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nsys_过盈配合接触设置

 阿钢avckkrh3m1 2022-12-07 发布于重庆

Ansys_过盈配合接触设置

在ANSYS中正确地模拟过盈配合

过盈配合在机械产品的装配中使用相当普遍,譬如轴与轴承,轴与轴瓦,汽车的制动盘等,都是通过一定的过盈量来使两个装配部件紧密连接起来。

下面讨论如何在ANSYS中正确地模拟过盈配合。过盈配合在有限元分析中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接触行为。在有限元分析中设定了接触,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对相互接触的两个部件施加了某种约束,不同的接触算法对于接触约束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接触约束的理论算法的选择,在ANSYS中是通过设置contact 单元的KEOPT(2)选项来实现的。在ANSYS中目前主要有5种接触约束算法: KEYOPT(2)=0 Augmented Lagrangian

加强的拉格朗日算法, 这个是ANSYS的缺省选择;

KEYOPT(2)=1

Penalty function

罚函算法;

KEYOPT(2)=2 Multipoint constraint (MPC)

多点约束算法;

KEYOPT(2)=3 Lagrange multiplier on contact normal and penalty on tangent 接触法向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接触切向采用罚函数的综合算法。

KEYOPT(2)=4 Pure Lagrange multiplier on contact normal and tangent 法向和切向均采用拉格朗日乘子算法。

各种不同的约束算法各有优缺点,各有各自的最适用的场合,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大部分情况下,默认选择KEYOPT(2)=0就够用了。

过盈配合所致的接触分析的难点在于如何确定初始接触状态。初始接触状态设置得不对,会导致错误的计算结果或者不准确的计算结果,下面举2个例子来说明。

例1.两个圆柱体在几何上是刚好接触,划分网格后有限元模型有间隙。 如图1所示。

Ansys_过盈配合接触设置

图1. 两个在几何上刚好接触的圆柱体

这两个圆柱体,在几何上是刚好相切的,即处于几何上刚好接触的初始状态。划分网格后,由于在圆周上用小段直线代替了弧线,两个圆柱体之间产生了一定的间隙,两个圆柱体的有限元的初始状态不再是有接触的,此时,如果接触参数设置不当,就会因为初始约束不足,圆柱体出现刚体位移,得到错误的结果。

(说明:例1本来与设置过盈量是无关的,为了说明初始接触状态的重要性顺带说说。)

例2.有的人把两个接触部件的几何位置设定一定的过盈量,想用这个过盈量来模拟过盈配合,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几何上的过盈量不等于划分网格后有限元模型的实际过盈量。

下面的图2中,是一个孔类零件和一个轴类零件的截面图,轴和孔在几何位置上预设了过盈量。(内圈的红色圆是孔边界,外圈的蓝色圆是轴边界,轴和孔在几何上是相互侵入的)。

Ansys_过盈配合接触设置

图2:一个轴类零件和孔类零件的过盈配合的截面图

在几何上,图2的轴和孔有一定的过盈配合量,其大小等于两个圆的半径之差,我们的本意是想用这个几何位置上的过盈量来模拟过盈配合。

不幸的是,两个部件划分网格之后,实际的过盈量应该为单元之间的距离,即图上中靠得比较近的两条线段之间的距离,显然,这个距离不再等于我们预先设置的过盈量了。更何况,上面这个图还是两个部件的网格对对得比较整齐的情况,如果网格对的不整齐,过盈量就和我们预设的差的更远了。对于过盈配合来讲,过盈量的数值变化对于过盈产生的应力的影响是很大的。

在ANSYS中,要正确的设置过盈配合,主要分3步:

第一步:设置KEYOPT(9)=4;

KEYOPT(9)默认的值为0,意思是既考虑两个接触部件由于初始几何位置造成的初始侵入量(或者间隙),同时也考虑CNOF参数设置的偏移量。意即接触部件的初始接触状态是由CNOF和初始侵入量(或间隙)共同决定的。此种情况下,两个接触部件的初始几何位置对初始接触状态是有影响的,这个对于准确设置过盈量是很不利的。(前面例2已经说明了通过几何位置设置初始过盈量是不准确的)。

Ansys_过盈配合接触设置

在设置了KEOPT(9)=4之后,程序在计算初始接触状态的时候就只考虑CNOF的设置值,不考虑接触部件的几何位置造成的侵入或间隙,而且过盈量是以ramp方式施加的。(ramp施加方式即逐步施加)。

第二步:通过设置Icont实常数。

划分网格后,通常情况下,Target surface 和contact surface上的单元之间会有间隙或者过盈量,如果间隙或者过盈量在Icont设定误差范围内,间隙或者过盈量会被消除掉,程序会使contact surface 和target surface上的单元处于刚好接触的状态。这个值的的具体设置参加帮助文档,本文中设置为0.2。

第三步:通过设置实常数CNOF来设置过盈量。在第二步中,通过Icont的设置,已经使得Contact surface上的单元和Target surface上面的单元处于刚好接触的位置了,此时再设置CNOF,CNOF的值就是过盈量。(CNOF的本意并不过盈量,只是在有了前面的设定后,它的值就是我们所要的过盈量,其具体含义请参考ANSYS的帮助文档)。

(下面这个例子实际上是一本ANSYS书上的一个例子,这个例子的PDF版本在网上流传甚广,但是原书上的分析结果是错误的,具体错误之处,将在后面提及)。

例3.一个简单的轴和带孔圆盘的过盈配合的实例。

圆盘的基本尺寸为:

内径Rpin=35mm(原书中此值为34mm),外径Rpout=100,盘高Hp=25mm; 轴的基本尺寸为:

内径Rain=25mm,外径Raout=35mm,轴长La=150mm。

(原书中圆盘孔内径为Rpin=34mm,和轴在几何上形成1mm的过盈量) 由于结构是完全轴对称的,故可只取四分之一模型分析之。

本例分析中,取过盈量f=0.01mm,而且本例仅仅计算由于过盈配合所产生的应力。

按照本例各个物理量所取的单位,最终的计算结果中,应力单位应该为MPa; 完整的命令流如下:

Finish

/clear,start

/TITLE,Contact analysis with initial interference

/PREP7

!带孔圆盘的基本尺寸;

Rpin=35

Rpout=100

Hp=25

!轴的基本尺寸;

Rain=25

Raout=3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