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苗普遍发黄,农资老板:土地深翻惹的祸,农民提出质疑

 佰秀农业 2022-12-11 发布于安徽

田间麦苗发黄,农民找不出导致原因,怀疑购买了假农资

村里的老田,小麦播种后就进城务工了,近日回村查看自家小麦长势,却发现田间麦苗发黄现象比较严重,和相邻田块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农村,小麦产量低没有关系,但小麦长势一定要好,哪怕是形成旺长苗,邻居们也不会嫌弃你的种植水平,一旦小麦生长不好,那就成了邻居们嘲笑的对象。

小麦出现问题,老田首先想到的就是农资店,毕竟小麦种子和化肥都是从一家农资店购买的,如今小麦长成这个样子,农资店老板应该负主要责任。

对此,农资店老板当场给予了反驳:“同样的种子和化肥,你家邻居也用了,为啥别人家没事,就你家有事?”

是啊,在没有确切证据的前提下,老田也不能无理取闹,只能以请教的姿态,请农资店老板帮忙诊断一下,看看是哪种原因所致,以及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进行挽救,毕竟在粮食价格上涨的当下,小麦产量的高低,是大家最为在乎的。

农资老板:都是秸秆还田惹的祸!农民提出质疑

农资店老板经现场诊断后,首先排除了病虫害因素,又给出了不是种子化肥所致的具体原因,看到老田比较认可,这才给出最终结论,应该是秸秆还田惹的祸。

农资店老板还表示,秸秆还田虽然不会导致整块小麦普遍发黄,但经过深翻的田块,是存在这种现象的。

对此,老田并不认可农资店老板的说法,并当场质疑说:“他家在玉米收获后,确实为土地进行了深翻处理,但大家都说深翻后的土地,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堆积在土壤表层的秸秆可以深翻到土壤中去,不但可以改变土壤环境,使土地有后劲,还能减少病虫草害发生的几率,从而使小麦拥有更高的产量。”

为验证自己的观点,老田再次强调,他家去年就深翻了一次土地,并没有出现今年这种现象,所以,对于农资店老板的判断,他并不认可。

土地深翻有讲究,盲目深翻受损失

针对老田的质疑,农资店老板表示,当地的土壤构造基本上由营养层、夹带层和生土层组成。

所谓的营养层,也就是从地表向下30㎝左右的土层,这层土壤富含有机质、营养元素及微生物群,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和下面的生土层作对比,也被人们称之为熟土层。

在土表下大约30㎝-40㎝之间的土层,是一层比较薄,但硬度较高,且透气性较差的夹带层,是熟土层和生土层的分界线。

在土表下约40㎝以下的土层为生土层,这类土壤缺乏有机质、缺乏透气性、缺乏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度,若想把生土层培养成适宜作物生长的熟土层,往往要需要长时间进行改造。

而我们平时旋耕土壤的深度,也就是15-20㎝左右,而真正意义上的土壤深翻,最科学的深度也就是30-40厘米,能将土表秸秆充分和15-40㎝之间的土壤掺混,并打破土壤夹带层,从而增加土壤透气性,有利于深根类作物茁壮生长。

但若深翻过深,一旦40㎝以下的土壤被深翻出来,就等于一杯糖水又被灌了半杯水,糖分得到了稀释,也就不甜了。

深度深翻模式,一般适合留秋茬的田块,深翻后的土壤,在经过一个冬天的冷冻加紫外线照射后,就会变得更加疏松,春季进行耕作时,再经过微生物菌肥及化学肥料的施入,基本可直接过渡到适合作物生长的熟土层。

而玉米茬口的田块,采取的是立即旋耕、立即播种的方式,根本不给生土层适应环境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下种植出来的小麦,营养成分就得不到保证,出现黄苗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而且生土含量越高,麦苗黄化就越严重,尤其对于连续两年进行深翻的田块,更加使土壤结构变得不具有稳定性,小麦在这样的土壤环境内,正常生长就受到了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因深翻所致的麦苗黄化,该如何补救

农资店老板表示,当前已经进入小麦休眠期,此时采取补充营养的做法并不明智,待到小麦返青拔节期,每亩撒施30-6-0高氮复合肥15公斤,或15-15-15硫酸钾复合肥10公斤+尿素6公斤。

同时采取叶片喷施复硝酚钠10-20毫升+腐殖酸或海藻酸叶面肥40-60毫升,兑水30-60斤进行叶片喷雾处理。

#中国地道风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