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智慧——上善若水

 12345csdms 2022-12-09 发布于湖南

原创 三香轩主 三香轩 2022-11-18 20:06 发表于甘肃

—1—

老子的思想,源自时代的困境,他要为当时的人指出一条全新的路。而孔子、孟子的路比较现实,重视社会教育,从事政治改革。老子思想较为超越,是因为他看透一切,认为再怎么努力改善,都是五十步笑百步,所以他提出“不尚贤;无为而治;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说“反者道之动”(链接:老子智慧——反者道之动),世间万物循环往复、原始反终,老子觉悟这种规律以后,决定不再执着。如“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时代非分不可,到晋朝时又统一了。所以老子思想可以跳开人的世界,再从整体(道)看一切变化,明白变化的规律之后,领悟了智慧,就知道如何活在人间才是上策,这是他基本的思想线路。

与朋友们说起学习传统文化,其实一个中和达道的中国人,这三种文化在身上恰好达到了均衡了。历史上的典范,就是苏东坡,我们可以从东坡先生的文字中感受到“那种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这些品质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多见的。”(林语堂《苏东坡传》语)。现代人在三十岁以前最好念儒家,四十岁以后最好开始念道家或者佛家,中间有十年的缓冲期,因为有些人比较早熟,有些人比较晚觉,过早的接触道家,领悟不了真谛,觉得老子讲的都是阴谋(所以,学道家不到位,就落入了法家);过早地接触佛家,容易陷入消极避世,其实佛家也是以出世的心态来入世救世的(救的是人的心灵)。

年轻时念儒家,把自我实现与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了四十岁,发现这个社会欠缺些公平正义,至少没有我们想的公平正义,这时就要学道家和佛家。学道家可以看地比较透彻,不会常常执着在自己的情绪里。五十岁以后学《易经》,因为孔子“五十岁开始学《易》,然后知天命。”学易可以让我们乐天知命。但是注解《道德经》最有名的王弼(226249),他只活了二十三岁,所以这是普通人的路,天才不在此限。

老子为了引申发挥道家的似私而实无私的妙用,进而刻画出如何才能合于“弱者道之用”,在第八章引出一段水之美的人生哲学。我们感受一下古文之美:“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图片

—2—

“上善若水”,至高之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最会利万物而不争功。天下能与水之德媲美的,只有父母之大爱。所以父母也有上善之德,利万物而不争功,而且处众人所恶的地方。所恶者为何?王弼注:“人恶卑也”。这是人的天性所致。“上善若水”,就是要我们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器度。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行。就如古人所说:“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做。但是,它永远不要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它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的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藏垢纳污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因此,古人又有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写出了一副对联,作为人生修为的指标:“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在这里要注意“故几于道”,为什么说水是几于道,而不是道呢?因为道是无,道是本体,水是有,“几于道”而非道也,“几”者,近也。他只是拿水与物不争的善性一面,来说明它几乎近于道的修为而已。孔子也称赞水,说:水之性是“不舍昼夜,逝者如斯夫”,来说明虽是不断地过去,却具有永恒的“不舍昼夜”的勇迈古今、自强不息的精神;水之德是“盈科而后进”,也就是水流到一地方,要平其不平,等那地方、那坑满了之后再往前进。

孔夫子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老子也用了山和水来比喻:第一是谷,大山之间能容万物的虚空,就是谷,比喻圣人的包容,心中不着一物;第二是水,水性接近道。“上善”就是最好的善,最好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不过,即使水那么重要,它从来不跟任何人争,既不争名,也不争利,所以,老子希望君子和修道者也能像水,既能利益万物,又不去争。

佛说“大海不容死尸”,说明水性至洁,从表面看,虽能藏垢纳污,其实它的本质,水净沙明,晶莹剔透,毕竟是至刚至净,而不为外物所污染。我们若从儒、释、道三家的代表圣哲来看水的赞语,也正好看出儒家的精进利生,道家的谦下养生,佛家的圣净无生三面古镜,可以自照自明人生的趋向,应当何去何从;或在某一时间、某一地位如何应用一面宝鉴以自照、自如、自处。

图片

—3—

老子用水描写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表现在外好像是无为,事实上没有什么事做不到,如果能悟到水之道足以修己治事矣。世上之人都争,如果尽好众人之所好,那就坏了,那必争;争的结果,谁都站不住。所以,人做事,得有智慧,行为做到如水一样。

“居善地”,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

“心善渊”,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

“与善仁”,行为修到同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

“言善信”,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

“正善治”,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

“事善能”,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合;

“动善时”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

再配合最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便是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犹如天地之道的似乎至私而其实无私的妙用了。水特别能适应环境,不管把它倒进什么地方,它都会选择自己的位置,选择自己的形式。水也非常随缘,你把它引导在哪里,它就流到哪里去。它无论流到哪里,它都觉得最适合自己。做什么事情,它都全然接受,毫不争辩。

佛教中有“全然接受”的说法,就是目前你遇到的,都是最好的:你遇到的人是最好的,全然接受;你遇到的事是最好的,全然接受;甚至你得的病,也是最好的,也全然接受,不要有任何的怨言,你该得就会得,得了也没有什么。也就是那两句耳熟能知的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老天能给,老子就能受”。

“夫唯不争,故无尤”,“争”是一种对立,有争就必然有二元对立。正因为圣人不去和别人争名夺利,所以他跟别人不是对立的,别人也不会埋怨他。“尤”,就是埋怨,或者是罪过、过失的意思。还有一种涵义,就是你不跟别人争,别人也不会跟你争。江湖上的很多纷争,多是名利之争。所以,缺乏仁爱之心的人,老是跟别人闹矛盾,老是想用暴力解决问题,自己也不会快乐。除非他后来改变了心性,像我们前面说的“大善铸心,命由心造”,在大善的熏修下,一天天逐渐化解心中的暴戾,让心趋于平淡祥和,命运才会改变。(链接:修心就是大善“腌”心)所以,很多争强好胜的人之所以命运不好,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因为心不好。(链接:心变,则世界变

明白前面的那些智慧,一个人真能对天道自然的法则有所认识,那么,天赋人生,已够充实。按照自己的职分去做,做到一百分就一百分,“尽人之性、尽己之性、尽物之性”,也因为如此,“不争”,“故无尤”。反过来说,人就因为“争”,所以有“尤”。社会上为什么你说他,他说你,就因为“争”。

老子由“上善若水”到“不争故无尤”的用世无诤三昧,引而申之,说明天道自然的法则,应用在人生处世的哲学艺术上,能够将生命原有的真实性,善加利用,应现实的人间世,就能游刃有余了。

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