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囤药季,没什么也不能没有它!

 金苹果6 2022-12-11 发布于北京
解封——都说来到拼免疫力的时候了!朋友圈每天都能看到各种囤药清单,堪称鱼龙混杂。
关于防疫的文章也写了几篇。今天,珈伊不会写一大篇囤药清单,怕把大家说晕了,一遇到情况,乱七八糟往身体里塞一大堆药…
此篇,只推荐一味药材:甘草!
了解中医的人知道,甘草是药中“国老”,能调和诸药,其实是因为它

——  药性和缓、能解百毒  ——
味甘,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尰,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神农本草经》
味甘,平,无毒。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尰,解毒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久服轻身,延年。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图片
(野生甘草)

我们知道,疫情的核心原因是 “病毒”,那么解毒这件事,就尤为重要。
有人吃了一堆药,包括中药,却反反复复,拖很久才能好。为什么呢?
中医辨证中,病因的了解是尤为重要的。遇到一个头痛的病人,可能首先就要问了:有没有吹过风、着过凉?如果有,那就考虑解风寒的方子。
那么同理,病毒中招的病人,我们既已知是传染极强的病毒导致的是不是应该重视“解毒”的问题呢?这也是看了很多防疫方后,一点感慨、拙见。
有些药是有些解毒效果,比如某花,但是药物组成过于寒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吃了之后导致寒邪入里、胃痛等现象,而且周期也拖得久。
【新冠变异病毒症状的经方参考】附案例 这篇文章记录了《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关于狐惑病的论述,包括疫情后时代的解毒问题,都是刚需。很多朋友看过,在此不赘述了。

图片
(炙野生甘草)

推荐大家可以备些甘草,50克、100克,冲洗一下泡水喝、含两片都可以(前提是安全干净)。
经方常用甘草有两种:甘草、炙甘草。
《说文解字》载:“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
这里要注意,炙的意思是以火烤之,而非市面上常见的蜜炙。《伤寒论》成书于汉代,而蜜炙甘草是在宋代之后才逐步被采用的一种炮制方法,后被药典采用。但是,甘草本为甘甜之性,蜜炙会更为甜腻,尤其是目前现状,易生痰饮或形成壅塞,不符合经方的配伍使用。
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是以烤灼的方式,增强甘草的温性。在经方使用中,炙甘草,是用火来炙。
脾胃寒凉的人,可用炙甘草,如果买不到的话,可用炒甘草代替,或自己把生甘草以小火烤/炒一下,至微焦黄为宜。

图片

图片
猫咪吃了被毒鼠强毒死的老鼠,奄奄一息…
灌了几碗浓浓的甘草水,活过来了,可见甘草的解毒效果

图片

无论是推荐过的防疫解毒方甘草泻心汤,还是症状变化后的柴胡汤、升麻鳖甲汤等,又或者是咽喉痛的桔梗甘草汤…… 都少不了甘草的身影。
囤了一大包药还是没有安全感的你,看完这篇文章,建议你备些甘草,不过要注意选安全干净的品质,野生甘草最佳!


随师学习&践行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记录心得于此。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