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称为“神雾双雄”之一的神雾环保风光一时。作为环保技术领军企业,其实控人吴道洪靠技术起家,打下一片江山。辉煌时,神雾环保股价曾飙升5倍,市值最高时达379亿元。然而,2017年,因被疑存在关联交易,神雾环保经营业绩急转直下,吴道洪在人们口中也从“博士”变为“骗子”。随后,重组终止、债务违约、百项诉讼、项目停工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2020年5月公司因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正式立案调查.
经查,主要是神雾环保控股股东神雾集团“缺钱”,于是吴道洪运用控股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身份,安排上市公司违规为集团子公司借款担保,与关联方还发生关联交易,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且均未按规定及时准确的披露。笔者认为,这些情况反映出公司治理存在两方面导致:
第一,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治理层人员存在高管重叠交叉任职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独立性。
依据证监会2022年3月18日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5位受到处罚的上市公司高管中有4位在集团同样身兼要职,几乎囊括公司的决策权、监督权和经营权。其中,时任上市公司神雾环保的法人代表、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吴道洪,同时也是集团的实际控制人、董事局主席。这些人员实际上交叉担当了“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角色,使公司被少数股东和公司内部人员所控制,影响上市公司的独立性,导致上市公司的利益受到损害。
第二,控股股东一股独大对实际控制人缺乏有效制衡与监督。
根据年报披露信息,从2014年起实际控制人吴道洪通过其掌控的北京万合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神雾集团,控制了上市公司神雾环保。即使是2014年刚开始入主上市公司时,持股比例也达到19.79%,是第二大股东的两倍有余,此后实际控制人逐步通过直接与间接方式,掌握了上市公司大约40%以上的股份。属于典型的控股股东一股独大,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难以对实际控制人形成有效制衡与监督,无法保证重大事项决策程序的规范性,以及信息披露的合规性。
鉴于以上问题,建议神雾环保从以下角度,优化公司治理现状,提高对大股东行为的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