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曾给英国写了1封信,内容曝光后,网友叹:难怪清朝会亡

 无风起念 2022-12-11 发布于广东

清朝中后期,外国势力进入要求开港,日后几场战争的劣势与过度守旧的态度,遭到了灭亡的命运。事实上,除了后期的几场战争外,全盛期的乾隆对于西方的响应方式,其实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日前他就有一封写给英国皇室的信件,内容就让后人啼笑皆非。

▲乾隆当时曾写给英国信,内容却让后人啼笑皆非。(示意图/剧照)

事件背景要回顾到乾隆80岁大寿的日子,当时,英国公爵乔治·马戛尔尼远到而来庆祝,但因为当时没有飞机,从英国到东方来,所需要的时间相当漫长,最后抵达时寿宴早就结束了。公爵团送上了几项礼物,包含罗盘、手表等等物品,不过乾隆看了看,就命一旁的官员收起来,似乎兴趣缺缺。

献完礼后,公爵向乾隆请求让两国通商,但乾隆当场回绝,并且要求传一封信,回去给英国的王室,当时这封信的内容写了什么呢?后来也被还原了,内容大致如下:

天朝地大物博,无需与“小国”进行贸易往来,若是尔等小国需要丝巾、瓷器等物品或粮食,天朝必会加以体恤,每年赏赐若干。

乾隆更形容,英国这种小国因为“地处偏僻”,特别体恤他们的贫乏,因此无需向天朝纳贡,只需“心向天朝”即可。

英国公爵乔治·马戛尔尼到访的时间正值1793年,那个时候清朝的国土面积达1380余万平方公里。其疆域,西至今巴尔喀什湖、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及帕米尔高原,东至中国台湾地区及其附属岛屿,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戈尔诺阿尔泰及萨彦岭,南至南海诸岛。人口近3亿,耕地面积近6亿亩,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虽然现代工业在当时的中国仍未萌芽,但工业总产量仍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二。当时的中国无疑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是这看似强盛的背后藏着许多隐忧,马戛尔尼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点。马戛尔尼在日记中写到:

“中国工业虽有数种,远出吾欧人之上,然以全体而论,化学上及医学上之知识,实处于极幼稚之地位。”

乔治·马戛尔尼在回国后,又向英国议会写出报告:

“中国是一艘破旧的大船,150年来,它之所以没有倾覆,是因为幸运的遇见了极为谨慎的船长。一旦赶上昏庸的船长,这艘大船随时就可能沉没。中国根本就没有现代的军事工业,中国的军事实力比英国差三到四个世纪”。

当然,已经在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早就不是乾隆所称的小国,日后更发动了鸦片战争与英法联军等战役,迫使中国开放通商,签订不平等条约等等。因此,从乾隆面对英国的态度,就能一窥清朝为何而亡了吧。

参考资料:《清史稿》《一七九三乾隆英使觐见记》

作者简介 | 无风,95后女孩,想和你一起活得任性又自在。ID:wfqnwx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