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有缺陷?英国诺贝尔奖得主罗素一针见血:汉字有“三大缺陷”

 我好爱你我爱你 2022-12-07 发布于河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留下来的智慧结晶,一直陪伴着我们现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比如农业生产中鲁班的锯子,踏青嬉戏时人们玩乐的纸鸢,都是我们的先贤们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但要说最值得我们中华民族骄傲的文化还要数那笔锋优美的中国汉字。

自从先人发明了汉字之后,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对这文字一见倾心,历经多年创新字体,传递中华文化的奥妙。

古时,中国汉字还曾一度走出国门,成为亚洲地区的国际通用语言,可见其魅力无穷。

可就是这样一个民族的骄傲却在近代以来备受国外学者的抨击,就连英国著名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也曾公开指出汉字有“三大缺陷”。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承载千年古人智慧和中华文明的汉字又有什么缺陷呢?就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事情的真相。

一、民族的符号——中国汉字

自古以来中国汉字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交流的语言符号,人们常常以这曼妙的中国文字而自豪。

但是你知道汉字的创造和演变吗?

其实作为世界上使用历史最悠久的汉字并没有准确的发明创造时间,以至于传说四起,不过在种种传说当中,当属仓颉造字传播最广。

当时黄帝是中原地区的部落领袖,而仓颉正任职他的史官。

世道不平,部落之间常常发生混战,外交、经济贸易往来又十分频繁,但那时候的人们并没有通用的语言来进行交流,此事烦闷仓颉久已。

于是创造统一共享的语言符号的任务就交到了仓颉手中。

仓颉有一天写写画画,观察到鸟兽踪迹,便依据事物的形象创造了文字。

后来仓颉就成了呼声最高的文字创造者。

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存疑,他们认为创造文字是个大工程,仓颉一己之力有些勉强,就算仓颉确有其人,估计也是个文字整理者。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汉字从夏朝便已经有了踪迹,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经过甲骨文、小篆、金文、草书、楷书的演变已经成了一套独立完整的语言系统,称得上是中国文明的瑰宝。

但是为何英国哲学家罗素还能指出中国汉字的缺陷呢?这些缺陷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外国学者眼中的汉字缺陷

能成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罗素自然不是什么普通人。

这位英国学者可以说是横跨了各个领域,不仅文学上颇有建树,就连哲学、数学、历史方面也有着极高的造诣。

正因为这些成就,使得罗素在历史上极富盛名,人们将他的成就归功于他对万物的好奇,罗素生平爱好旅行,各个国家都步满了他的足迹,就连中国他也拜访过。

1921年的中国仍旧陷入时代的泥沼当中,罗素来到中国后颇为感慨,随即创造了《中国问题》这本论著。

书中包括了罗素对于中国文化的独到见解,不过对于中国汉字,罗素还有些其他意见,他认为中国汉字具有三个缺点。

中国汉字没有顺序,不利于后世记载。

与二十六个英文字母相比,中国汉字确实没有什么构成文字的顺序,每个字的笔画和构成都不相同,甚至都没法区分类别。

意义上既有象形、又有会意字并不像英文字母一样。

针对这一点,我国学者早有对策,建国后有了专门的拼音、音节来给汉字解读音法,还可以根据各个部首查找文字。

比如《新华字典》就是利用这一点进行排序的。

中国汉字不能表达外来词汇。

中国汉字历史悠久,曾经辉煌时期还有一家独大的趋向,自然不像英文一样能够有专门的构词方式对待外来词汇,比如英文与法语之间的表达方式。

但是当外来词汇进入中国时,往往会有些棘手,甚至不利于沟通。

不过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早就有了针对的策略,那就是音译,比如“talkshow”就被音译成了“脱口秀”,还有“modern”也被音译成了“摩登”。

可见中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三、中国文字过于复杂,难以书写

这确实中国汉字的一大特点,中国汉字与英文相比过于复杂,很多外国人在学习汉字的时候,往往止步于中国汉字的书写。

不过在百年后的中国,汉字早就被简化了,已经便于书写和传承了。

罗素来到中国的时候在上个世纪,但是经过百年的历史变迁,中国汉字早就经过了巨大的变革。

现在的汉字已经改善了缺陷,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流传海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