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老兵回忆西线大溃败:900人工兵营仅剩百人,营长回国后饮弹自尽

 风声之家 2022-12-08 发布于江苏

去年热播的电影《长津湖》,电影的战争背景主要是描述我志愿军九兵团在东线围歼美国陆战一师的历史,而与此同时,在西线,以沃尔顿·沃克中将率领的美第8集团军为主的13万美军,正在被彭德怀元帅部署的25万志愿军战士痛击而不断南撤,今天我们就从一位当年在西线作战的美国老兵埃米尔·卡伯恩的视角,来看看当年西线侵朝美军在这场大溃败中的真实表现。

美军西线指挥官沃尔顿·沃克,1950年12月因车祸身亡

如果说美军第2师是整个西线美第8集团军南撤的后卫师,那么该师第2工兵营就是这个尾巴的最末端,是最后一支撤离阵地的部队。本文的主角埃米尔·卡伯恩就隶属于第2工兵营D连,该营在洛东江战役最激烈的阶段表现神勇。他一直认为1950年11月30日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一天,生平第一次觉得自己失去了生的希望。在他看来,很多比他职位高的军官们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各自保命。

在第2工兵营,有些军官开始悄悄地集体撤离,可年轻的约翰·布朗少尉给卡波恩留下了非常不错的印象。布朗原想留下来,因为他觉得这是一名军官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他已经得到撤离的命令。布朗向卡波恩道别时极度不舍,在卡波恩看来,那些所谓奉命带领第2工兵营与南撤大部队会合的军官,都是十足的胆小鬼和懦夫,根本就没有考虑自己士兵的死活。

美国老兵埃米尔·卡波恩

埃米尔·卡波恩后来回忆道:

“在那个时刻,人们撕掉了一切假面具,但那也是你最需要这些军官们挺身而出的时刻,可他们却想把所有军官和士兵拆开,单独把他们自己弄出去——撤离这样的事都成了军官的特权,变成让他们优先享受安全感的俱乐部。”

在撤退过程中,工兵可不是能轻装上阵的,作为早已习惯机械化作业的美军的工兵营来说,是需要携带大量辎重和重型装备的,有些美军步兵指挥官却经常忘记这一点。早在西线志愿军发动进攻的一个多星期前,2营营长拉里奇·查切赫上校就一直催促师尽早决定如何处理他们的重型建筑设备、推土机和装载架桥设备的重型卡车,这些大家伙也是工兵最重要的武器。

正在作业的美国工兵

每一次军事转移过程中,查切赫上校都要提醒师里的那些头头脑脑,这些设备会让他们成为移动最缓慢的部队,也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部队。因此,查切赫希望能在中国军队发起进攻前四五天,允许他们提前运走这些重型设备。而且他们完全可以肯定:再往北就不需要修筑任何东西了。在鸭绿江沿岸修建临时机场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卡波恩每一次向查切赫上校问起是否已经决定如何处理重型设备时,查切赫只是摇摇头,皮亚扎很清楚这位顶头上司的意思,查切赫是在告诉自己,他认为上级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于是,他们只能硬着头皮挺到现在。

在大撤退的前夜,查切赫找到第2师参谋长埃普拉上校,了解事情的进展情况。埃普拉邀请他和师部其他人员一同出发,埃普拉的好意让查切赫感到异常震惊。他拒绝了埃普拉上校的邀请,决定和自己的弟兄们一起离开:他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做法。他对第2工兵营所受的严重损失感到非常震惊,至少他的一些部下能体会到他的感受。在志愿军的前3天的迅猛攻势中,这个原本齐装满员的工兵营的全部900人就已经减员到只剩200来人。查切赫经常直接指挥基层士兵,他最自豪的一件事是已经能说出现在全营里几乎每一个人的姓名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会极大提升部下的士气,但是现在,他对手下这份复杂的感情却让他感到五味杂陈。

大批美军在匆忙撤退中

所以,倒霉的第2工兵营出发得很晚,还要带上全部重型设备,等待出发的顺序。在这支原本就已步履沉重的撤退大军中,他们的位置接近于最容易受到志愿军击的大部队末端。各连按顺序列队撤离,D连率先出发,随后依次为营部直属连、A连、B连和C连。

下午逐渐过去,夜幕开始降临,绝望和无助的情绪愈加强烈。前方传回的消息让正在等待出发的工兵营惶惶不安:消息说,护送部队刚走了一两英里便遭到幽灵般无处不在的中国士兵的伏击,一瞬间便被打得四分五裂。卡波恩的感觉是,他们正在耐心地排队,等待着走向炼狱的那一刻。当时,卡波恩坐在最前面的吉普车里。他们得到的命令是在下午4点左右上路,但整个队伍的移动速度越来越慢,出发的时间也一再推迟。

美军工兵正在机械化作业

很快,黄昏慢慢到来,天色渐暗。与志愿军交过手的卡波恩知道,属于中国人的黑夜就要来了。此刻,第503野战炮兵营带着重炮从他们面前经过,工兵营紧跟其后。就在此时,一支炮兵部队的五辆两吨半的卡车拦腰横在路中央。如果是在平时,卡波恩肯定会气得咬牙切齿,但这时他心里很坦然,他想:我们现在就需要这些大家伙,让它们挡在前面吃枪子儿,那可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卡波恩坐吉普车带领工兵营出发了。几乎每个人都吓得半死。上路30分钟左右,炮兵就遇到了袭击。公路两边的山上枪声大作,用卡波恩后来的话说,就是前面的运炮卡车突然之间乱作一团。似乎聪明的中国人早在那里等候布好口袋等待这些移动极其缓慢的运炮车多时了,接下来的就是用中国人玩得无比娴熟的用迫击炮对它们实施精确打击了。

美军重型火炮倒在路边

志愿军的火力极其凶猛,让美国人根本无力还击,毫无疑问,第503野战炮兵营被赶进了所有陷阱中最深的一个,卡车一辆接一辆地被炸毁。五辆车被彻底炸开还有五辆正在燃烧。这位来自加利福尼亚的老兵在多年之后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形:

所有人也像卡车一样被炸得粉身碎骨,刚才还是和他一样的活人,转瞬之间便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现在静静回忆那最惨烈的一幕时,也许这是唯一的印象,生龙活虎的人突然之间就离你而去,不见踪影。他常常想,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从这样的回忆中醒来,肯定会觉得这是一场噩梦,但这不是噩梦,你永远也无法忘记那一刻。你既不能往前走,也不能后退;就在你的面前,几名刚才还轻松地诅咒加塞者的战友,瞬间便离开了人间。

被志愿军击毁的美军坦克

卡波恩感觉整个队伍彻底停下来了。之后,他陆续接到一连串命令:“离开车辆,集中到路边去!马上离开车辆,到路边集中!”甚至没人知道这些命令是从哪传来的,更不知道是谁发出的命令。于是,第2工兵营的士兵纷纷跳出卡车,连滚带爬地向右侧山上奔跑。卡波恩还想炸毁他们的车辆,因为通讯设备还留在车上;他担心中国人会找到这些电台,但马上被告知,空军明天将会赶来替他们炸毁这些东西。

自到朝鲜以来,他第一次体会到真正的绝望;卡波恩隐隐地感觉到,让他在洛东江战役中坚持下来的那种求生欲望正在一点点地消逝。他原本从来就不信教的,可是现在他开始默默地祈祷。

奇怪的是,卡波恩的祈祷似乎灵验了,或者说在那个时刻对他来说效了。祈祷最起码让他恢复了冷静。他知道,在这样的混乱之中,没有能救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他想,即使中国人想要他的命,也要先冲上山,去抢占制高点。那座小山上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卡波恩感觉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可没有一个带头的,所以,他应该带起这个头。他马上把大家组织到一起,拼凑成一支临时部队,继续向山顶攀登;路上,越来越多的人加到他们中间,他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

聚集在山顶的美军士兵

这时,志愿军发现了他们,开始用机枪向他们扫射。有几个人转头向下跑,几个一直在协助卡波恩的军士拦住他们,因为一旦回到公路上,他们马上会变成活靶子,但为时已晚。当中国人开枪时,那几个莽撞鬼已经冲了出去。卡波恩后来一直在想,不知道他们能否逢凶化吉,保住性命。

对于他的部队大部分被中国人俘获的那一天,第2工兵营的营长上校查切赫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他们糟糕透顶的通讯联络。似乎没有人能联系到别人。这并非无线电联络员的错,他们一直在冒着生命危险守着自己的电台,而是因为他们的设备太差,组织更差。

其实,当工兵营还在整装待发时,查切赫就预感到一切都要结束了。可以肯定的是道路不畅,更不适合重型机械。就在一切即将终结时,查切赫还在命令部下炸毁部分重型设备、卡车和推土机。于是,他们开始用燃烧弹烧毁车辆的传动装置。之后,在下午很晚的时候,中国军队逼上来,他们又烧掉了军旗。他和其他军官都不想被中国士兵活捉,成为敌人炫耀的工具。当时,这些军旗全部放在一个木箱里,查切赫命令在箱子上洒上汽油,然后一把火把将这些被美军视为最高荣誉的军旗付之一炬。

躲在工程设备后射击的美军工兵

现在是他们徒步突围的时候了。工兵比其他部队要更脆弱一些,因为他们首先是工程师,然后才是士兵,虽然可以作为士兵作战,但他们没有自动武器和迫击炮,一旦与中国军队对垒,毫无疑问,他们将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第2工兵营副营长鲍尔·洛里也意识到一切都将结束。那天,他们被编为师的阻击部队,鲍尔·洛里觉得这项任务就是牺牲自己,去保卫师部那些当官的,这肯定是上级决定的,可没人知道到底是谁的决定。洛里和营里的35名参谋组成一个行动队,营长查切赫要求他们一定要想办法冲出去。但洛里认为,他们不可能有任何机会。

他们刚离开出发点,还没有走上公路,就突然感到四处被中国人团团包围起来,连中国人都感到奇怪,还以为他们是来投降的。俘获他们的中国部队正在向南行进,于是他们只能跟着这些中国人一起南行。一路上,越来越多的美国士兵加入这支战俘队伍,他们都是第23团和第38团的落伍兵。很快,洛里的身边便多了二十几名步兵军官和工兵军官。

被志愿军俘虏的大量美军士兵

卡波恩非常相信自己的本能,因为他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相信了。此时,天色已晚,又没有人携带指南针,卡波恩只有一个念头:向南前进。他对这里地形的了解要胜过大多数人,因为他此前执行探雷任务时曾侦察过这里。他盯住天上的两颗星星,这样就可以保证在总体方向上不会出现偏差。很快,他看到一条南北向的铁路,于是他们沿着这条铁路前进。他的队伍人数最多时可能有500人左右,最少时可能只有200人。一路上他们不断遭到阻击。卡波恩随身带着一支卡宾枪和几百发子弹,等到达目的地时,他发现自己只剩下几颗子弹了。此时卡波恩才意识到,他几乎整夜都在射击。

在他的队伍中,有几名军官一直想往右拐,似乎有一种类似潮汐的力量在拉着他们,实际上,这个方向将会把他们重新带入志愿军的重重包围之中。但是一种冥冥之中的神奇力量让卡波恩带着这支满身污泥的部队突出重围。卡波恩是他们中间唯一有这种自信的人。后来,在一片空旷地,卡波恩偶遇另一支美军部队,他们的指挥官准备在这里挖散兵坑就地宿营过夜。卡波恩和他发生了争吵。卡波恩坚决反对他们就地挖坑过夜,因为他们没有能用来抵挡中国人的武器,况且敌人就在身边的山上。最终,他们还是听从了卡波恩的意见继续前进。

在泥泞中仓皇逃窜的美军士兵

有一次,他们在一个高地向下俯视,看到铁轨下面有一个隧道。有些人想下山躲进隧道,他们觉得隧道是最佳的藏身之地。卡波恩警告他们不要去,但还是有一些人不顾他的反对钻进了隧道。卡波恩相信,机敏的中国士兵肯定会马上发现他们,因为看似安全的地方往往并不安全,而貌似恶劣而且不安全的地方,往往更安全。不管怎么说,总能在某个地方找到安全的港湾,但肯定不是在朝鲜这个此刻充斥着严寒和死亡的地方。

最后,他们终于看到军隅里到顺天的主要公路。有些人想立刻下山,因为那里更易于行走。卡波恩明白,美国军队对这条公路非常熟悉,他们对熟悉的东西自然会感到惬意。但是,他不仅要抑制自己的冲动,还要抑制其他人的冲动。有些人还是无视他的警告,擅自脱离队伍径直走向公路,中国人的火力立刻就像暴风骤雨一样落在他们的身上。

躲在路边的美军士兵

卡波恩一边前进,一边整顿着这支队伍。他和其他几名军士进行了分工,这样即使他中弹,也会有人马上接过指挥权。他的队伍中有一名军官是第82防空炮兵连的威尔伯·韦伯斯特中尉,不过他现在手里拿的是步兵武器。卡波恩建议由韦伯斯特担任指挥官,但韦伯斯特说:“不,卡波恩上士,你指挥得非常出色。”于是,他们沿着高地小心翼翼地前进,即使看到轻松顺畅的道路,也不为所动。他们最终成功突围,大约有300人跟随卡波恩幸运地走出了这条死亡之路。卡波恩认为,成功的秘诀就是他虔诚祈祷。

在整个南撤的过程中,美军第2师所部遭受打击最沉重的就莫过于这支第2工兵营了。大撤退结束之后,该营在汉城附近再次集结,但已今非昔比,以前站满一个排或一个班的地方,现在只有一个人。已经成为这支脱险部队真正领导者的卡波恩还记得,最初北上时,他们是一个完整的有900人的营,现在只剩下266人;而就在一天的时间里,可能就有五六百人从此不见影踪。

卡波恩认为,失踪人数的具体数字无法考证,因为有一些人被扔到了后方,他们并没有被中国人打死。但那绝对是恐怖惨烈的一天,卡波恩后来回忆说,第2工兵营的士兵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他们为那些美军官老爷们的愚蠢和武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所剩无几的工兵营士兵

这266个人无疑都是幸运儿,如果说在朝鲜战争中还有“幸运”这个词的话,当太阳再次升起时,他们还可以继续煮点咖啡,继续吃早餐。但与此同时,毫无疑问的是,过去的这一个,将是美国第2步兵师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一周,伤亡之惨重让人触目惊心。在11月的最后几天里,第9团损失约1474人(包括非战斗减员,基本都是冻伤),第38团伤亡545人,第2工兵营战斗减员561人。一个美军步兵团的通常人数为3800人,但是在重新集结时,第9团仅剩1400人左右,第38团只有1700人,第23团只有2200人。

埃米尔·卡波恩几乎从来都不敢去想,自己居然能活着从志愿军的层层阻击中撤出来,在顺天,他又见到很多和他一样幸运的战友。在这场大撤退中,没有最悲惨的故事,只有更悲惨的故事。他听说那天,当出现在西线两侧的志愿军越来越多时,他的很多朋友都死在了路上。但有一幕也许是他永生难忘的:他的营长拉里奇·查切赫上校站在路边哭泣。在部下的眼里,他一直是个自高自大的人,让人无法接近;而此时的营长查切赫上校似乎变了一个人,他似乎受到极大的冲击,他活了下来,可他的很多部下阵亡了,所以他虽生犹死!

1955年9月,早已回到美国的拉里奇·查切赫上校在自家寓所中饮弹自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英勇无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写在结尾的话:

那些远赴朝鲜战场然后侥幸生还的美国士兵常常感到与自己的同胞在认知上存在巨大的隔膜,几乎没有人对他们所做的牺牲表示感激,也没有人认为这场战争至关重要。在二战期间,美国人民万众一心、同心同德,战场上的将士被美国人奉为美国民主精神与优秀价值观的传承者而备受崇敬。然而,朝鲜战争却是一场难熬苦涩的战争,人们很快就认为这场战争对美国毫无益处。

于是,当驻韩美军服役期满回归故土时,对于他们在朝鲜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街坊邻里不仅显得无动于衷,而且很快就抛诸脑后,无论他们的表现多么“骁勇”,无论他们的目的多么“崇高”,这种前方将士与后方人民之间的巨大隔阂让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军始终觉得,较之于先前参加过其他战斗的士兵,他们总是次人一等,从而感到一种无可名状的、难以磨灭的痛苦。

健在的志愿兵老兵们

而对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则完全不同,抗美援朝战争是终结中国近代史的一战,不仅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也一扫近代史上中国屡败于西方列强的屈辱记录,尊严在勇者的剑锋之上,一个真正的剑客可以倒在对方的剑下,但绝不能跪在对方的剑下。一个国家和民族也必须敢于亮剑,在这个丛林法则盛行的世界上赢得起码的尊重和生存。

英勇无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你们的战绩永垂不朽,功在千秋,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还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多谢您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