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量,如何理解?

 新用户12788177 2022-12-10 发布于陕西

有一种流传很久,也流传很广的中医“行业黑话”,叫做:中医(另一说中药)的不传之秘在于量,许多博学多识的老中医会经常蹦出这个结论,那么这句话有哪几个层次的含义呢?金华佗为你解读:

单味中药的剂量与疗效的关系

毒理学奠基人帕拉采尔苏斯Paracelsus曾指出:“所有东西都含有毒素,没有任何东西是完全无毒的:剂量才是决定物质毒性的关键“,是现代毒理学的基本法则。“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这句话应运而生,而这也与我们所述的“中药的不传之秘在于量”异曲同工。

图片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砒霜,只有合适剂量的应用才能获得药效,过多的剂量则导致中毒:

公元前460-370年,“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首先记载了以砒霜治病,通过雄黄(二硫化二砷)或者雌黄(三硫化二砷)贴敷以治疗溃疡病。而这与我国医籍的记载是一致的­——战国时期的《周礼·疡医》记载:凡疗疡,以五毒攻之。郑康成注云∶今医方有五毒之药,作之合黄,置石胆、丹砂、雄黄、石、磁石其中,烧之三日三夜,其烟上着,以鸡羽扫取之,以注创,恶肉破骨则尽出。

以砒霜为代表的“以毒攻毒”,其实有非常多的应用——道教炼金术士葛洪(公元后284-364年)使用砒霜消毒,并进行了砒霜纯化。孙思邈(公元后581-682年)制备了一种含砒霜的药物治疗疟疾。李时珍(公元后1518–1593年)也使用砒霜治疗多种疾病

2016年12月,美国血液学会(ASH)颁发了欧尼斯特·博特勒奖,获奖者分别是中国的陈竺和法国的HuguesdeThé,两位教授在白血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就,砒霜治疗白血病再一次得到了国际认可。

图片

此外,小量附子温补脾肾,大量附子则回阳救逆;小量红花可生血,大量则破血;小量大黄可健胃,大量则泻下……而这种量的把握绝非是依靠单纯的背诵、记忆和套用,更需要对中医理论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这就要说到“中药的不传之秘在于量”的另一层含义——药量与君臣佐使的关系。

组方配伍:药量与君臣佐使

“君臣佐使”是中医方剂的配合原则,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主药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元代著名医家李杲在《脾胃论》中再次表述:“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

图片

清代吴仪洛进一步补充:“主病者,对症之要药也,故谓之君。君者味数少而分量重,赖之以为主也。佐君以为臣,味数稍多,分量稍轻,所以匡君之不迨也。应臣者谓之使,数可出入,而分量更轻,所以备通行向导之使也。此则君臣佐使之义也。”

安排好中医处方各个药物之间的剂量关系,是决定方剂治疗趋势和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我们用具体的方剂来举例——伤寒论的首方“桂枝汤”,主要内容是桂枝(去皮)、芍药、生姜、大枣(切),甘草(炙),桂枝汤中的桂枝和芍药必须等量,才能调和营卫,解肌发表;若倍用桂枝,则不再是桂枝汤,而是温阳降逆的桂枝加桂汤;若倍用白芍,就成了解表和里的桂枝加芍药汤

图片

▼那我们来看一看具体的配比原因:

性味

归经

功能

主治

桂枝

辛、甘,温

心、肺、膀胱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平冲降气

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芍药

苦、酸,微寒

肝、脾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生姜

辛,微温

肺、脾、胃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

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大枣

甘,温

脾、胃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甘草

甘,平

心、肺、脾、胃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

根据桂枝汤的功效定义: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渐渐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倍用桂枝,加强了温阳的作用,正如《本草经疏》记载的:'实表祛邪。主利肝肺气,头痛,风痹骨节挛痛'和《药品化义》记载的:'专行上部肩臂,能领药至痛处,以除肢节间痰凝血滞'。

若认为桂枝偏阳,而白芍则偏阴——《医学启源》记载其:'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若无等量桂枝与白芍相互配伍制衡,则桂枝汤证中的“啬啬恶寒,渐渐恶风”无法被治愈,功专收涩的白芍难以起到发散的作用,倍用白芍则意味着供专缓急止痛,则为“治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病属太阴者”。

针灸也有剂量:手法

“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量”:不仅仅中药的剂量不同,效果不同,针灸的刺激量差异也对疗效有影响,即使是针对同一个穴位,刺激的深浅、手法等,均对疗效产生影响。

《灵素节注类编·四诊合参总论》指出:天地人为三才,而人身则有天地人三部,部有三候之脉,共合为九候,以应天地九野之度——针灸刺激穴位,也有天地人的三个剂量/层次。程莘农院士在针灸时即指出了:程氏“三才针法”,包括动手探穴、指实腕虚持针法、三才进针法、震颤补泻法和飞旋行气法。

三才,即取意自上述的天、人、地三才,具体执行时,则进针分浅、中、深三个层次操作,先针1-2分,通过皮肤的浅部,为天才,再刺5-6分,到达肌肉为人才,三刺2-4分,进入筋肉之间为地才。

图片

“三才法”首见于《针灸大全》:“初针,刺至皮内,乃曰'天才’,少停进针,刺入肉内,是曰'人才’,又停进针,刺至筋骨之间,名曰'地才”’。进一步溯源这种按穴位分层进行针刺的方法,是在《灵枢》“三刺法”基础上提出的。

《灵枢·官针》载:“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己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

《灵枢·终始》载:“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也。”

说明在针刺过程中应分三个层次开展操作,“一刺”通过皮肤为腧穴浅层;“再刺”到达肌肉为腧穴中层;'三刺”进针至分肉之间,分肉即肌肉间隙的深层组织,为腧穴深层。如此分层操作则可祛除邪气、扶助正气、调和阴阳营卫,使针刺取得应有的感应,即“谷气至”。

分为三个层次的进针过程也逐渐演变为针法,如针对表证往往只浅刺而达“天”才,里证则可达“地”才,若病入膏肓,则可针至“人”才,故而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量,不仅在于用药的剂量,也在于针灸的深浅强度,不同剂量的针对性和效果不同。

图片

“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量”是中医的特点也是难点,用药有量、针灸有量……其实这些复杂的用量是难以靠死记硬背获得的,这就意味着在跟师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绝不仅仅是抄录处方、穴位配伍,更重要的是明白背后的中医思维,这也正是中医的奥妙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