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穴疗法(第一章至第五章)

 宗伟居士 2022-12-08 发布于北京

  

  

一、什么叫点穴疗法

    点穴疗法,又叫指针疗法、指压疗法,就是以手指端在受术者体表适当的穴位或部位,灵活运用点、按、掐、叩等不同手法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作用,使体内血气运行畅通,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早在两千多年前,这一疗法在我国古医书中已有记载,如《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中说:“按之则气散,故按之痛止。”后来,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等书都有记述。直到今天,点穴疗法仍在民间流传。如头痛按额角太阳穴、喉痛按手背虎口穴,可以止痛;昏扑不省人事,急掐鼻下人中穴,可以催醒,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所熟悉的。

    点穴疗法有许多长处,它不需要药物和设备,手法操作简便,容易学习和掌握,随时随地均可施治;治疗效果好,又安全,而且适应症比较广;它可以用来治人,还可以自我治疗,历来深受人们欢迎。

    点穴疗法是以对症治疗为主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对某些病症还需要配合其他疗法,方能取得更好效果,比如对急性胆囊炎等,它的止痛效果很好,但仅是对疼痛症状的治疗,起缓急的作用;而要根本治疗则仍需配合其他疗法。我们相信,随着点穴疗法的广泛运用与深入研究,它将日臻完善,适用范围更大,进一步发挥它对人民保健事业的作用。

    二、点穴疗法为什么能防治疾病

    祖国医学基础理论认为,人体的一切组织器官全靠气血的濡养,才产生它们各自的功能活动。气血在人体内的运行是以经络作为途径。经络是纵横交错分布于人体各个部分而形成一个联络网,使内脏与体表、内脏与内脏以及体表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起来,从而发挥它们互相协调的功能。患病时,内脏病变可以通过经络反应到体表一定部位,而外邪侵袭体表也可以通过经络传入内脏。人体上的穴位是经络气血出入的部位,五脏六腑气血都通过这些途径进行输注。治疗疾病时,可选取与病症有关的经络上体表某些穴位。或某些部位上的特殊反应点(如触摸时特别敏感,按压特别酸痛、疼痛,皮肤颜色异常,皮下有结节状,条索状物等),运用手指端进行点按。这种刺激能够起到活血去瘀,疏通经脉的作用,从而收到血气调和。运行通畅,除病强身的效果。这种刺激可以调整体内气机,使过盛或不足的状况恢复正常,增强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康、扶正驱邪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点穴疗法的作用,主要是穴位所在部位的神经感受器或神经受到刺激,并传导到中枢神经,通过中枢神经的调节作用,调整神经系统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使病变部位组织细胞的恢复和再生能力。使发生障碍的功能恢复正常,病也就治愈了。

    三、基本方法与要领

    点穴疗法的基本方法是点、按、掐、叩,根据临床症情需要,还可配合揉、推、拨等辅助手法,然而要掌握好这些方法,关键在于具备扎实的指力、精当的取穴和操作要领。可以概括为这样几句话:

          点按掐叩四大招,

          全靠指力来操劳。

          轻重缓急(紧)要分清,

          上下左右掌握好。

          穴位精当莫置疑,

          要领在握疗效高。

    (一)指力

    指力是操作的基本条件。操作时,指力要作到沉实、耐久,肩、肘、腕关节配合灵活,才能达到有效刺激,容易见效。所以,平常要加强指力锻炼。

    (二)指节练习






     

        1.用中指、食指或拇指在沙袋、布垫或自身穴位上反复作点按练习(图1234)。锻炼时要求精力集中,术指伸直,其他手指挟持或支撑在其末节指关节处,使力气从肩、臂、肘直贯至指端,并逐渐加重,然后缓慢减力退指。






        2。用拇指与食指或中指相对扣压(图5):或拇指横压,其四指相对紧扣(图6)。

    (三)指腕练习

    沉肩、垂肘、转腕作运指运动(图7);或拇指端按压垫子的同时,作转腕运动(图8);也可使用橄榄形握力器进行锻炼(图9);还可以用两个核桃或钢球,常放掌中揉动。这些练习都能增强手指、腕关节的功能。

    (四)穴位

    穴位(点穴部位)是治疗的基础。它的分布特点:在头、颈项和驱干的前后正中线上的是一名一穴,其他的都是一名双穴,即在左右两侧对称处各有一个同名的穴位。穴位的选用要合理、精当、准确,才能收到疗效。

1,一般选穴原则

1)按病症反应点定穴:如头痛,在太阳穴处最痛、最难受时,则该处为选取穴位。

2)按敏感反应点定穴:某些病症能导致体表某些部位产生特别灵敏的感觉,如患胆病,在小腿外侧上部腓骨前缘,常有一点按压时感到特别酸胀疼痛(称胆囊穴);某些病症可在体表某此部位皮下组织出现结节、条索状物(称特殊反应点或阳性结节》,则该处为选取穴位。

3)按针灸学循经取穴:根据经络病症学说,如胆痛是胆经的病候,则先取胆经上的穴位。

以上选穴三种原则,在治疗病症时要结合运用。

2,简易定穴方法    

为了方便取穴,本书尽量采用一些简易定穴法,一是以患者手指的特定部位的宽度(如一拇指宽等)为标准,作为比量寻找穴位的方法,也叫同身寸比量法(图101112),二是将身体一定部位间折作几等分(如腕至肘横纹间折为12等分),作为测定穴位的方法,叫折量法(图13);三是以体表如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眼和各骨性的、肌性的特殊标志,以及各关节经活动而出现的皮肤皱纹、筋肉凹陷等标志以确定穴位。
























    四、点六手法

    点穴手法可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

    (一)基本手法

    有点、按、掐、叩四种。

    1、点法用中指、食指、拇指的指端点按穴位的方法,叫点法或点压法(参见图1234);两指如钳形相对点压穴位的叫扣点法(参见图5)。本法多用于驱干各部位的穴位,常与拨法配合运用。

    操作要领:术指端保持与穴位垂直,其他手指挟持或支撑于其末节指关节处,力气通过上臂、前臂到达指端,以每秒钟12下的频率,有节奏地一点(紧压下)一提(稍松指)。点时以臂力加压,提时肢节稍放松减压。扣点法主要运用指、掌、腕部力量,按需要以前臂的力量相配合,每秒钟12下的频率。一点一松。总的要求,使患者产生酸、麻、胀、重(痛)感。

    根据临床上用力的大小,可分为轻点、中点,重点三等。轻点为轻度刺激,施术时主要运用前臂力量;重点为重(强)度刺激,施术时主要运用上臂力量。扣点时,轻点运用指、掌、腕部的力量;中点和重点需以前臂和上臂的力量相配合。

    2。按法

    用拇指、中指、食指的指腹(端)深压穴位的方法,叫按压或按压法;两指如钳形相对按压穴位的叫扣按法(参见图5);按指循一定线路推移的叫循按法。按法为重刺激,多用于四肢或肌肉丰满部位的穴位,常与揉、推、拨法配合运用。

    操作要领:用指腹按压时,术指伸直,末节指关节稍后屈伸;用指端按压时,术指伸直,指端与穴位垂直,其他手指挟持或支撑于末节指关节处。施术时运用臂力,使力气从臂部直贯指端,并逐渐增大压力。扣按法主要运用指、掌、腕部力量,并以前臂和上臂的力量相配合。循按时,术指指腹(端)宜先涂少许食用油或凡士林、滑石粉等润滑剂,用力和移动速皮要均匀,快慢适中,一般每秒钟移动1~2厘米。总的要求,使患者产生酸、麻胀、重(痛)感。

    3,掐法


















    用指、食指的指甲直接切压穴位的方法,叫掐法或掐压法;两指相对切压穴的叫扣掐法(图14)似鸡啄食样,间断切压穴位的叫点掐法(图15161718)。掐法为强刺激,多用于较敏感的穴位。它的反应较强烈,适用于昏扑的急救、止痛等,常与按法配合使用。

    操作要领:一手握住或托住施术局部,另一手除术指外,也尽可能挟持于穴位附近(图1518),以保持施术部位稳定,然后对准穴位掐压。一般运用指、掌、腕部的力量,如需要更重刺激,可运用前臂和上臂的力量相配合。点掐以每秒种12下的频率,有节奏地一掐一松。总之,要求使患者产生酸、麻、胀、重(痛)感。

    4.叩法







    用中指或食、中无名指并扰,或小指指端聚拢平齐,通过伸屈腕部关节叩击穴位的方法,叫叩法或叩击法(图1920)。运用拇指食指于粗大肌腱旁配合按压叫按法(图21)。本法多用于头面、颈项、肩、背、脊旁、四肢关节部的穴位。

    操作要领:指端对准穴位,以腕关节伸屈运动产生的力量为主。指关节伸屈运动产生的力量为辅相配合,如需要更强刺激,则以肘关节伸屈运动产生的力量相配合,以每秒钟1~2下的频率,有节奏地叩击。一般要求使局部产生酸胀感,并出现微红、发热。

        (二)辅助手法

    有揉、推、拨三种。

        1,揉法

在按法基础上,以腕关节运动为主或肘关节运动为辅相配合作旋转动作,使穴位皮肤及其皮下组织与腕、指一同旋动的方法叫揉法或按揉法(图22)。指端按揉刺激较重,指腹按揉刺激较轻。本法多用于肌肉表浅部位。

        2。推法

    在按法基础上,并结合向上、下或两旁推动挤压的方法,叫推法。多用于肌肉丰满部位。

        3。拨法

    在扣点、扣按法基础上,并结合向左右弹拨的方法,叫拨法。常于按揉法配合运用于筋腱较表浅部位。

    五、施术

    (一)体位选择

    施术时,患者要选取适宣体位,才能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点按躯干正面穴位,要取仰卧位或半卧位;点按腰背部穴位,要取俯卧位或伏案位;点按其他部位穴位,取坐位或卧位,不可取站立位。对于年老者、体弱者,以及劳累、大汗或大泻后、精神紧张和初次治疗者。以取卧位或半卧位为宜。小儿患者需要他人协助固定,尤其是局部的固定更为重要。施术者采用的位置,以方便手法操作为原则。

    (二)手法轻重选择

    施术时,当患者感到局部酸、麻、胀、重(痛),或同时向他处传导,便是达到有效刺激量。刺激量强弱与手法轻重有关,手法重则刺激量强,手法轻则刺激量弱。由于患者中存在着个体与疾病等的差别,对有效刺激强度的适应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对年老、年幼、体弱患者,以及劳累、空腹、精神紧张、大汗或大泻后、慢性病症患者,施术时手法要轻巧,使有效刺激维持在患者感到合适为宜。如果手法过重,刺激强烈,反而会引起不良后果,最常见的是头昏眼花、心闷欲呕等晕针反应。而对于青壮年、体壮者,以及病症反应急(如腹部剧烈绞痛、昏扑等)患者,手法便应适当加重,增强刺激,但还要掌握在患者能够耐受程度为合适。

    (三)施术时限

    施术各种手法的刺激强度有轻有重,施术的时间长短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来说,刺激强的手法,反应强的穴位,施术时间可短些,相反可以长些。掐法一般每次操作3分钟左右,或几下至几十下,在软组织较薄弱的部位,时间还要短些,相反可以长些。点法和按法一般每次操作50100下,510分钟,也可以延至20分钟。叩法一般每次操作3060下,约3分钟。对于危急症候,施术时间不宜过长,对某些病症施术有一定时限,这在下面有关病症治疗时详述。

    (四)晕针及其处理

    晕针,一般是由于施术者手法过重,刺激过强,或患者精神过度紧张等,导致经脉气血运行暂时失调的一种异常反应。轻者面色苍白、四肢发凉、汗出、头昏眼花、心慌欲呕或呕吐,重者可以出现昏厥。处理时,让患者免枕平卧,暂停施术,并给予安慰以解除顾虑;然后给饮热开水,一般能够很快恢复。严重者则可参照本书“昏厥”的治疗。

    (五)注意事项

        1。医者的指甲要勤修剪,甲缘以平指尖背面边缘为适度,保持平整、圆滑。否则,指甲过长易掐破患者皮肤,过短不便操作又易自伤指端。

        2。医者精神要集中,选穴要准确。术前作必要的交代和解释,以解除患者顾虑,增强信心,争取受术者积极配合治疗。冬季,医者两手先摩擦暖和再施术。术后洗手,以防交叉感染,传播疾病。

        3。小儿皮肤细嫩,为了防止损伤,医者指端应先涂少许食用油或凡士林、滑石粉,以润滑指端,再行施术。

        4。慎点和禁点:凡肌肤浅薄、腔内又有重要腔器者和特殊情况者,宜慎用。如胸部脉间部位及孕妇的手、足指趾间与反应较敏感的部位,点穴宜慎重,非用不可,手法要求轻巧,千万不可鲁莽从事。

        凡过饥过饱、过度疲劳、酒(醉)后及精神过度紧张者,凡婴幼儿头部,尤其是囟门未闭者;患皮肤病,尤其是体表有溃烂者,孕妇,尤其是有习惯性流产者;某些疾病尤其是急性传染病,如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肺结核浸润期、麻风病以及严重心脏病等,均为禁忌之列。还有重要部位的动脉搏动点,如颈部、颞部,严禁双侧同时压按,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5。治疗室内,冬天应注意保暖,夏日要保持空气流通,但应避免患者直接受风吹。

        6.治疗时,患者宜精神集中,积极配合。尤其是某些病症如痛症、失眠、心悸等功能性疾患,配合闭目、默诵数字的方法,可以帮助消除恐惧紧张情绪,提高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