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牡丹后感

 与春天同行 2022-12-08 发布于青海

       前不久,我妹妹要我画张画挂客厅内。我问要画些什么?她说:“随便,喜气一些就好。”我说:”那就画牡丹吧?“她说:”好啊。“我刚好在为一个朋友画着一幅牡丹的画。

图片

我最近画的两件作品

       我学画中国画,是从临摹芥子园和一些画谱入手的。我就是在这时学会画牡丹。那时,本地很少牡丹,我没有认真观察过牡丹是怎么样子的,都是从画谱和别人的画作里得到的印象。有一年,我有机会到洛阳参加花展,才知道牡丹有那么多花式品种。我无法说出我经常画的叫什么?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花而已。我想,向我要画的人也未必那么认真去考究我画的像不像牡丹,她就是要喜气一点,红火一些而已。

       齐白石说他从来不画自己没见过的东西。单从作画的认真态度这一点,就值得给他大大的赞了。

       都说绘画艺术是画家抒情达意的方式。我看,现在许多作品都是随风附俗而已。就如我画牡丹。

       在我国传统文化里,牡丹是雍容富贵的象征。寓意很好,历史上画牡丹的作品有不少。

图片

唐代著名画家周昉《簪花仕女图》

图片

《簪花仕女图》人物头上都戴着牡丹花

      但在民间流行开去还是在上世纪初交的上海。上海是我国最早商业化的大都市,工商业发达,有钱的人多。人们自然向往金钱富贵,对牡丹情有独钟就不奇怪了。“海上画派“许多画家都创作了不少表现牡丹的佳作,这是画家适应社会需要的结果。现在老百姓也喜欢牡丹,自然也有希望发财的意思,但更多的是觉得红红火火,喜喜旺旺总比冷冷清清,孤孤独独的好。我见过一些画把牡丹画成蓝的绿的。真实的牡丹也许有这样的颜色,但画这些就可能与画牡丹的初衷不大一样了。

图片

“海上画派”画家任伯年(1840年-1895年)《 牡丹鸡石图》

图片

“海上画派”画家吴昌硕(1844年—1927年 牡丹

        上世纪初,国内文坛曾有过“为人生而艺术“和”为艺术而艺术“的争论。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说艺术家要有社会责任感,要介入现实社会,要为大众服务。而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则认为”艺术根本系人类情绪冲动一种向外的表现,完全是为创作而创作,绝不曾想到社会的功用问题上来。如果把艺术限制在一定模型里,那不独无真正的情绪上之表现,而艺术将流于不可收拾。“(摘自林风眠《艺术的艺术与社会的艺术》)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往深一些想,又不完全。

       每个人都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分子。虽然一个画家不可能代表社会全体,但社会里总有些与画家类似的人,数量可能有多有少。俗语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画家即使是自己画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画,不去曲意去迎合别人,也总有遇到“知音”的。画家的作品完成后,就会面对社会。希望自己的作品让人喜欢也是画家的常情。

       我最近看到画家朱新建一篇文章。他是画美女一类题材的。这些画我是不喜欢的。但他的画卖得很好。他说他的画价格不高,还不到他的学生的画价三分之一。但已足够他生活之用了。他不愿把自己的画提价。因为这样做,买画的主少了,就容易受影响而妨碍自己创作的自由。一个画家,对自己的创作有如此清醒的认识,难得。

       我在网上读到一则讯息,说著名画家陆俨少改革开放以后,画卖得很好。他特地搬到深圳定居。晚年陆俨少想变法,尝试泼墨泼彩画法。结果画廊经销商纷纷劝他保持他原来的画法。他的画已很有市场了。一种新画法的作品,命运难卜。但有的老画家就是晚年变法才又攀上又一艺术高峰的。如齐白石黄宾虹就是。

图片

现代中国大师  齐白石((1864年—1957年)《风中牡丹》

       听说,林风眠和作家巴金,解放后没任公职,所以没有工资。巴金靠写作的稿费和版权生活,而林风眠则依赖他过去积累下来的人脉卖画谋生。他们是”为艺术而艺术“派的。

       我想,现代社会正朝着艺术多元化发展,绘画艺术的“百花齐放”景象将会更加多彩纷呈,对画家们真诚地对待艺术就要求更高了。因为,唯有真情实感的艺术作品才能打动人,这才是人民群众需要的好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