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救命”的大蒜

 可以的涂鸦 2022-12-09 发布于江苏

“救命”的大蒜

秋天扦插了一小块地的大蒜,没想到,居然长势喜人。

周末,下着绵绵细雨。下班到家,没有去市场买菜的热情,看到地里的大蒜,不知是因为长得太高太长而歪了,还是夜里风大雨大被吹倒了。想着倒向一边的它们,如果不剪下来吃了,也会变黄,就动起了剪刀。

很少下厨的自己,做了一盆大蒜炒鸡蛋。

地里的大蒜长得真是好啊。虽然只是用剪刀只是从蒜的茎上剪下,可长长的蒜,在不小的脸盆里还是放不下。又想,这蒜,从地里剪下,经挑拣再下锅,前后不过半个小时,用我们家经常说的,那就是“活杀”的蔬菜啊!

看着大蒜,想着疫情当下,据说说得很响的某药,市场都已断货。而朋友圈里,得了新冠怎样的症状,如何恢复健康以及这样那样的信息,无不充斥着人们的眼睛。似乎,对于病毒而言,每个人都成了案板上的羔羊,任病毒的宰割。

热了油锅,开始大蒜炒鸡蛋。感觉这大蒜炒鸡蛋,真有“救命”的意思。

年过半百,不知吃了多少次炒大蒜。记忆中,清晰地记着,对炒大蒜培养起感情的那一次。

应该是小学三年级吧,在一座叫中安桥的边上,有一所叫高额的小学。一个长得不高,皮肤有点白,很内向不经常说话的小女孩,就在那所小学读书。

学校很小,小得没有围墙,一至五年级的平房教室,立在不同的区域。三年级教室,是一个近靠学校教师办公室的那间不大的房子。教室南边,有一个小小的天井,教室北边,是学校老师的宿舍。上课的时,偶尔还可以看到空课的老师去宿舍拿忘记带的东西。

教三年级的是顾老师,她的脚,不知什么原因,是崴的。每次看她走路,大家的心里总有些难过。因为她每走一步,都像摇船一样,把自己整个人要前后左右的划一个圈,才前进一步。乡村小学,师资配备不足,所以,顾老师既是班主任,又是语文和数学老师。当时的学校生活,除了音乐、美术等课程由其他老师兼任外,其余所有的时间,都是与顾老师在一起。

那年春天,流感盛行。

教室里,常有同学因为感冒而请假。

一天,晨会课上,顾老师讲起了流感的症状,流感的预防,到最后,她竟然说起,多吃大蒜,可以防止流感,可以杀死病菌,可以让感冒的人早日恢复健康。

那天放学到家,小女孩赶紧将多吃大蒜可以防止流感的消息,告诉给了家里人。于是,从那天以后,每天中午回家吃饭,餐桌上,炒大蒜就成了一个她们家的经典菜。

她记得,当时,掌勺的重任,还在奶奶手里。奶奶做的炒大蒜,清炒之外,有时还与鸡蛋一起炒,难得还会有大蒜炒肉丝上桌。每每吃到奶奶做的炒大蒜,她似乎总能看到,自己吃下的一筷一筷又香又绿的大蒜,正转化为一个个看不见的勇士,与想入侵身体的感冒病毒作战呢!

不知是常吃大蒜的原因,还是那个时候流感本就没有在教室里大规模地传播。吃大蒜的求学时光,她真的是远离流感,她们姐弟几个,吃得都像小猪仔一样,胖胖的。

或许是小时候常吃炒大蒜培养了与大蒜的感情,以后的日子里,炒大蒜,也成了习惯选择的一盘菜。

她家孩子读中学时,因为住校,每个休息日,都要去送一次菜,既是增加营养,也算是创设与孩子交流的机会。为孩子送的菜中,炒大蒜,也是她家的一个保留菜。这时的炒大蒜,在她小时候奶奶的清炒大蒜、大蒜炒鸡蛋、肉丝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大蒜炒黑木耳。

炒大蒜多香啊!再加上鸡蛋,那就是香上加香。且,大蒜的绿,加上鸡蛋的金黄,光凭色彩,就够吸引人的眼球。而如果是大蒜炒黑木耳,那就是绿色之中盛开着一朵朵黑色的花儿。

后来明白,吃了炒大蒜,嘴里就会特别难闻,而吃的人自己未必会有很深的感受。这难闻的气味,在公众场合,还会影响别人的呼吸。

于是吃大蒜,好像成了考量个人修养的一种表现,吃不吃大蒜,似乎也成了一个很难决定的事情。

突然的疫情,让炒大蒜又一次大方地来到餐桌。虽然明白,炒大蒜中大蒜成分中对于预防感冒,抵御病毒而言,其作用真是微乎其微。然内心里,因着小学里特殊的经历,还是一直坚信着,炒大蒜的神奇。因为,胃口好吃得好,就能保持身体强壮,而强壮的身体,是抵御病毒最好的武器!

或许,炒大蒜,已成了一种象征,一种抵御感冒、对抗病毒的象征;一种身体硬朗、百毒不侵的象征。

“救命”的大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