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出处意思?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不鸣叫就罢了,要是鸣叫就会使他人惊讶,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刘开曙图书馆 2022-12-10 发布于湖北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词语解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鸣:动词,鸟叫。成语为褒义词。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常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连用,原指南方的土山上有一种鸟,三年不鸣不飞,但一飞便可冲天,一鸣便能惊人。后世遂用“一鸣惊人、一鸣、一飞鸣、冲天翼、三年翼”等。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但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






扩展资料

典故:

楚庄王继位,整日田猎饮酒,不理政务,朝中之事交由成嘉、斗般、斗椒等若敖氏一族代理,还在宫门口挂起块大牌,上边写着:“进谏者,杀毋赦”。

一日,大夫伍举进见庄王。楚庄王手中端着酒杯,口中嚼着鹿肉,醉醺醺地在观赏歌舞。他眯着眼睛问道:“大夫来此,是想喝酒呢?还是要看歌舞?”伍举话中有话地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怎么也猜不出,特此来向大王请教。”楚庄王一面喝酒,一边问:“什么谜语?这么难猜。你说说!”

伍举说:“谜语是'楚京有大鸟,栖在朝堂上,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令人好难解,到底为哪桩?’您请猜猜,不鸣也不翔。这究竟是只什么鸟?”楚庄王听了,心中明白伍举的意思,笑着说:“我猜着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鸟。这只鸟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等着瞧吧。”伍举明白了楚庄王的意思,便高兴地退了出来。

后来楚庄王便传令解散了乐队,打发了舞女,此后远离酒色,亲自处理朝政,楚庄王开启霸业自此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