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访谈何其三老师

 杏坛归客 2022-12-10 发布于山东

主办:

中华诗词学会评论委员会

重庆市诗词学会

承办:

奉节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受访者

何其三,女,安徽宿松人。出版词集《何其三词三百首》(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诗集《何其三绝句三百首》(黄山书社)。

采访者:

杨宝翔,1997年生,广西桂平人,文学学士,广西贵港市港北高中语文教师,《瞿塘潮诗评》编辑。曾获中青诗联校园联盟第二届“青衿杯”诗词大赛诗部二等奖。

杨宝翔

何其三老师您好!很荣幸能够跟您一起探讨诗歌,学习旧体诗词创作。不知道您是如何走上旧体诗词创作道路的呢?

何其三:

走上旧体诗词创作这条路,对我来说是偶然之中有必然。我父母都是老师,我在学校里长大,学习氛围的浓厚,自不待言。

我父亲小时候在自家开设的私塾读书,因为我爷爷早逝,成分又不好,寡居的奶奶害怕连累儿子,偷偷塞了几块银洋,让我父亲逃离故乡,外出读书,十几岁的父亲,不得不星夜出逃。这个情景让我联想到鲁迅《呐喊》自序里: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这其实应该是当时我父亲的真实写照。父亲也是从那时候起,一个人踏上了人生的征程,上了洋学堂,从中学读到大学。

大凡是读过旧书的,再怎么洋化,骨子里对古典文化的热爱,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我很小就关注到了父亲书架上满满的古籍,有《玉台新咏》《古文观止》《三言两拍》,更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虽然看不懂,但我经常偷偷地看,囫囵吞枣地看。所以有人说谁谁小学四五年级看《红楼梦》,看《三国演义》,我觉得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我也看过,是鸭吃螺丝食而不知其味般地看过。

唐诗接触得较早一些,印象最深的是,小学三年级,放暑假,母亲提议父亲教我们唐诗。在一间空教室里,父亲像正式上课一样教了我们几首唐诗,其中有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杜甫的《八阵图》,李白的《静夜思》。初中一年级,我鬼使神差地打开了宋词,读了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读了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有一种心灵被直接击中的感觉,或许他们的词恰好契合了少年的心境,从此我对诗词情有独钟,有意无意地背诵了不少。

只是当时没想致力于此,更没想着去写,偶尔读读看看,是为了打发一些闲散的时光。我一直胸无大志,对自己的前途也没什么规划,我的理想就是,像我身边的人一样,在柴米油盐中度过一生,有段时间我甚至进入了不看书的状态。我是怎么也不会知道,我会走上诗词创作这条路。浑浑噩噩的日子过得久了,突然觉得空虚无聊,我开始像学生时代一样拿出笔记本,抄诗。开始抄的是新诗,席慕蓉的居多,后来抄旧体诗词,有着小时候的基础,诗词越抄越来劲,抄了几日,便萌生了写诗的念头,又巴巴地找来了格律方面的书,开启了旧体诗词的创作之旅。

杨宝翔:

请问您最喜欢哪位前辈诗人?或者说哪些诗人对您的影响最大?

何其三:

随着阅读面的拓展,喜欢的诗人越来越多,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喜欢的诗人也会有所改变。我在读诗人作品的同时,喜欢看诗人的生平,我觉得这样可以更好的去解读他们的作品。

苏轼的豁达,还有他的天纵之才,让人喜欢他仰慕他。辛弃疾有慷慨激昂的“豪放”词,有才气横轶的散文体词,有传统柔媚的婉约,有清新的田园词,风格多样,都令人喜爱。苏轼、辛弃疾,他们的好,在过尽千帆之后,我才领略到了,而李煜、温庭筠、李清照、纳兰性德的词,令少年青年时期的我近乎痴迷。

我以前填词多,后来主攻了几年的绝句,杜牧、王昌龄、杨万里的绝句我都很喜欢。年轻时有分别心,现在分别心没有了,只要是写得好的,我都爱。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在少不更事,心境纯净时遇见的,贾岛、杜甫、李白、李煜、李清照是很小就根植在心中的名字,要说影响大,应该是他们吧。

杨宝翔:

我有时看到一些评论家点评某首诗或词的时候会说,此是“诗家语”或“词家语”,对于“诗”“词”的语言区别您怎么看?从语言上来说,您对年轻词人的创作有什么建议?

何其三: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驾驭文字的能力很重要。我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字可以救活一首诗。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审美范畴就是“味”,它指文学作品中的言外之意,也有创作者的审美理想,以及鉴赏者的审美体验。要弄清“诗家语”与“词家语”的区别,不妨先弄清“诗味”“词味”这两个概念。

缪钺先生说:“诗显而词隐,诗直而词婉。”,写作时写出各自的意味﹑趣味,特点、特色,这便是有了“诗味”、“词味”。“诗味“、“词味”的表现形式就是语言。诗作中具有“诗味”的语言,就是“诗家语”,词作中具有“词味”的语言,就是“词家语”。

语言要灵活鲜活,不要做作,在追求古雅之外,不要一味地仿古,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时语,注入一些新鲜词汇,以体现时代性。

杨宝翔:

我发现您的创作中,似乎小令和绝句较多,不知道您能否说说是什么原因?您是否比较偏爱这类短小精悍的作品?

何其三:

与我在职有很大关系,诗词创作只能在工作之余进行,白天要为稻粱谋,可用的时间基本只有晚上和早上,后来发现对路,索性就顺着路走,也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所以大家各自找对自己的路子,不要去跟风。

创作作品是很耗时间的,这个写作的人都知道。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创作出作品,篇幅小的更容易成篇,小令、绝句不失为一种选择。不过,大家都知道小令、绝句,易写难工,我能写好,或许恰好能说明我本身就适合写小令、绝句。我适时地小小地自夸一下,大家没意见吧?一笑。

杨宝翔:

词分小令、中调、长调,这三种体式的创作有何不同?

何其三:

还是先弄清小令、中调、长调这三个概念吧。钱塘毛氏分类法是按字数区分,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刘坡公说:词者,乐府之变,肇于汉世,具于六朝。若按其音律,则又雅、颂之遗也。小令盛行于五代时期,慢词尚未出现,故而小令的源起便是词的源起。

刘坡公又说:小令要言短意长,忌尖弱;中调要骨肉停匀,忌平板;长调要操纵自如,忌粗率。能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厉语,尤见错综之妙。

总之,无论哪一种体式做到了:放得开,收得回,天上人间,去来无迹,定是佳作。

奉节·白帝晨曦

杨宝翔:

您有一组《浣溪沙》专门歌咏民国女子,您为何对民国的这些女性情有独钟?

何其三:

有段时间圈内女诗人发起了用《浣溪沙》写民国女子的风潮,我跟风写了林徽因、张爱玲。

        《浣溪沙·民国女子之吕碧城》

脂粉丛中女丈夫,谈兵论剑字玑珠。芙蓉艳色胜仙姝。

泪易倾时多是恨,情难留处不如无。吟魂迁客一生孤。

其中“泪易倾时多是恨,情难留处不如无”句,被诗友赞赏不已,说看过一遍就记住了。写了两首以后,觉得意犹未尽,后面一口气又写了二十几个。

杨宝翔:

您的作品中有许多是写人物的,您是否可以分享一下创作这一类题材的心得?

何其三:

要抓住人物的性格和外形特点,刻画出较为鲜明、典型的特征,让他(她)同其他人区别开来。其实我作品的题材很广泛,因为我主张从生活中找诗材。

杨宝翔:

下面这首《浣溪沙》是我的一首习作,您可否指点一二?

               《浣溪沙·秋夜》

夜半寒雷风雨倾,山河影动月浮冥。中庭黄叶自飘零。

梦里几回春尚好,窗前一度柳还青。空余秋树老鸦声。

何其三:

文从字顺,对仗工稳,切题切景,对《浣溪沙》词牌特点把握精准,如果有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动,喉头一热的句子,可以在此基础上直接进几个阶。

杨宝翔:

诗的基本结构方法是起承转合,但我在绝句创作中尤其感到“转”很困难,总是太平淡无奇,难以让人眼前一亮,不知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何其三:

转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转得好,就合得好。转要有急智,有点类似脑筋急转弯。对于绝句,有巧思很重要。

杨宝翔:

我创作时,常感到绝句的尾句无余味,也缺少意境上的升华,对此,您是否可以提供一些建议?

何其三:

前面我讲到了“诗味”、“词味”,现在又要说“余味”,跟“味”杠上了的感觉。

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达到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让人捧读再三,不忍释手,纵使释手,还在脑中盘旋,还在心中萦绕,有了这样的效果,余味自然就有了,意境自然就升华了。

杨宝翔:

关于绝句的创作,您可不可以再和我们分享一些心得或创作技法?

何其三:

绝句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同小令一样,都是易写难工。上手很快,就那么几个字,写好却很难,也是因为就那么几个字,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 

字数少,容量大,含意深,腾挪空间小。都知道转与合很重要,其实绝句的铺垫也很重要。一次我与朋友在巢湖边漫步,她说这么好的风景,诗情画意的,你这个诗词大家给我讲讲诗词呗。彼时一叶小舟,在巢湖的风浪里出没,我拍了她一下,随口念了两句诗: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她听了,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滚。这首绝句大家都熟悉,是宋代范仲淹的《江上渔者》。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大家看到没,没有起承句的铺垫,把转结句单独拎出来,就缺少了强烈的对比,就看不出作者对渔人疾苦饱含的同情,就显得轻飘飘的,没有分量,所以我遭到友人的唾弃,也属罪有应得。联合起来看,就威力暴涨,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样诗味、余味也全齐了。总之,一首好绝句,起承转合,哪一句都重要,哪一句都不能忽视。

奉节·瞿塘峡日出

《瞿塘潮诗评》编辑委员会

顾问

李少君 周啸天 丁国成

主任委员

凌泽欣

副主任委员

潘万山 姚泉名  

委员

凌泽欣 潘万山 姚泉名 张金英 南东求 欧阳青 田学臣 郎晓梅

《瞿塘潮诗评》编辑部

主编

凌泽欣

执行主编

郎晓梅

编辑

杨宝翔 孙敏 刘怡宁 包明慧 许向荣 曾秋湘 苗丽 赵维莹 汤函霏 李嘉怡 宋柯柯 郭婉洋 杜洋 纪欢

《瞿塘潮诗评》投稿须知

1.本平台接受投稿内容:

①中华诗词曲赋联理论文章、学术论文;

②中华诗词曲赋联原创作品(须附点评);

③中华诗词访谈、热点话题讨论以及其他诗词问题争鸣文章;

④原创今人诗话、原创古今诗词鉴赏。

2.投稿请附作者百字内个人简介和一张照片。照片横幅为宜,应为原图,请勿贴置于WORD文档内。

3.请务必注明是否已被其他平台或刊物刊用过。

4.诗用《平水韵》,词用《词林正韵》,曲用《中原音韵》,使用《中华通韵》请注明,新旧韵不可混用。

5.投稿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