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是用寒凉之药,就是让病往里面走,寒湿就加重

 ibme43 2022-12-09 发布于山东
 湿会变重,一定是阳气变虚了,比如你看舌苔白厚的人,一般都有怕冷怕凉的现象,这就是阳气虚的表现呀

所以李可提出,大病先救阳,因为阳在,寒湿才不会继续深入,这样人就能恢复过来

比如伤寒论,为何要提出六经辩证?就是告诉你,你的病已经到了哪一层,然后用什么方去调理,这调理不是针对病,而且让寒湿从里面往外面驱赶,这样人就康复了,所以古人叫做驱邪,没有说治病

如果你看过伤寒论,你就会发现,病越到后面,仲景用的温热药就越多,目的就是让阳气恢复,别让阴占了先机,不然病情就危险了

今人不懂得寒热温凉之理,老是用滋阴降火的药,其实就是把病情往里面引,搞得后面很被动,为什么?寒凉是秋冬,温热才会春夏,春夏才能万物生长,欣欣向荣呀

为何喝水多会胃胀?为何吃甜食会影响胃口?为何越吃滋阴,胃口就越差?没有阳气的转换,再多的阴还是阴,是不可能变成阳,就好像前天我说的,鸡蛋没有温度去孵化,永远变不成小鸡,小鸡是活的就是阳,鸡蛋不会动就是阴

当一个人身体越来越虚,越要去救阳气,因为虚的人一定是食欲不好的,食欲好气血充足,自然就不会身体虚,所谓的补后天来充先天,就是调理脾胃,让胃口恢复罢了

而要让胃口恢复,必然是阳气在先,因为你吃了东西,需要阳气去消化,没有阳气,你吃得下,但是消化不了,不是腹胀就是打嗝、反酸、反流、嗳气等,又怎么能让气血怎么恢复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