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变历史的一次出恭,打断了一个“热血青年”的舍生取义

 浅谈青史品历史 2022-12-09 发布于福建

历史上有哪些偶然事件曾经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呢?

这就不由让我想起了清宣统二年发生的一次震惊全国的大事。

1910年,孙先生领导的多次反清革命屡次失败,许许多多的参与革命的青年丧失生命。

有人指责孙中山远程指导革命,自己却从来不上前线,是在用其他人的性命来成就自己的功业。

为了平息这些流言,彼时身为孙中山心腹的汪精卫,毅然决然和同盟会的同志们,赶赴北京,刺杀宣统皇帝的生父摄政王载沣。

经过多日的调查,汪精卫获悉了从载沣的亲王府到上朝的地方,必然会经过一条石板桥,桥底平常也没有人会注意。

汪精卫计划在此处桥底埋设炸药,待摄政王上朝经过此地时,引燃炸药,与其同归于尽。

计划虽然做的很简单粗暴,但是如果能成功,效果却是极好的。

但在铺设炸药的那个晚上,一个非常偶然的事发生,在他们铺设炸药的时候,一个内急的附近居民,跑到了石桥附近方便。

那时候的北京已经设置有公共厕所,根据规定随地大小便是要罚款的,但是人有三急,而且是在深夜,这个居民就抱着侥幸心理来到这个偏僻的地方出恭。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出恭居然改变了历史。

老北京人嘛,难免有些喜欢多管闲事,当时蹲下方便的时候,他隐隐绰绰的看见桥洞里有几个人影。

办完事之后,此人提上裤子,还跑过去看了一眼才跑走。

桥洞里安装炸药的几人,有所察觉却不以为意,在安装完炸药之后就抽身离开了。

却说的那个凑热闹的居民,回了屋子之后,越想越不对,就叫上了几个街坊跑去报警了。

搁那时候已经有警察了,中国警察的开山鼻祖就是袁世凯,1902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天津效仿西方进行试验,定下警务章程,清政府一看觉得不赖,就命令各省一起效仿办理。

言归正传,警察局接到居民报警之后,立即出警前往桥洞下方查看情况。

到达现场的时候,里面早已经没人了,但是有动土的痕迹,这些警察也是挺有胆色的,居然就将土挖开,看见了里面有一个大铁罐,铁罐上还连着一条线到旁边。

一猜就知道是一个大炸弹,这下警察们不敢轻举妄动,附近的人都知道摄政王每日必经此处,这必是有反贼在准备刺杀他,于是急匆匆的上报。

此事一出,立即惊动了九门提督毓郎,警察内城总厅厅丞章宗祥,内务部尚书善耆。

章宗祥后来在五四活动中名列“三大卖国贼”,而善耆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女儿——川岛芳子。

警察们根据铁罐找到了一个铁匠铺,铁匠面对这种要掉脑袋的大罪,哪敢隐瞒,详细的把定做铁罐的人的体态特征,口音详细详实的供述出来。

于是根据线索,大索全城,很容易就找到了汪精卫的人所隐藏的照相馆。

很快,汪精卫等人就被抓入狱中,在狱中的汪精卫还留下了那首广为传颂的诗词:“

慷慨歌燕市,

从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

入狱的汪精卫将刺杀的大罪揽在了自己身上,颇有几分舍生取义的气概。

彼时的大清已风雨飘零,主审的官员也不想引起更大的民愤,就索性将汪精卫判了一个监禁。

武昌起义之后,清政府大赦革命党,汪精卫出狱,北京城的居民们争相前来一睹风采。

彼时的汪精卫还是一个单纯天真的人,极其富有信念。

谁又能想到,日后的汪精卫会曲线救国呢。

若是当时那个北京的居民没有随地大小便,那么是否汪精卫就会以美名流传青史呢?

谁也不知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