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瓷唐卡网

 新用户7066oJHp 2022-12-10 发布于北京

  由北京天坛艺术馆独立开发、精心制作的陶瓷唐卡,是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艺术创新品种。北京天坛艺术馆作为景德镇市政府唯一特约文化推广单位,用三年多的时间,扎根景德镇,寻找陶瓷艺术新的创新发展方向。并在多次深入西藏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开发创作精品陶瓷唐卡这一文化创新项目。

  天坛艺术馆曾就在陶瓷上创作唐卡一事,拜访了宗教界高僧大德、藏学专家学者、唐卡界领军人物,得到了对其从宗教、文化、艺术方面的价值认可。

img_20160823_105431_副本.jpg

  唐卡与陶瓷均具有悠久历史,不过陶瓷唐卡却是近几年产生的新生事物。陶瓷唐卡将佛教与艺术结合,将唐卡艺术与陶瓷工艺结合,将藏文化与汉文化结合,将传统与时尚结合。陶瓷唐卡作为带有浓郁民族文化传统的创新艺术品种,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衷心喜爱。

  唐卡从诞生以来最主要的有织物、皮革、纸张三种主要载体。陶瓷唐卡从它的一出现,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和其近乎永恒的保存效果,使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天坛艺术馆认为:陶瓷将成为继以上三种唐卡载体之后,重要的第四种载体。这也将会是唐卡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

  天坛艺术馆从一开始即确定了"要做就要做最好的陶瓷唐卡"的艺术追求。我们分析了目前散见于市场的各种陶瓷唐卡,归纳了需要改进的问题,提出了在:“轨(仪轨),功(画功),料(材料,特别是釉料的选择和熟练掌握),烧(烧制工艺)”四方面的具体要求。目前呈现的这些陶瓷唐卡作品,是来自藏族画师最好的唐卡设计与来自景德镇最好的陶瓷工匠完美技艺的结合,是到目前为止最精湛的陶瓷唐卡作品。                    

  天坛艺术馆的陶瓷唐卡作品充分考虑到宗教文化的传承、唐卡艺术在陶瓷上的转化与创新等诸多因素。从宗教分类上,涵盖了佛、菩萨、上师、护法造像;从唐卡艺术角度,涵盖了彩唐、黑唐、红唐,特别是在瓷板上首次制作了金唐、蓝唐:从陶瓷工艺方面,天坛艺术馆原创性的将唐卡艺术与陶瓷的高温色釉技艺结合,创作出一批高温色釉唐卡作品。    

  为保证天坛艺术馆陶瓷唐卡的信誉,保护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天坛艺术馆还和国家版权中心建立了陶瓷唐卡艺术品数据库(尚不含贴花唐卡),主要从物理特征信息、版权信息和市场流通信息三个方面详细备案、记录,存于国家权威信息库。就像每一个人拥有独一无二的指纹和DNA一样,每一件陶瓷唐卡艺术品都具有独特的标识。同时,陶瓷唐卡数据库和国家版权中心共同为每一幅进入数据库的陶瓷唐卡出具版权证书。从而实现对陶瓷唐卡的唯一性和真实性的鉴证,也从而实现对  收藏者的权益保障。

  下面就天坛艺术馆主要陶瓷唐卡作品的品种及制作工艺做一基本介绍:

手绘陶瓷唐卡

  手绘陶瓷唐卡是运用了陶瓷釉上彩的技艺,采用纯手绘的方式,将唐卡绘制在瓷板上。手绘陶瓷唐卡需要经过打底稿、勾线、填色、描金、烧制等几个步骤完成。这其中有些环节需要交叉或多次进行。                             

  一幅完美的手绘陶瓷唐卡的制作从瓷板的选择就已开始。这不仅因为手绘陶瓷唐卡的珍贵,还因为一幅手绘陶瓷唐卡至少要烧制四五次,所以选用优质的不易变形的瓷板尤为重要。有时还会根据需要,施以不同的釉料,以获得光亮度不同的瓷板。

  瓷板挑好后画师开始用铅笔在瓷板上打底稿。打底稿是一项十分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十分精准。

  底稿打好后,画师要将唐卡中所有的线勾出来。勾线功力好坏是决定唐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些勾线不流畅,粗细不均,甚至描画的,都是无训练者粗糙滥制之作。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天坛艺术馆所选择的画师,都要有多年的绘画实践经验,其中特别是要有扎实熟练的勾线功底。整个勾线完成后将入窑烧一次,待其自然冷却后再进行着色。      

  着色的难度不仅仅是表面看到的填色的准确均勻,还在于必须充分了解、掌握陶瓷绘画上特有的釉料和颜色的调配问题。陶瓷颜料因需要耐高温都是与普通绘画不同的材料,如何使烧出的颜料色彩与设计稿趋同,往往需要每一种颜色先烧小色板实验,画面中一些重要颜色,甚至要烧出多块小色板来比对,最终选定一种。这也是订制单幅作品一般不愿接受或加价的原因之一。

  颜色着好后的瓷板需要再次进炉烧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颜料对烧制温度的不同要求,要达到颜色的完美呈现效果,往往需要多次烧制。颜色全部上完并烧制后,一般会进行勾线整理,并进行金色的着色或勾线。多数唐卡都有金色部分,有的甚至所占比重极大。好的唐卡都采用24k金粉调合绘制而成,这也是行业内俗称的本金。是否使用好的矿物质颜料,包括是否使用本金,也是决定陶瓷唐卡质量和价格的重要因素。      

  当金色部分整体完成后,陶瓷唐卡要进行最后一次烧制。值得指出的是,陶瓷唐卡的烧制过程也是具有风险的,一幅作品绘制百日而最终烧裂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令人痛心疾首。如果再加上使用陶瓷的其它工艺,如施与玻璃白、使用高温色釉等则风险更大。

  最后要为烧好的陶瓷唐卡装框,这并非简单的一步,精心和有鉴赏力的根据不同作品选择适合的画框,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陶瓷唐卡并不等同于简单的把布面唐卡搬到瓷板上。从佛教的角度来讲,陶瓷是集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一体的人类伟大发现,所有陶瓷作品就像佛教所追求的涅槃境界一样,必须经过火的洗礼才能重生,陶瓷天生就是最佳的礼佛材料。而从艺术的角度讲,陶瓷工艺和艺术语言赋予了唐卡新的表现力和特有的质感。这也是第一次见到陶瓷唐卡的人一下子被它特有的魅力所吸引的原因。而近一两年,陶瓷唐卡作品不断在一些大型综合会展上获奖,也表明业界对陶瓷唐卡这一新生艺术品种的情有独钟。

  优点:色彩丰富、层次感强、画工细腻、便于清洁、宗教艺术与时尚完美结合、年出品量少、收藏潜力大。  

  缺点:制作周朝长。

高温色釉唐卡

  高温色釉是指用高温釉料在陶瓷上施釉或作画而产生的陶瓷作品。高温色釉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至殷商时代,但是釉料的改善和丰富却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而成熟的运用又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温色釉由于其技术进步促进了更多艺术家的艺术实践,近些年开启了流行趋势,被认为是当代陶瓷的新型语言,具有时代标志。高温色釉由于其颜色的不可控性和不可复制性,可以使好的作品成为一件意想不到的艺术孤品,也正因为此,高温色釉作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藏家的关注和喜爱。高温色釉的陶瓷艺术创新之路,打破了陶瓷一直被认为是工艺美术的束缚,向世人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而高温色釉唐卡是由天坛艺术馆紧跟发展潮流,率先独立开发的一种集宗教文化和陶瓷艺术于一体的新型艺术品。它是运用耐高温的陶瓷矿物釉料充当绘画颜料,以绘画的方式在素坯上创作佛教题材作品,然后置于阴凉处等待水分阴干,再置于1380°的窑火中一次烧制而成。它既具有高温色釉神秘莫测的不可控的丰富颜色、肌理变化效果,也具有宗教艺术的内在文化和外在形式。  

    高温色釉作品其难度在于,由于是在素坯作画,必须一气呵成,不可更改;由于釉料在烧前和烧后颜色变化极大以及烧制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变化,作者同时需要优良的艺术判断和对釉料的纯熟掌握。

  由于是素坯一次烧制而成,釉料的厚度和釉料流动性又比较大,经常会出现断裂、爆釉、炸窑等情况,其作品的成功率不到30%。

优点:不可复制、色彩丰富变幻、创新品种。

缺点:成功率低。

贴花陶瓷唐卡

  贴花陶瓷唐卡是采用现代科技制版印刷技术,把经特殊制作的唐卡花纸贴在瓷板上,再经过高温烧制的一种新出现的陶瓷工艺品。

  贴花陶瓷唐卡由于原作质量、分色技艺、烧制工艺等原因,往往造成其质量和艺术水准的天壤之别。天坛艺术馆出品的贴花陶瓷唐卡,在精选优秀唐卡画师高质量唐卡原图的基础上,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分色提取技术,并确保制版印刷的高水平完成。其技术采用了与爱马仕相关产品相同的制作工艺,通过电脑分色,把唐卡原稿丰富的颜色分别提取(一般高达二三十种颜色),做成多重色板后,最终合并制版,印成花纸。再把印好的花纸贴于瓷板上,经过800°高温烧制而成。贴花唐卡的难度在于分色制版过程中对各个颜色色相色度对比度等因素的综合校正,这个环节既需要优良的电脑技术,又需要良好的艺术感觉。天坛艺术馆派出自己的艺术监制人员,与电脑操作员良好配合,最终制作出细节清晰,颜色完美的陶瓷唐卡制品。在这种艰苦细致的调整过程中,有时一种颜色的校对修改能达到四五十次之多。甚至有时候一种颜色稍微有些偏差或者拼合后颜色组合效果不佳,都有可能造成已花费大量时间和财力的工作成果推倒重来。

  贴花陶瓷唐卡的出现,由于其特有的质感、丰富的色彩、亲民的价格和便于清理、保存、携带等因素,正在受到更多人喜爱,并成为送礼馈赠之佳品。

  优点:独特质感,色彩艳丽,做功精细,价格实惠。

  缺点:需批量生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