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第七篇之《至真要大论》10

 唐眉 2022-12-10 发布于河北

第十三节:从整体恒动观来看季节气候与脉象的关系问题

一、寒热盛衰的的规律

【原文】

帝曰:胜复之变,早晏何如(1)?

歧伯曰:“夫所胜者,胜至已病,病已愠愠,而复已萌也(2)。夫所复者,胜尽而起,得位而甚(3),胜有微甚,复有少多,胜和而和,胜虚而虚,天之常也(4)。

帝曰:胜复之作动不当位,或后时而至,其故何也(5)

歧伯曰:夫气之生与其化,衰盛异也(6),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7)。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8);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9)春夏秋冬,各差其分(10)故《大要》曰: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11)谨按四维,斥候皆归,其终可见,其始可知(12)。此之谓也。

【详解】

(1)胜复之变,早晏何如

“胜”,即胜气。“复”,即复气。“早晏”,即早晚或先后。张介宾解释为迟速,其注云:“言迟速之应。”此句是问在胜复之气的变化中,复气出现有快有慢,有早有晚的原因。

(2)夫所胜者,胜至已病,病已愠愠而复已萌也

“所胜者”,指胜气。“胜至已病”,即在胜气作用之下而发生的疾病。“愠”(yun音运),通蕴,有蕴含,蕴藏之意。“病已愠愠”注家解释不一,张介宾、高士宗解释为病将痊愈而未全除之时,复气即已产生。张注云:“病将已,尚愠愠未除,而复气随之已萌矣。”高注云:“病方已,中犹愠愠之时而复气已萌也”马莳、张隐庵则解释为疾病发生之后,复气即随之发生。马注云:“夫所胜者,胜至已病,正愠然而复气已萌。”张注云:“病已愠愠而复已萌者,谓复气已发萌于胜气之时也。”此句意即有胜气就必然要产生复气,而且在胜气刚刚作用之时复气即已开始产生。注家上述两种解释,虽然对复气的产生有早晚迟速之不同,但窃以为这两种解释都指出了在胜气作用下必然产生复气。因而其实质上并无区别。

(3)夫所复者,胜尽而起,得位而甚

“所复者”,指复气。“胜尽而起”,指胜气作用将尽之时,复气的作用即可表现出来。“得位而甚”,“位”,指复气的本位,例如湿气来复时,其本位为四之气燥气来复时,其本位为五之气;火气来复时其本位为三之气等等全句意即胜复之间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胜气已尽时,复气作用就可以表现出来,而在它的本位所属的一段时间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春天风气偏胜,一般来说,由于气候自然调节的原因,作为复气的凉气当时就已经开始产生,到了春去夏来之时,凉气的作用逐渐明显,而到了秋季则更加明显,甚至形成偏胜之气张介宾注:“胜尽而起,随而至也,得位而甚,专其令也。”即属此义。

(4)胜有微甚,复有多少,胜和而和,胜虚而虚,天之常也

“胜有微甚”,即胜气有大有小。“复有多少”,即复气亦随之而有少有多。“胜和而和”,句中前一个“和”字,指胜气和平例如春天虽然风气偏胜,但是这个风是鸣条律的春风、和风。后一个“和”字,则是指复气也相应和平。“胜和而和”,意即胜气温和,复气也相应随之而温和。“胜虚而虚”。句中的前一个“虚”字,指胜气虚衰。例如春天应该风气偏胜,气候温和,但是在胜气虚衰之时,则出现了应温反凉、风气不及的气候变化。后一个“虚”字,则是指复气也会因此出现相应的虚衰。例如春应多风而风少,应温而反凉,则在胜气所属的时间过去之后的下个季节中,作为复气的凉气也就会随之减弱,由凉变热,形成热气偏胜“胜虚而虚”,意即胜气虚衰,复气也必然随之而相应虚衰。《气交变大论》所述,“春有鸣条律畅之化,则秋有雾露清凉之政”,就是指“胜和而和”而言。所述之“春有惨残贼之胜,则复有燔灼炎暑之复”,就是指“胜虚而虚”而言。总而言之,有胜气就一定有复气,胜气盛,复气也就盛;胜气衰,复气也就衰,完全相应。这也就是张介宾所谓:“胜复之道,亦由形影声应之不能爽也。”这种自然调节现象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规律,所以原文谓“天之常也”。

(5)胜复之作,动不当位,或后时而至,其故何也

“动”,此处指复气的变化或表现。“动不当位,指有时出现与其本位不一致之处。“后时”,指与应来之时令不相应,往后延迟。前节言复气的变化是“胜尽而起,得位而甚”,这是述其常。此处是说可以出现“动不当位,或后时而至”的与应来之时或位不相应的情况。这是言其变。以下是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动不当位,或后时而至”的原因。

(6)夫气之生与化,衰盛异也

“气”,指六气。“生”,指萌芽生长之时。“化”指变化成熟,作用彰著之时。“衰”,指弱小。“盛”,指盛大。这是回答前句为什么复气的变化可以出现与时位不相一致的原因。此句意即一切气的变化,包括复气的变化在内,都由一个由生到化的过程,也就是都有一个由开始萌芽到盛大彰著的发展过程,换句话说也都有一个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在开始萌芽发生的时候变化小,表现也不显著。逐渐趋向成熟以后,变化就大,表现也就显著。前已述及,在胜气出现的时候,复气就已开始产生。到了胜气已尽的时候,复气的作用就比较明显。到了复气本位的时候,复气的变化就更加显明昭著。但是由于胜复之间,如影随形,胜有微甚,复有多少,再加上复气由萌芽开始到显明彰著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因此也就必然会出现一个复气虽已发生但不昭著,表现为“动不当位或后时而至”的现象。张介宾注“生者,发生之始,化者,气化大行,故衰盛异也,气有衰盛,则胜复之动,有不当位而后至者也。”即属此义。

(7)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

“寒”即寒冷。“暑”,即炎热。“温”,即温暖。“凉”,即清凉。“盛衰之用”,指上述寒热温凉的盛衰变化。“四维”此指辰、戊、丑、未之月,亦即每年的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实际上也就是寒热温凉的变化。其变化规律总是由温到热,由凉到寒,周而复始如环无端每年的寅、卯、辰月,即正月、二月、三月属于春季。春天气候温暖,但是由于春之温始于寅月(正月),盛于辰月(三月),因此春之温以辰月(三月)为最盛寅月为最弱。每年的巳、午、未月即四月、五月、六月属于夏季。夏季气候炎热但是由于夏之热始于月(四月),盛于未月(六月),因此夏之热以未月(六月)为最盛,已月为最弱。每年的申、西、戌月,即七月、八月、九月属于秋季。秋天气候清凉,但是由于秋之凉始于申月(七月),盛于月(九月),因此秋之凉以戌月(九月)为最盛,申月(七月)为最弱。每年的亥、子、丑月,即每年的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属于冬季。冬天天气寒冷,但是由于冬之寒始于亥月(十月),盛于丑月(十二月),因此冬之寒以丑月(十二月)为最盛,亥月(十月)为最弱。此句说明了每年的气候变化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寒热盛衰的变化过程。从季节来说,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从温到热,从凉到寒是一个由衰而盛的逐渐变化过程。从每一个季节本身来说,春之温,始于寅,盛于辰;夏之热,始于已,盛于未;秋之凉,始于申,盛于戌;冬之寒,始于亥,盛于丑。这也是一个由衰到盛、逐渐变化的过程。张介宾注:“寒暑温凉,四季之正气也。四维,辰戌丑未之月也。春温盛于辰,夏暑盛于未,秋凉盛于戌,冬寒盛于丑,此四季盛衰之用。”很明确地解释了本句。

(8)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

以下是对前述寒热盛衰的进一步解释。

“阳之动”,此指一年之中阳气的运动变化。“温”,指温暖。“暑”,指炎热此句意即阳气的运动变化过程是先温而后热。这也就是说热的变化过程是一个由衰到盛的逐渐变化过程。“温”和“暑”,从阴阳概念上来说都属于阳,所以原文谓“阳之动”。

(9)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

“阴之动”,此指一年当中阴气的运动变化。“清,指清凉。“寒”,指寒冷。

此句意即阴气的运动变化过程是先凉而后寒。这也就是说寒的变化过程也是一个由衰到盛的逐渐变化过程。“清”和“寒”,从阴阳概念上来说都属于阴,所以原文谓“阴之动”。

(10)春夏秋冬,各差其分

此句是承上句而言。意即由于有上述温热凉寒的不同,所以才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气候上的差异。张介宾注云:“始于温阳之生也,盛于暑,阳之化也,始于清,阴之生也,盛于寒,阴之化也,气至有微甚,故四季各有差分也。”即属此义。

(11)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彼春之暖,为夏之暑”,意即春温是夏热的基础,夏热是由春温发展变化而来。“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忿”,此处形容气之清凉。““怒”,此处形容气之寒冷意即秋凉是冬寒的基础,冬寒是由清凉发展变化而来。

(12)谨按四维,斥候皆归,其终可见,其始可知

“四维”,即每年的三、六、九、十二月,亦即每年的春夏之交,夏秋之交、秋冬之交、冬春之交。张介宾注云:“四维,辰戌丑未之月也。”高士宗注云:“四维者,冬春之交,春夏之交,夏秋之交,秋冬之交也。”“斥候”,有观测候望之意。张介宾注为:“四时之大候也。”“终始”,此处指季节的终始,以春季为例,终为三月,始为正月,余可类推。全句意即注意观察每年三、六、九、十二月的气候变化情况,即可以分析了解该年春夏秋冬各个季度的气候变化情况。

二、四季的脉象

【原文】

帝曰:差有数乎?

歧伯曰:又凡三十度也(13)

帝曰:其脉应(14)皆何如?

歧伯曰:差同正法,待时而去也(15)。脉要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1)。沉甚日病,弦甚日病,涩甚日病,数甚曰病(17)参见曰病,复见曰病(18),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日病(19),反者死(20)故曰气之相守司也,如权衡之不相得失也(21)。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22),此之谓也。

【详解】

(13)凡三十度也

一度是一天,“三十度”,即三十天。此句是承上句言。上句谓“谨按四维,斥候皆归”,即在每年的三、六、九、十二月为温热凉寒的盛月,是春夏秋冬气候比较典型的月份。此句是说也有例外,即有时也有与月份不相应之时,但相差最多不超过三十天。张介宾注:“凡气有迟早,总不出一月之外,三十度即一月之日数也。”即属此义。

(14)其脉应何如

“脉”,即脉象。“应”,指与季节相应。此句是问脉象如何与四季的温热凉寒气候变化相应。

(15)差同正法,待时而去也

关于脉象与四时相应的问题,《内经》中多处论及甚详,归纳之,即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毛,冬脉石。这也就是《素问·玉机真脏论》中所谓的:“春脉如弦…夏脉如钩…秋脉如浮……冬脉如营……”《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谓的:“春胃微弦日平…夏胃微钩日平…秋胃微毛日平…冬胃微石曰平”这里所说的脉象与四时相应与上述内容不同。此处是从另一角度亦即从温热凉寒的盛衰角度来谈脉象与四时如何相应。“差同正法”句中的“差”字,是指脉象的差异。“正法”,即前述的寒热盛衰变化过程。“待时而去”句中的“时”字即前述的“四维”,亦即三、六、九、十二月份。“去”,即消去。全句意即一年四季脉象的差异,如同前述之寒热盛衰变化一样,也有一个由衰而盛的逐渐变化过程。只有到了各个季节的盛月,亦即三六、九、十二月,各个季节的典型脉象才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一点窃以为十分重要。这是对《内经》脉应四时的深入探讨和重大补充。

(16)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

“春不沉”,即春季脉不沉。“夏不弦”,即夏季脉不弦。“冬不涩”,即冬季脉不浮涩。“秋不数”,即秋季脉不洪数。“四塞”句中的“四”字,指四季。“塞”,即不通。“四塞”,即四季之气不通。全意即由于温热凉寒是一个连续过程,因此一年四季之间的变化也是一个连续变化过程。春脉弦,夏脉洪,秋脉毛,冬脉石,这是四季的正常脉象。但是由于四季是连续的,各个季节的气候变化不能截然划分,总是由衰而盛的,因此,四季的脉象也是与气候相应,由衰而盛,由不典型到典型的。春脉弦,但由于春是在冬的基础之上连续下来的,因此,春季的弦脉也是在冬季的石脉,即沉脉的基础之上连续下来的,所以春季的脉象除弦以外还同时见沉。特别是孟春、春之月,亦即正月、二月之时,沉象尤为明显。沉细而弦之脉是春季的正常脉。夏脉钩,夏脉洪,但由于夏是在春的基础之上连续下来的,因此,夏季的洪脉也是在春季弦脉的基础之上连续下来的。所以夏季的脉象除洪以外还同时见。特别是在孟夏、仲夏之月,亦即四月,五月之时,弦象尤为明显。弦大之脉是夏季的正常脉。秋脉浮,秋脉毛,但由于秋是在夏的基础之上连续下来的,因此,秋季的浮脉也是在夏季的大脉、数脉的基础之上连续下来,所以秋季的脉象除浮以外,还应同时见数。特别是在孟秋、仲秋之月,亦即七月、八月之时,数象尤为明显。浮数之脉是秋季的正常脉。冬脉沉,冬脉石,但由于冬是在秋的基础之上连续下来的,因此冬季的沉脉也是在秋季的浮脉、毛脉、涩脉的基础之上连续下来的。所以冬季的脉象除沉而有力以外,还可以见浮而无力的涩脉,特别是在孟冬、仲冬之月,亦即十月、十一月之时尤为明显。沉取有力,浮取无力是冬季的正常脉。于此可见,由于四季气候之温热凉寒密切相关,所以人体各个季节的脉象也是互相连续。因此,春见沉脉,夏见弦脉,秋见数脉,冬见涩脉属于正常,反之则属异常。这就是原文所谓“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张介宾注此云:“春脉宜弦,然自冬而至,冬气犹存,故尚有沉意。夏脉宜数,然自春而至,春气犹存,故尚有弦意。秋脉宜涩,然自夏而至,夏气犹存,故尚有数意。冬脉宜沉,然自秋而至,秋气犹存,故尚有涩意。若春不沉,夏不弦,秋不数,冬不涩,是失其所生之气,气不交通,故日四塞。皆非脉气之正。”张隐庵注此云:“春不沉,则冬气不交于春,夏不弦,则春气不交于夏,秋不数,则复气不交于秋,冬不涩,则秋气不交于冬。是四时之气不相交通而闭塞矣。”均属此义。

(17)沉甚日病,弦甚日病,涩甚病,数甚曰病

“沉甚”,即沉而太甚。“弦甚”,即弦而太甚“涩甚”,即涩而太甚。“数甚”,即数而太甚。此句是承上文而言。上文言“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此句是补充前句,指出微沉,微弦,微涩,微数才是正常脉象,如过沉,过弦,过涩,过数,亦即完全取代了四时应有脉象,不与四时相则属病脉。

(18)参见曰病,复见曰病

“参见”,即前述脉象参差出现,例如前述之沉、弦、涩、数等脉同时或在一时之内交替出现。张介宾注:“参见者,气脉乱而杂至也。”“复见”,即前述脉象重复出现,例如夏季再反复出现沉脉,冬季反复出现洪脉等,张介宾注:“复见者,脉随气去而再来也。”不论是“参见”或“复见”,均说明脉象与季节气候变化不相,属于病脉,所以原文谓:“参见曰病,复见曰病。”

(19)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

“未去而去”,即季节气候未改变而脉象已有改变,例如春三月尚未过而脉已不弦,夏三月尚未过而脉已不洪等等,均属于“未去而去”。张介宾注:“时未去而脉先去。”“去而不去”,即季节气候已经过去,但脉象仍然如前不变。例如,春已去而脉仍弦甚,夏已去而脉仍洪甚等等,均属于“去而不去”。张介宾注:“时已去而脉不去。”未去而去”,“去而不去”,也均说明脉象与季节气候变化不相应,属于反常,所以原文谓:“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

(20)反者死

“反”指脉象与季节气候完全相反,或出现从五行概念来看属于其所不胜之脉。“反者死”,意即临床上如果出现上述脉象,说明脉与四时完全相逆,因此预后不良。张介宾注:“春得秋脉,夏得冬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长夏得春脉,反见胜已之化,失天和也,故死。”马莳注:“夏见沉脉,秋见数脉,冬见缓脉,春见涩脉,则为反者死矣。”张隐庵注:“反者,谓四时反见贼害之脉也。”高士宗注:“反者,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脉非其时,反受克贼,已病而见此脉者死。”均属此义。

(21)气之相守司也,如权衡之不得相失也

“气之相守”,指季节气候与人体生理变化互相作用。“司”,有掌管、职司之义,此处指各个季节各有特点。“权”,即秤锤;“衡,即秤杆。此句是解释脉应四时的道理。意即由于人与天地相应的原因,所以脉与四时相应。气候有变化,脉象也相应随之而变化,这就好象用秤称物一样,秤杆与秤锤必须随时协调才能保持平衡。于此说明了脉应四时,实际上是人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自稳调节现象。脉逆四时,即脉象与季节气候不能相应,说明人体的这种自稳调节能力已经失常,因此,应属于疾病现象。

(22)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

“阴阳之气”,即温热寒凉之气。温热之气属阳,凉寒之气属阴,所以统称之曰“阴阳之气”。每年的季节气候变化过程,用阴阳概念来说,亦即阴阳之间的消长变化过程。春夏都属阳,但春为阳之渐,夏为阳之极由春到夏的气候变化是一个由温到热的变化过程,也是一个阳长阴消的变化过程。秋冬都属阴,但秋为阴之渐,冬为阴之极。由秋到冬的气候变化是一个由凉到寒的变化过程,也是一个阴长阳消的变化过程。一年之间的季节气候变化,也就是阴阳之间的消长进退变化。“清净”,此处指阴阳之间的变化正常进行。“生化”,指自然界生命现象“治”,指正常。“动”,指变动,此处指上述阴阳之气变化失常。“苛疾”,即重病。张介宾注:“苛,音呵,残疟也。”亦指严重的自然灾害。此句意即由于人与天地相应的原因,因此自然气候变化正常,物候现象及人体健康自然也就正常。反之,如自然气候变化失常,则物候现象及人体健康也就相应失常出现灾害或发生疾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谓:“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此与本句精神完全一致。

【述评】

本节从整体恒动观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六气之间的关系问题。从人与天地相应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季节气候与脉象的关系问题,其主要内容是:

(1)明确指出,胜复之气互为因果如影随形质言之,也就是复气是在胜气的基础上产生的,有胜气就必然会有复气,而且是在胜气开始产生时,复气就已经随之产生。这就是原文所谓:“胜有微甚,复有多少,胜和和,胜虚而虚。”“病已愠而复已萌。”既然胜复气之间互为因果,如影随形,但是为什么复气有时会出现“动不当位”或“后时而至”的情况呢?原文作了明确的解释。

(2)六气的变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由衰而盛、由弱而强、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胜气如此,复气也如此。正因为如此,所以复气虽然是在胜气产生时已同时萌芽生长,但是到它显示作用时,则又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也就出现了原文中所谓:“动不当位,或后时而至。”“夫所复者,胜尽而起,得位而甚。”亦即复气在胜气之后而出现的情况。

(3)六气的变化既然是一个由衰到盛,由弱而强、由渐变到突变的移行连续过程,因而以温热凉寒气候变化为特点的春夏秋冬四季也就不能截然划分。应该把它们之间看成是一个连续的、统一的整体。春之生是为了夏之长,夏之长是为了秋之收,秋之收是为了冬之藏,冬之藏又是为第二年的春之生。生长收藏,浑然一体。这也就是《四气调神大论》中所谓的春奉夏,夏奉秋,秋奉冬,冬奉春。因而从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就可以分析全年的气候物候、病候情况。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征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谨按四维,斥候皆归,其终可见,其始可知。”

(4)由于人与天地相应,因而人体的脉象变化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是一个由弱而强、由盛而衰、由渐变到突变的连续移行过程,因而人体的脉象变化自然也表现为一个由弱而强、由盛而衰由渐变到突变的连续移行过程。春脉弦,但由于春脉是在冬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所以春脉可以出现沉象。夏脉洪,但由于夏脉是在春脉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所以夏脉可以出现弦象。秋脉浮,但由于秋脉是在夏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所以秋脉可以出现数象。冬脉沉,但由于冬脉是在秋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所以冬脉可以出现涩象。这就是说人体脉象变化与自然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如影随形,脉象与四时相应是正常,反之就是不正常。这也就是原文中所谓的:“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参见曰病,复见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反者死。”“气之相守司也,如权衡之不得相失也。”

(5)由于自然气候变化与人体生理变化密切相关,因而气候变化正常与否就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气候变化正常,人体就不容易发生疾病;反之,气候变化不正常,则人体也就往往相应失常而容易发生疾病这也就是原文中所谓的:“阴阳之气,清净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据上所述,本节所讨论的中心问题主要是季节气候之间的关系及各个季节之间的连续性及统一性,以及在人体脉象上的具体表现等问题。它提示人们在分析气候、物候、病候时,必须从运动的观点出发,从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出发。对任何气候、物候、病候表现,都不能孤立地、片面地、机械地来对待。这是本节原文的主要精神,也是贯串整个《内经》的指导思想。是中医学中的精华所在。过去,有人提出,四时脉象中的春脉弦,夏脉鉤,秋脉毛,冬脉石等与此处所述之春沉夏弦、秋数、冬涩互相矛盾,并从而据此认为中医理论本身前后自相矛盾,并无统一认识。窃以为,提出这样问题至少还是由于质疑者对《内经》还缺乏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对于中医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还缺乏真正了解。此非经义自相矛盾而不可解也,乃非难者未得其要领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