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浪漫洒脱?呵呵,古人是不提倡旅行的

 大遗产 2022-12-08 发布于北京

中国国家地理旗下品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期刊
今人往往羡慕驴行天下、浪漫洒脱,而古人则有不同的目的与情怀。他们雄心壮志,也时常坎坷悲凉。唯有理解了古人前行的真意,我们才能与其一起上路。

▲明代周臣《春山游骑图轴》



▍中国旅游日是他出生入死换来的

明朝万历三十六年(1608),一位二十二岁的年轻人出游。临行前,他头戴母亲为他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的行李,离开了家乡。从此,直到五十四岁逝世,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旅行中度过。

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还经常自己背着行李赶路。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几次遇到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尝尽艰辛。

其中最惊险的是登山遇险。一个是登黄山;另一个是登雁荡山,险些丧命。

在行旅中,5次碰到强盗,所带财物与行李被洗劫一空;4次断粮,饿着肚子……

在跋涉一天之后,无论多么疲劳,无论露宿街头还是住在破庙,他都坚持把考察的收获记录下来。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地理考察记录。
 
这位年轻人叫“徐霞客”,这部著作叫《徐霞客游记》。它的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远游:不孝、不务正业

古人实际上是不提倡旅游的。有个佐证是孔子的名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而今天的人,巴不得时时都人在旅途。
 
父母无人照顾侍奉,是为不孝;游子远游,旅途艰险,给父母凭添担忧,也是不孝。有意思的是,时至今日“父母在,不远游”的约束力,已退化为“常回家看看”的诉求。
 
古人不提倡旅游当然不只有这一个理由。在农业社会,一切以农为本。以农为本就需要百姓依附于土地,男耕女织。除此以外的行为,皆可谓不务正业。

▲古代耕织图
不务正业的典型代表有两位:一位是战国时成天在外游说六国合纵抗秦的苏秦,一位是刘邦。苏秦曾出游几年,一事无成,困顿而归,被他的家人讥笑鄙视。年轻时的刘邦,呼朋唤友,游手好闲,干脆被斥为“亡赖”。


▍古代对“旅游”是贬义词

在谢贵安、谢盛的《中国旅游史》一书里,有这样的表述:“由于传统的农业社会排斥旅游,因此旅游概念中有中性的词汇,但很少有褒义的名称。” 作者列举的词汇中,要么中性,要么贬义。如:游燕,指游玩宴乐;盘游,游乐而流连忘返;淫游,沉湎于超出伦理规范的旅游。还有游冶、游荡、游手、浪游。
 
《李师师外传》记载了一个故事,说宋徽宗有一天假扮成商人赵某来见李师师,她却不理不睬。后来老鸨听说赵某其实是皇帝,吓得面无颜色。李师师镇定自若:不用担心。事皆因皇上逸游而起,而逸游,皇上讳莫如深,自然不敢声张。原来,逸游指不拘常理、超越礼度的旅游,也是贬义词。这个贬义词,出自三千年前的周公,可见中国人的旅游观之悠久。

▲《李师师外传》

出门在外,失去了家的温馨和家人的慰藉,却凭添了旅途的艰险和艰辛,古人眼里的旅行,怎一个愁字了得?古人的旅行,大多数就是一个悲行:愁旅、孤旅、羁旅。

然而,“民以食为天”,旅行更如此,为了不让自己在路上被饿死,古人出门前大都会做好专门的饮食攻略,通用参考《山海经》,里面介绍了130多种适合旅途携带的食物,是古人出门旅行必备的保命法宝

居家必读《山海经》,识别二维码可购买


▍孔子:14年的“骨灰级学术游”
 

对远方和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是开启旅途的重要原因。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人们就明确显示出对探索世界的渴望,《周易》中出现“观国之光”的说法,“观光”一词最早就从这来。

在所有的旅人中,谁最值得钦佩?孔子。

孔子一生去过很多地方,最壮烈的举动是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之旅。鲁国、卫国、宋国、曹国、陈国、蔡国、郑国……他携着众弟子始终颠簸在学问和致仕的旅程中。


▲周游列国

早期的旅行条件艰苦,科技水平落后,出门远行一路上面对道路凶险、强盗出没各种困难,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结束,整个旅行充满坎坷,孔子真的是为了“看世界”简直拼了老命。 

最潦倒的一次,孔子在郑国与弟子走散,独自立在城门旁发呆。有人对子贡说:那疲累的样子好像一条丧家的狗啊

即便这样,孔子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向掌权者宣扬其政治主张的行程。甚至当孔子和弟子被陈蔡的士兵困在半路上,连续七天断粮绝食,他也仍旧讲诵经史,弹琴作歌。

▲明代仇英《子路问津图》,描绘了孔子周游列国的片段。



▍司马迁:交替豪情与悲情

司马迁之父司马谈是汉武帝的太史令。他平生志向是想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书,继承孔子作《春秋》的煌煌大业。然而,志向最终成憾事,他希望儿子可以完成这一重任。

如何真实地记录下华夏大地上那些动人心魄的历史与传说?司马迁的选择是,实地考证。他对出行路线有着精心的安排。

▲司马迁一生三次重要的旅行

20岁时,司马迁从长安出发,经过南阳、江陵,抵达长沙,一路凭吊屈原和贾谊的遗迹,体会两位谪人的凄凉心情,然后沿湘江而下,登上九嶷山,拜谒舜的零陵。再来到湘西,顺沅江而下,入长江,登上秀丽的庐山,眺望大禹疏通九江的胜迹。接下来,他向东抵达浙江,登临绍兴会稽山,观察禹穴和古越国的遗址;还游览姑苏山,俯瞰太湖,入城中参观战国公子春申君的宫室。

▲古道跋涉

接着,前往淮阴寻访韩信的生平,去曲阜追谒孔子的遗迹,在邹县查闻孟子的余音。然后,南游彭城和沛县等地,重点考察楚汉对峙的必争之地,收集西汉开国君臣,如刘邦、萧何、曹参、樊哙等人的逸闻与踪迹……

司马迁的旅行,交替了豪情与悲情。这与后世的旅行常常产生不谋而合的共鸣。最典型的就是贬官游。


▍苏轼:一般人恐已彻底绝望

离家千里,沉浮莫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仕途得意者当然如鹏鸟展翅,旅途中写满充满兼济天下的豪情;而遭遇贬谪的人则不免失意,在进与退中徘徊。也唯有曲折,造就了独具魅力的贬官游,比如苏轼。

苏轼的旅行足迹,基本上是由一张张朝廷调令指引的。当22岁的苏轼进京参加科举考试时,他清新的文风、恢弘的立意让主考官欧阳修惊呼:“此我辈人也,吾当避之。”以高蹈的才华荣登进士,苏轼的仕途本来是非常坦荡的。但不久他即遇到了人生的第一场变故:王安石变法。苏轼主张先整顿吏治再行变法,与急于变法的宋神宗、王安石发生了冲突。不久即由京官外任,调到杭州做了通判。

▲1090年杭州大瘟疫,苏轼创建大宋版“火神山医院”扭转局势。

朝廷的派系斗争让人厌倦,来到美丽的西湖之畔,苏轼放松很多。他一面积极疏浚湖水、修筑堤坝,一面流连湖光山色。“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只这一句,西湖便多了一个别名——“西子湖”。

杭州任期满,苏轼陆续被调到密州、徐州,留下“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兴。这时他虽怀才未遇,仍怀抱满腹的报国壮志。真正打击在于“乌台诗案”。幸好,因不杀士大夫的惯例而免一死,被贬到黄州做了团练副使。

▲苏轼游赤壁

苏轼被贬无异于流放。挫折、惊惧、愤懑和消沉交织在一起,苏轼转向山水之间重觅理想。他与佛印、陈季常结伴游山玩水,并大量填词,一改宋词的柔靡伤感,“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代宋词宗师由此开始成熟。

苏轼所受的打击还未止步。黄州之后,他又陆续被调到登州、颍州、扬州、定州、惠州……最后,干脆被贬到了“天涯海角”——海南岛的儋州。据记载,当年被贬到海南岛,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在数百个饱受折磨的旧党之中,只有苏轼被放逐得如此遥远,如此荒僻。

▲苏轼行迹图

苏轼经历的曲折,一般人恐怕早已彻底绝望。或许是遭逢太多,苏轼早时尚有的“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的悲凉,此刻反而变得平淡通达。在海南,苏轼以自然风物和诗酒自娱,诸如晨起理发、中午坐睡、晚上洗脚之类琐事都被他写入诗中,所谓“谪居三适”。

执著的入世情怀,仕途的进退坎坷,人生的旷达与积郁,苏轼一人,集合了古人旅行的种种情志。他是一个人,又是一群人,这也是我们重读古人之行的一种方式吧。



—— end ——
文章部分内容节选自
《中华遗产》2013年8月刊
图源网络,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