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契丹族消失之谜:150万契丹人人间蒸发,一封信件揭开背后的谜团

 云语禅心 2022-12-11 发布于湖北

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可汗。9年后,他确定年号为“契丹”,而契丹也就是后来与北宋形成南北对立的“辽国”。

辽国曾一度成为当时的霸主,而他们也一度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少数民族之一。

文章图片1

然而,一个世纪之后,一百五十万契丹人却一夜消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后来的学者对这一谜题做过无数猜测,但都没有办法证实。

直到一封信件的出现,才揭开契丹族消失这个谜团。那么,这封信究竟写了什么,消失的契丹族究竟去了哪里呢?

辽的覆灭

1004年,宋辽之战打响。面对气势汹汹的大辽,宋军拼死相搏,最终取得胜利。

虽然这次战争取得了胜利,但碍于辽国强劲的实力,战胜国宋朝依旧与辽国签订了不平等的“澶渊之盟”。只因这个时期大辽的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只是,当时的辽朝或许怎么都想不到,这次的澶渊条约竟然间接导致的辽朝的灭亡。让辽在这之后仅仅一百年的时间就走向不可挽回的覆灭。

文章图片2

辽国自澶渊之盟后,每年无需出力,即可享受由北宋送来的贡品,辽国统治者内部逐渐懒惰腐朽。

而除了北宋,辽国此时还享受着女真族的供奉。

迫于辽王朝的统治,女真族每次都会应辽朝皇帝要求进贡北珠、貂、海东青等名贵特产,并且还要屈服辽王朝的奴役。

这种高压统治最终引起了女真族的不满,自此,女真族开始了他们的反抗行动。

文章图片3

辽王朝长期处于这样“衣食无忧”的境地,统治逐渐腐败,到后来更是奢侈挥霍,欺压百姓,对女真族的压榨更加过分。

完颜阿骨打是一位很有野心和抱负的政治家,同时还很擅长军事作战。女真族在完颜阿骨打的统领下,逐步形成统治核心。

并于公元1115年建立自己的政权——金国。随后便向已经走到末路的辽王朝发起攻击。

从公元1120年到1122年,女真人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就攻克了辽国三京(上京,西京,燕京),占领了辽王朝大部分疆土,至此辽国政权基本崩溃。

文章图片4

完颜阿骨打

一次次的战败让辽国上下处于不安之中,百姓流离失所。

但是那时候的辽国统治者已经无计可施,只得向金国求和以换取和平,就像一百多年前和北宋的澶渊之盟一样。

完颜阿骨打出于政治考量,他需要时间缓冲长期征战给金人带来的伤害,也需要时间来稳固打下来的地盘,于是答应和辽议和。

但是完颜阿骨打在议和之外,却一直在等一个时机来给辽致命一击。

文章图片5

恰恰这时,邻国北宋给金投来的暧昧的目光。这一百年来北宋可以说一直处于辽的压迫下,毕竟是送钱换来的和平,心中难免有气。

此时看见金辽打得火热,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打算和金合作,联手灭掉辽。完颜阿骨打何其精明,几乎在见到北宋派来的使者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对于北宋提出的合作要求,完颜阿骨打咧着嘴角,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金宋两国达成盟约。

然而历史事实再一次证明了什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实力不对等的合作中,宋人引狼入室。最终在金灭掉辽之后的七年,宋被金所灭。

后完颜阿骨打自大同入居庸关,攻克燕京。自此,辽国五京全部被金所占,辽国政权就此破灭。而辽国近一百五十万契丹人一夜“消失”。

文章图片6

多年之后,专家开始研究起当年的事情,试图还原当时的历史。可到最后,专家却发现,在国家灭亡后,辽国的一百多万人,竟然“人间蒸发”了。

此后,多名专家学者开始研究,试图找到灭国后那些契丹人的踪迹。

契丹的遗存

刘凤翥是专注于契丹历史研究的学者,曾在1991年赴日本东京举行的学术研讨会,在会上演讲了一篇关于契丹文字的论文,备受好评。

1996年,刘凤翥收到一封神秘信件。这封神秘信件解开了这些年一直困扰在刘凤翥心里的问题——一千年前消失的契丹人到底去了哪里。

这封信来自遥远的内蒙古自治区,是莫力达瓦自治旗的熬拉·丘志德特地让人寄给刘凤翥的。

文章图片7

刘凤翥

他在信中表示自己一直在关注着关于契丹人的问题,也了解到刘凤翥在研究相关问题。因此称达斡尔族人,很有可能就是契丹族的后代。

刘凤翥果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事不宜迟,他立马驱车前往内蒙古,想要一探究竟。

他驻留在当地进行了一段很长时间的考察,通过长时间的考察,刘凤翥对当地的民风民俗有了深刻的了解。

他将这些当地的民俗与历史上契丹族的文化遗存进行相关对照,最后发现达斡尔族的剪纸艺人十分具有当地的艺术特色。

而且,这些剪纸小人所穿的衣服形制和历史上契丹族人穿的风格十分相似。

文章图片8

虽然刘凤翥的考察到目前为止,证据确实都指向于达斡尔族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契丹族的后代。然而还是不能妄下定论。

于是,刘凤翥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通过对出土文物的DNA检测对比研究。

最终发现“东北达翰尔族”与契丹人有相似的父系起源,基本可以确定他们就是当时辽国契丹人的后羿。

事实上,除了达翰尔族,“云南本人”等族也逐步被证实是契丹族的后代。

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民俗调查。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有一批以阿,莽、蒋等为姓的“本人”,他们自称是契丹人的后裔。

文章图片9

这批人居住在云南一带,规模有十余万。

据历史文献考证,现在最广为流传的猜测是说这部分“本人”是契丹人在随蒙古大军远征的过程中留居云南地区的。

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便不再使用“契丹”这一称呼,分属于汉、彝、布朗等十多个民族。

除此之外,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我们会发现一千年前一夜消失的契丹人还有其他的去向。

比如《元史》中就有这样一段记载:“方阅月,其元帅青狗叛归于金,耶律厮不为其下所杀,推其丞相乞奴监国。”

文章图片10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讲:几个月后,后辽一个名叫“青狗”的元帅叛变投靠了金朝,后辽的皇帝耶律厮不被其部下杀害,辽国于是推举当时的丞相乞奴监国。

这个“后辽”正是“辽”被灭国后,其子民为复国建立的反金政权。

原来当年辽国被金灭之后,剩余的一部分契丹人隐姓埋名,开始建立反金政权。当时金一举灭掉辽国之后,辽国一部分的契丹人被纳入金朝的统治之下。

金朝统治者为防止这些契丹人反抗他们的统治,制定了一系列政法制度,比如将对其采取迁徙和互为通婚的政策来削弱、同化契丹族。

除此之外,金朝统治者对契丹族进行残酷的压迫统治,这种压迫统治引起的契丹人的强烈不满,反抗不断。

文章图片11

金朝末年,一个叫耶律留哥的契丹人,像是一颗火星给身在黑暗中的契丹人带去了一点光亮。

耶律留哥为辽东守将,辽王朝灭亡后降金。后成为金北边千户长,最后不满与金廷压迫式统治,抓准时机率领众人起义,拥兵自立。

公元1213年被部属推举为辽王,定国号为辽,建元元统,史称东辽国。

而这次起义中,耶律厮不可以说是耶律留哥强有力的助手,对起义的胜利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在建国之后,耶律留哥想要依附蒙古以确保政权的稳定。但是耶律厮坚决不同意,最后耶律厮带兵反派。

文章图片12

公元1216年耶律厮在澄州(今辽宁省海城市)自立称帝,国号辽,改元天威,史称“后辽国”,亦称“大辽收国”。

只是耶律厮不登基不过七十多天后,便因朝中大臣的叛变被杀,也就是前文中《元史》记载的那样。

事实上,通过考古研究发现,在辽灭金后,辽国上下百万契丹人虽然大部分都留在了当时的中国内陆,但还有一部分西迁流亡海外,并最终在异域生根发芽。

那一部分契丹人更对耶律大石西迁中亚并建立政权,史称“西辽”。

“西辽”被灭后,这部分契丹人再次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在原地被伊斯兰化,和当地的民族不断融合。

文章图片13

而剩下一部分在今天的伊朗克尔曼地区建立“起儿漫王朝”,史称西契丹或者后西辽。前后延续将近八十年,不过最后也被完全伊斯兰化,慢慢和其他民族融合。

至于留在内陆的绝大部分契丹人,一部分成为金朝统治下的臣民,或亡国图存,或纵横捭阖,建立反金政权。

一部分融入当时的蒙古族,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汉化。还有其他契丹人则不知所踪。

至此“辽国被灭后,数百万契丹人一夜失踪”的历史迷题最终得到答案——他们从当时的辽国地区分散隐入其他地方,带着历史赋予的新身份继续活着。

话虽如此,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曾锋芒一时的“辽国”究竟经历了什么,辽国又是如何发展起来,一跃发展为强国的。

文章图片14

辽的建立

唐朝末年,潘镇割据愈演愈烈,天下大乱。契丹族原本是唐朝属臣,即松漠都督府。

907年,其首领耶律阿保机加入割据混战,逐一吞并契丹各个部落,并于916年称帝建立“契丹”政权,取其铁剑之意。

之后几十年,契丹多次南下中原,不断扩大自己的政治版图。946年,阿保机之子耶律德光攻灭晋国后确定国号为“大辽”,983年又改为“契丹”。

辽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第一个朝代。

辽朝从一个新生政权,不断发展,一步步壮大,鼎盛时期与南方的中原王朝处于长期对峙状态,故又被称为“北朝”。

文章图片15

926年,辽灭渤海国,938年占据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又称燕蓟十六州,燕云之地。

虽说燕云十六州的割让让往后中原多个朝代都收复无果,甚至一度成了宋太祖赵匡胤心里一辈子的遗憾。

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派遣徐达、常遇春等人多次出征攻克大都,最终才于1368年将燕云十六州重新并入中原王权的统治之下。

但是,在南北朝时它被割让给辽国,却恰恰说明了当时辽国力的强盛。

文章图片16

朱元璋

1004年(宋景德元年),这一年社会依旧不太平,注定要发生点什么。

那天下着大雨,头顶的黑云昏昏沉沉往下压来,地面上涌流的泥水混着腥气,沾到那些慌忙逃窜的百姓身上。

厚重的黑铁披在人马身上,嘶鸣声,号角声,雷声,雨声逼近耳膜。辽萧太后与圣宗领兵大举南侵,深入北宋境内。

而当时的北宋皇帝昏庸无道,无心政事,战事传入宫廷时,他才慌了神色,急忙召开大臣会议商讨对策。

最后在宰相寇准的据理力争下,才勉强同意到澶州(今河南洑阳)督战。

文章图片17

不过古往今来,帝王远离都城,亲自到战场督战的毕竟还是占少数,于是北宋士气大振,誓死护城,浴火厮杀,射死了辽军的几位主帅。

萧太后没想到会遇此变故,再加上辽国长期的战争导致后方的粮食供应跟不上,最终向宋军提出议和,而真宗心中惶恐,无心抵抗,同意议和。

“共议戢兵,复论通好”史称澶渊之盟。

文章图片18

萧太后

这次会盟按理说应当是北宋朝廷占优势,但是最后的条约内容却是几乎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宋每年输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停战撤兵。

撇开其他影响因素,其实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辽朝在国力上的强盛,以至于即使在相对有利的条件下,宋朝依旧答应签订条约。

萧太后又叫萧绰,是当时辽朝皇帝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她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她曾多次着手契丹的汉化改革

在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最鼎盛的时期。

文章图片19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宋朝廷签订澶渊盟约换取将近百年的和平也可以理解。

但最终,这个曾经强盛的王朝也被湮灭在茫茫的历史中。历史的长河滚滚东流,辽国从建国起始,历经盛衰,最终消失在漫漫长河中。

这个曾经从神话传说中走出来的民族,这个曾经和鹰搏击长空,无比辉煌的民族,这个曾经在中华民族浩瀚历史中画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民族,最终被历史留在了属于它的时空。

至于那些“一夜消失”的契丹人并不是真的消失了,他们只是四处离散,在往后的历史中被赋予了新的身份继续向前罢了。

文章图片20

黑格尔说:“历史是一堆灰烬,却在灰烬深处仍有余温。”

辽国的历史在厚重的中国历史中也许不过是薄薄的一张纸,甚至仅仅只有几行记载。但是透过那些史料一笔一划记录的文字,我们仿佛也隐隐感受到了历史的温度。

虽然契丹族已经与其他民族融合,但是我们依旧能从史料以及他们的后代口中了解到它的发展,以及曾经的辉煌。

读了契丹人消失之谜后,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