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泪痕春雨漫评隋唐(七十)突厥人开始进攻大唐帝国

 mynotebook 2022-12-10 发布于湖南

就在李渊夺取河西的时候,突然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那就是刘武周在突厥人的支持下,要夺取李渊的龙兴之地晋阳了。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突厥人为什么忽然想起支持刘武周夺取晋阳呢?大约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看着李渊势力越来越大,突厥人就开始想着制约李渊了。因为说一千道一万,突厥人也不希望中原王朝实现统一。

第二、李渊势力越来越大,对突厥人的态度,多少有些不驯服了。最经典的事实,就是李渊竟然敢收留突厥始毕可汗的政敌。

在这种背景下,突厥人自然要给李渊一点颜色看了。

公元619年3月,在突厥人的支持下,刘武周遂开始不断侵犯李渊的地盘。

《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突阙始毕可汗将其众渡河至夏州,梁师都发兵会之,以五百骑授刘武周,欲自句注入寇太原。

听到这个消息,李渊赶紧派使节团给突厥始毕可汗送礼,总而言之,从前是我不对,希望您不要和我一般见识。

但是李唐的使节团走到半路,却听到突厥始毕可汗死了。

在这个关键时候,突厥始毕可汗死亡的消息传来,对李渊来说,真是利害参半。

从好的方面理解,刘武周南侵晋阳,支持他的突厥老大,突然死了,对李渊而言,自然是一个好消息。

问题是,从坏的方面说,突厥老大突然死了,李渊烧香一时连庙门也找不到了。

始毕可汗死后,应该让他的弟弟继承汗位?还是应该让他儿子继承汗位?这个在当时存在争议。

在这种背景下,李渊的使节团带着重礼进入突厥地盘,会非常尴尬的,因为这牵涉一个站队的问题。

这就好像,李渊突然死了,有人给李建成送了重礼,希望李建成以后罩着自己;结果李世民反杀了李建成;你说,这礼送的多余不?尴尬不?

现在,已经不是这些礼物,可能打了水漂的问题了,而是你这样讨好李建成,李世民上位后,会怎么对你?

突厥始毕可汗死了,现在是他弟弟当了新可汗。问题是,他的儿子甘心失去这种继承权吗?关键是,他儿子能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吗?当时恐怕就是一个未知数。

因为类似的原因,大唐帝国的使节团负责人,一听突厥始毕可汗死了,赶紧停止前进,并且把礼物存储于附近的仓库中,等着李渊做下一步指示。

始毕可汗的弟弟,看到大唐的使节团,竟然敢这样玩,当时就火了!

因为大唐的使节团这样玩,本身就是认为他这个可汗的地位,并不稳定,所以才要投机观望。

看到突厥的新可汗生气,大唐的使节团负责人,赶紧又把礼物给突厥人送了过去。

《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上遣右武候将军高静奉币使于突厥,至丰州,闻始毕卒,敕纳于所在之库。突厥闻之、怒,欲入寇;丰州总管张长逊遣高静以币出塞为朝廷致赙,突厥乃还。

虽然李渊一个劲讨好突厥人,但是突厥人依然支持刘武周继续侵犯李渊的地盘。

3月22日,刘武周开始正式侵犯李渊的地盘;4月2日,榆次沦陷。

现在,这场战争进行的非常微妙,因为大唐帝国应该派更多的军队到晋阳吗?

如果对手只是刘武周,这个比较好说;问题是,牵涉到了突厥人,一切就比较复杂了。

虽然说,现在突厥人和李唐反目了。

但是,双方矛盾并没有完全激化;如果李唐一个劲的针锋相对,大肆向晋阳派军,就有可能让这种矛盾不断升级。

在这种背景下,李渊只好不断向突厥人示好,却不敢派军事主力增援晋阳。

这场战争,表面上是大唐帝国与刘武周之间的战争,其实是大唐帝国与突厥人之间的战争。只要把突厥人解决了,一切就不是问题。否则!别看李渊现在羽翼已丰,估计也很难跨过这个坎。

因为类似的原因,虽然说突厥人一直咄咄逼人,但是李渊依然一个劲的向突厥人示好。

6月12日,突厥方面开始向李渊报丧了。换而言之,我们的老可汗死了!

李渊接到这个消息,赶紧在长安城,给突厥老可汗,举办了盛大的哀悼活动;并且又给突厥人送了一大笔钱。

《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己酉,突厥使来告始毕可汗之丧,上举哀于长乐门,废朝三日,诏百官就馆吊其使者。又遣内史舍人郑德挺吊处罗可汗,赙帛三万段。

我们必须得知道一件事,突厥老可汗2月就死了;现在已是6月份了,突厥人才向李唐方面报丧,这是因为什么呢?显然是因为经过一系列的外交运作,李唐与突厥的关系比较和缓了;套用现代的词,两国邦交恢复正常化了。

但是两国的关系,现在依然处于非常微妙的状态之中。

一方面,两国之间互相表示友好了;另一方面,突厥人也加大了对刘武周的支持力度,而李渊也派宰相裴寂坐镇晋阳了。

更主要的是,双方随后的战争,也是一再升级。

面对这种升级的战争,大唐帝国实在尴尬极了,因为李渊实在不敢派军事主力过去,但是不派军事主力过去,这种战争是注定看不到希望的。

在这种背景下,刘武周的军队一胜再胜,于是李渊在山西境内的城市,包括晋阳在内,一个接一个的都沦陷了,刘武周很快就打到了龙门一线。

刘武周打到龙门一线,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李渊再不积极行动,整个山西地区就沦陷了。

面对此情此景,李渊终于做出一个非常重大的举措,那就是在9月21日,把流亡在长安的曷婆那可汗,交给了突厥使者,任由他们杀死。

在此前,突厥可汗就一再要求李渊杀掉曷婆那可汗。但是李渊始终拒绝这样做。

李渊一心保护流亡在长安城的曷婆那可汗,在突厥可汗看来,这就是赤裸裸的干涉突厥内政啊。

更主要的是,李渊一心保护这种人,以后想干什么,还用多想吗?

面对这种事实,突厥方面自然不会善罢干休的。

李渊开始,实在不愿意对突厥人做出这种妥协,但是看到晋阳沦陷,刘武周的部队,一路打到龙门一线,李渊终于不敢和突厥人再强硬扛下去了。

虽然有人劝李渊绝不可以这样做,但果李渊还是把曷婆那可汗交给了突厥使者,任由他们杀死。

《唐书》是这样记载的:西突阙曷婆那可汗与北突阙有怨;曷婆那在长安,北突阙遣使请杀之,上不许。群臣皆曰:“保一人而失一国,后必为患!”秦王世民曰:“人穷来归,我杀之不义。”上迟回久之,不得已,丙戌,引曷婆那于内殿宴饮,既而送中书省,纵北突阙使者杀之。

李渊作出这种让步后,与突厥人的关系相对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一方面,李渊对突厥人的妥协,已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了,另一方面,李渊也派李世民率领大唐军事主力倾巢出动了。

李渊的态度很简单,那就是我们对你一让再让,已不能再让了;如果你再逼我们,我就和你玩命了。

面对这种事实,突厥人终于也不再步步进逼了。

突厥人现在对李渊让步,还可以从李渊那里敲诈到各种利益;而与李渊死磕下去,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这样死磕下去,自然有可能把李渊打残了;但是对突厥的老大而言,这样与李渊死磕下去,那也是危险之极的事。

总的来说,突厥是多头政治。突厥的老大一门心思和李渊这样死磕,却不能让突厥人看到任何眼前的利益,只是不断把物资投入这种无底洞里,他敢说自己能坐稳这个老大的位置?

到时,他的政治对手,愿意和李渊合作,他估计就得提前下课了。在这种背景下,突厥人的态度终于发生变化了。

总的来说,在李渊一系列有理、有力、有节的政治外交攻势下,突厥人终于决定不再帮助刘武周了。

既然突厥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刘武周也就是一盘菜了。毕竟,失去突厥人支持刘武周,无论政治经济军事,都是不能与大唐帝国相提并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