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8年9月12日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的辽沈战役开打

 李阿爸 2022-12-07 发布于湖南
文章图片1

文史公曰:辽沈战役是中国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是这三场战略性战役最先打响的决定性战役。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 战役结束后,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解放了东北全境。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东北即成为国共两党两军争夺的焦点。

林彪刚去东北,只是东北解放军司令员,不管政工,也不管地方,东北一把手是彭真。此时的东北一团混乱,毫无进展不说,还吃过败仗,被国军打得节节败退,主官之间意见经常不和。

后来,中央将东北的党、政、军大权全部交给林彪。林彪全面掌控东北后,第一件事就是强调根据地建设,将部队和政工干部化整为零,到中小城市和农村建设根据地。

有了根据地,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兵力来源和物资来源。壮大了解放军。

建立根据地、立稳脚跟之后,林彪还组织部队搞三下江南战役、四保临江战役,接着发动夏季、秋季、冬季攻势,清除了除沈阳、锦州、长春等大城市之外的国军的势力,为发动辽沈战役的战略决战奠定了基础。

1946年6月26日,国军向中国共产党的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国共大规模内战全面爆发。

1948年7月初,国共双方兵力的对比,已由战争爆发时的3.14:1,变为1.3:1。武器装备虽然主要不是美械,但有日械遗留及苏联支持。

1948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已控制了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国民党军队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加上地方保安团队共约55万人,但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由于部分北宁铁路为人民解放军所控制,长春、沈阳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物资供应匮乏。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抓住有利时机,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决战方向首先指向形势于己有利的东北。

东北是全国唯一一个人民解放军军力超过国民党军队的地区,是中国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最大的产粮区,也是侵华日军最早侵占的地区,因此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把决战的第一个战场选在东北。

48年的东北战局,对于华北、华东可谓牵一发动全身。如果东北没有先取胜,或者全歼敌人,而是让数十万敌精锐撤到华北、华东地区,则接下来的两场大战就完全不具备开战条件了。

48年下半年整个北方的战争形势真正是环环相扣的。正是因为东野将国军55万兵力中的绝大部分就地歼灭(除52军一部分逃脱,无碍大局),华野才敢于扩大原有的作战计划,最终打出了“大淮海战役”的效果。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由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组成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指挥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东北野战军在辽宁省义县至河北省滦县300余公里战线上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至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孤立了锦州。

对东北去留举棋不定的蒋介石被迫应战,中华民族的命运之战拉开序幕。

结果东北野战军获胜。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灭东北“剿总”及所属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整师及地方部队计47.2万人,国军除52军是漏网之鱼,是唯一成建制突围的部队,其余全部被歼。

参战方兵力东北野战军70万人国民党军55万人

伤亡情况

东北野战军伤亡6.9万人国民党军伤亡、被俘47万人

主要指挥官林彪、罗荣桓、刘亚楼

主要指挥官卫立煌、杜聿明、范汉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