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也拼爹|苏东坡:顾千帆你有萧相护航保驾,我有苏洵科学鸡娃

 大遗产 2022-12-08 发布于北京

中国国家地理旗下品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期刊

《梦华录》里,顾千帆的父亲——“奸相”萧钦言,到底是个什么角色呢?清未必清,浊未必浊。但不管如何,萧钦言对顾千帆是有愧疚的,所以想尽力弥补,暗中相助,保驾护航。

剧情是虚构的,但在真实的北宋历史上,拼爹的确实不少。比如,苏轼。

苏轼是中国史上罕见全才,千年一遇,无穷的人格魅力,因为他,让我们爱上宋朝。苏轼个人天赋不可否认,但不得不说,他的父亲——苏洵,对他的一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苏洵画像《三字经》里有一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老泉就是苏东坡的父亲,“三苏”之首的苏洵。苏洵自称“西蜀匹夫”,其一生是“尝有志于当世”、“方不见用于当世”。为纪念三苏,后人在他们的故乡眉山起了一座三苏祠。祠中是苏轼父亲苏洵的塑像,大门两侧对联,指出了苏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门父子三词客”,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均以诗词文章闻名于世,并称“三苏”;“千古文章四大家”,指苏轼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一起,扛起了唐宋古文运动的大旗。

▲三苏祠,摄影/王进

01. 一位父亲的心愿

苏洵在《苏氏族谱》中记载说,眉山苏氏的郡望是赵郡(今河北赵县),定居眉州是因先祖——唐代名臣苏味道。苏味道被贬官为眉州刺史并最终死在眉州眉山,一个儿子留在眉山定居,苏洵就是这一支的后代。当时的眉州是一座怎样的小城?“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列眉通衢,平直广衍,夹以槐柳,绿阴翳然。小南门城,村家多竹篱桃树,春色可爱,桥之下流皆花竹杨柳,泛舟其间,乡人谓之小桃源。”在少年苏轼眼中,家乡的一切都生机盎然。蜀地淳朴安乐的民风,为苏轼日后的治学风格和政治理念打下了兼容并包、宽和仁爱的底色。

▲ 出身诗书世家的母亲程氏在丈夫离家远游期间,亲自督促儿子读书上进。摄影/西西人言“少不入蜀”,认为安稳富足的生活容易让人怠惰,但苏轼和弟弟苏辙却勤勉过人。这源自父亲的严格要求——苏洵为他们制定读书计划,定期检查,不读完就要接受责罚。以至于数十年后,被贬谪到海南的苏轼,还能在夜里梦到“父师检责惊走书”的场景。如此“笨办法”,似乎与苏轼的形象格格不入,但真正的天才,往往比常人更懂得自律,更懂得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磨练自身,苏轼亦如此。

▲ 苏轼12岁时,在住处附近的空地上凿出一块质地极好的石头,制成砚台,命名为天石砚。天石砚陪伴苏轼度过寒窗苦读的少年时代,又跟随苏轼走南闯北,成为其传家之宝。图为故宫博物院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中展出的明代李宗谟绘《东坡先生懿迹图卷》局部。画中少年苏轼正在刻苦攻读,其右手边正是那方天石砚。摄影/泓伊

眉州当地的崇学氛围,同样是苏轼兄弟的学习动力:宋代地理文献《方舆览胜》记载,眉州“其民以诗书为业,以故家文献为重,夜燃灯,诵声琅琅相闻”。在这样安逸而向学的土地上生活,似乎没什么遗憾的。但苏洵不这么认为。嘉祐元年,苏洵在一首写给同乡友人的长诗中写道:“古人居之富者众,我独厌倦思移居。”在苏洵看来,眉山毕竟偏居一隅,“恐我后世鄙且愚”。真正的宜居之地是嵩山脚下:“行经天下爱嵩岳,遂欲买地居妻孥。”嵩岳最吸引苏洵的,是它靠近京洛,也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地理位置。只有尽可能接近京城,才能最近距离感受到政坛、文坛的见闻动向,摆脱“鄙且愚”。同年初春,苏洵便带着两个儿子踏出了“走出眉州”的第一步。

02. 起名很重要“顾千帆”这个名字,听着就特别“男一号”。剧中,萧相把顾千帆带到太湖,一边回忆着当年他和顾母同游此地的情景,一边解释顾千帆的名字源自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过尽千帆皆不是”、“沉舟侧畔千帆过”、“千帆一道带风轻”……反正这个名字确实是好。而苏洵给两个儿子起的名字,也很有深意。

▲ 明·文伯仁《太湖图》

苏轼原来叫苏和仲,为啥改名,苏洵写了一篇文章叫 《名二子说》。他解释,“轼”指车厢前端供手扶的横木,“辙”指车轮碾过的痕迹。

他告诫苏轼:才华横溢必然锋芒毕露,锋芒毕露必然招致嫉恨暗算。要像车轼一样,虽身处车子的显要位置,却善于掩饰、保护自己。

他告诫苏辙:大家说起车子的功劳,不会想到车辙,但如果有翻车之祸,罪责也算不到车辙头上,车辙很妥当地处于祸福之间。

▲ 苏轼和弟弟苏辙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长大成人,显露出过人的才华。图为眉州三苏祠中塑像,展现了苏轼和弟弟平时读书、吟诗的场景。

确实,苏轼,登高望远,积极上进;苏辙,为人忠厚,处事稳妥。03. 进京城的“投名状”《梦华录》中,萧钦言对顾千帆很引以为豪,认为他是“正牌科举出身”。那我们就来看看,苏洵是如何让俩儿子通过科举进阶的。他们北上的目的地,是都城——两兄弟要去参加当年八月开封府的科举府试。曾在科场屡遭挫折的苏洵,并没有把握两个儿子会一考即中。他为这趟旅行定下的目标,其实是带儿子们敲开一扇大门——东京城里文人士大夫们的交游圈。

北宋时,科举制度在沿袭唐代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和发展,扩大录取规模、放宽考试资格,令科举考试超越门第出身,成为选拔官员和人才的最重要途径。

▲ 宋朝科举考试图

经由科举考试步入政坛的官员们,大都以开封为活动中心,或在京任职、或入京述职、或赋闲养老。这些有着同样文学背景的知识分子们,常因为乡里、同年、政治主张、学术修养等因素,结成气味相投的小团体,宴饮、出游、斗茶、赋诗……一个个小团体,又构成了一个影响力足以遍及全国的东京士大夫圈子。 

年轻士子若能加入其中,意味着在身份上得到初步认可,对日后为官与治学都有帮助。苏洵相信,如果两个儿子走入这个圈子,那“鄙且愚”的担忧就可彻底放下了。

▲宋代士人社交圈流行斗茶

但苏洵并非科举出身,家又位于边远蜀地,若无人引荐,想让儿子们顺利加入东京士人圈,难。出发前,苏洵写信给镇守益州的户部侍郎张方平:“洵今年凡五十,以懒钝废于世,誓将绝进取之意。惟此二子,不忍使之复为湮沦弃置之人。今年三月将与之如京师。”张方平曾长期任职中央,在东京有广泛人脉。虽在外任职,仍通过书信往来与京城士人保持联系。

张方平对苏洵的学识很认可,曾向朝廷推荐苏洵做地方学官,但未能获准。热心“推销”苏家父子的,还有雅州知州雷简夫。苏洵与雷简夫一见如故,更让两个儿子“以师视之”。雷简夫是张方平好友,他热切地希望张方平发挥影响力,向京城士人推荐苏家父子,“至于再至于三,得其请而后己”。 

▲《清平乐》剧照中的张方平

昔日同僚、友人推荐信纷至沓来,苏家父子三人之名,在东京城士大夫圈子里不陌生。作为当时北宋文坛主盟的欧阳修,印象更深刻:曾与自己政见不合,有过激烈争执的张方平,竟为他们专门寄来一封亲笔介绍信!苏洵到京城后,亲自拜会欧阳修。这样急切奔走,似乎与唐代盛行的干谒之风类似:考生登门拜访考官,献上得意之作,以求获得声望,提升名次。但宋代情况不同。

宋代科举实行糊名制度,考试后由专人誊录考卷,这样考官在阅卷中相当于盲判。因此,后学在考前拜见大儒以求指点的行为,只是文学之士交游的风雅之举:士大夫接待拜访者,则被解读为提携后学,为朝廷尽发现和培养人才;年轻士子拜谒名儒,既表达谦虚好学的态度,也是融入交游圈的必经之路。

04. 两个儿子都考中了!嘉祐二年正月,欧阳修正式受命主持当年的礼部试。关于这场科举考试,《宋史·苏轼传》中记载的一个故事流传甚广:主考官欧阳修力图纠正士子间流行的艰涩文风。阅卷中,一篇名为《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引起了他的兴趣。此文主张“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文风平实,言之有物,有孟子之风。欧阳修本想擢为第一,又恐是自己弟子曾巩之作,有偏私之嫌,遂把此卷名次定为第二。不料,那却是苏轼的作品。

▲《清平乐》剧照

这个故事让很多人误以为苏轼错失状元,屈居第二名。但据《宋会要》记载,当年考试的前五名分别是章衡、窦卞、罗恺、郑雍和朱初平,并没有苏轼。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被欧阳修定为第二的,只是苏轼在“论”这一个科目中的成绩。宋代进士科的考试科目非常多,苏轼在礼部试中,“论”排名第二,“《春秋》对义”排名第一,其他科名次不详。嘉祐二年最终录取了262名进士及第,126名同进士出身,苏轼和弟弟苏辙都是进士及第,也就是前262名以内。名次高低并不重要。对于苏轼来说,拜入欧阳修门下,应该是比金榜题名更重要的事,他后来一生的政治态度、文艺主张,都自觉地继承欧公的衣钵。

雷简夫、张方平的推荐,苏洵的拜谒,都是为进入欧门铺设的台阶。考试结束后,苏轼兄弟正式登门拜访欧阳修,缔结师生之谊。

就这样,苏轼的人生转折点来了。嘉祐六年十一月,苏轼辞别父亲与弟弟,前往凤翔府任签书判官,开始了他的“治国”之路,也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我们现在回想苏轼的童年、青年,是不是能发现,他的“模范父亲”——苏老泉先生教子有方,才有了他波澜壮阔的中年。

不管是萧钦言还是苏洵,我们中国父亲,“护犊之行”千差万别,但“护犊之心”都是一样一样的。那么,你是哪样的?

—— end ——

图文资料参考:《中华遗产》2020年10期《再见苏轼》

编辑:天才小火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