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死鱼,这些原因你该了解(饲养篇)本文只适用于“三湖慈鲷”饲养

 超越coming 2022-12-07 发布于河北

只要养鱼,没人敢保证零耗损。大神们更是踏着鱼的尸体过来的,因为大神们都会挑战野生蝴蝶、底栖之类高难度鱼种,这些高端货一言不合就暴毙。由于本人饲养野生鱼的经验比较少,暂不分析,这里简单分析一下普通鱼油饲养人工三湖的耗损原因:

1、水质原因归湖。

这个主要发生在新手饲养三湖,新开缸水还没有养好就急于下鱼;其次,比较弱的过滤系统再加上不规律的换水也是造成水质差的原因之一。这个也在于鱼的体质与适应能力,鱼儿无法适应当下水质时,体质弱的鱼会最先死亡,体制强的或许还能存活。这里重点提一下杂鲷岩栖,这类鱼经过数代的繁衍已经完全适应了水族生活,适应能力非常强,常温养水两天直接下鱼不成问题。(但不建议饲养,这类鱼都是好战分子,且脾气暴躁,战斗力太过强悍)

我把水质原因导致的归湖排在第一位,一半以上的死因都是水质问题引起的。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养一缸好水,并且养成规律换水的好习惯,是养好鱼的前提条件。毫不夸张的说,新缸新水若要建立起稳健的消化系统至少需要三个月时间。

养鱼本就是一件勤快事,既然我们选择了养鱼,就要用心去养好。若是无法做到定期清理滤棉、换水、日常护理、细心观察…… 那就趁早打消养鱼的念头。

2、购买鱼苗归湖。

大多新手都喜欢入手3-5厘米上下的鱼苗,我认为鱼油入手鱼苗的原因有二,一是:这个尺寸的鱼苗价格便宜,用一条成鱼的价钱就可以入手5-6条鱼苗,甚至更多。原因二:刚跳湖的新手不敢轻易尝试成鱼,价格相对较高,毕竟鱼油大多都是工薪阶层,有耗损多少还是会心疼的,索性先用苗子试水,感受一下饲养难度。无论以上哪种原因,事实上鱼苗的饲养难度还是挺大的,归湖率要远远大于成鱼或是亚成。买鱼苗我推荐靠谱鱼友的F1,曾亲测无论是品相还是体质都远高于渔场批量繁殖的小苗。

当鱼油购入了廉价的鱼苗并入缸饲养时才发现,购入的鱼苗体制参差不齐(尤其是网购,大多鱼苗都是鱼商淘汰下来的弱苗,其中不乏先天畸形者),品相更是无法确定,鱼苗的公母也较难分辨。从鱼苗一路养到成鱼,归湖率还是比较高的,倒不如从知名鱼商那里直接购买成鱼或是亚成,品质一目了然。在这里推荐亚成鱼,个人认为性价比较高。另外,购鱼不要全认品系,要重品相,人工鱼也会有极品。(我个人的网购经历,运气差了些,不能否认所有网络鱼商)

3、鱼友折腾致死

这个原因导致的死亡不占少数,在三湖饲养中归湖率应该能排到第二了。包括我在内,始终管不住自己,一直在不停地折腾中。我想了一下,鱼友主要有以下几种折腾方式:更换造景 更换品种 不停的入手新鱼 乱用药 撑死等等

(1)更换一次造景,就相当于让鱼进入了一个陌生的新环境,鱼儿又要重新适应,又要从胆小的状态中慢慢恢复,如此反复对鱼的伤害是很大的;

(2)更换品种或是不停的入手新鱼。怪只怪三湖品种实在太多,随时都会有入眼的新品种出现,随时又会有玩腻了的老品种,入眼便要尝试,玩腻了的便要出手。这样一来就进入买鱼、换鱼、出鱼、再入鱼的死循环,弄的自己身心疲惫不说,对鱼的伤害是非常大的。鱼招谁惹谁了,长的漂亮是错吗,就该被折腾吗?

(3)乱用药。我的原则是,能不用药尽量不用,是药三分毒,药物对鱼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比如说用药后鱼通体发黑,或是身上出现不规则黑斑,这些都是用药过度所致,药物伤及内脏,通过体表展现出来(排除受惊吓及水质原因引起的状态不佳)。鱼出问题先考虑老三样,用药是下下策,预防才是关键;

(4)我把撑死也放到了折腾致死的死因里面。不乏手欠的鱼油,一天喂好几次,生怕把鱼饿死。鱼是饿不死的,我在一次治疗外寄的过程中,整缸鱼曾空腹12天之久,依然相安无事。相反的一星期空腹一天反而有利于鱼儿排清毒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如果鱼空腹就凹肚,说明有潜在的内寄。

(5)应鱼油要求再加一条。不要频繁换水,换水时注意温差,尽量不要超过两度。家里最好备上困水桶,困水24小时以上。冬季换水可以适量高两度,防范白点;夏天换水可以适量低两度,有助于降温。适量的温差可以刺激鱼儿活跃。

都是手欠惹的祸,管好自己的手,善待入手的鱼儿,不要在折腾了。

4、打斗引起的归湖

在我看来三湖是非常好饲养的,唯独打斗比较令人头疼,最直接的就是外伤,轻微的外伤隔离静养完全可以恢复,再厉害一些的可以用黄粉药浴,但这些都不是打斗致死的主要原因。在我看来,三湖是比较情绪化的动物,很少有直接打斗致死的,多数情况下是被打后心理上会遭受重创,从而一蹶不振抑郁而终,这才是致命的根本。合理的控制密度就成了养好三湖鱼的关键,我在之前也提到过密度问题,简单粘贴一部分内容。

关于密度,并非一升水养一厘米鱼这么简单,混养的品种不同,过滤不同,密度当然也有所不同。

自己的想法:暂不考虑过滤问题,三湖打斗是无法避免的,不同品种的鱼在一起混养时,会有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即使是同一种鱼,也存在性格差异,所以不能简单的看待密度问题。三湖混养,所有鱼之间都在相互制衡,慢慢会出现一个相对较平衡的时期,而这个平衡期并不会持续存在,是随着鱼的生长及缸内环境的改变不断变化的,鱼缸中的某一种鱼或是某一条鱼的逆转,都会改变整缸鱼的现状。(比如说有的品种亚成期比较弱势,而成鱼之后就会逆转;公鱼的发情期很有可能会盖过缸霸的地位;加鱼减鱼以及更改造景都会有影响)

所以密度这个问题真的是很复杂,需要根据自己的鱼的情况慢慢摸索,只有缸内品种都到达成鱼期,养定以后不加鱼减鱼,不改变缸内造景,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5、疾病原因归湖

我把疾病导致的归湖放在最后,原因是三湖本就皮实,在所有观赏鱼中算是相对好养的品种。而且,若是入手一批健康的鱼,好好照顾它们,犯病的概率是很低的。养成新鱼入检疫缸观察的好习惯,确保所有入主缸饲养的鱼都是健康活泼的,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后期问题。再有,平时喂鱼的时候一定要多观察,抢食不积极或是离群的就要留意了,不要等到收口才想着治疗,收口的鱼治愈率很低。一旦发现问题鱼立刻进检疫缸观察,确定病情后对症下药,千万不要在主缸整缸下药,除非发展到满缸鱼感染疾病的程度。

罗里罗嗦地说了这么多,标题是“鱼的死因分析”倒不如说成是怎样预防,目的只有一个,让鱼油能够养一缸健康欢快的三湖,在工作之余欣赏到三湖的美,同家人一起分享饲养繁殖的乐趣。在遇烦恼之时,可以为你解除忧愁,消除烦恼;在遇疑惑之时,可以让你静下心来沉思解惑。当你静下心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美丽的三湖,美丽的生活,美丽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