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皖江

 zqbxi 2022-12-11 发布于江西

      皖江地区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指长江流域安徽沿江地区,覆盖地域涉及现行行政区划的5市。即: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芜湖、安庆、池州、铜陵、宣城、滁州与马鞍山)。'皖江'一词的出现,大约在明末且仅指安庆,如李先芳和桐城方氏女皆有皖江的诗词;至康熙八年,徐釚因多皖江之诗被友人作序称为'皖江知己'。

长江流经安徽省境内416公里,称八百里皖江。长江干流自江西省九江市附近流入,在宿松进入安徽省境内,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5个市12个县,至和县乌江附近流入江苏省境。干流长约416公里,流域面积6.6万平方公里,占安徽省总面积的47.3%,约占整个长江流域的4%。长江两岸支流众多,比较对称。自西向东,北岸较长支流有皖河、裕溪河和滁河等;南岸有青弋江、水阳江等。

皖江水系可通航河段总长度4147公里,通航里程2526公里,通航河流、渠道共63条。干流主航道水深6~8米,全年可通航3000~5000吨级轮船,芜湖以下可通万吨海轮,因受南京长江大桥桥孔高度限制,来安徽的轮船载重量在6000~7000吨之间。

皖江两岸,密集地坐落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小孤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安徽池州杏花村、泾县桃花潭、黟县古民居、乌江霸王祠、当涂李白墓等人文胜景,青山绿水,诗情画意。如今,将万里长江看作一个完整的旅游产品已日趋成为新的时尚,坐长江豪华游轮,游历八百里皖江,一定会得到超值享受。

历史发展

据考古发现,早2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活动,芜湖繁昌县的人字洞遗址是亚洲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在旧石器时代,皖江地区就有猿人活动的遗迹;如和县猿人遗址、银山遗址、水阳江旧石器遗址等。在新石器时代,皖江地区的遗迹更多;如薛家岗遗址、汪洋庙遗址、黄鳝嘴遗址、天宁寨遗址等。他们在长期的活动中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早期人类文明的内涵。自先秦至现今,皖江文化就没有中断过,因此说皖江地区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其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底蕴深厚,涉及历史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以及文学、戏曲、书画、政治、经济、科技、宗教、民俗风情、生态环境等众多领域。

皖江文化

皖江文化,必须要从移民说起。皖江地区主要是移民地区,世居皖江地区 最早的也只是唐、宋时期,皖江人的先祖多来自徽州和江西鄱阳,多数是元、明时期迁来。移民地区的显著特点是接受新生事物较快,因此,皖江人的思想观念比较解放,常常得风气之先。八百里皖江,哺育善于创新的人文传统。《宋史地理志》云:扬州人"人性轻扬,善商贾"、浙江人"人性柔慧,尚浮屠之教""善进取,图急利"、徽人"人性沉稳,善商贾"("沉稳"是儒家文化的积淀)。 皖江文化自先秦以降,从未中断,源远而流长。皖江文化涌现出大量文化世家,有的绵延数代,名人辈出。由于移民和交通的便利,皖江文化开放程度高、创新意识浓、文化辐射力强,在许多方面使部分文化内容从区域文化范围上升到主流文化圈。14世纪,成千上万的新移民拥挤于古南岳(天柱山)下,面对浩淼的长江彭蠡泽,围江造堤,兴水利,筑良田,造房舍,建圣殿---朱子祠,履朱学,睦土著,而信任,而通婚。十七世纪,桐城派朱书云:"吾安庆,古皖国也……神明之奥区,人物之渊薮也。然元以后至今,皖人非古皖人也,强半徙自江西、浙江,其徙自他省会者错焉,土著才十 一二耳。"民众的性格气质决定了城市特性和文化特征。徽州文化是新安江上源的山区文化,淮河文化是淮河流域的平原文化,皖江文化则是有山有水的文化。文化品格上各有不同,徽州文化,山凝重厚实,遗存多积淀厚;皖江文化,水飘逸空灵,感染强唤性强,文学艺术卓著。

价值取向

皖江文化比较注重以文载道、以文救国、以文济世、以文乐民,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比较系统地整合了文学、政治、宗教和艺术的精神力量,因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汉末、唐宋和近代芜湖开埠,皖江地区分别有过三次大开发,重利实惠的商业氛围使皖江地区的文化人士清醒地认识到,经济乃国家命脉,苍生所依。自明清以降,外贸的刺激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贸易的进入,使皖江人的重商求利意识一往无前。

革故鼎新和开拓创新的思维实践。自汉代开始,皖江一带就是人文艺术宗教经济的昌盛之地,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爱情诗;唐代诗人张籍推动了新乐府运动;北宋梅尧臣是诗文革新运动的中坚之一;宗白华和朱光潜都是我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近代,曾国藩创立的"安庆内军械所"试制的枪炮、蒸汽机和小火轮乃全国首创。辛亥革命,安庆、芜湖是重要革命据点,也是马克 思主义先播地。在思想观念方面,陈独秀发动了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早期作者群几乎全来自皖江地区;皖江地区是安徽创办报纸最早、最多的地区;芜湖年广九代表了中国一代个体私营者的命运;20世纪80年代,安庆的窗口经济名闻一时。 皖江文化特点鲜明的文化品格,主要表现在以明代桐城方氏学派"坐集千古之智"的治学胸襟为代表的兼容并包的文化襟怀,以桐城宋学"士"的精神为代表的刚毅进取的人生品格,以《新青年》杂志早期作者群为代表的变通开放的世界意识。开放融通和择善而从的社会心理。皖江文化对外开放,对内则是融通。唐宋以来,皖江大批移民带来了外来文化,融入本土之后催生了新的生命力。从物态到心态,从形式到内容,皖江文化有摆脱不了的以农为本的传统文化属性,是儒家文化传统的产物。文化形态的现代化转型,是皖文化复兴的潜能所在。

安庆市

安庆市,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中国传统戏剧黄梅戏之乡,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称。安庆历史悠久,二千多年前为皖国,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安庆生态优良,是国家园林城市。安庆城北枕龙山,南临长江,西依皖河,东接石塘、破罡诸湖,狮子山、凤凰山、菱湖、秦潭湖等镶嵌其间,整个就像是一座大园林。城北的大龙山-石塘湖风景区,山景、水景、石景、树景、洞景融为一体,别具特色;城西的陈独秀陵园,林郁山静,幽雅肃穆,令人叹止;城南沿江岸建设的外滩公园、桥头公园绵延近十公里,形成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城内的"世太史第"、"探花第"、"太平天国英王府"等古建筑,保持了典型的明清建筑风貌;特别是历史悠久的菱湖公园与近年建设的莲湖公园、皖江公园、菱湖风景区已连成一片,总面积近五平方公里,堪与杭州西湖媲美;建设在景区内的文化广场、黄梅戏艺术中心、邓石如碑馆、黄梅阁、血衣亭、日本樱花园、徽派盆景园、黄镇纪念馆和科技馆、体育馆、图书馆等建筑物,以及程长庚、邓石如、严凤英、邓稼先、陈延年等塑像,增添了一层文化的氛围。目前安庆森林覆盖率为36.5%,林木绿化率为39%,城区建成区(包括下辖区)绿化覆盖率为39%,绿地率为37.15%,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为9.52平方米。

      著名景点   天柱山, 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十大名山之一。因主峰雄伟峭拔如"擎天一柱"而得名。迎江寺,雄峙于城东大江之滨,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临江的山门上嵌有清朝光绪皇帝手书的"迎江寺"三个金字,雄浑稳健,光彩熠熠。巨石山生态文化旅游区,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的故乡,有"世界第九大奇观"之称的巨石地质景观。菱湖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包含菱湖公园,莲湖公园,皖江公园和文化广场四大景区,共由五个湖泊组成,分别是菱湖、莲湖、小菱湖、东湖、西湖,其中东湖和西湖并称为大湖。

池州市

池州市,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池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唐武德四年设州置府,至今已有1384年历史。晚唐杜牧、北宋包拯曾任池州刺史、知府,陶渊明、李白、苏轼、岳飞、朱熹、司马光、王安石、陆游等驻足池州,留下精美诗篇,杜牧的《清明》诗,使池州杏花村名播青史。佛文化、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戏文化、傩文化源远流长,交相辉映,使池州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池州环境优美,生态优良。境内气候温暖湿润,江河水系发达,森林覆盖率达57%,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华山、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升金湖、国家级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和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4张国家级旅游品牌,还拥有3处省级风景名胜区。

       著名景点     九华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建于1982年,位于石台、祁门两县境内,最高海拔1727米。总面积10万亩,其中位于石台县境内面积5.1万亩。198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升金湖,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白头鹤的最大越冬种群,其越冬期数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1997年,国务院批准升金湖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杏花村,4A级景区,晚唐诗人杜牧,春游池州贵池城西杏花村,写下这首富有江南风情的杰作--《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铜陵市

      铜陵市,西南与池州毗邻,城市依山襟江含湖,自然环境优美。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优化资本结构、国有资本运营改革等试点城市,享有一系列鼓励外资投入的优惠政策。铜陵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市、安徽省首批省级园林城市、万吨级海轮进江终点港、国家园林城市。铜陵铜文化源远流长,是安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铜陵是安徽的"古铜都"。铜的采冶始于商周,盛于唐宋,绵延3000余年而未曾中断,这在长江流域目前已知的古铜矿遗址中非常少见。现存数十处采冶铜遗址和大量的青铜文物:有古西周的铜炼渣、汉代的古铜井,唐宋期间的青铜文物更为鼎盛且史料记载甚详。铜陵的历史,就是安徽冶铜史的缩影。大文学家李白、王安石、苏东坡等曾来此游历并留下诗迹,李白的"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以及描写冶铜场面的"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朗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更是千古名句。铜文化已经融进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起舞》等铜雕塑在全省各类评比中获奖,市内设有全省性的青铜文化研究会。

       著名景点   天井湖公园,湖中有一口"上通天,下通海"的井,名曰天井。湖因井、园以湖而得名。天井是坐落于天井湖公园的一大奇观,因地下涌泉,终年高出湖水面2米左右。凤凰山,形胜凤凰,由横山、面山、灵风山、潭山、金山等构成。境内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铜陵家喻户晓的旅游胜地。

芜湖市

芜湖市,南与铜陵市相连,春秋时设邑,因鸠鸟繁多而得名"鸠兹",距今已有2500余年;繁昌"人字洞"的发现,把人类的活动上朔到了200-250万年前。芜湖是一个滨江山水园林城市,古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芜湖,南唐时即"楼台森列,烟火万家",已是繁华的市镇,宋代兴商建市,元明时期"十里长街、百货咸集、市声若潮",明代时期芜湖港开辟,清代时期形成巨大的米业市场,为"四大米市"之首。改革开放以来,芜湖市先后获得了国家级沿江开放城市、国家级对外籍轮开放的外贸码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个国家级称号,并建立了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近年来,芜湖形成了有较强竞争力的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三大支柱产业。以方特欢乐世界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与此同时,芜湖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以"建博会"、"茶博会"、"旅博会"三会为代表的会展经济,正推动江城芜湖向商埠重镇发展。

著名景点    芜湖鸠兹景区(含鸠兹广场、芜湖镜湖公园、芜湖中山路步行街等),4A,"鸠顶泽瑞"为芜湖的地标性建筑,步街街为全国三大步行街之一。芜湖赭山景区(含赭山公园、赭塔、广济寺、九华广场等),4A,赭山,土石殷红,故名。相传干将莫邪曾在此设炉造剑。丫山风景区,4A,丫山花海石林、西山灵石、牡丹花。马仁风景区(含马仁奇峰国家森林公园、马仁寺、天下第一香炉、人字洞等),4A。芜湖方特旅游度假区(含欢乐世界、梦幻王国、水上乐园、东方神画),5A,中国最大(亚洲第二)的第四代主题公园,堪称"国际一流"。主题项目、游乐项目、休闲及景观项目共计500多个。王稼祥纪念园,4A,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区之一、首批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4A,山顶有一口天井,终年不枯不溢,而得名。是动植物的天然乐园和资源宝库。大浦乡村世界:4A,位于南陵县,依托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大浦建设试验区,所作出的"旅游产业与现代农业"高度结合的可贵探索。项目实施后,将会形成以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化为运营基础,以旅游观光、乡村体验、田园度假为提升、以科普教育体验为重心的新局面。

马鞍山市

马鞍山市,南与芜湖市接壤,北与江苏省南京市相连,是安徽融入长三角、推进东向发展和长三角城市向内陆延伸的重要门户。相传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败退至和县乌江,请渔人将心爱的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亡。乌骓马思念主人,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由此而得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表达了对这一段可歌可泣的史事的无限感慨。

     著名景点   采石矶风景名胜区位于马鞍山市西南约5公里处的长江东岸,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A。 因集"雄、奇、险、秀"于一体而居于"长江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濮塘风景区,虽与市区相去不远,但清幽静谧,有如世外桃源,竹海、古树、清泉、钟鼓被称为濮塘"四绝",新近发现的怪坡更为罕见,被列为安徽省省级风景名胜区。

宣城市

宣城市,位于芜湖市东部,地处皖南山区和长江下游平原的结合部,东连天目,南倚黄山,西靠九华,域内襟山带水,风景绝佳。敬亭.柏视、水西、龙须四山峰峦叠翠;青弋江、水阳江两水相依。宣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说。自西汉设郡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山水园林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翼。

著名景点   敬亭山,李白先后7次登临此地,且留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盛赞诗篇传颂后,敬亭山声名鹊起。太极洞,4A,江南旅游线上探幽揽胜的佳境。绩溪龙川,一个古老的徽州村落。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绵长的历史文化渊源,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现,现为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桃花潭,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国鳄鱼湖,我国最大的扬子鳄保护基地。江村,是江泽民主席的祖居地。石佛山,位于郎溪县姚村乡境内,主峰353米。石佛山又称石佛岭,山势峻峭,白云缭绕,山巅有三巨石,高三丈许,形似石佛。中国宣纸文化园、王稼祥故居、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滁州市

滁州市,是古都金陵的江北屏障,号称"开天首郡,金陵锁钥"。滁州市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皖江城市带"北翼城市,是一座以家电设计制造及硅能技术研发为特色产业的新兴工业贸易城市。滁州稻香鱼肥、物产富饶,素有"鱼米之乡"、"水产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瘦肉型猪、淡水产品生产基地和蔬菜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定远县被国家列为国家瘦肉型猪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天长市被誉为"中国百合之乡"。市域内绢云母、岩盐、石膏、芒硝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居华东之冠,品质优良。滁州是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占全省1/8,粮食商品量占全省1/4。

景点    琅琊山,4A,国家森林公园,自古有"皖东第一名胜"之赞誉,成为历代达官显宦、文人名士旅游雅聚之地,是我国二十四座文化名山之一。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海拔399.2米,景区总面积53273亩,森林覆盖率96%,1992年国家林业部批准为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其性质为皖东地区生态良好,自然景观具备的风景区之一。醉翁亭,"中国四大名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凤阳县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有"中国十大名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美誉。

长三角

       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安徽省委、省政府确立"东向发展"战略为今后较长时期发展的基本战略。"沿江地区无论从区位、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看,都是东向发展战略的前沿地带和桥头堡,发挥对全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表示。安徽省1990年7月拉开沿江开发开放的序幕,正是在同年4月浦东开放开发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开放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成为当时安徽省的重大决策。2006年8月,《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皖江城市带作为"全省对外开发的门户"的战略定位,要求"主动迎接长三角辐射,推进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体系、管理体制的全面对接,成为率先接轨长三角、接轨国际的开发型经济区域。"目前,皖江城市带已经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重地。奇瑞的蓬勃发展,在芜湖、马鞍山等地带动了500多家配套企业,其中50%以上是从长三角转移而来;芜湖机械工业园内,来自浙江省玉环县的机械加工企业集群式转移过来。总部设在上海的全球500强企业美国江森自控公司落户芜湖,与奇瑞共同组建江森自控芜湖汽车饰件有限公司;上海焦化年产200万吨焦炭生产项目落户芜湖市无为县。"通过长江黄金水道,皖江城市带历史上就与长三角有着紧密的联系。现在,安徽省70%的招商引资来自长三角,安徽省的农民工75%在长三角打工。今后,皖江城市带的发展仍需要更多依靠长三角的辐射带动。"吴劲松表示,"今后,要进一步明确与长三角的产业分工,一方面强化垂直的产业关联,努力成为长三角的原材料和配套产品生产基地;另一方面发展水平层面上的产业关联,借助长三角的技术力量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产品组装和深加工。"

  

  

  

  

  

  

  

  

  

  

  

文化遗产见证了城市发展的历程, 也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 皖江流域是安徽开发较早、 城市文明较为发达的地区,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城市文明。 皖江沿线分布着马鞍山、 芜湖、 铜陵、 池州、 安庆5座地级市, 流域范同内还有滁州、 宣城两市, 约占全省中心城市的近l, 2。 从城市形成起源来看, 既有建城数千年的古城, 又有建城不足百年的新兴城市, 在发展过程中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截至2012年, 皖江流域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22处,约占全省的比例为39. 3%, 省级文化保护单位为255处, 约占全省的比例为45. 5%;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一座,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五座, 分别为安庆(国家级)、 桐城、 潜…、 和县、 宣城、 贵池, 约占全省比例为46%。

一、 史前遗址、 先秦文化遗产与皖江地区城市起源“城市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产生的” 叩, 其形成大多经历了’ 从原始聚落、 居民点、 集镇到城市这样一个过程。 皖江地区水系丰富, 人类文明起源较早,史前文化遗产丰富, 在安徽省56个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 涉及史前遗址的共计6个,其中5个位于皖江地Ⅸ, 而且在中国地域文化中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繁昌县人字洞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遗存, 把人类在ⅪE洲的历史至少提前了30万年, 对人类起源的分析探讨提供了新的思路; 和县猿人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 填补了安徽省旧石器的空白; 宣城的陈山遗址是安徽又一旧石器遗址, 加上省级文保单位中三个旧石器遗址(宁国的官山、 毛竹山遗址、 巢湖银山遗址和池州华龙洞遗址), 安徽省发现的较为重要的旧石器遗址均发现于皖江流域。 新石器时代的薛家岗遗址、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基本代表了安徽史前文明的最高水平。 薛家岗遗址是安徽境内发现的新石器遗层最为丰富的一处, 具有独立的发展序列, 被考古学界命名为“薛家岗文化” , 是“安徽境内首次辨识fI{来也是迄今唯一有确认的一支地方性原始文化” 陌。 1985年发现的含山县凌家滩遗址以发掘出大批的精美玉礼器、 石器、 陶器而闻名于世, 其精美程度和T艺水平是同时期其他遗址中所罕见的, 在城市建设史上的意义有二: 一是发掘出近30()0平方米的红陶块建筑遗迹, “红陶块应是中国人类建筑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是现今我们所用各类砖的祖先” 唧。 二是建筑遗迹“石墙”的发现, 与“城” 的筑造具有相同的意义,“由此推断, 这一时期的凌家滩是一座繁华的聚落遗址或早期城市” …6, 至少具备了城市的雏形。

相较石器时代先进的文明, 夏商周时期皖江地I《开发较为迟缓。 从安徽j大流域比较而言, 青铜时代的皖江流域要落后于淮河流域, 在商周时期, 皖北地区已形成了几座地区性的中心城市, 如寿春、 毫州等。 在文化遗产的数量、 类型对比中也印证了这种观点。 这一时期皖江地Ix-的遗址分布主要集中在安庆、 芜湖、 、 与涂、 宣城、 池州等沿江地区,自石器时代以来文明的延续虽未中断, 但文化遗址多为沿袭史前时期的遗址, 而同时期, 皖北地区的遗址如寿县的安丰塘、 廉颇墓、 青莲寺遗址、 淮南的黄泥孤堆(黄歇墓)、六安的皋陶墓、 毫州的汤王墓多为名人墓葬, 在遗址类型已明显具备r青铜文明甚至铁器文明的烙印。 从考古发掘来看, 皖江地区城市起源当在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城址有芜湖鸠兹邑、 南陵县的牯牛山遗址、 天长县的石梁土城遗址等。

二、 秦至隋时期皖江地区城市发展

自先秦时期皖江地Ⅸ城市萌芽后, 秦至隋唐时期是皖江城市的发展期。 从已被确认的50处先秦与汉城址的分布状况来看, 淮河流域38座, 占全省比例高达76%, 皖江流域Il座, 新安江流域仅有1座,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先秦至汉时安徽区域经济的开发程度, 皖北、 皖中和皖南的先后顺序特点,其中位于皖江地区的城址多为西汉新置县,面积多数在I平方公里以下, 仅有历阳县城(今和县)达到I平方公里以上, 较大城址占全省比例不到lO%, 城址比例占全省不到20%, 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一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皖江地区的开发进程加快. 除因毗邻建康都城这一政治因素外, 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军事因素促使城镇兴起。 作为吴魏、 南北朝争夺的焦点地区, 双方在此展开r激烈的战争, 留下了有关战争遗迹和墓葬较多, 其中代表性的墓      

周瑜墓、 马鞍山If『宋山Pi巢; 城址遗迹i座:太湖安城堡、 安庆皖口遗址、 、 与涂古城遗迹等。 皖江城镇兴起另一特殊原闪在f矿藏的开采和冶炼, 皖江沿线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 “其中铜矿资源尤为丰富. 约占长江中下游铜矿总储量的二t分之二” m-, 从丹阳铜到梅根冶, 皖南的铜陵、 南陵、 池州等创造了灿烂的铜冶文明, 被誉为中冈的铜都。

“这些古铜矿遗址有采矿和冶炼两类, 大多是山上采矿、 I|J下冶炼的乍产格局, ” 刚’ 现存的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大T山——凤凰山遗址位于安徽南陵县和铜陵市, 已发现冶炼、 采矿遗址近百处。 池州梅根冶位于今贵池东50里, 东晋南朝时发展成为皖江地区最大的冶铸中心之一, 其中最主要的产品足铜钱, “梅根冶也是当时政府在皖江地区冶制兵器、 农具和手TI业I: 具的重要基地” 怖。至唐时期. 皖江地Ⅸ初步形成了宣州都会、 池州都会两大中心城市, 在行政级别L宣州、 池州成为州治所在地, 特别是宣城成为雄踞江南的人州, 《隋书・地理志》 载: “宣城……川泽沃衍, 有海陆之饶, 珍异所聚, 故商贾并凑” n, 其发展与发达水运, 优良的内河航运有着密切, 加上矿藏、 物产的丰富,迅速兴起, 皖江地区的城镇经济开始达到皖北的发展水平。

三、 宋元明清时期皖江地区城市发展

宋元明清时期是皖江城镇经济全面超越北方的时期. 这一时期皖江地Ⅸ的文化遗产极为丰富, 以省级文化保护单位为例, 255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183项处在这一时期. 尤以明清居多; 从地域分布来看, 池州、安庆、 芜湖i地较多, 寅城、 当涂次之: 存义化遗产类型, 以古建筑居多. 其次为石刻及古墓葬; 古遗址中皖南铜矿遗址减少, 反映出古铜冶中心在宋代以后开始衰落:

宣州自唐建立州后, 一直是皖东南的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 有“南宣城北合肥” 之称。 与宋以前铜矿冶铸中心不同, 宋元明清时期, 铜矿遗址较少. 古建筑遗址增多, 代表性的有广教寺双塔、 水两双塔、 查济古建筑群、 江村'r宁建筑群、 黄田村古建筑群等, 皖南风格明显, 反映了宣城这一时期的重要地位, 同时宣城也为中国义房四宝之乡, 以宣纸、 徽墨而闻名于世。 芜湖城址自i围时期即经历了变迁, 逐步由内河城市向沿江城市转变的过程, 从青弋江沿岸发展到长江两岸,长江支流向长江I: 流转移, 成为真止的沿江城市. 至清晚期, 芜湖的发展重点已转移到沿江地带。 安庆在宋时期城址迁移到现城Ⅸ范围, 清时成为安徽首个省会, 振风塔成为安庆的标志性建筑, 除具有佛塔的功能外, 还具有导航引渡的功能; 安庆谯楼原为安庆府署大门, 安徽建省后, 安徽布政使司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从江宁(今南京)迁回安庆, 谯楼义改作省署大门, 成为安徽建省的标志性建筑。

明清时期皖江地区摩崖石刻和古墓葬的数鲢较多, 仪次于古建筑。 其中摩崖石刻约占安徽省的近70%, 加12年新公布的五处省级石刻文物保护单位均出自皖江地区。

摩崖石刻的众多一方面反映了皖江地区名山大川的聚集, 生态环境较好. 为历代名人游览之地, 另一方面它也是交通便利、 经济活跃的表现。 通过摩崖石刻的分析, 对研究历史人物活动、 政治经济礼会、 文学书法艺术等提供了珍贵资料, itr以说它是一座天然的艺术博物馆和史料档案馆。 该时期皖江地【x. 的私人古墓葬约20余座, 约占该时期省级古墓葬的80%, 在古墓葬的时段分布上安徽早期的名人墓葬主要集中在淮河以北, 而明清时期的古墓葬主要集中在皖江地区, 反映出在明清时期, 皖江地区不仅是城镇经济的发展c¨ D, 也是安徽文化的发展中心, 这些古巢的主人在科技、 拈法、 文学、 教育等方面均具有标Jt性的意义, 如邓石如、 方以智、姚鼐、 戴名世、 姚莹等。

四、 近代遗产与皖江地区城市近代化

1876年, 清政府与英国公使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 , 芜湖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也是近代史上安徽唯广的口岸城市。 自此, 西方文化登陆芜湖, 一批不同类别、 小同风格的西洋建筑构成近代芜湖独特的景观。 “据芜湖市文物办负责人介绍, 芜湖现存的近代建筑建设时间为1877年至20世纪40年代.共有20处(含33幢单体建筑), 包含¨ 类齐全, 有行政办公建筑、 宗教建筑、 学校建筑、医院建筑、 商贸建筑、 名人旧居等。 ” 口哄中省级文物保单位有英驻芜领事署、 天主堂、 老芜湖海关、 圣雅各中学旧址、 芜湖圣母院|【j址、 芜湖中国银行旧址等。 “英驻芜领事署”是安徽省最早、 保存最好的英国领事署; 芜湖天主教堂1887年由法国人设计监造, 其规模在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 统领当时整个江南教区; 芜湖老海关楼建立于1919年7月 , 是中英《烟台条约》 中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的历史见证; 还有新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旧址, 是安徽省开办最早的高级职业学校, 也是芜湖规模最大的近代教育建筑……

从1760年起, 安庆即为安徽首府, 进人近代安庆一直是安徽近代政治、 文化中心,是中困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 与芜湖近代化不同, 安庆的近代化更多的是内发的近代化, 受外力的影响不及芜湖明显, 现存的近代建筑多为中国传统建筑, 功能上主要体现了文化中心城市和政治中心城市的功能。 现存的世太史第为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 曾为四代翰林宅地; 国立安徽大学红楼及敬敷书院IH址见证r安徽省第一所高校的诞生……省级文化保护单位还有太平天国英王府、 熊成基安庆起义会议旧址、 熊范二烈I: 专祠、 陈独秀墓、 rfT国国民党安徽省党郜旧址、 中共安徽地委旧址, 如果加上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庆内军械所, 基本可以将近代中国重要的历史事件连接起来. 从太平天困运动到洋务运动、 从民主革命到国民革命. 一个城市的文化遗产基本上浓缩了近代重要政治事件的全部, 很好地体现I叶I作为一个政治巾心城市的特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ff{, 皖江地区的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文化遗产, 通过对文化遗产的分析. 我们大体可以揭示出皖江地区城市发展的先后顺序和经济文化特点,即皖江地区人类起源较早, 城市早期发展主要依靠军事和资源的开发, 唐以前以宣城、池州为中心, 明清时期形成了芜湖、 安庆两大中心城市, 城市发展重点进一步由内河向沿江转移, 水系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