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看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是如何糊弄学生的(五)

 xianfengdui111 2022-12-08 发布于河北

一直以来在人们眼里,我们所用的教材一定是最严谨,最权威,绝不可能出错的。参与编写教材的人也一定是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专家。但是几个月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毒教材”事件,数学教材、语文教材,以及一些专家编写的课外读物均被爆出严重问题,这让我们不得不产生怀疑了,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些教材。

本文我将继续跟大家一起谈谈数学教材存在的的问题,这些问题若不仔细思考、推敲是很难被发现的。请大家先看看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单元例5(教材第36页)。

请看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是如何糊弄学生的(五)

无论是从编写教材的常识看,还是从“分数除法”这个单元名称看亦或是从该单元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看,乃至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该单元的编写要求看,例5都应该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除法的运算后,告诉学生如何运用分数除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正像当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就应该告诉学生如何运用整数除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一样。可例5却一反常态,根本没谈如何运用分数除数解决相关问题,而大谈特谈如何用方程解决相关问题。并且辩称说,用算术方法(即用分数除法的方法)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比较抽象,思维难度大,用方程方法解决,学生容易理解(见六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第76页)

用分数除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真的有他们说的那么难吗?其实学生早在五年级下学期学习分数的意义时,就知道当人们谈到分数时,常常会把一个或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并用自然数1表示,叫做单位“1”。在学习“分数与除法”时,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就是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用算式表示就是一个数另一个数=几分之几,因而也知道,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思就是说一个数另一个数=几分之几。正如同说7是10的意思就是说一样。因此当题目说,小明的体重是35kg,他的体重比他爸爸的体重轻时,学生很快领悟到,这是先把小明爸爸的体重看作单位“1”,因而小明的体重是他爸爸的体重的,即小明的体重他爸爸的体重=

至此,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他在四年级下学期所学的除法各部分面的关系,根据除数=被除数商这个关系式,轻轻松松列出求小明爸爸体重的算式是并计算出最终结果:,由上面的解题过程可以清楚看到,其中涉及的知识都是学生早已学过的。怎么到了例5的眼里却成了大难题了呢?

下面再来看看例5又是如何运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解答此问题的。例5在解答时,先针对题目中“小明的体重是35kg,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这句话又是提问启发思考又是分析解说又是画线段图的,好像“小明的体重是35kg,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这句话真的有多难理解似的。

其实学生早在三年级上学期就学习过“分数的初步认识”早就知道“几分之几”表示的意思是将一个量平均分成若干份后,其中的几份的意思。因而他们很容易理解到,说小明的体重是35kg,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意思就是说如果把他爸爸的体重平均分成15份,他的体重就比爸爸的体重少8份,只相当于爸爸的体重15份中的7份,这么容易理解的问题,例5又是发问又是画图又是解说的,实在是太多余了,不仅把原本简单的问题人为地搞复杂了,而且还给学生带来了一个心理暗示,使学生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这个问题真的有多难。因为借助画图来分析数量关系,只有当问题非常复杂时才会采用的。

当例5画出了那个线段图后,接着就设小明爸爸的体重为,同时列出了两个等式。第一个等式是,爸爸的体重=小明的体重。这一下就把别人弄得莫名其妙,因为别人根本无法知道例5是根据什么列出这个等式的,而人们如果不知道这个等式是依据什么列出来的,自然也就无从知道下面的方程是怎么列出来。而例5对此又没作任何说明,学生能不感到困惑吗?只管列式而不说列式的依据,你这是帮助学生化难为易还是故意为难学生呢?

再说,你既然知道爸爸的体重=小明的体重,那么根据学生四年级就学习过的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根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这一关系式,很容易知道,求小明爸爸体重的算式是。这么简单明了的事,你却偏要设未知数,建方程,解方程,检验方程,这不是自找麻烦自讨苦吃吗?

再看第二个等式:爸爸的体重-小明比爸爸轻的体重=小明的体重。这个等式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下面根据这个等式列出的方程却令人费解。因为人们根本不知道方程中的究竟表示什么意思,是表示小明比爸爸轻的体重吗?那你又怎么知道小明比爸爸轻的体重是呢?更具体地说,你又怎么知道小明比爸爸轻的体重等于爸爸的体重乘呢?题目明明只告诉你说:小明的体重是35kg,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并没有说小明比爸爸轻的体重等于爸爸的体重乘呀。

例5在用方程解决相关问题时,把原本简单明了的问题人为地弄得很复杂,而对那些疑难问题却绝口不提。结果不但没有降低理解的难度,反而大大加大了理解的难度;不仅没有帮助学生解解决任何问题,反而在他们心里留下一连串无法解答的疑团。这让我不得不怀疑教材相关编辑人员,他们的专业能力,他们的道德品行是否真的如我们认为的那样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