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酒节 | 腊月二十九,寓意幸福长长久久

 12345csdms 2022-12-11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在传统习俗里,腊月二十九这天,有“蒸馒头”、“打年酒”等习俗。时至今日,这些习俗的形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人们心里期盼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永远不会改变。这一天,最重要的仪式感是通过“年酒”文化仪式感,祈愿幸福长长久久。


 愿您心想事成!

图片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腊月二十九”





图片
图片
腊月二十九,俗称“小除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其时间为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日(除夕前一日),节日饮食是馒头或者馍,为过春节而准备。它起源于中国民俗文化,在这一天每家置酒宴,多数地区在该日清晨请祖,焚香于户外称天香,邻居间往来拜访称别岁,活动通常要持续三天。

图片

腊月二十九,民谣称:”二十九,去打酒“,就是去买酒的意思,因为在过去的农业社会时代,卖酒的酒家都是把酒盛在坛子里,可以零买。打酒就是要准备祭祀和招待客人用。另外,古人饮酒与现在人们饮酒时先敬尊者、长者的习俗不同,他们是让年龄最小的人先饮,然后才是长者。为什么会这样呢?年纪小的孩子,过年了就长一岁,值得庆贺;而老年人过年了意味着老了一岁,不值得庆贺,所以排到最后喝。对于成人来说,在新年大餐中酒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是记得酒要尽兴,也要适度。
图片
图片
节日起源
图片
图片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古时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节日风俗
图片
图片
       民谣称“二十九 ,蒸馒头”,二十八做好了发面,二十九就要开始蒸馒头了,人们尽情发挥想象,把馒头做成寿桃、小动物等各种造型。除过蒸馒头,小除夕也是整个年节中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上坟请祖”。所以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图片
新春快乐 新年愉快
愿你有家、有爱、有期盼
愿你如意平安、万事顺遂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来源:河西民俗博览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