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短10来年,她竟从村支书升到湖南省委书记,却只干了4年便辞职

 铁血老枪 2022-12-09 发布于上海

1973年,一个35岁,没怎么上过学的女人,竟然被任命为湖南省省委书记,中央候补委员。

此前她的工作职位是县里的一名领导,但也就3年的任职时间,再往上看,她只是一个偏僻小山村的村支书而已。

起点如此之低,却为何能在短短10来年间,一跃成为湖南省的省委书记呢?

而令人更加奇怪的是,她好不容易当了大官,却只干了4年,便主动辞职,又回去了当了个小官?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图片1

长峪铺村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北部,村里地势呈梯形,东高西低,崎岖不平,这里的地形属于喀斯特地貌,遍地都是石灰岩。

村里的耕地非常少,村里一度流传着“出门爬坡、滴水如油、寸金如土”的说法。这里的地理条件并不适合居住,但是地理位置却非常重要。

这儿是湖南、湖北、四川三省来往贯通的交通要道,所以即使不适合居住,但是从明朝以来,很多南来北往的人都得经过这儿,这一片当时就出现了客栈、驿站和饭馆,有人开始定居,形成了小村子。

解放前,仅有的少数土地都集中到地主和富户手里,普通的百姓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平时只能吃野菜,甚至很多人沦为乞丐,为了讨口饭吃到处流浪。

文章图片2

1938年,这个村出生了一个女孩,谁也没有想到,若干年后,在她的带领下,村庄的命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叫黄炳秀,她是如何改变村庄命运的呢?

黄炳秀小时候,和大部分村民一样家里十分贫困,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们虽然分到了一点地,但是由于村里的地势条件差,情况也没有得到多少好转。

在成长的过程中,黄炳秀对村里的状况深有体会,17岁时,读了几年书的她被选为社团委员会成员,她下决心要改变村庄的面貌。

黄炳秀工作态度认真,对待群众非常热情,很快赢得群众的认可,第二年便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又当了村党支部书记。

为了让村民们过上温饱的日子,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黄炳秀想尽办法,村里虽然有1000多亩地,但是不适合种庄稼,能不能改为良田,这是她一直思考的问题。

上世纪60年代,“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响彻全国,黄炳秀也开始围绕着村里的崎岖山地动起了脑筋。

文章图片3

首先,根据村里的地形和地势,黄炳秀打算改为梯田,从1964年冬天起,她带领着30多名壮劳力,顶着严寒奋战了大半年。

村里到处都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凸,他们把岩凸炸平,把碎石清理出去,把开垦出来的田地周围砌了一道围堰,用来保持水土。

这改造出来的良田让群众们看到了希望,从那以后,村里的村民全都加入到这个队伍里。

几年的时间里,村里炸掉了600多个岩凸,填满了50多个天坑,成功地开垦出2000亩良田。

但是,很快,又有一个难题摆在面前。

这些土地存在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太贫瘠,缺少足够的肥力,就是种了庄稼也难以丰收。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黄炳秀又召集群众从别的地方迁土,改善梯田。

就这样,全村人齐上阵,到十几里外的荒山上找土壤,或者把自己院子里能用的土都挖来。

几年里,他们真的像愚公移山一般,陆续移来了20多万立方米的土,把土地变成了固水、固土、固肥的良田。

文章图片4

种田最不能缺的就是水源了。村里原来有一条沟渠,叫做干溪沟,这条沟每到雨季就肆意横流,造成洪灾,但是晴天的时候会干涸,存不了水。

接着,黄炳秀带领着群众开始治理这条沟渠,先把里面的碎石清理干净,又用石头做成了拱形,让水从下方的拱洞里流过,拱模上方再进行迁土改造。

就这样不仅治理了水患,同时也开垦出来一片耕地。三四年的时间里,干溪沟被整治好,下方流水从涵洞中经过,上方还多出了1000多亩良田,保证了庄稼用水。

在每一次改造中,黄炳秀都身先士卒,村民们都夸她干活的劲头一点不逊色于男劳力。

文章图片5

有了耕种的土地和条件,这还不够,黄炳秀还想带着群众们走上富裕之路。

当时粮食的产量不高,她想先从自家的几亩地下手,对玉米和红薯进行套种,看看效果如何。

但是有一些村民见了,并不认同,但是黄炳秀认为,只要想办法,实践出真知,在她的努力下,试验田当年就实现了大丰收。

文章图片6

她还请了专业的农技人员进行指导,就这样,她的几亩地一年种了小麦、玉米和红薯,当年产量比单种一种增产不少。

很多村民看了都羡慕起来,第二年纷纷学着她的方式种,到了第二年,全部实现了大丰收。

很快,她的经验做法在整个县城甚至整个张家界市都颇有影响。

在这一步步的实践中,中间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但是黄炳秀始终坚信“人定胜天”,凭着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改变村庄的面貌,带着这样坚定的信念,遇到什么困难,她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好好解决。

文章图片7

在她的带领下,长峪铺村群众的收入有了保障,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村庄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南方大寨”。他们改造贫瘠土地成良田的事迹也引起了全国各地群众慕名前来学习。

而黄炳秀个人也因为突出的事迹,获得了全省劳模,1970年还被当选为县里的领导。1973年底,成为中共湖南省委常委、书记,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在新的岗位上,她仍然坚持着之前实干的作风。

1977年底,黄炳秀主动提出回到老家慈利县,她认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应该把职位让给更多有能力的人。

回到家乡她被任命为通津铺公社党委副书记,虽然岗位有了调整,职位降低了,她仍然保持着积极的工作热情,对工作尽心尽力。

在基层一线的工作更适合她,在分管公路养护工作时期,她经常与工人们吃住在工地,在48个养护工班蹲点过。

后来分管老龄人口工作,她热情接待每一位来访者,深入到基层孤寡老年人的家里,帮他们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

2020年,长峪铺村的村史馆建成,村史分了12个部分,梳理了从村庄建村开始到现在的所有大事记,而对黄炳秀的那部分的描述几乎占了村史的一半,可见她在村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图片8

斗转星移,山乡巨变。现在的长峪铺村人均纯收入已突破上万元,家家盖起了新房,户户用上了自来水,交通四通八达,村里基础设施齐全,卫生室、学校和文化体育广场样样都有,村民们其乐融融。

村庄也被授予多项荣誉称号,如慈利县的“美丽乡村”,湖南省的“秀美村庄”,甚至国家级的“绿色村庄”等。

这是在黄炳秀的带领下,百姓们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成果,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后来人继续奋斗。

黄炳秀文化水平不算高,只上过几年学,但是她的身上却有着诸多优秀的品质。

面对着贫瘠的条件,她毫不畏惧,带领着群众风餐露宿把荒山野岭改造成了良田,让群众们一步步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富裕。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而黄炳秀也一直秉持着这个传统,带着愚公移山的劲头,敢闯敢干,改变不利的条件为有利,为村庄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条件。

如今84岁的黄炳秀老人仍然健在,她仍然关心国家大事,见证着村庄的日益发展。为这位老人点赞!

文章图片9

参考资料:文章《黄炳秀》

作者:陌上花

编辑:洛子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