、推广。一大批民间武师浮出水面,走向前台。县体委专职武术干部李德植,深入民间,与老拳师文明华、文芳顺等磋商各种武术流派技艺,在保留南拳特点的基础上,吸收和发展北拳腾翻、跳跃和奔跑等动作,改革改编东安拳,进而由唐守财、周海泉执笔,将其与东安拳械套路一并编入《东安武术》一书,由湖南教育出版社于1977年首版发行40万册,1983年再版发行50万册,在海内外造成很大影响。

东安拳创编人李德植系东安山口铺人,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1987年,李德植被国家体委授予“新中国体育开拓者”奖章,1998年获国际武术贡献奖。

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少林、武当、峨眉三派和岳家、蔡家、东安三家不同风格的拳术以及刀、枪、棍、叉、剑、凳等300多个器械套路,都得到了有效的挖掘和整理。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县中小学校全面普及,进而推广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深入到民间的各个角落,形成了县内全民学武、习武的空前盛况。

有道是“拳不打同门”,东安武术的源流即如此复杂,涵盖面又如此之广,几乎揉合了全国所有重要武术门派的技艺在内。各个流派学武之人都视东安武术习得者为同门,江湖邂逅,自然不会拳脚相向。这样就有了“拳不打东安”的说法,它和“打不过东安”的传颂一样彰显着东安武术的神奇,两者相得益彰,使东安武术闻名遐迩,为人景仰。

唱不过祁阳

祁阳以祁剧和祁阳小调闻名。大凡土生土长的祁阳人都会吟唱几句,不少祁阳剧团、班社还经常携家带口、 走街串巷到省外演出,京城边疆,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祁剧是湖南省主要地方大剧剧种之一,旧称祁阳戏,又称楚南戏。因发祥于祁阳而得名“祁剧”,兼有高、昆、弹三种声腔,分为永河、宝河两大流派,艺术特点高亢、粗犷,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舞台语言统一用经过规范化的祁阳官话。

祁剧的流行区域较为广泛,除湖南的衡阳、零陵、怀化、邵阳、郴州等地有祁剧演出班社之外,不少祁剧班社还到外省演出,曾一度形成“祁阳弟子遍天下”的鼎盛局面。

笔者1979年大学上二年级时,在衡阳实习期间,曾陪同从上海来支教的老师欣赏过一次大型祁剧《穆桂英挂帅》,演员阵容豪华,舞台场面恢弘,腔调高亢激越,唱念作打十分到位,至今记忆犹新。

2008年,祁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祁剧源于弋阳腔。因为现今的湖南人,大多为明初“江西填湖南”的江西人的后代。弋阳腔可能随江西人一同“填”入祁阳,后与地方艺术相融合,长期演变而逐渐形成具有湘南本地特色的艺术品类。

据《湖南地方戏曲史料》记载,明朝成化年间,弋阳诸腔与当地丰富的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地方化,形成了祁阳一带的高腔。 明万历年间,昆山腔风靡全国后,祁阳一带的戏曲又吸收了昆腔和昆腔剧目。清康熙后, 祁剧先后融汇徽调、汉调和秦腔而形成弹腔南北路。随着声腔的増多,祁剧剧目、表演艺术日益丰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弹腔为主的多声腔剧种。到了清朝康熙、乾隆年间, 社会太平,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官场选伎征歌,民间酬神演戏,一时成为社会时尚。清末,江西、福建等地称祁阳戏为“楚南戏”。

弋阳腔最早的剧目是《目连传》,被称为祁剧高腔之祖。祁剧在明代后期, 已成为湖南流行较广的剧种。据清代同治九年(1870)修纂的《祁阳县志-艺文志》记载,明朝末期,祁阳地方已经有了较为健全体制的戏班活动。

清康熙、乾隆时期,祁剧社有较大的流传和发展,向外遍及广西、广东、江西、 福建等省。祁剧著名班社在清嘉庆年间有吉祥班、老四喜班等。咸同两朝以后,祁剧有了全面的发展,众多新剧社、剧目和名家不断涌现。当时的班社有科班、中班、江湖班三种。

科班。一般的艺员入科三年才满师,期间的活动都在科班内。早期的科班 在白水、零陵、桂阳、祁阳等地活动。

中班。一般在学徒出科后,还要再帮师三年。学徒在此期间仍然一边唱戏, 一边学戏,有微薄的收入,这段时间被称为“中班”。

江湖班。最早的江湖班是老春花班,在康熙年间就在武冈一带进行演出活 动。乾隆年间有诸如庆芳班、瑞华班、新喜堂班等,光绪年间著名班社有荣庆班、老永和班等。清末年的四 喜班、荣庆班、老永和班和天仙园,合起来被称作“四大名班”。祁阳人氏焦德精通戏剧,创建了最早的祁剧科班,被尊称为“祁剧祖师爷”。

明嘉靖年间,祁剧已初具规模。此后,逐歩流传到湘南、 湘西、湘中、粤北、赣南、闽 西、广西、黔东一带。在长期 流传过程中,造成剧目、唱腔、 脸谱、服饰、应工、表演风格 的差异,形成两大流派:以祁阳县、永州市为中心的湘南各地祁剧叫永河派,以邵阳市为中心的湘中、湘西各地祁剧叫 宝河派。祁剧广泛流行于湖南省的祁阳、衡阳、邵阳、零陵、 郴州、怀化等地区,以及广西的全州、桂林、平乐、柳州和赣南、粤北、闽西一带。

1961年9月16日晚,赣南地区祁剧团在南昌江西宾馆向周恩来演出了祁剧《拾玉镯》,洪玉玲饰孙玉姣,张少庭饰傅朋,钟玉兰饰刘婆婆。演出后, 周总理热情地鼓掌,祝贺演出成功。次日,周总理又在江西宾馆接见演职员。 当他知道祁剧起源于湖南时,格外高兴,立即扬起右手,爽朗地说:“好,要 发展祁剧,要发展祁剧。”

1965年,祁剧名旦筱玉梅在北京参加全国戏剧会演,饰《昭君出塞》中 的王昭君,获全场观众称赞。在首都戏剧评议会上,郭沫若说:“祁剧是全国名列第二的优秀剧。”

湖南各地祁剧团,曾多次赴北京参加全国性戏剧会演,梅兰芳曾对祁剧演员邓汉葵等优秀演员说:“祁阳弟子遍天下。”

据20 世纪80年代初统计,祁剧传统剧目有大小戏941出之多,其中80%以上为弹腔剧目。高、昆整本戏《目连传》《精忠传》《观音传》《夫子戏》四大部,称为祁剧“正高” “正昆”代表剧目, 其他属于明清传奇的高腔、昆腔戏,则被称为“耍高” “耍昆”。“耍高”剧 目有《琵琶记》《金印记》《投笔记》《一品忠》等;“耍昆”剧目有《鹿台饮宴》《卸甲封王》《别母乱箭》《藏舟刺梁》《劝农赏花》等。弹腔戏大多搬演 《三国》《水浒》《杨家将》等历史故事,以及部分神话传说和公案戏。经过 整理较有影响的传统剧目有《昭君出塞》《牛皋毁旨》《闹严府》《泗水拿刚》; 现代戏有《黄公略》和已摄制成影片的《送粮》等。

创新就是最好的传承。近年来创作的祁剧《兄弟》,反映卢野、卢刚兄弟俩从青少年到中老年过程的故事。兄弟俩从小一起离开三吴大地,先后进入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程中,两兄弟产生了截然不同的革命观念。哥哥为追求爱情和活命而脱党、叛党。弟弟信仰坚定,历经磨砺,率部起义迎接解放。两兄弟以相同的目标开始,以绝异的结局终了。

这个剧本以陶铸及其兄长陶耐存为原型,但剧中表现的又绝非他们仅有的事迹。剧本主要集中体现了三吴县所在的潇湘地区、乃至全国许多大革命时期革命家庭和革命家的事迹,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传输正能量。

近年来,祁阳县加大了对祁剧、祁阳小调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 保护和传承力度。竹山村在做强乡村旅游文章的同时,融入更多祁剧文化元素, 村民筹资兴建的祁剧博物馆演艺大厅,是永州首座民间专业祁剧文化演艺厅, 吸引了衡阳祁剧团、冷水滩祁剧团、祁东祁剧团、祁阳祁剧团等艺术团体竞相 来此展演。村办的祁剧传承中心利用周末及寒暑假对自愿报名的少儿进行正规 的艺术培训,真正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文化传承“动”起来。此地成为 祁阳展示县域文化品牌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蛮不过道县

对于“蛮不过道县”这句话的解读,见仁见智,各有各的理解。有的人说,蛮不过道县,是指道县人蛮横、霸道、不讲道理,动不动就抡拳头牯,拼武力值,五毛钱的小事也有可能引发群体性械斗。永州还有一种说法:一个道县人是条龙,两个道县人是条虫,三个道县人在一起,我的崽,每人一把砍刀,给我往前面冲。

我却认为,这恰好说明了道县民风彪悍,敢做敢为。这或许是湖南人霸蛮精神的的起源。

年岁大一点的人,总会记得当年一桩轰动全国的大事件,很能印证道县人霸得蛮的劲儿。

1967年夏秋之际,道县发生了群众性杀害“四类分子” (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及其子女事件,共被杀和被迫自杀4519人。当时县里很多公社成立贫下中农革命法庭,自行审判和执行,掀起一股狂潮。这起事件迅速波及其他县,造成全地区共被杀和自杀9323人,其中“四类分子”子女4057人,未成年人862人,另外致伤致残2146人。零陵地区特别是道县杀人事件,震动了全省乃至全国。这个事件后由军管制止,遗留下很多问题,直至1980年代中期才调查处理完毕。

当然这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事件。现在回顾分析,那个时候的道县人真是很霸蛮的。

有的人说,蛮不过道县,是说道县历史悠久。

道县是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和世界水稻的原产地,是中国陶瓷工艺的发源地,是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现代人的发祥地和发源地。道县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经潇水和湘江,劈荆斩刺,把自己特有的不畏艰难险阻、藐视妖魔鬼怪的霸蛮精神,一步步传递和感染三湘四水的湘人,进而形成了“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的霸蛮的湖南人精神,造就了敢为天下先、霸蛮天下事的勇敢冒险的湖南人精神。

不说别的,就说在道县三个地方考古中的惊人发现,就略知道县人霸蛮的一些事情。

一是尝百草、播百谷的敢为人先精神。在道县玉蟾岩发现的人工栽培稻谷距今已有1.2万--1.4万年,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发现的陶片距今1.4万年--2.1万年,是中国最早的陶片。这一发现被列为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和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

三是道县鬼崽岭祭祀遗址留下的神秘,让人充满想象的空间。鬼崽岭祭祀遗址,石像散落面积1.5万平方米,地表散落石像5000余尊,地下埋藏石像不计其数。这些石像遗存数量多,神态奇特,年代跨度久远,其生成的具体年代,现有的仪器和工具都无法考证。加之缺乏文字史料,更显得神秘莫测。在那么远古的原始时代,雕刻出这么多的石像,没有一种霸蛮的精神,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霸蛮看似是一种行为方式,其实是人的思想在支配。人的思想,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积累之上的。这种思想,由主流知识分子创造和传播。

在中国可数的历史文化名人中,道县就有两个,一个是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一个是清代书法大师何绍基。可见道县的文化底蕴是深厚的。

吟读王闿运的“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这副对联,就知道道县和湖南的渊源关系。

濂溪原本是湘江流域的一条支流,源于都庞岭,流经周敦颐故居楼田村,周敦颐便自称濂溪先生。无论是濂溪还是湘水,都与道县相关相邻。道学是从南边来的,源自濂溪先生。其他地方再牛皮,也不过是湘水的余波而已。

这位湘潭人的霸气,也是从道县学过去的。

另一位湘潭人杨度,在《湖南少年歌》中说的“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读这篇宏文,就更加清楚湖南人那种敢为天下先、霸蛮天下事的霸蛮精神。可以说,霸蛮不仅是湖南人的精神之一,更是刻在湖南人骨子里的标签,留在湖南人血液里的基因。

道县之霸蛮,不过表现得最为典型罢了。

这种霸蛮源于湖湘文化的滋润,成于湖湘山水的锤炼和洗涤。湖湘文化的渊源就是周敦颐的理学文化。而蛮不过道县的道县人的霸蛮精神,正是形成周敦颐理学文化的土壤、水分和阳光。

所以我说,蛮不过道县的蛮,不是蛮不讲理的蛮,也不是蛮横的蛮,而是一种强悍、自信、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霸蛮。是一种敢争一流、走在前列、不甘落后的精气神。

霸蛮之举动,都是内心强悍、彪悍的体现,只不过农人和文人各自表现不同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