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出处意思? 出自两汉郦炎的《见志诗二首》抒发贤才不被知遇的感慨。

 刘章济图书馆 2022-12-07 发布于湖北


  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

出自两汉郦炎的《见志诗二首》


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

修翼无卑栖,远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

超迈绝尘驱,倏忽谁能逐。

贤愚岂常类,禀性在清浊。

富贵有人籍,贫贱无天录。

通塞苟由己,志士不相卜。

陈平敖里社,韩信钓河曲。

终居天下宰,食此万钟禄。

德音流千载,功名重山岳。

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

兰荣一何晚,严霜瘁其柯。

哀哉二芳草,不值泰山阿。

文质道所贵,遭时用有嘉。

绛灌临衡宰,谓谊崇浮华。

贤才抑不用,远投荆南沙。

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

安得孔仲尼,为世陈四科。


鉴赏

  郦炎,字文胜,范阳人,《后汉书》有传,今存诗仅此两首。此诗约写于他二十岁左右时,当时州郡举荐他为孝廉,又征召他为右北平从事祭酒,他都一一辞去,并写下了这两首诗以见其志。

  第一首的前八句可为一段,作者将“大道”与“窘路”对举,表明自己要走的是宽广的人生道路,不愿走狭窄的小道,因为他志向远大,如同大鹏之鸟,其翼如垂天之云,不愿栖止于卑小之地,以免让狭窄局促的小路局限着自己举足千里的步武。他要在大自然中舒展自己凌霄薄天的翅膀,放开千里之足,超世绝尘,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倏忽之间,令人难以追踪。“贤愚岂常类”以下六句,说明他根本不相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那一套,他认为尽管人的贤愚有别,但并非贤者自贤,愚者自愚,关键看自己的秉性如何。秉性清则志向高洁,秉性浊则品格卑污,人的命运并非掌握在上天手里。只不过人富贵了就名登史册,贫贱者则名不见经传罢了。郦炎生活的东汉时代,统治者极力鼓吹“君权神授”,宣传“天人感应”和谶纬迷信。郦炎反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与官方哲学针锋相对的。“通塞苟由己,志士不相卜”两句,顶上两句而来,作者要主宰自己的命运,故说贫与富、穷与通若由自己主宰,那么有志之士也就用不着相面占卜了。此处暗用了战国时蔡泽的典故,蔡泽在干谒诸侯未被进用时,曾找唐举相面。唐举见他一副丑陋不堪的怪相,嘲戏他说:“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蔡泽说:“富贵我所自有,吾所不知者寿也,愿闻之。”后来蔡泽西入秦,取范雎而代之,夺取了相位。(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由此看来,人的“通塞”最终还是“由己”的。

  末尾六句,以西汉初的历史人物陈平、韩信为例,说明有大志者终能成就一番大事业。陈平在里社(家乡),因家贫,富人都不肯把女儿嫁给他。(敖,通“傲”,这里是被动用法,即“见傲”之意)后依刘邦,为其六出奇计,屡建大功,封侯拜相。韩信始为布衣时,家贫无行,曾钓于淮阴城后,依刘邦后,军功卓著,被封为齐王。故诗中说他们“终为天下宰,食此万钟禄,德音流千载,功名重山岳。”看来郦炎的辞官,并非想高蹈遗世,做一名隐士,而是在宦官贵戚把持政权、朝政日非的桓、灵时代,他对黑暗的现实有所觉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其“志气”在此。

  第二首开头以芝兰为比兴,寄寓着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灵芝生在河流的洲渚之中,往往因遭到洪波的冲击而动摇其根本;兰花所以开放得晚,是因为严霜摧残了它的枝条,它们都是生非其地、生非其时。如果“二芳”生在泰山之阿,那又是另一种光景了。“文质”两句一转,由物及人。意谓一个文质兼备的人虽为世道所贵重,但只有为时所用才能发挥其长。下文以贾谊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贾谊乃洛阳才子,才华出众,入仕后一年三迁,屡为朝廷更定法令,颇得汉文帝的器重,文帝准备委以重任,授与公卿之位。绛侯周勃、灌婴等元老却反对贾谊,诋毁他“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汉书·贾谊传》)于是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远适荆南。“绛灌临衡宰”以下四句,所概括的就是这段史实,可见“贤才抑不用”的现象是不乏其例的。“抱玉乘龙骥”两句,进一步抒发贤才不被知遇的感慨。璞玉不遇卞和,则不知其宝;千里马不遇伯乐,连驽马也不如;英才不遇明主,也难以施展其抱负。这是郦炎辞辟的另一原因。结尾两句是收煞,作者希望在这混浊的时代能有像孔子那样的圣人出来,列出德行、政事、文学、言语四科,以四科优劣取士,这是作者选拔人才的主张。

  郦炎的《见志诗》,在诗歌史上应占有一席地位,它不仅在思想上闪耀着要求主宰自己命运和反对官方哲学的光辉,而且在艺术上成就也较高。西汉时代的五言诗,作者大多不可靠,所以刘勰说“辞人遗翰,莫见五言,故李陵、班婕妤见疑于后代也。”(《文心雕龙·明诗》)东汉的文人五言诗,在郦炎之前,艺术上较成功的很少,所以钟嵘《诗品序》云:“东京二百载中,惟班固《咏史》,质木无文。”班固的《咏史》诗写缇萦救父的故事,概据本传,不加藻饰,诗歌形象较差,故有“质木无文’之讥。郦炎的《见志诗》,在抒写自己的志气与怀抱时,多用形象化的比拟,“大道”、“窘路”、“修翼”、“远趾”、“陵霄羽”、“千里足”等等,都带有象喻性。灵芝、兰花,亦含兴寄,钟嵘《诗品》说:“文胜托咏灵芝,寄怀不浅。”有了兴寄,就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艺术表现力,克服了“质木无文”的现象。又加此诗志气豪迈高远,“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等句,大有睥睨千古、逸气干云之概,故显得“梗概多气”。在这方面,它影响到建安诗歌。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三云:“赵壹、郦炎、孔融、秦嘉五言,俱渐见作用之迹,盖其时已与建安相接矣。”这话说得不错。所谓“作用之迹”,是思致的安排,实指诗歌的藻饰以及字面、韵脚的讲求。《见志诗》词采朴茂,读之琅琅上口,这与诗歌形式的讲究有关。

  郦炎的《见志诗》,甚至对左思的《咏史》也有一定影响,《见志诗》涉及历史人物七八人,但他并非意在咏史,而是以咏史见志。开左思“名为咏史,实为咏怀”的先河。他们的咏史都是以史事证己意,篇中的历史人物不过是咏怀述志的媒介。郦炎“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之句,与左思“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何其相似乃尔。“灵芝生河洲”以下六句,与左思《咏史》诗的“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萌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数句,兴寄全然相同,此点应值得注意。▲

有用没用完善

参考资料:

1、《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35-37页

郦炎

郦炎

  郦炎(150~177)东汉诗人。字文胜。范阳(今河北定兴)人。曾为郡吏,州郡察举孝廉,征召为右北平从事祭酒,都不就,后患疯病。他奉母至孝,因母死而犯病,以致他的正在产儿的妻子被惊死。为妻家诉讼入狱,死于狱中。

► 2篇诗文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猜您喜欢

不恋故乡生处好,受恩深处便为家。——《醒世恒言·卷十》

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格言联璧·学问类》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周寿昌《晒旧衣》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周敦颐《爱莲说》

秋,又取成周之禾。——左丘明《周郑交质》

向尊前、频频顾眄。——周邦彦《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思往事,惜流芳。——欧阳修《诉衷情·眉意》

夜来清露湿红莲。——晏殊《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王勃《咏风》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王维《老将行》

携手江村。——苏轼《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杜甫《兵车行》

长门柳丝千万缕,总是伤心树。——曹德《清江引·长门柳丝千万结》

几点渔灯小,迷近坞。——晁补之《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

深居久矣忘尘世,莫遣江声入远沙。——郑板桥《村居》

侯之徽政,不可枚举。——袁宏道《送江陵薛侯入觐序》

宿心渐申写,万事俱零落。——谢灵运《富春渚诗》

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严羽《访益上人兰若》

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归有光《先妣事略》

积五、六年,单于弟于靬王弋射海上。——班固《苏武传(节选)》

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秦嘉《赠妇诗三首》

纡形赴远,漼似摧折。——傅毅《舞赋》

愧惕惭惧,不知所失。——李朝威《柳毅传》

武夫揭水止路,引毅以进。——李朝威《柳毅传》

会友戚,张广乐,具以醪醴,罗以甘洁。——李朝威《柳毅传》

岂不惮艰险?——魏徵《述怀 / 出关》

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刘过《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

终非其任,卒与祸会。——杨恽《报孙会宗书》

郦炎

郦炎

  郦炎(150~177)东汉诗人。字文胜。范阳(今河北定兴)人。曾为郡吏,州郡察举孝廉,征召为右北平从事祭酒,都不就,后患疯病。他奉母至孝,因母死而犯病,以致他的正在产儿的妻子被惊死。为妻家诉讼入狱,死于狱中。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诗句推荐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吴文英《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一般清瘦各无聊。吴文英《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蜡梅》

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柳宗元《旦携谢山人至愚池》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刘禹锡《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辛弃疾《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细风吹柳絮,人南渡。贺铸《人南渡·兰芷满汀洲》

夜夜梦魂休谩语,已知前事无寻处。冯延巳《蝶恋花·窗外寒鸡天欲曙》

纤云激荡月沉海,列宿乱摇风满天。黄景仁《秋夜》

望云霄拜将台。张可久《殿前欢·次酸斋韵》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贾谊《过秦论》

箭不苟害,解脰陷脑,弓不虚发,应声而倒。司马相如《上林赋》

悄焉疚怀,不怡中夜。谢庄《月赋》


古语推荐

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

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幼学琼林·卷一·地舆》

人贫不语,水平不流。《增广贤文·上集》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格言联璧·处事类》

数战则民劳,久师则兵弊。《战国策·燕一·苏秦死其弟苏代欲继之》

犹傶则疏之,毋使人图之,犹疏则数之,毋使人曲之《管子·侈靡》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尚书·虞书·舜典》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中庸·第二十四章》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道经·第二十五章》

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墨子·46章 耕柱》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篇》

满则虑嗛,平则虑险,安则虑危《荀子·仲尼》

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孙子兵法·虚实篇》

万卷奇书仁一字,几筐异草寿千家。

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