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魂不朽

 生命的启示 2022-12-09 发布于江苏

​苏格拉底的“重生”,确立灵魂神圣性,“回忆说”证明了灵魂不朽。

灵魂不朽的论证——哲人教义的基本假定

灵魂不朽的说法在古代是很普遍,包括印度、埃及等,但在荷马时期,它只是一个影子,并不是一个存在的实体,并不包括灵魂不朽的观念。

 苏格拉底画像

当时人们只是根据一种英雄主义的伦理观去理解灵魂,更多是倾向于死去的人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前苏格拉底的自然哲学家们所认为的灵魂,就带有“不朽”的含义。

在古希腊,只有神才具有“不朽”的性质,苏格拉底要证明灵魂不朽,意味着他就是想确立灵魂的这种“神圣性”。

从古至今大家谈的灵魂,在苏格拉底这里转向了人自身,转向了整个道德领域。而在《斐多》中这一论证成为整篇对话的核心,苏格拉底主要从三方面入手,揭示出灵魂的不朽性。

 《斐多》

生者从死者来,死者从生者而来——死并不是灵魂被埋没

由此苏格拉底对此处的论证,运用了事物之间相互转化的特点进行阐述,这也就是大多数认为的“逻辑论证”,它并不是去证明灵魂到底存在于某处,而通过逻辑的关系使之得到明确化。

然而,关于灵魂是否存在于某处,任何人无从知道。根据苏格拉底的思想只有进入到了彼岸世界,才能了解这种说法是否真实,进入到彼岸世界的人,通过什么方式把“此处”的生活告诉此岸世界的人们呢?因此苏格拉底“轮回”之说的真实度得不到确切的论证,由此可推断出苏格拉底对灵魂“轮回”的论证,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苏格拉底把事物具有对立面的普遍性,运用到特殊性的生和死上。既然睡着是由醒着而来,那死由生产生,因此,生必定由死产生。然而,死是灵魂与肉体的脱离,能看见的是我们的肉体,而灵魂是不可见的,并随之存在于另一世界,才能产生活物,即生。

苏格拉底石像

普遍性的多与少对我们来说是具有可见性,而生与死却不能。一堆沙子数量很难计算,但经过铁铲慢慢铲走,随着数量的减少,这种程度的多在可见的过程中变为了少,反之,由少增多也一样。

但生与死的过程却不是两方面都可见,苏格拉底认为由生到死是我们大家有目共睹的,此过程定是清楚明白,然而,由死到生的过程能可见吗?没有见过死的人能复活吧。显然苏格拉底的这一论证其实并不充分,因为他把普遍性原理运用到了具体的特殊情况。

用“对立面”论证生与死

伯斯特克认为在古希腊哲学中,事物对立面主要有三种形式的理解,他主要从性质与关系之间的区分开始讨论:“关系即它的反面;不同的性质以相同的比例了事;对立面即为矛盾的性质。”

古希腊哲学家

由此我们看出事物不仅包含了与之相关的关系,而且也包含了对立面的其他东西。生与死也如此,那人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既然如此,那死后肉体存在而灵魂转移到另一世界,存在某处的灵魂又赋予肉体以生命,无灵魂便无生,灵魂就表现为生命的最基本原则。

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他的目的并不是让每个人都承认——灵魂只是转移到另一世界,而非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消逝——的假设,而是为了让听着的人心服口服,又一次成功地为自己辩护。

证明灵魂不朽——回忆说

“回忆说”不仅证明了灵魂不朽,而且也是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的分界线,由于它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它总与灵魂不朽纠缠在一起,所以常常受到严厉指责。

 《柏拉图式的迷宫》

在《斐多》中苏格拉底对“灵魂回忆说”进行了详细的叙述,“我们所谓的学习就是一种回忆,表明我们以前在某个时候,在什么地方学习过此时回忆的事情。”

也就是说,我们在出生时遗忘的知识,通过感官再次获得,苏格拉底把通过曾经知道的事,而获得知识的认识过程称为回忆。既然是认知过程是回忆,那回忆的知识是预先已存在了,回忆的主体即为灵魂。

苏格拉底对此的论证,主要是为了说明灵魂的先存性,“灵魂在进入人的肉体以前,就已经存在并独立于肉体,与肉体不同的是,灵魂具有理智的特征。”

苏格拉底

人们通过感官才获得各种具体事物的知识,而这种绝对的、抽象的概念知识只有灵魂才能获得,最终可看出灵魂只有在生前已存在,才能获得这类知识。

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是通过感官,比如,眼睛、耳朵、鼻子等,一看一闻就清楚明白,但对于抽象的概念知识只有灵魂——通过理性思维的把握——才能随感官的活动而显现出来。

没有外界事物的刺激,感官便不会发生作用,那对事物的知识也不会表现出来,进一步表明灵魂的先存性;只有灵魂优先存在,才得以有生命。

苏格拉底认为由于灵魂的这种优先存在,经过转世,因此死者的灵魂肯定是存在的,以方便可以继续出生并生活。或许这样的论证,虽然对我们来说是不足以信的,从各个方面来看,都可以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但对苏格拉底来说,这种过程是他所享受的,他的行为告诉我们他正在做的是“哲学”,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思考方式。

 苏格拉底之死

灵魂的真正本性——“神圣性”

古希腊人当时所理解的灵魂来自宙斯,不朽与神是互通的,传统的灵魂不朽观念,以一种神话的方式来表达。但从苏格拉底开始,就不再以神话的方式而存在,而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

在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中,只存在观念和灵魂,灵魂与世界的具体事物没有相通处,前者属于抽象而纯粹的知识,而后者只是感性经验,而此特性正好与观念相似。灵魂如果要达到固有的“善”就得认识“善”的观念。

若要想确立灵魂的这种“神圣性”,我们就必须确立灵魂的真正本性。

苏格拉底一生的行为,都是在告诉世人要怎么“照料”好自己的灵魂,“照顾”好灵魂的目的,在于人最终的理想就是要与神相似,那灵魂的“神圣性”部分必定是不朽的,从中可看出灵魂的真正本性就是“神圣性”。

苏格拉底浮雕

从哲学的理性思辨来看,正是灵魂的“神圣性”构成了人的真正本性,没有灵魂即没有生命,便不成称其为“人”。对于人而言,身体只是灵魂的一张画,人死了,只是这张画像毁了,而真正的“人”却转身了另外的世界。

人死后,他走向另一个世界的神,并接受审判;人成为真正的自己的过程,是人成为相似于神的过程。

既然是相似于神的过程,那灵魂在本性上是永恒的,而非暂时。死亡就是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出来,回到观念、永恒的世界,因此苏格拉底说哲学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迎接死亡,意味着死并不是一种恶,而是一种最理想的回归。

 苏格拉底画像

苏格拉底想确立的那种“神圣性”,就促使他不得不追求超越时间、超越易变性的善,从而真正的人生,自始自终是纯粹现世的、暂时的自我藉以在永恒的表象中改造的过程。灵魂的真正本质,必须从灵魂所追求的特定的、善的本质的考虑中认识到,一个把幸福寄托在为永恒的善而生活的人,不可能纯粹是随时间变化的东西。

苏氏的死、敲响了人类自身试图超越肉体、而达到灵魂的净化、超越有限生命而达到永恒世界的钟声。

参考内容来源:《斐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