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幻世春秋 | 中国科幻月报(2022年11月)

 四十二史SCIFI 2022-12-09 发布于江苏

四十二史

 科幻春秋

01

   讲座《传承与创新——华语科幻片

   语境中的〈明日战记〉》顺利举行

11月8日,由香港都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数码文化与人文学科研究所主办的《数码时代的中国科幻》系列讲座第四场《传承与创新——华语科幻片语境中的〈明日战记〉》顺利举行。知名影评人电子骑士与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研究助理教授陈智廷博士参与了本次讲座。

内容概要:《明日战记》(2022)是否是“中国第一部科幻机甲爽片”?“香港首部科幻大片”?本次讲座从科幻电影类型、跨媒介机甲宇宙、香港科幻电影史以及华语科幻电影在数码时代的现状与前景等角度为大家解析了《明日战记》的传承与创新、意义与影响。

02

  “科幻剧院”丛书正式上市

11月8日,由青年文摘杂志社和未来事务管理局共同推出的“科幻剧院”丛书正式上市。据悉,这是一套科幻中篇精选集,分为上下两册“未然的历史”和“未来往事”,收录了15篇中外科幻名家最新代表作,涵盖平行宇宙、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记忆警察、克隆技术、半人机甲、末日求生等内容。

03

  电影《流浪地球2》发布会顺利举行

11月11日,电影《流浪地球2》发布会顺利举行。电影由郭帆执导,刘慈欣监制,吴京、李雪健、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领衔主演,刘德华先生特别演出,全员集结,2023年大年初一正式上映。

04

 《科幻大王》电子化工程基本完工

11月12日,“久隆计划”团队宣布:《科幻大王》电子化接近完成。据悉,《科幻大王》创刊于1994年,停刊于2014年,2011年曾更名为《新科幻》,至停刊一共出229期,是中国科幻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期刊平台。久隆计划团队已经完成226期杂志电子化的制作,尚缺三期。(2004年4期、2005年2期和3期)

05

  科学纪录片《未来漫游指南》

  正式上线

11月16日,由B站出品,BBC Studios承制的科学纪录片《未来漫游指南》正式上线。

内容介绍:科幻作品的迷人之处,在于借助作者奇幻的想象力,让读者与观众以科学假说为前提,去重新审视我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并对现实进行思想实验。而本部系列纪录片则会让我们惊喜地发现,原来科幻作品中最脑洞大开的情节,也已经悄然在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在科幻作品中窥见的,可能就是我们的未来。《未来漫游指南》由B站出品,BBC Science Unit承制,3集×50分钟的科幻×天文科普纪录片。由刘慈欣作为线索人物与讲述人,与全球最前沿科研领域代表人物,一同探索刘慈欣科幻作品中提及的情节、科技与假想,是如何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

06

   讲座《荧光绿兔与新合成美学》

   顺利举行

11月17日,四十二史科幻人文系列讲座第四讲“荧光绿兔与新合成美学”在线上举行。本次讲座由重庆大学出版社、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李广益主持,邀请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员魏颖主讲,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研究员鲁明军与谈。来自各大高校的近百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内容概要:作为一个艺术作品,荧光绿兔(GFP-Bunny)在2000年的出现极具视觉冲击以及丰富的象征含义,随后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生物技术在新千年的突破性进步,代表着人类改造其他物种时代真正的到来。本次讲座阐释本世纪新兴的生物技术,尤其是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对于艺术、科幻文学甚至哲学等创作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与之而来的,对于伦理的必要重视。

07

   中国科幻大会科幻嘉年华

   科幻短片单元入围短片揭晓

11月17日,经过为期三个月的选片征集,共征集来自海内外的科幻故事、科幻特效和科幻动画短片共计185部,经由院校机构、电影专家、智库专家组成的预选评委团,综合故事情境、技术创新、市场潜力、团队能力等主要指标进行评议,共有18部科幻短片入围初赛,其中有四部学生作品强势入围。据悉,2022中国科幻大会·北京科幻嘉年华今年首次设立科幻短片单元。本次科幻短片的评选,正是为了鼓励和激发更多电影人对于科幻影片的原创热情,发现和扶持新锐科幻电影人才,推动科幻影视产业链的发展,更是石景山区培育集聚科幻创作人才,打造科幻影视新高地的举措。

08

  讲座《英美科幻小说中的后人类

  社会》顺利举行

11月22日,由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吴兰香教授主讲的讲座《英美科幻小说中的后人类社会》顺利举行。

内容概要:本讲座以当代英美作家菲利普·K·迪克、威廉·吉布森和石黑一雄的科幻作品为主要依据,从个人生活、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三个方面探讨后人类社会中技术带来的渗透性影响,内容涉及未来社会中的身体改造、电子产品依赖、数据安全、数字鸿沟及科技社会中的政治图景等。

09

  讲座《我的中国科幻研究伊始》

  顺利举行

11月22日,由中文科幻研究工坊主办、武田雅哉教授主讲、金博男博士担任翻译的讲座《我的中国科幻研究伊始》顺利举行。

内容概要: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大批外国留学生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涌入中国。当时,刚满20岁的武田雅哉作为留学生的一员,在对中国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这里。武田雅哉本以为中国是一个“与科幻无缘”的国家,来到这里后他却惊奇地发现,这里的人们也在创作科幻小说。于是他抛开学业,每天骑着自行车到书店里搜罗科幻小说,并与作家们进行书信往来。正因为有这些经历,武田雅哉才能在20年后开始编写中国的科幻史。武田雅哉教授表示:我不是专门做科幻研究的学者,但依然想在这次讲座中回忆一下八十年代的中国科幻氛围,聊一聊我刚接触中国科幻那会儿遇到的人和事。

10

  全国科幻研究青蓝论坛会议成功召开

11月26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跨学科研究分会首届青年论坛于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开幕。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李凤亮讲席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叶舒宪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秘书长张辉教授,以及跨学科分会理事长陈跃红讲席教授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本次会议分为“跨学科的发展与文学的现状和未来”、“全国科幻研究青蓝论坛”和“青年语言学者跨学科研究论坛”三个分论坛。在一天半的时间里,科幻研究青蓝论坛总计迎来了六十位参会者的发言,在参会者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青年学人占据大部分比例。会议分为理论组、批评组两个较大的分会场,以及戏剧影视游戏组与明日之星组两个较小的分会场。各位参会者围绕着许多重要的科幻话题进行了精彩发言和热烈的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