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混混高俅如何凭蹴鞠发迹的?自身展现4大优点,让仕途一帆风顺

 餐意院 2022-12-12 发布于福建

公元1100年,一场大宋足球顶级比赛在东京端王府上演。端王赵佶带球突破,被对方后卫大脚解围。眼看球落到了场外一个侍从的脚边,他一个漂亮的“鸳鸯拐”,把球精准地传给了赵佶。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一脚,直接踢出来一个未来大宋朝的太尉!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赵佶心想:“这人是蹴鞠高手,我一定要把他招揽到自己的手下!”

于是,一个原本名叫高俅的市井无赖,转眼成了端王身边的红人。后来,随着端王登基成为宋徽宗,高俅也水涨船高,最终做到了一国武官的巅峰。

有人说,高俅能做太尉,就是凭着一脚好球!实际上,只说对了一半,高俅虽是无赖,可也有些真本事。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古人热爱的蹴鞠运动,以及“大宋球王”高俅的故事。

“蹴鞠”就是用脚踢球的活动,有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史记》中。可这项运动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体育活动。

据传,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他经常带着士卒到城外骑马围猎。

有一次外出打猎,赵武灵王让手下抓一些活的野兔、山鸡。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

1、想带活物回城里,随时可以吃些新鲜野味。

2、考察士兵们前段时间训练的成果。

一声令下,士兵们兴奋地“嗷嗷”叫着四路出击,然而半天时间却一无所获,众人皆摇头苦笑。

一个大臣见赵王面色难看,遂献上一计:“大王,想要训练士卒,不妨用皮球代替野物,这样我们在城内就可以经常演练了。”

赵王听后,大加赞赏。于是,蹴鞠运动便在中国诞生了。(还有一种说法,在黄帝时期就存在蹴鞠,已不可考!)

《战国策》记载:“临淄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六博……蹋鞠者。”

这项运动,因为富有激情,又可练兵之用,所以很快在各国普及。传到齐国,蹴鞠就成了一种民间盛行的娱乐活动。

到了两汉时期,蹴鞠成了全国百姓热爱的运动。

《盐铁论》记载:“康庄驰逐,穷巷踏鞠……上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今军无事,就使蹴鞠。”

这句话的意思是,骑马射猎是贵族的爱好,而蹴鞠就是平民百姓的最爱了。

汉代班固著书,把蹴鞠列为兵家技巧之一。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让士兵们“蹋鞠”,既丰富了军中生活,又保持了士兵们的体力和战意,何乐而不为呢?

唐宋两代是蹴鞠发展的高潮,蹴鞠从原先的毛发实心球,改为充气皮革球,比赛用球门正式出现。

当时,最流行的比赛规则如下:

球场中央竖两根球杆,在顶部布置直径约一尺的球门,雅称“风流眼”。

比赛双方穿不同颜色的球衣,每队12人或16人不等。鸣笛后,比赛开始。双方球员互相颠球,然后传给队长,由队长射门(将球踢进风流眼)得分。比赛结束时,按得分多少定胜负。

胜者全队有钱财赏赐,败者队员受罚脸涂白色,队长还要挨鞭刑之苦。

宋人到底有多爱蹴鞠?四大名著《水浒传》第一回提到:

街头无赖高逑,因球踢得好,得到了宋徽宗赏识。可见大宋最流行的运动就是踢球,球技不好,却有真本事的人,反而受到排挤。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其武艺在全书的人物中也能排进前三,可还是要在混混出身的高俅手下做事。最终,还落得家破人亡,逼上梁山的悲惨结局。(大概就是踢得一脚臭球吧[偷笑])

在真实历史中,高俅原本是大文豪苏轼的“小史”。(帮闲、秘书之类)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苏东坡满腹才华,怎会看上一个无赖?”

其实高俅也是有优点的,苏轼举荐其为官,就是看中了他的4个优点:

1、高俅为人乖巧,善于察言观色。

2、高俅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且擅长抄写公文。

3、高俅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诗词歌赋也能凑合几首。

4、高俅会耍枪弄棒,三五个壮汉一起上也不是他的对手。

高俅文武双全(会但不精),还会揣摩上司心意,这样的人用起来,哪个上司不舒心?

因此,苏轼怕耽误了高俅的前途,便把他推荐给了好友左卫将军王诜。

王诜这个人不简单,它是宋英宗的驸马,平常接触的人物不是皇亲国戚,就是朝廷重臣。

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终于有一天,高俅这个蹴鞠高手等到了这个机会。

主子王驸马应邀到端王赵佶府上参加蹴鞠比赛,高俅就是侍从之一。当时,高俅的身份还没资格参加“贵人”们组成的球队,只能站在场边观看。

这才引出文章开头的一幕,高俅一展球技,惊呆了在场所有的人,一脚博得了端王的恩宠。从此,他的仕途一帆风顺,高太尉的进身之路也算大宋朝的一个奇迹!

如今,2022世界杯开幕在即,国人却并不开心,因为我们的球队没有机会出现在赛场上!此时此刻,真情呼唤,“高球王”你在哪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