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真实的汪精卫暗杀摄政王,整个过程都充满了尴尬

 历史客栈 2023-11-17 发布于山东

历史客栈原创视频:历史上真实的汪精卫暗杀摄政王,整个过程都充满了尴尬

————下面是文字版————

汪精卫暗杀摄政王的故事,一直都被认为是汪精卫的高光时刻,但实际上,这个故事远远没有传说的那么惊险刺激。

按照有些媒体的说法,汪精卫亲自抱着炸药,埋伏在摄政王经过的小桥下面,准备与摄政王同归于尽,被捕后也是宁死不屈,还留下那首著名的诗:“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这样一来,一个勇敢果断、视死如归的革命青年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汪精卫的表现远远没有这么精彩。

汪精卫确实是那支暗杀团的成员,但是,去埋炸药的并不是他,而是黄复生和喻培伦,而且,过程也是很尴尬。

第一天晚上,黄复生和喻培伦去了小桥,刚挖了不久,就引起了周围的狗叫,两人只好逃走了。

第二天晚上,两人好歹埋好了炸药,却又发现引线短了,只好又回去找引线。

直到第三天晚上,才终于把引线接好了,却没想到,又被周围的老百姓发现了,报告给了警察,警察过来把炸药全都带走了。

看看吧,这两人也太没有经验了,全程都充满了尴尬!

至于传说中的主角汪精卫,根本就没来过这座小桥,有人说他是负责点燃炸药的,但是还没等他去,炸药就被警察没收了,汪精卫也被顺藤摸瓜抓进了监狱。

那么,汪精卫在监狱里的表现如何呢?真的是视死如归吗?其实也未必。

有一次,汪精卫发现监狱的墙上有一根大钉子,想一头撞死,但是发现钉子太高,够不着,只好放弃了。

还有一次,汪精卫出来放风的时候,看到院子里有一口井,想跳井自尽,结果最后也没跳成。

总之,汪精卫在监狱里生活得还算不错,虽然也有过“慷慨就义”的想法,但最后还是活了下来,并因为那首慷慨激昂的诗,名扬天下。

这就是汪精卫暗杀摄政王的真相,远远没有传说的那么惊险刺激,但是,人们还是更喜欢听惊险刺激的故事,至于真相到底如何,没有多少人关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