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事回顾 | 听锦江集团老前辈赵锡堃讲故事

 新用户9030yrKZ 2022-12-07 发布于上海


赵锡堃男1928年6月17日出生,1951年进上海锦江饭店至1966年任锦江饭店中共党总支副书记,67年至72年受迫害监护审查,罪名侦控无产阶级司令部,73年至77年市商业二局特供食品处干部,77年回锦江饭店任副总经理至80年,80年至84年任衡山宾馆总经理,84年至90年任静安宾馆总经理,90年至92年任和平饭店总经理,92年至93年任昆明锦华大酒店总经理,93年从和平饭店退休,2017年1月因病故世。

作者(中)和赵锡堃小儿子阿三(右)和侄子(左)的合影照片。

2016年仲秋的一天,我的朋友均伟打电话给我,说他的叔叔想和我碰个头,接着他告诉我了缘由,原来他叔叔在《新民晚报》的夜光杯上,看到我写了有关西郊宾馆的文章,很想和我聊聊,并谈谈他的工作经历等。

次日上午,我在他的陪同下,到斜土路制造局路口的一栋普通的公房里,见到了他叔叔。

赵锡堃老人年轻时的照片。

老人神态慈祥,看上去有点消瘦、虚弱。彼此介绍后,我才了解到,眼前这位貌不惊人,耄耋之年的老人,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曾任上海滩有名的锦江饭店副经理,总支副书记,锦江58号俱乐部支部书记。八十年代后,先后出任衡山、静安、和平饭店的总经理。

那时,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吹响不久,衡山宾馆的毕卡第西餐厅;静安宾馆的水晶虾仁,中外合资的静安面包房的“法棍”在上海滩名气很响;而和平饭店召开的上海市长国际咨询会议,老年“爵士乐”队,以及“汪辜会谈”等,其知晓度更是驰名中外,意义深远。

老人在门口迎接我,走进厅里,洁净,简朴,我在沙发上刚坐下,老人就拿出了2015年3月,在《新民晚报》上发表的,《西郊宾馆的前世今生》,《走近上海的钓鱼台》,《紫竹园见证好作风》等文章对我说:“你写有关的西郊宾馆的文章蛮好的,我想替你补充几点。”

老人缓慢地说起往事,当年毛主席到上海视察时,原来是住在锦江58号俱乐部的,怎么会另外找地方,再去建造了414招待所,即西郊宾馆呢?

老人讲了其中的原因。原来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毛主席在上海视察时,有一次,毛主席没有下火车,竟然在专列车上过夜,火车就停在今天的虹古路伊犁路口上的原顾家花园站,当时的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在列车下是蛮紧张的,在毛主席专列一离开上海时,凌晨,他特地到锦江58号俱乐部二楼,在毛主席曾下榻居住的那个房间,蹲了下来,把耳朵贴在地板上,听听是否有什么声音。

柯庆施听了后,不放心,还让老人听听,老人当时任锦江饭店党总支副书记,副经理,具体负责毛主席居住客房服务工作,老人耳朵也贴着地板,隐隐约约能听见淮海路上的有轨电车的铛铛声响,深更半夜,夜深人静时声音肯定会特别刺耳。

柯庆施急忙问老人,声音怎么样?老人回答说,声音很响。柯庆施沉思片刻,连连说,知道了。

这是柯庆施后来为什么要决定找其它地方的原由,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李克农在上海小憩的时,柯庆施特地和李克农一起到虹桥路旁边的淮阴路上选地方,以后就有了414招待所,西郊宾馆了。

老人接着又告诉我说,现在的花园饭店,58号俱乐部的小花园,原来是一个足球场,经常是人来人往,节假日更是如此。尤其是有时举办球类比赛,更是人山人海,毛主席每次来上海,噪音,汽车喇叭声交杂在一起,这样感到不安全。

柯庆施有时会来球场观察,后来就决定将它搬离,改建成了小花园。改革开放以后,卢湾区体育局的同志来到锦江集团,要把花园要回来,恢复足球场,锦江集团有关人员不明白什么回事,还又是找到老人,老人说,这是柯庆施决定的,叫我怎么说呢?他们听了,悻悻而去,老人还谈到当时毛主席来上海时候,靠近58号围墙旁边的房子置换出来给锦江等单位员工住,确保安全,以防万一,方便工作。

老人接着又说起他接待毛主席的难忘经历。毛主席每次到上海,都是自己带床铺来,还有就是带着书,经常是废寝忘食,忘我的工作着。

一次,中央在锦江小礼堂上开全会,毛主席作了重要讲话这天半夜里,大概主席在屋子里考虑着国家大事,和接下来大会讨论以及会议的日程安排等,大概坐久了,主席就乘着电梯,从上走下来,散散心,正好碰到老人在值班,主席就关心地问道,怎么还没休息?还问问他们工作学习的情况接着主席就叫他早点回家,自己独自在走廊里走走。

他说,主席很平易近人,体贴人,吃的简单。老人还谈到他保存的主席在院子里散步时的照片,这是老人一生最值得纪念时光,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光荣。老人说到这里,精神也特别好,话也特别多,说着说着,时间不早了,直到天渐渐地黑了,我才告辞约下次再谈。

老人讲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不久,我又来到老人的家,我感觉老人蛮虚弱的,还在咳嗽,当我问起老人,从锦江饭店以后的工作经历的时,老人精神又来了,仿佛换了一个人,娓娓道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老人从锦江饭店总支副书记,副经理后调到衡山,静安,和平饭店,先后担任上海滩上的这三大著名宾馆总经理。

这样的单位,在那个年代,可谓是炙手可热,哪怕只是在宾馆,看看门,后勤部门搞搞清洁,也算是好工作了,更何况是总经理,一把手的领导呢!

老人和我聊起他的故事;他在任衡山宾馆总经理时,主要是接待“内宾”的有关领导和国际体育比赛等,对于接待领导,老人讲的不多,接待有规矩,有些事情,一辈子不能说,只能烂在肚子了。老人还选拔,培养了王铁民等年轻干部,为下一步宾馆工作打下了基础。

在1986年,老人又去静安宾馆任总经理,我说起静安面包房的法式长棍面包和水晶虾仁时,老人说,他到静安宾馆时,面包房已经开了,那时,经常看到华山路上排着长长队伍,人们好奇地问,在排队买什么呢?原来是在买面包,这是上海一景。

那时,如果你骑着自行车,前面的书包架上,有长棍“法棍”面包,人们会回头朝你看看,觉得你有路子,有“噱头”。如果是走亲访友,送两根长“法棍”,那是有面子了,上海人说:”扎台型”了!

接下来,我又问到水晶虾仁,老人说到,为什么水晶虾仁名气响,说来话长,历史悠久:上世纪四十年代水晶虾仁,就风靡上海,八十年代是掌勺大厨胥元成师傅,技艺好,人称“胥辣子”,水晶虾仁是他的擅长,他制作水晶虾仁,改进创新。老人还告诉我制作水晶虾仁的要点,步骤。那时,来静安宾馆吃水晶虾仁成了时尚,就像是来买面包一样,也排起了长队,真也是当时的一个有趣现象。

1989年,老人又调到和平饭店担任总经理,这是老人在上海最后的一个岗位;我们又自然而然地谈到和平饭店当年的特色——老年”爵士”乐队。

名气响当当的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队。

凡是看过老年“爵士”乐队演出的,印象深刻,这个是典型的上海“老克勒”节目,没有奢华,却不乏洋气,没有浮夸,却有海派特色,宾客近悦远来,乐队曾多次出访世界各国,还接待过美国总统等世界各国政要。

创办人周万荣曾是上海交响乐团首席小号,演奏人员程岳强,张经余,孙继斌,顾金龙,李明康等都是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员,演技高明。

当时买门票,是要外汇劵的,高达60到80元不等,而且是一票难求。

我看到眼前的老人,思想似乎还有点保守,看上去并不是像追求新潮的那一类人。就向他提出了心里的疑惑:“你怎么想到,要把老年夕阳爵士乐队搞得这么好呢?”

老人说:”是啊,因为这是上海一张名片,和平饭店是上海的门面。”老年“爵士”乐队的平均年龄75岁以上,人称是乐坛的常青树。

那时天天有黄牛在门口倒票,一张门票也是炙手可热,加上地理位置特殊。所以他对老年爵士乐队非常关心,倾注了不少心血,随之而发扬光大。

在这期间,和平饭店还接待过国际豪华娱乐团,团里的法国男妖,竟然出现在外滩的大街上,挤在人群中,引起轩然大波,还被人举报,公安局竟找上门来。

可想而知,影响是多么大,1991年3月17日的《新民晚报》,在第一版上,还刊登了《和平饭店喜迎国际豪华旅游团》这个消息,这个活动,为和平饭店,赚了外汇,又做了广告。

我们自然而然的又谈到了上海市第一届市长国际咨询会议,时任上海市长的朱镕基,就把地点放在和平饭店。老人说选择这个宾馆是有道理的,因为和平饭店地理位置特殊,而且朱镕基市长邀请的都是国外人士,让他们看看大上海,看看外滩,这样对上海的改革开放,更有意义,也能让他们这些与会人员,对上海留下更深刻印象。

接着,老人回忆起在接待朱镕基市长的过程,朱镕基在参加市长会议前夕,还特地来和平饭店,老人陪着市长参观,尤其他看到8楼的和平厅,赞不绝口,被那些壁画,雕塑所吸引,连连说道,太美了,要好好地保护好,这是无价之宝啊。

聊着聊着,我们也忘记了时间,冬至时光,白天特别短,天马上就黑了,大概我们二次接触下来,老人对我印象不错,他很信任我,临行前,老人还从抽屉拿出了,他珍藏一生的相册,工作日志,小心翼翼地给我看,解释给我听,后让我带回家来。

相册和工作日志用报纸包着,再用塑料袋包住,一层一层,然后郑重地递给了我。这是他一生工作学习的见证,也是他的荣誉所在,里面还有老人和党和国家许多领导人合影照片,以及他的工作手册,记录着许多珍贵资料,面上已经有些发黄了,非常有震撼力和沧桑感!

汪道涵(右)在上海和平饭店会见台湾代表辜振甫(左)。

汪道涵(右)在上海和平饭店会见台湾代表郝柏村(左)。

我回家后,又把老人珍藏着几十年的日记本、在各个历史阶段,和领导的合影留念的相册,一一再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看一遍,很受教育。

老人话语又在我耳边想起,“这样你可以看的仔细些,这对掌握一下全面情况是有好处的”。

是啊,眼前的这一切,展示出一位老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党,为人民工作,这些实物,就是他一生工作学习的真实写照,凝聚着老人的心血,点点滴滴,真情实意,为革命事业一辈子奋斗终生!

哪知不久,在2017年1月,老人逝世了,噩耗传来,我很难过。太遗憾了,这几年,我一直想写一篇关于这位有着丰富经历老人的文章,迟迟没有动笔,假如我再多去几次,还能听到老人讲更多,更精彩的故事,只是老人身体欠佳,我又不敢打扰他。

今天我通过钧伟,约了他小儿子,小名叫“阿三”的见面,他性格开朗,说道,父亲在世的时候,很少和他们讲什么,他们也没有多问,好多故事都烂在肚里了。

我记录下了老人说的这些话,在老人逝世近六年的纪念的日子里,我写了这篇文章,也是表达对老人怀念之情,深深地敬意吧!

(文中照片由作者提供)

附录: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

1959年建成的锦江小礼堂。

锦江小礼堂1997年改建,1998年10月建成使用。建筑面积扩大为原来的9倍,外观上仍然保持建造之初的基本风格和色调,内部结构和设计则非常现代化。

著名的《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就是在锦江饭店签署。

1972年2月27日,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在上海的宴会上举杯共饮。

(照片均来自网络)

邱根发专栏文章推荐阅读

往事回顾 | 听锦江集团老前辈赵锡堃讲故事

往事回顾 | 回忆我的新宁中学的老师们

人生物语 | 老革命吴晓云和我谈电影《金色池塘

人生物语 | 我爱上了游 泳

人生物语 | 我的姓名邱根发(外一则)

往事回顾 | 我和中山公园的情缘 

岁月光阴 | 我的日记——回归本我见真情

往事回顾 | 追忆李敖——李敖未了心愿

人生物语 | 做到老,学到老一一邓伟志

人生物语 | 三本影响我人生的书

往事回顾 | 江渭清“微服私访”居民小阁楼——回忆江渭清的点点滴滴

人生物语 | 少将军衔的电影人王晓棠

往事回顾 | 李牧和他未竟的心愿

往事回顾 | 严佑民、胡克实在西郊宾馆吃客饭

往事回顾|回忆“非典″时期结识的徐青同

人生物语 | 我的读书乐藏书乐

岁月往事 | 紫竹楼前忆“三老”

岁月往事 | 包玉刚,80年代港澳义捐第一人

岁月往事 | 上海虹梅路上“老外街”:乾坤大挪移前的掌故

岁月往事 | 我和白桦忘年交

往事回顾 | 我们的班主任王慧敏老师

史海钩沉 | 西郊宾馆的前世今生

往事回顾 | 步入上海的“钓鱼台”

往事回顾 | 葛非: 小平当年对我说“去赚外国人钱”

往事回顾 | 石祝三与我结缘新华路

往事回顾 | 上海锦江集团创始人

新华路时光

音乐欣赏频道  《被雪覆盖的柔情》作曲:Secret Garden神秘园冬日诗篇。

点击视频右下图标可全屏收看

END -



新华路时光

xinhualu6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