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史研究|《京师生春诗意图》:乾隆时期的北京鸟瞰图

 天下小粮仓 2022-12-11 发布于福建
图片
图片
古人重天时,在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轮转之中,逐渐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时令意识,并以此为据建立了一整套生活习俗,围绕着节日与节俗逐次展开的“岁时文化”——农耕文明背景下的先民,通过古老的“观象授时”,为事物的发展找到时间的依据,并将自己的朴素信仰融入其中。
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同样因为广博的岁时风俗而增添了更加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高度发达的古代农业文明不仅为先民供给了充足的食粮,更为社会文化的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分。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京师生春诗意图》,是清代画家徐扬于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创作的绢本设色画。该画作是徐扬奉乾隆皇帝之命,以御制生春诗二十首为题创作的,纵256厘米,横233.5厘米。其以鸟瞰式构图,把清乾隆时期的北京城展现在人们眼前,描绘出正阳门前的牌楼、市肆、家居等场景。画面以皇宫为中心,通过城墙、街道、民居及其他建筑构成全局,通过独特且有序的市民活动形成井然有序、不可分割的整体。
绘在绢、绫、帛等丝织物上的字画,就称为绢本,在画面中能看到明显的横竖交错的纺织痕迹。设色这个词经常与“绢本”“纸本”合用,设色简单来说就是有彩色的意思;相反,如果是黑白则称“水墨”,指画面中不出现彩色,或者极少出现彩色。
图片
▲《京师生春诗意图》
该画将中国传统散点透视画法与欧洲焦点透视画法相结合,而且又不拘泥于外来技法,同时灵活地运用了传统绘画的缩地法,描绘了京师的全貌:从正阳门大街画起,由南向北层层展现,前门箭楼、天安门、端门、午门、紫禁城、景山、近大远小一一出现;西苑、中海、南海及琼岛,白塔、金整玉蛛桥亦历历在目;乃至天坛祈年殿,都收入画幅之中。
图片
▲正阳门五牌楼与正阳门
图片
▲大清门、天安门、端门依次展开
《京师生春诗意图》将乾隆皇帝所作二十首诗的诗文与描写内容,以镶嵌的方式置于北京皇城的空间中,将空间分割成不同故事进行的场景又整合成一完整的景致。每首题诗首句皆是“何处生春早”,以时间倒数的方式,叙述宫廷中在新年前夕直至大年初一的活动,既具有吉祥意味,又十分有趣。
写 福
何处生春早,春生书福中
图片
▲腊月初一,乾隆皇帝会写福字儿,拉开宫里过年的序幕。御笔“福”字会挂在各个宫殿里,也会赐给御前侍卫、王公大臣。
图片
献 岁
何处生春早,春生献岁中
图片
▲大年初一会举行太后的庆贺礼,皇帝一大早,就得去长信门拜见太后,行一场庄重严肃的三跪九叩
图片
▲图中披着斗篷的就是皇上
图中诗文作为事件的指示牌,位置随场景而定。从图像上看,时间次序并未导致画面以一种直观的先后序列布置。相反,将各个场景画面范围划定编号,一眼望去毫无规律可循,各场景于空间中的串联是往返跳跃的折线。
图片
▲生春二十首场景时间顺序
李晓婉自绘
线性透视法的使用令各空间单元严整、清晰地出现在观者眼中。画家利用这一特点,将活动压缩到每一由小建筑围合的小空间里。由于每一部分与其他部分都由相同的视角、网格、数字构建,因而毫无疑问地同为一个空间。于是在连续、稳定的城市图景中,出现了并置的多个时间进程。
图中场景所对应的时间可见,“新正”借由慈宁宫及太和殿的空间位置成为时间序列上的中心,而腊朔至除夕以及新正后至元夕的两段时间成为环绕在中心外围的零散点。新正以为着辞旧启新,尽管全诗在强调“生春”,但新正才是社会时间中的生机复始。而在旧岁与新篇所构成的循环叙事中,皇帝真实的背影和宝座隐语的身体始终居于中心,掌控着疆域内的“生春”。这双重的身份既是人世纲常中的人子,又是超验权力的天子。
图片
▲诗文与图像时间运动示意图
李晓婉自绘
《京师生春诗意图》的一目遍览是近乎于全知的超验视角。鸟瞰图让悬于空中的目光可以清晰地透视政治权力对地理空间的强加作用。画家徐扬将每一场景范围确定化以区别时间的尝试提示了图中全景的时间维度:尽管中心投向局部的目光总是带有概率的不同时段,但局部却始终处于中心的监视之下。无论透视法还是俯瞰视角,其政治性与权力隐喻所具有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目光下,每寸疆土与时间都最终与统治中心精确连接。
图片
▲画家徐扬的自题诗点明画作的创作原因
图片
图片
《艺术史研究》(第25辑)
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 编
本书收录艺术史研究专题论文,内容涉及艺术史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课题。墓葬艺术方面,有蒋子谦的《唐燕妃墓屏风画补考》。画像艺术方面,有汪珂欣的《北朝隋代关中造像碑乘牛车骑马图的佛教内涵研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方面,有张晓婉的《冲突与正序——徐扬新解》。现代艺术方面,有洪再新的《滕白也:指画与现代艺术运动新样式》。造像艺术方面,有焦阳的《钱树枝干图像的整体研究——兼论钱树的主要内涵與功能》。
目 录
钱树枝干图像的整体研究——兼论钱树的主要内涵與功能
北朝隋代关中造像碑乘牛车骑马图的佛教内涵研究
图像与装饰的对话——试论固原地区粟特裔墓葬的二元性结构
唐燕妃墓屏风画补考
唐五代北方五道佛寺壁画的文献考补
冲突与正序——徐扬《京师生春诗意图》新解
师法统序与逆溯之法——秦祖永画门径思想论述
滕白也:指画与现代艺术运动新样式
图片
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
创办于1997年的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旨在探索和尝试使艺术史重新回归人文传统与学术主流的途径,在跨学科的基础上以严格的现代学术规范进行艺术史的前沿研究。并尝试以《艺术史研究》为载体,汇集该年度国内外相关学者在各分支领域的一批重要研究成果。目前,已连续编辑出版了《艺术史研究》(年刊)1—24辑,对艺术史研究领域的深入开展,有重要的助力作用。于学界而言,通过该刊可洞见艺术史的研究进展,推动中国艺术史研究范式与理论视野的与时俱进;于大众读者而言,可增进对中国艺术的理解力和鉴赏力。该杂志以其严谨专业的学术风格及其对国际学术规范的恪守赢得了中外学界的广泛赞誉及好评。并于2005年首批入选“CSSCI来源辑刊”, 2007年、2012年再度入选。
经过25载的发展,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目前已形成了以著名学者姜伯勤教授为首的、包括校内外多名中青年学者所组成的兼职研究队伍。近年来在敦煌艺术史、祆教美术史、佛教美术、道教艺术及中国古代墓葬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令人关注的进展与成果。于学界而言,“中心”的建立,促进与推动了艺术史进入中国综合性大学的学术序列,逐步实现了艺术史与综合性大学固有的人文传统及相关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与整合,从而使中国未来的艺术史研究能够在一个符合国际学术规范的学术平台上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图片
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各大网商
中山大学出版社天猫官方旗舰店
中山大学学人书店有售
资料及图片来源:《艺术史研究》(第25辑)
好雨知时节工作室-腾讯新闻 北京日报副刊
当代国画 曹希音
编辑:凌巧桢
初审:龚明娟
复审:陈慧
审核发布:王天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