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谈齐白石与“文人画”——齐白石的传奇遭遇给我们的启示

 与春天同行 2022-12-08 发布于青海

有人问,现在,“文人画”可不可以继承发展?我想,齐白石的成功已经回答了。一方面,不可能要求现代画家有多大的学问,多深刻的思想。但只要你按照文人画所需要的修养和技能去努力学习,也能掌握“文人画”这样的绘画样式的。另一方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经历思想情感趣味,齐白石又是不可复制的。他的弟子很多,尽管学得似模似样,一般人一看就知道其师承来源,然而大都没有齐白石作品的那种味道。李可染可能是个例外,他的作品创造了他的绘画世界。

而且,也要知道,不是文人画就一定比其它的中国画要高级一些。艺术形式或风格流派的不同都不是决定作品艺术性高低的原因。画家是否能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艺术技巧,创作出有很强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才是决定绘画作品价值的标准。

图片

齐白石  《荷》

图片

齐白  《枇杷》

现在大家都说齐白石和黄宾虹是中国画大师,特别是齐白石,几乎家喻户晓。齐白石黄宾虹的经历,和西方印象派的遭遇有点相像。现在学油画的谁都知道印象派,都喜欢看印象派的画,学习印象派的技巧。一般人参观美术展览也知道要站远一点看,因为油画是“远看一枝花,近看烂泥巴“。可是当印象派刚出现时,就被一片反对讥讽之声包围,某某记者著文写道:“当我看到这些画的时候,我感到痛心。这些所谓的艺术家,他们自称为革新家,’印象派’。他们拿来块画布,颜料和画笔,把一些颜色无目的地乱抹在画布上,并在这些玩艺儿上签上他们的名字。这就和疯人院的病人从路旁捡起石头,却想象他已经找到金刚钻一样,是妄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应呢?因为当时法国是学院派古典主义的一统天下,似乎绘画就只能像学院派古典主义那个样。

法国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达维特的作品《萨宾妇女》

图片

法国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

于1872年在勒阿弗尔港口创作的一幅油画《日出·印象》

然而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不满意学院派古典主义那一套了。欧洲各地喜欢绘画的青年怀着各种艺术理想汇集在巴黎,相互交流互相影响,为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进行各种探索试验,创作大量作品,他们的行动实际就是向学院派的权威挑战。这无疑是在平静的水塘里扔下一块石头。印象派很快就取得了胜利,旧的所谓的艺术权威被推下神坛,这胜利也为当代艺术打开了大门。印象派名正言顺成为西方油画传统的一部分,为后来的人们接受。

钱钟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一文说到:在文艺发展历史里,传统和创新表现为“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一时期的风气经过长时期而能持续,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传统有惰性,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变又迫使它以变应变,于是产生了一个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表现。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更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也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一个传统破坏了,新风气成为新传统。” 钱钟书说出了文艺发展的这种现象,其中的问题以及原因,值得今天的我们好好思考和研究。齐白石黄宾虹就是很好的课题。

有的文章津津乐道齐白石遇贵人的故事,以为都是他的命运好。得到某个贵人相助可能有某些偶然性,如果得到多个贵人相助,那就有一定的必然性了。帮助过齐白石并对他的作品大力推崇的人有陈师曾、林风眠、徐悲鸿、傅雷等,这些人虽然个人经历、艺术主张不大一样,但他们都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对民族绘画适应现代社会有改变的期望。而且他们都出国留过学,对外国绘画有深入全面的了解,对现代绘画的发展方向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在当时的中国社会里他们是代表民族绘画创新改革方向的。他们喜欢欣赏推崇齐白石黄宾虹,是因为齐白石黄宾虹的作品有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