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小荣: 上世纪五十年代学校的招生考些什么

 故人旧事2020 2022-12-09 发布于重庆

         上世纪五十年代

     学校的招生考些什么

                     文/王小荣
 
解放初,人们的思想认识还停留在旧中国文化意识上,新思潮与旧文化正处于交替的状态。但这并不影响历史的进程,学校的工作照旧进行着。
1950年,南溪县立女子初级中学仍沿用民国时的招生方式,会同县立初级中学(男中)分春秋两季联合招生,这种联合招生的形式直到1953年都在还进行,当时的招生考试除了本校招收新生外,还根据上级招生委员会要求,代宜宾师范等其它学校招生。每次的招生都是由女中和男中选出教职员5人、两校的校长及教导主人共9人组成招生委员会。招生委员会的工作任务是动员学生报名(相当现在的招生宣传)、组织教师命题、组织招生考试、阅卷评分、公示参考学生考试成绩和录取等系列工作。在动员学生报名的工作中,学校还派出教师走家入户动员学生报名。

1952年3月13日,县女中接到宜宾专暑文教科教字第79号关于52年春季招生的通知后,从3月14日开始,就通过县委宣传部、县文教科及团工委分别向所属区、单位发出通知,号召各区乡组织、农会、小学协助进行招生宣传动员。女中和男中两校的学生会、青年团组织及两校的在校学生也在城乡进行了入户动员,这项工作直到3月22日结束。23日进行了招生考试,24日公布考试成绩。当年报考女中的学生只有96人,录取了31人,录取的最高分只有86分,最低分是23.7分,录取的平均分只有33.6分。
当年的考题除了文化知识外,还有一些紧跟形势、最革命的新潮的问题。学生也写作文,但学生在作文中反映出了新思想与旧文化融合时的“不协调”的情况,拿当年最革命的话来讲就是有“浓厚的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而且错别字多。如在回答“为什么要升学读书”时,考生肖珀珍就答“升学是为了我自己的出路”、“现在为人民福(服)务对自己有很大的出路”。
考生王光素说是“为了我的光荣前途才来升学”。刘代明来参加考试是“因为家里困苦,所以才来升学”,“现在读书不象以前那样困难,要教(缴)很多的学费”。董洪均则是“思想前进”(这是当年阅卷教师的评价),回答说“报考学校改造思想,求得自己的能学习新的态度”。考生叶清玉则是“为了要学好知识技能,将来为人民服务,所以才升学”。
在做答案时,考生不会使用新标点符号,新词语乱用的现象就更多了,以今天的观点来看,就是不知所云,但在当年则是“最前进的思想”。如考生杨华深在作文中就写有“免得人民受着压迫和痛苦的生活”,徐士斌写着“为主(祖)国国家人民服务”、“学毕业前进”。考生陈远勋则是“现在美帝要想欺敏(负)我国,只是我国须不能得他欺敏(负),也可知道还不畏巨(惧)的要升到很高的……,自己的身子(应该是思想)亦提高”。
在一些常识题目中,考生的回答也是花样百出。如回答“我国有多少年的历史和好多人口”一问时,有学生答19年的,有答30多年、60年、几千万年的,还有一个学生答成是1952年、有27万人口。在回答“我们的祖国叫什么?首都在那里”一问时,考生曾敏文就答“我们的祖国名叫共产党,首都在莫斯科”。曾远惠答“我们的祖国名叫中央人民政府”。
陈历瑶答“我们的祖国名叫中国,首都在台北”。考生蒲正芸答案是“我们的祖国名叫金日成,首都在朝鲜南部”。罗仲良答“我们的祖国叫斯大林”。在回答“国旗上有五星,大星代表什么?四颗小星代表什么”一题时,就有80%以上的考生答不上。考生杨华洁答成是“国旗上有五颗星,大星代表斯大林,四颗小星代表毛主席”。顾兴全答成是“大星代表全世界儿童的歌声,小星代表人民前进”。还有的考生答成是“大星是代表工人,小星是代表民族”、“大星代表毛泽东,小星代表朱德”等等。
当然,在考试的答卷中,也反映了部分学生那种强烈的求知愿望。如考生刘大雄在作文中就写道,“我实在想读书得很,就怕成绩差,考不取。去年我在村里学习过几个月的土改文件,感觉自己文化水平太低,对工作和学习都吃力得很”。在报考县女中的地主女儿考生中,通过了土地改革、镇反运动、抗美援朝等运动后,“已经认识到祖国的伟大,并决定了自己的正确方向,(她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倒向人民一边,只有极少数人仍然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
1952年秋季招生工作是从6月4日收到宜宾专暑文教科教行字第260号通知后开始进行宣传动员的。7月3日开始报名,11日举行招生考试,13日发布录取新生榜示。这次招生,除了小升初外,还进行了第一次高中招生(高55级1班,称为高一班,是南溪办高中的开始)。高小毕业生升初中共有211人报名,录取了106人,录取的最高分是88分,最低分17.3分,平均录取分数为46.3分。报考高一班的有72人,录取了34人,最高录取分数是80.1分,最低录取分数是20.8分。这次招生考试,初中三下班和高中一上班都是几个学校招来的学生,而且高中一上班和初中一上班的学生还有休学多年,解放后一直未上学的。如高一班的张某相、初一上的谢某萱、李某坤等,这些学生“思想还很迷信”,如张某相在早晨吃饭看到同学吃饭时打破了饭碗,就认为自己这一天都不吉利,要倒霉。
在这次高中招生考试的政治常识中,学生回答也是错误较多。如在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经济包含那些成份?何为领导成份?”一题时,有些学生答成“包含有国营经济由人民领导,个体人济由个人领导。有农业合作社经济由农民领导,有私人资本经济由那些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消费合作社经济是人民领导,信用合作经济是由国家领导。联营合作社是由参加合作社的社员领导,是由小资产阶级领导”。还有答“领导成份是中贫等的农民工商”、“合作社经济是领导成份”的。在回答“联营社与合作社有无不同,联营社是属于那种性质的经济”时,就有考生答“合作社是属于政府”、“联营社是属于合作经济”、“联营就是把自己的东西、钱一同联在一起来的经济,经营的钱,大家一齐享受,一齐吃用。等于一个大家庭一样,是共同经营共同享受那种经济性质。
合作社就是一个出一点会费(三万二万都可以),由政府派工作同志去帮助他们管理,他们出得有会费去购东西,价目(格)就要少一点”,“联营社是以公私兼顾为目的,是属于个体经济。而合作社就是以城乡互助为目的,是属于集体经济的”,“联营社是属于集体经济”、“联营社是工人在市场上组织成的,合作社是农民组织成的”、“联营社是私人所组成的合作,合作社是国家所组成的。所谓是国营经济”、“联营社与合作社没有不同的地方,因为他们都是多数人联合起来组成的,联营社也是合作社的一种”,“合作社是公私合营”、“联营社是属于半资产消费”、“联营社的商品人人都可以购买,而合作社就要加入了社的社员方可购买。联营社是属于社会经济”等等错误答案。
在回答“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国民实行专政,这种说法对不对?”一题时,考生罗治和就答“对人民和国民都同样的实行民主”,张光相答“民主专政就是对国家实行民主”,刘泽英答“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对人民实行民主是不对的,但对国民实行专政一(也)是不对的。而这种说法决定是不对的”。还有的考生答“对人民实行民主专政的制度是对的”,有的答“不管对国民、人民都是实行民主专政”。

在回答“中国革命的胜利有什么基本经验?”时,有考生就答“告诉了中国人民一定会胜利,帝国主义一定会灭亡”。在回答“为什么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人民才能彻底解放?”一题时,考生胡代琴答“因为到了共产主义时,封建制度才得全部推翻”,陈孟昌答的是“到了共产主义时,国家的不良人物全除尽,帝国主义打倒,群众思想无问题,工作有计划步骤,经济发达,建设了各方面,全国人民才能获得解放”,温世荣则答到“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所有的反革命份子与贪污份子全被肃清,人民才得解放”。在回答“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时,考生罗成杰答“青年团是中国青年一定要经过的门户”,徐克诚答的是“青年团是农村当中的青年又在工作吉吉(积极)的历史清楚的组织,团结做工作的”。
在初中招考的政治常识考题中,考生的回答也有不少错误。如在回答“什么是三害五毒”时,考生廖昌远就说“蚊虫、苍蝇、臭虫”是“三害”,杨亲辉说“细菌战、手榴弹、高射炮、飞机、元(原)子弹”是“五毒”,王清泓则说“老虎、蚊虫、跳早(蚤)、色子”是“五毒”,而考生刘辉书则说“五毒是一种豆子”。在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的公德是什么是?”时,考生欧阳顺答的是“是工人阶级”,赵宗位答的是“走向新民主主义社会”,曾庆林答的是“抗旱、公共卫生、防疫”,陈熙楷答的是“人民不受地主压迫”,莫正连答的是“人民政府”,王成光答的是“中华民族”,华兴琼答的是“各进(尽)所能,各取所需”,还有的答成是“公德是毛泽东、朱德”,是“秋征、抗旱、防旱”、“是以前的风见(封建)”。在回答“新中国的四个朋友、三个敌人是那些?”时,考生廖昌远答“四个朋友是越南、蒙古、朝鲜、苏联,三个敌人是资产阶级、不法奸商、反革命份子”,杨章辉答的四个朋友是“金日成、周恩来、彭德怀、董必武”,敌人是“蒋介石、帝国主义、官僚、帝(地)主”。考生张万清答四个朋友是“朝鲜、苏联、亚洲、中国”,三个敌人是“美帝、日本、德国”。
在回答“抗日战争是谁领导的?”时,有的考生答“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金日成领导的”,还有答是“刘邦、项羽、陈胜领导的”,有的答“抗战是美国领导的”、“是李承晚、胡志明领导的”。考生张代富答的是“满清政府的元(袁)世凯领导的”,周淑祖答的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在回答“美国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侵略,它的前途怎样”一题时,考生陈玉琼答的是“因为中国要建立很好的国家,所以要侵略”,杨言惠答的是“因为它要在中国通商才有吃,如果不在中国通商就没得吃。所以要侵略中国”,屈锦漪答的是“为了要使自己安居乐业,所以要进行侵略”,张顺琼答的是“他想把我们打倒就将来领导我们全中国的,前途就是来领导我们”。在回答“我们革命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时,考生刘洪谟答的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封建势力”,唐清华答的是“五星”,还有答“反革命份子”、“是五星红旗”的。
1954年南溪一中高中班秋季招生时,南溪一中毕业的初中生有113人报名,南溪第一初级中学有42人、南溪第二初级中学124人(一中、二初级中学包括52年寒假毕业和同等学力的学生)、社会考生2人共281名报考。
在语文科作文考试中,结合当时的时势政治、政策教育,有学生就写了“一定要参加劳动生产,下乡分田,领导农民”、“因为我们的国家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中解放出来的,所以受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以至贫苦,没有饭吃,没有衣裳穿”、“求得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科学头脑”、“资本主义国家里劳动是资本家札(榨)取利润的泉源”、“今后我们亦投入农村中去生产,献出最大的精力来追求更大的利润”、“新社会的教育势力是为劳动而服务的”等等答案。在这年的高中招生考试中,南一中有部分学生如牟守礼、许佐宣、万继武、李威如、邬叙昌、范天雪、王克欣、陈廷君、邓国华、吴科玉、刘惠勋、廖云珍等,在数学科的考试中都没有考出水平,因而未达到录取分数线未被录取。

作者近照及简介:

王小荣,四川宜宾南溪区人,1984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物理系,中学高级教师。爱好读书、游山玩水、集邮,收集地名邮戳、各类文史材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