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革开放初我国面临哪些到现在都难解决好的矛盾现在解决的如何

 如是我闻63x4na 2022-12-07 发布于浙江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不得不说,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的整个社会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无序甚至混乱时期的。

由于改革开放前留下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太多,整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举步维艰,任何一个问题解决起来都不那么容易,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一个问题是工业技术全面落后的问题。

这样的落后原因复杂,最主要的是当时的世界主要先进国家,基本上都是与我们敌对的,经济上和技术上对我们全面封锁。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实行战时的计划经济体制,长时间下来必然缺乏对外交流同时缺乏竞争和互相促进。所以虽然摊子铺得足够大,却因为缺乏活力没办法做强。

第二个问题是不能充分就业的问题。

由第一个问题带来的,我们发展工业推进工业化,不能得到任何国家资金和技术方面的资助,只能依靠农业和自身缓慢积累工业发展需要的资金。

这就带来三个问题,一个是牺牲全国人民的生活,所有人都勒紧裤腰带。第二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工业化进程缓慢不能消化城市过快增长的人口,只能让年轻人到农村就食。第三个就是所有人的观念,一直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很少有人能用市场经济的思维观察分析问题。后来知青回城,引进外资与技术以后大量企业人员下岗,都与这个原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三个问题是编制内单位的财政状况问题。

因为改革开放之初开放和搞活步子迈得很大,各行各业都处于资金缺乏的状态,各级财政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出现了暂时困难。军队的“第三产业”和一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被剥离自谋生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无奈之举。

这样的自谋生路,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各领域普遍出现管理制度和秩序的混乱,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的出现,有一定的必然性,会持续一定的时间,当然解决起来的难度很大,需要的时间更长也是必然的。

第四个问题是农民及革命功勋的生活问题。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农民,生活十分困窘。在缺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的条件下,农村人口粮平均常时期保持在每天一人一斤之下,多数人营养严重不足。

除此之外,革命老区曾经参加过支前的民工,抗战老兵、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老兵等革命功勋,常时期得不到生活方面的补助。尤其是一些身体伤残的功臣,与周围的群众过着同样困难的生活,这是他们的高风亮节,却不是政府和人民将他们忘记的理由。

第五个问题是所有人的观念适应问题。

这个问题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所起的作用一点都不比前几个问题小。

许多人习惯了农业时代宗法制的一切,或者习惯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完成任务不需要主动调动积极性创造性的模式,一旦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得非常不适应,于是出现了很多对商品社会的负面评价。从一些人对社会现象的评价,能充分反映出这样的不适应。

从农村人来说,“新社会新兴的,老的伺候年轻的”,就反应了很多人对于以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时代的留恋,因为那时候年轻人不需要出去打拼,老年人能教育和指挥年轻人。而城市里许多人对“倒蛋部队”、“倒爷”等称呼,同样反应了大家对个体商业的轻视。

这样的观念方面的不适应,还体现在很多人对于市场经济时代的法律道德的评价等方面,并一直延续至今。当年梁启超是维新派的领袖,最后却蜕变为保皇派,用尽办法极力维护皇权的合法合理性,与此有类似之处。实际上从打倒孔家店开始,我们的社会一直处在社会形态、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过程中。

尽管封建时代的一切被砸烂,但是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的道德法律制度还没来得及深入人心,就开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这一系列变化如果过快以至于全社会的大多数人都难以适应,包括很多社会精英曾经的改革开放拥护者也都一样。人一旦离开了自己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对于新遇到的一切有一个理解接受的过程,这就是改革派也会蜕变为保守派最根本的原因。

所有以上问题的出现,虽然很大程度上难以避免,但却会给我们整个社会带来不太稳定的结果。不过这也没什么大不了,我经常用美国在二战之后出生的人曾经被美国社会称为“垮掉的一代”这个例子,来说明我们中国社会出现的种种成年人不理解年轻一代属于多余的担心。个人认为这样的类比比较恰当,当年我们很多人耿耿于怀的“不与七零后共事”、“不与八零后说话”,直到后来的九零后现象和今天的零零后现象,无不说明这一点。

实际上我们仔细考察的话就能发现,这样的变化在一些前人看起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回头一看就能发现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遍览改革开放四十年,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好,充分说明我们大多数时候的担心都是没必要,是杞人忧天。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相信年轻一代会把国家建设的越来越好,除此之外我们别的什么都做不了,没必要时时处处给他们泼冷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