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号完整性和电源完整性基本介绍

 红色蒲公英36u4 2022-12-09 发布于江苏

1. 杂谈

今天是上班的第一天,这条博客从年前写到了年后,够久的了。
以下是年前的话:
反正已经没心思干活了,那就摸鱼学习弥补下之前落下的知识吧。
学习还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的,学完新知识,感觉整个人都升华了下,还是多多学习,带着好奇心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精神的富足远比看似喧闹的世界带来的满足感要持久。
我发现我好久没在文章里自言自语了,翻了下以前的文章,还觉得自己挺可爱的,这也是我的成长过程,不是吗,哈哈哈。。。
另外看以前的文章,发现好多都不记得了,而且看里面还有文字错误,还是要定期的回顾下,把文章整的越来越严谨。

开始今天的学习,信号完整性和电源完整性,这两个完整性一般在高速信号中要关注。
什么是高速信号?
一般认为工作频率超过50MHz就是高速信号。
按公式推算的话,可以参照下面计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信号完整性(SI)

涉及新概念,我主要想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 是什么?
  • 影响什么?
  • 什么时候会出现这种影响?
  • 怎么解决?
  • 为什么要解决?

那么对于信号完整性,想了解的问题包括:
1) 什么是信号完整性?
2)什么导致了信号不完整?
3)为什么要保证信号完整?
4)如何才能保证信号完整?

2.1 定义

什么是信号完整性?
SI:Signal integrity。信号完整性指的是信号在传输路径中,没有造成较大的失真,能保证其应有的波形。意思是,信号的幅值相位时序等没有很严重的衰减和畸变,跟进入传输系统前差异不大,至少是在容差范围内。

2.2 产生原因

信号完整性产生原因:

  • 信号上升沿变陡, 带宽高,也就是包含的频率多,所以易出现反射,串扰等。
  • 芯片工作电压低,导致信号受干扰翻转。
  • 板子集成度高,串扰影响严重。

2.3 分类

信号完整性的主要分五类:

  • 阻抗突变引起的反射与失真
  • 网络间的串扰
  • 噪声(同步开关噪声SSN和源、地反弹)
  • 电磁干扰和辐射
  • 时序完整性(延时、偏差和抖动)

2.3.1 反射与失真

反射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阻抗不连续,反射产生的后果是波形出现过冲、振铃。阻抗不连续来源有:

  • 过孔
  • 参考平面不连续
  • PCB走线宽度变化
    解决方法是进行阻抗匹配
    信号衰减和色散我归类到失真上。

2.3.2 串扰

串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电磁耦合,由互感和互容造成,后果是电压电流尖峰。
解决方法是,优化布局布线,减少信号之间的耦合度。

2.3.3 源地反弹

什么叫源地反弹?指的是电路中有大电流涌动时,电源地上有大量噪声波动。
反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电平切换引起的噪声电流,后果是电源地产生噪声电压。解决方法是,优化布局布线,减小噪声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2.3.4 电磁干扰

包括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

2.3.5 时序完整性

时序完整性包括信号的延时、偏差和抖动
延时产生的原因:驱动过载、走线过长。
偏差产生的原因:信号走线长度不等。
抖动产生的原因:噪声、反射、串扰等。

2.4 术语

轨道塌陷:电源和地之间得电流变化时,导致电压变小,变化得厉害时,就像突然产生了塌陷一样。
地弹:相对于电路板的地,芯片内部的地电平不停的跳动。
插入损耗:由于器件的插入发生输入功率的损耗。
色散效应:电磁波的相速度随频率改变的现象。高频比低频波速慢,所以传输一段时间后易造成波形不完整。

3.电源完整性(PI)

电源完整性其实是信号完整性的一部分。

3.1 定义

PI:power Integrity.电源完整性,指的是电源来源及目的端的电压及电流是否符合需求。

3.2 产生原因

电源不完整有以下原因:

  • 瞬态电流过大,电源响应慢导致电压波动大
  • 寄生电感导致电压波动
  • 噪声电流产生的共振模式

3.3 分类

电源完整性分以下几类:

  • 同步开关噪声(SSN)
  • 谐振及边缘效应
  • 电源阻抗

3.3.1 同步开关噪声

同步开关噪声产生原因是同步切换时,引起地弹或者电源反弹。后果是引起电路误触发或者时序问题,解决方法也是优化布局布线。

3.3.2 谐振和边缘效应

产生原因:电流噪声引起电源平面层的谐振。
谐振是指电源、地平面由电感电容组成,层之间可看成共振腔,所以可以产生串联或者并联谐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边缘效应,主要指的是边缘的反射和电磁辐射。噪声会加剧边缘效应,添加去耦电容可优化。

3.3.3 电源阻抗

同一电源网络下,阻抗并不为0。控制阻抗,可控制噪声的影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控制阻抗的方法有:

  • 使用电阻率低的材料,比如铜;
  • 用较厚、较粗的电源线,并尽可能减少长度;
  • 降低接触电阻;
  • 减小电源内阻;
  • 电源尽量靠近GND;
  • 合理使用去耦电容

参考文献

《ANSYS信号完整性分析与仿真实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