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装饰性技法弥补笔墨不足,张启绘《清溪话旧》

 夕妙斋 2022-12-09 发布于上海

山水之间有古木层林,看着绯红的树叶,就知道画家描绘的是秋天景色。一般来讲,画秋山有两种形式。

其一,用水墨画法,突出秋天的萧瑟清冷。其二,用色墨并重的手法,描绘秋天的丰富色彩。

很明显,创作这幅《清溪话旧》的画家,采用了第二种形式。画中有明显的水墨皴染,也有明丽夺目的色彩。

这幅画是清代画家张启的作品,关于这位画家的生平经历,已经无法考证,仅能得知他是浙江人。

从作品来看,他的画法有别于四王一脉的正统山水,反而更像明末的武林画风。

图片

张启 清溪话旧

武林画风是指明末画家蓝瑛开创的风格,承接宋代院体技法,参考明初浙派风格,描绘带有装饰性美感的山水画作。

蓝瑛是杭州人,杭州旧称“武林”,他开创的风格因此而得名。也许由于张启和明末蓝瑛是老乡的缘故,他在笔墨构图上,完全致敬蓝瑛。

只不过他用笔相当单一,缺少节奏韵律。也许有人已经看到了,画中题跋写着“法高房山意”,画家说他是在模仿元代的高克恭。

到底是画家弄错了,还是小编在乱讲?仔细欣赏一番就能发现,《清溪话旧》并没高克恭的标志性风格水墨云山。

这幅画重点表现的是勾描与皴染,缺乏元人笔意流露出来的柔逸苍润。

图片

张启 清溪话旧 局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进行一些推测。由于张启知名度不高,他没有机会看到高克恭的真迹。

或者,他为了卖画,假托临仿元人画风,容易吸引买家的注意。不过,这一点小瑕疵,不影响欣赏张启对武林画风的继承。

从《清溪话旧》就能看出来,装饰性技法运用得当,可以弥补笔墨上的不足。也许是功力的问题,张启用笔显得有些琐碎软弱。

应该是坚硬挺拔的山石,被他画成了土堆。应该是遒劲有力的古松,让他画得好似盆景人为摆出造型。

图片

张启 清溪话旧 局部

从《清溪话旧》中可以看到,传统山水画的核心要素还是技法。为了弥补技法上的不足,张启想到了运用装饰性技法也是一个聪明人。

蓝瑛曾经画过类似题材的作品,张启基本上没有任何改动,完成了这幅《清溪话旧》。从这细节也能想到,他之所以被人遗忘的原因。

学蓝瑛风格,还没有超越蓝瑛,注定会有这样的结果。无论是仿古出新,还是借故开机,都在强调个性。

作品没有个性,哪怕画得再好,也无法被人长久记住。张启在创作中留下的遗憾,很多古代画家都会遇到。打破束缚,才会留名画史;亦步亦趋,只能被人遗忘。

图片

张启 清溪话旧 局部

客观讲,这幅画有形无神,算不得什么精品力作。欣赏这幅画是为了弄懂两件事,好的画家要有深厚学养,要有自己的风格。

没有风格的画家,很难在画坛拥有一席之地。学习的过程好像升级打怪,目的都一样,方法未必相同。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否则就会走上的张启的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