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它,颠覆了修仙界

 大遗产 2022-12-08 发布于北京

是它,颠覆了修仙界

晚唐,修仙界酝酿着一场革命。

此时,外丹术自汉代已流行了一千余年,吃丹中毒而致残、致死者不计其数,唐朝的两位有作为的皇帝——唐太宗和唐宪宗便是其中的典型。

《资治通鉴》载,唐宪宗服用金丹后,性情躁怒无常,常常随意责罚随侍的宦官,最后在大明宫暴崩,年仅43岁。

   唐宪宗

朕发现吃药不行,吥。

血淋淋的事实摆在“升仙”的路前,那么,我们怎么办?!落第书生吕洞宾与其师汉钟离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修仙”新思路。

   吕洞宾    

来呀,跟我练内丹呀!

咦?慢着,先解释解释,「内丹」是啥?

内丹:丹药藏在身体里

为了详细、深入地向大家介绍这种新一代修炼方法,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丹家开山祖师之一——吕洞宾为我们解读「内丹」的名堂。

Q

真人您好,请问您当年为何选择了修仙这条道路,内丹法又是在怎样的机缘下产生的呢?

吕洞宾

这还是要说到唐懿宗咸通 (860—873 年 ) 初年二月的一天,那时科举考试刚刚放榜。我去长安贡院南墙一看,唉,竟然落第。

之后,我便踱回旅店,不料,房间里端坐着一位头扎两髻、袒胸露腹、手摇棕扇的异人——这就是师傅汉钟离了!我听师傅的话,去客房睡了一觉,梦中享尽荣华富贵,醒来时店小二准备的黄粱饭却还尚未蒸熟。我登下顿悟,舍弃功名利禄,随师傅赴终南山修道去了。从那以后,我师徒二人便开始潜心研究「内丹法」,如今终于大有所成。

Q

那么,请快向后辈们说说这种新方法吧!

吕洞宾

所谓内丹,简单地说就是舍弃采金石草木烧炼的传统方法,而以自己的身体为鼎炉,以体内的气血为药物,以意念为火候,在体内修炼结丹。

实际上,内丹法综合了道教文化的宇宙论、人生哲学、人体观、修持经验,严密且精深。修成之时,能参天地、同日月、契造化、返自然、还本我,达到天人合一的仙人境界。

Q

「内丹法」看似简单,实则充满奥义!那么,它比起前代的方法,又有什么优势?

吕洞宾

与外丹法相比,内丹有两个显著的好处。一是安全,无毒副作用;二是注重内在修为,可以和儒、释诸家的思想互参互融,脱去了烧炼金丹的神秘性,更容易被人接受。

Q

看来,如此修炼比起服用丹药真是进步不少,那么我们又如何进行学习?

吕洞宾

据后人说,师傅与我的内丹法集中保存在一本五代宋初时出现的《钟吕传道集》中。此书以我们师徒对话的形式,系统阐述了内丹学的理论与实践。

现在,大家终于明白「内丹法」是一种怎样的方法了吧?吕洞宾弟子众多、人才辈出,他还向我们推荐了一位高徒,来展示内丹蕴含的能量。

是他,打通了“任督二脉”?

一道俊逸的身影破空而来,这就是吕洞宾大名鼎鼎的弟子——王重阳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他是一个武功天下无敌的绝世高手,他的绝招是“先天功”,据说练成后能打通任督二脉,武功大进……不过,真正的王重阳并没有这样潇洒——他是内丹学的代表性人物,修炼起来,不过一个“坐”字。

据说,他在终南山下挖了一个地洞,在上面挂了一个牌子,题为“活死人墓”,又在墓里立了一个纸墓碑,题为“王害风(自称为疯子)灵位”,然后在里面安安静静地打坐静修了数年时间。这与汉唐时期修道者开炉生火、热火朝天的炼丹术截然不同。王重阳将功夫用在了“活死人”三个字上——关闭眼耳口鼻四门,杜绝外界的声色扰攘,使心如止水,性似明镜,回光寂照,从而寻求内在的超脱。

各位看看这样的方法,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

打坐静思的修法,是不是有点像佛教的坐禅呢?的确,王重阳对儒、释等外教持相当开放的态度。他有一首诗云:“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悟彻便令知出入,晓明应许觉宽洪。”直接指明儒、释、道三家同根同源,因此修道之人当然可以兼容并蓄,博采众长。

至于那后人神化后的、听上去很炫酷的“任督二脉”,其实也并非虚妄。它被视为精气升降运转的通道。若此二脉淤滞不通,精气无法运转,内丹也就炼不成了。据说,作为灵兽的鹿之所以能长生,五百岁变为白鹿,一千岁变为青鹿,就是因为鹿能通其督脉。而龟、鹤、蟾蜍之所以能活千岁,是因为它们通了任脉

任脉:下起于脐下中极穴的下面,向上沿腹壁内侧,经关元穴上行至咽喉部。

督脉:下起于会阴穴,沿着脊柱内面上行至风府穴,联络于脑。

感谢王重阳的精彩演示……咦?怎么您这一坐,还为内丹法惹上官司”了?

麻烦尊重知识产权,阿弥陀佛

王重阳不是唯一一个借鉴佛教修行模式的人,事实上,全真派内丹道,乃至整个内丹修炼都有模仿佛教(尤其是禅宗)之痕迹。

比如,内丹学南宗的开山祖师,世称“紫阳真人”的北宋道士张伯端。他在内丹学著作《悟真篇》中毫不讳言:我曾广泛研读佛经及《传灯录》......世上的达本明性之道,全在这里面了。

然而,针对修炼方法优劣的争辩,佛、道两家却曾互怼百余年!宛如精彩的“知识产权官司”。这场大战的始末,大抵是这样的:

首先,汉钟离、吕洞宾师徒对佛教徒开炮。《钟吕传道集》中,汉钟离对吕洞宾说:“按照佛教的修法,古往今来的佛教徒都不追求大道,而急于速成......“定中以出阴神,乃清灵之鬼,非纯阳之仙,以其一志,阴灵不散,故曰鬼仙。”公然讥讽佛教徒的功夫不到家,修炼不成纯阳之体,最多只能成一个“鬼仙”

借鉴我的思想,还敢嘲讽我?佛教徒这下可不干了,执起笔来,奋起反击——

南宋时的《嘉泰普灯录》等佛教灯录,均记载了“吕洞宾飞剑斩黄龙”的故事。这当然是个子虚乌有的故事,但一经推出就大获成功。这个故事 的结尾,是曾得意洋洋炫耀着“炼丹成果”的吕洞宾跪在黄龙禅师面前,表示愿意皈依佛法。这样一来,佛道两家的高下一目了然。

不过,要说编故事谁不会?再此以后,南宋内丹学传人白玉蟾在《平江鹤会升堂》中分辩说,在他的记忆中,吕洞宾和黄龙禅师的交锋结果是吕洞宾胜,而且只言片语就折服了黄龙禅师。明代人王崇简则认为,飞剑斩黄龙的是一个叫“颜洞宾”的人,而不是吕祖。

至于这场“官司”的结局,最终的走向是“烂尾”:内丹学盛行后,认同儒、释、道三教相通同源的人越来越多,也就不必非要一争高下了。修炼,还是跟着祖师爷静静地修炼

本文选自《中华遗产》2018年四月刊

「修仙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