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课手记| 薛法根:《少年闰土》

 语墨绮兮 2022-12-11

【写在前面】

鲁迅的文章挺难上,但是如果抛开写作的社会背景,我觉得也不算难,尤其是这篇《少年闰土》。说实话,要让我在自己的小学记忆中提取几篇印象深刻的文章,《少年闰土》当在榜内。每每提到这篇课文,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开头的那幅画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不管是内容还是配的那幅插图,简直让人印象深刻。

薛老师的这节课我是在某视频网站上偶然看到的,于是进行了简单记录。只可惜课堂结尾在视频中没有呈现,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吧。

纵观薛老师近两年的课,其实都是有共通性的。比如与学生共同建构板书;引导学生梳理行文结构和内容,精讲其中某一两个片段,然后让学生运用方法学习其他部分;结合课文本身挑选练笔点,以学生的精彩呈现收尾……这节课也是如此。

面对鲁迅写的这篇白话文,其中有很多文言字或者我们现在看来的“错别字”,我想这是小学生读这篇课文最疑惑之处。薛老师一开课便把这些疑惑点出,并让学生寻找,而后结合当时的背景让学生理解这些在当时并不是“错别字”,但是我们如今不这样写。如此一来,自然降低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畏难情绪,也打消了心中的一个打问号,学起来也会轻松许多。

少年闰土(五上)

执教:薛法根

记录:小彭老师

课例来源:某视频网站

板块一 认识鲁迅,疏通字词

1. 认识鲁迅

(1)出示图片

他是谁?(鲁迅)

鲁迅是谁?(周树人)

(2)出示鲁迅简介

(3)鲁迅为什么用这个笔名?

说法一:鲁迅母亲姓鲁,小名叫“迅哥儿”

说法二:鲁迅自认为比较愚鲁,做事要比一般人迅速,有笨鸟先飞的意思。

2. 出示课题,疏通陌生词

《少年闰土》选自《故乡》中的一段。这篇文章有文言的影子,有现代文的影子。

(1)找“错别字”

项带(戴)银圈   检(捡)贝壳   希(稀)奇的事   月亮地(底)下

尽力的(地)刺去

(2)找“方言字”

手捏(握)一柄钢叉

日里(白天)到海边

仿佛(差不多)年纪

便是(就算是)现在

无端(无缘无故)的觉得

(3)齐读课题

·这里的闰土多少岁?

·小说中用了“我”,当时“我”多少岁?

这篇文章写的就是两个少年发生的故事。

板块二 初读课文,梳理关系变化与主要事件

1. 读课文,思考:两个少年相遇时什么关系?相遇后什么关系?分别后又是什么关系?

再长的故事,把人物关系理清楚了,就简单很多了

(1)一开始什么关系?

·“我”是少爷,闰土是忙月的儿子

·什么是“少爷”?(清朝时期家里有钱有势的孩子)

·哪些人叫他少爷?(除了爸爸妈妈之外)

小结:他们是主仆关系。

(2)相遇后什么关系?

·朋友关系。

·哪个词说明了?(熟识)

(3)分别后是什么关系?

·挚友。亲如兄弟。

(4)从主仆关系到朋友关系用了多少时间?(不到半日)从朋友到闺蜜呢?(正月)

所以这个故事写了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一个月之间,他和闰土说的话多不多?(多)干过的事多不多?(多)这一个月,只写了闰土给鲁迅讲的几件新鲜事。哪些新鲜事呢?

2. 梳理新鲜事

事件一:雪地捕鸟

(1)出示段落,抽生读

(2)概括事件

(3)演一演雪地捕鸟(师用粉笔、书演示)

(4)为什么一听就会了?圈动词。

扫、支、撒、缚、拉、罩

(5)齐读

事件二:海边拾贝

(1)出示,抽生读

(2)概括事件

事件三:瓜地刺猹

(1)出示,抽生读

(2)概括事件

事件四:看跳鱼儿

(1)出示,抽生读

(2)概括事件

3.哪一件事在我印象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时时会想起来?(瓜地刺猹)为什么?

·一提到闰土就会想起闰土瓜地刺猹的画面。

·这件事写得最长。

·这件事很危险。

板块三 精读事件,感受新鲜

1. 自由读

2. 抽生对话,读好人物对话的语气

3. 哪些感想写出了我觉得这些事很新鲜

我那时……

我素不知道……

阿!闰土的心里……

(1)抽生读

(2)出现得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不知道)

(3)表达了什么?

羡慕闰土多姿多彩的生活

小结:这篇文章不仅叙述了事情,还发表了议论。我们把这种手法叫做夹叙夹议,这是鲁迅写文章的一大特色。

4. 迁移运用

(1)其他事件有议论吗?(雪地捕鸟没有)

(2)练笔:给雪地捕鸟加上议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