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珅小时备受欺负,发达后穷亲戚找上门,他笑道:“帮我晒银子去吧!”

 四季视野 2022-12-09 发布于北京

和珅10岁时,为了讨生活,四处找亲戚借钱。可亲戚不是嘲讽就是打骂。当他发达后,亲戚却找上门攀关系,和珅笑道:“好啊,帮我晒银子去吧!”

清朝的和珅是有名的巨贪,其家产更是比国库还充盈,而拥有如此财富的和珅,个人生活自然很是奢侈,但和珅小时候过得却很凄惨。

和珅幼时丧母,父亲虽为太保,但常年戍守边外,因此和珅和弟弟和琳都是跟着后母生活的。

和珅的后母狠毒,对和珅及其弟弟非打即骂,二个幼童心中苦闷,可也无法告知父亲。

再加上和珅的父亲为官清廉,家无余粮,日子过得很是清苦。不过和珅及其弟弟天资聪颖,并且认为读书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于是二人发奋苦读,在和珅9岁时,二人就凭借自己的聪慧被选进入咸安宫官学。这是一个贵族学校,但也不是有钱就能去,还得经过层层筛选,每年也只收录80人,且每旗中也仅有10人可入选。

而他们的学费是由朝廷出资,但个人的生活费还是要自己承担的。虽然和珅的父亲两袖清风,但为了让两个儿子有出息,也是想尽了办法给他们攒钱。

可在和珅10岁时,和珅的父亲却因病离世。没有了父亲,后母对和珅及其弟弟自然更加苛刻,两人的生活也更加困苦。

但学业不能丢,和珅明白这是他和弟弟唯一翻身的机会,为了能够有钱上学,他只能低声下气地找族人借钱。

起初也有一些人可怜两人的境遇,会借给他们一些钱,可时间长了,族人们对两人就越来越厌弃,甚至在遇到和珅前来借钱时,他们还会拳脚相加。

当时的和珅也终于见识到了人情冷暖,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于是和珅读书更加用功,他还学会了满汉蒙藏4种语言。

和珅的努力没有白费,很快得到了直隶总督冯英廉的赏识。他见和珅为人俊朗,满腹才学,以后定不是普通人。

于是冯英廉便决定将自己的孙女嫁给和珅,以当时和珅的家势,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能攀上这样的亲事。

冯英廉对和珅寄予厚望,并亲自将他送上考场。谁知和珅却因为肚子疼而发挥失利,名落孙山。可冯英廉却并未失望,而是利用自己的关系帮着和珅牵线,让其进宫做了一名皇家侍卫。

和珅的运气也很好,才刚进宫就和乾隆见了三次面,乾隆对这个长相俊朗的侍卫很有好感。

而和珅在给乾隆做侍卫时,也做了许多功课,他不仅临摹乾隆的书法,还背诵学习乾隆的诗文,更善于揣摩乾隆的喜好和心思,懂得察言观色,适时奉承,很快就得到了乾隆的宠信。仅仅10年间,和珅便官至军机大臣。

得到乾隆信任的和珅,财源也跟着滚滚而来。那些曾经瞧不起和珅的族人,也纷纷前来和珅身边讨赏。

和珅对于年少时的遭遇无法释怀,但也不想得罪他们。于是便留他们在自己府上,让他们帮着自己“晒银子”。

连晒了十天之后,这些族人便都无故离开了,下人觉得奇怪,忙禀报和珅。和珅便让下人数银子,结果发现少了327两银子。

下人忙说要将族人追捕回来,可和珅却笑笑说:“算了,放过他们吧,反正以后他们也不会再来了。”

和珅明白世人都贪财,而这些族人来找和珅,无非是想要从他身上得到好处。若和珅不给他们好处,日后他们四处宣扬,会有损自己的名声,所以,才想出让他们晒银子的计策。

他们日日与银钱相伴,自然会生出觊觎之心,现在他们得了好处,以后也不敢来了。而和珅只用了327两银子,就换来了好名声和永久的安静,确实是明智之举。

只是贪财的和珅最终还是被嘉庆赐死了,不过,如果和珅的弟弟和琳还在世,那或许和珅的悲剧下场不会来的如此之快。

大多数人对于和珅的弟弟都不太知道,其实和琳比和珅更加有才有能力,若他弟弟没有英年早逝,恐怕和珅也不会那么快就被嘉庆清算了。

起初,和琳没有直隶总督的提携,刚开始也只是在朝中做了一个小官。然而,为人圆滑的和珅早就明白“强将手下无弱兵”、“宰相门前七品官”的道理,于是,和珅让和琳跟着阿桂。

于是,和琳先是跟着大将阿桂作战,阿桂年迈以后,又跟着福康安东征西战。后来,和琳被升至四川总督,深受乾隆与太子的信任。和琳的军事才能很强,多次立功。

虽然和珅是乾隆面前的大红人,但和琳却得到了众多人梦寐以求的三眼花翎。三眼花翎是非常稀有的一项殊荣,从乾隆登基开始,一直到清朝灭亡,也只有7人,被赐予了三眼花翎。

在平定廓尔喀的战斗中,和琳表现出色,靠战功得到了乾隆的重视,虽然出身不如福康安,但是和琳也成为了三眼花翎的持有者。然而不幸的是,在围攻平陇的战役中,感染瘴气,年仅42岁。

乾隆得知消息后,痛心不已,还追封了他为一等公爵,配享太庙。

由此可见,当时的和琳不仅深得乾隆与嘉庆的信任,更是手握兵权。若他没有死,嘉庆想要对付和珅肯定会有所忌惮。可人算不如天算,和琳与乾隆先后离世,和珅的两大靠山没了,嘉庆自然也不必对他手下留情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