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邮说四大名桥

 木讷叟斋 2022-12-12 发布于四川
中国四大古代名桥

广济桥(广东潮州)

赵州桥(河北赵县)

洛阳桥(福建泉州)

卢沟桥(北京)

汉字“桥”(繁体“橋”)是一个形声字,从木,喬声。“木”作形旁表意,表示其本义与木材有关;“喬”作声旁表音。其本义是桥梁(英文bridge),指架设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同行的建筑物。
中国是桥的故乡,素有“桥的国度”之美誉。在司马迁的《史记·秦本纪》中,就有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初作河桥”的记载。大约在汉代,桥梁的四种基本桥型——梁桥、浮桥、索桥、拱桥,便已全部产生。到了隋代,造桥技术大为发展。千百年来,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不同地域的人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四种基本桥型的基础上,演化发展出多种多样的功能各异的桥型。由于自古以来“造桥补路”的公益性传统,让大大小小的桥梁遍布中国城乡。中国古桥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形式之多样、造桥技术之高超,均为举世罕见。
中国古桥并不是单纯的一条水上或空中的通路。桥面两侧建有护栏,护栏的望柱和拦板上,刻有瑞兽或祥瑞图案;桥下拱券等部位,雕有龙头、河神或吸水兽等,以表达祈求安澜平波、桥梁永固的意愿。有些桥上建有桥亭、桥屋或牌坊,桥的两端建还有桥头堡、碑亭。因此,我国的古桥是一组构思精妙的古代建筑群,也是融美学和力学、建筑与艺术于一体的杰出艺术品。
近代,人们从流传下来的众多古桥中,遴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四座古桥,称之为“四大名桥”,它们是:

广东潮州的广济桥

河北赵县的赵州桥

福建泉州的洛阳桥

北京的卢沟桥


赵州桥(安济桥)

赵县安济桥  特50《中国古代建筑—桥》(4-1)

赵州桥在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的洨(xido 淆)河上,当地人称“大石桥”,宋朝哲宗皇帝赵煦赐名“安济桥”。
“赵州桥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是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北方秧歌剧《小放牛》的这段唱词,为赵州桥蒙上一层神话色彩。
其实,赵州桥是隋代工匠李春,在隋大业年间(约公元605—616年)设计建造的。桥建成约一百年后,唐朝“开元名相”之一的张嘉贞作过一篇《石桥记》,开头一段就说:“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张嘉贞当年对赵州桥高超建造技术的惊叹,至今仍不为过。
赵州桥是一座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全长64.4米,宽9米,单孔净跨达37米,跨度大而弧形平缓。桥的拱肩敞开,大弧拱两端各建两个大小不一的小拱,既减轻桥体自重,又利于排洪,且美化了桥体外观。这是世界桥梁史上首创的“敞肩拱”结构形式。桥体用石块拼砌成弯曲的拱券作为桥身,用石板铺砌成平坦的桥面,桥面两旁各有21块栏板和22根望柱,望柱上有狮首、花草等雕刻图案。所用石材的的密度、桥自身的重量、承力面积的比例等都非常的完美。即使用现代科技观点来看,赵州桥的设计施工都十分均匀合理,实现了技术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赵州桥今貌(图片来自网络)】

1400多年来,赵州桥经受了十次水灾、八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的考验,至今屹立不倒,堪称中国古代名桥之最。1961年3月4日,安济桥(赵州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注:长期以来,安济桥(赵州桥)被誉为“天下第一桥”。1982年9月,有关部门对河南临颍县城南12公里商桥村的一座名为“小商桥”的石拱桥进行了实地考察,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得出结论:这座小商桥的始建年代,早于隋朝大业年间的赵州桥。由此,“天下第一桥”的美誉转移到小商桥的头上。)

【小商桥  2003-5《中国古桥—拱桥》(4-2)】



卢沟桥

【卢沟桥  2003-5 《中国古桥—拱桥》(4-3)】

卢沟桥在今北京市西南15公里的永定河上,是北京地区现存的一座最古老的多孔连拱大石桥。
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建成,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初名“广利桥”,后因横跨卢沟河(永定河)而改称“卢沟桥”。
卢沟桥全长266米有余,宽8米,有桥墩10座、11个拱券洞门,桥面呈“雁翅”造形,十分壮观。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桥面两侧有1.4米高的望柱共281根,两柱之间用雕刻花纹的石栏板相连,每个望柱顶端有一只大狮,大狮身上又雕着许多姿态各异的小狮,所以民间有“卢沟桥上的狮子数不清”的说法。后来仔细点清,望柱上共有大狮281个、小狮198个。

【卢沟桥石狮(图片来自网络)】

桥的东西两端,有四根高达4.65米的华表。桥东端北侧有碑亭,亭内有乾隆皇帝御笔“卢沟晓月”碑;亭外有康熙重修卢沟桥碑。桥西端北侧有乾隆重修卢沟桥碑。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从此,卢沟桥在中国人心目中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 卢沟桥风云  纪16《抗日战争十五周年纪念》(4-1)】

1961年卢沟桥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卢沟桥正式退役。1991年卢沟桥实现封闭管理。


洛阳桥

【洛阳桥(图片来自网络)】

洛阳桥不在洛阳城,而在福建泉州城东北约10公里的洛阳江上。
洛阳江是泉州的一条河流。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京都洛阳的世家大族南渡迁居于此地,为纪念故土,将这条河称为“洛阳江”。
洛阳江全长不足40公里,却直通泉州湾大海。洛阳桥所在位置,是洛阳江紧接内海的出海口,江面宽阔,风急浪高,又是泉州地域的交通要津——万安渡。北宋庆历年间,这里建有石墩木板的浮桥连接两岸交通,但是常因风浪发生桥垮人溺的惨剧。蔡襄出任泉州太守期间,决心改变这种情况。他面向社会募集建桥资金,任用卢锡等十五人组成建桥团队,在洛阳江上修建一座坚固安全的大石桥。
根据洛阳江江面宽、风浪大的实际,洛阳桥采用“梁式长桥”方案,就地取用当地丰富的花岗石材为建桥材料,并成功解决了桥墩稳固、桥面架设等技术难题。
为了建造稳固的桥墩,先用船装载石料沿着桥梁中线抛下大量石块,使江底形成一条矮石堤,然后在堤上建桥墩,首创了一种直到现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洛阳桥的桥墩全用长条石交错垒砌而成,两头尖,以分水势,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为了巩固基石,还首创了“种蛎固基法”,即在基石上养殖牡蛎,使之胶结成牢固的中流砥柱。这是世界上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
两个桥墩之间,架设六、七条大石板拼合成桥面。石板长约11米、宽1米、厚0,8米。要把这么笨重的石板平稳安放上桥墩,在没有大型装吊机械的古代绝非易事。建桥者巧妙利用洛阳江临海涨潮落潮的特点,涨潮期把装载石板的船只驾驶到两个桥墩间,落潮时顺势把石板稳稳的安放到位。
洛阳桥从北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动工,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完工,历时六年,一座有四十六个桥墩,“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尺,翼以扶栏”的长桥,如长龙卧波般横跨洛阳江上,自此,“易危而安,民莫不利”。(现代数据,洛阳桥长830多米、宽7米。)
大桥建成一年后,蔡襄奉诏回京任职,行前书写《万安桥记》,摩崖刻石在洛阳江左岸,留下了洛阳桥(万安桥)建造的珍贵史料。后来,他的曾孙蔡桓在泉州为官,拓本重刻立于桥头的蔡襄祠内。《万安桥记》碑刻堪称文、书、刻“三绝”,颇为洛阳桥增辉。

 蔡襄《万安桥记》(拓片局部)】

洛阳桥是闽南首建的一座跨江接海的梁式大石桥,建成以后近千年里,历代几经翻建。民国时期(1931、1932年),加高改建成钢筋混凝土公路桥。以后又经战乱破坏。新中国成立后,洛阳桥经整修恢复通车。
1988年1月,洛阳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春,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勘察古桥后,对洛阳桥全面修建,使其恢复古桥旧貌。1996年10月,洛阳桥恢复开放通行。2021年7月,包括洛阳桥在内的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通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评审,成为我国第56处世界遗产。
“四大名桥”中,唯有洛阳桥没有登上邮票。如今的洛阳桥一带,尚存有塔、亭、祠庙、石像、碑刻等诸多古代文物。凭借这些久远的遗迹,人们得以远眺遐思洛阳桥的千年风采。

洛阳桥桥头(图片来自网络)


广济桥

【广济桥  2021-29《中伊建交50周年》(2-1)】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在今广东省潮州古城东门外的韩江上,是一座浮梁复合结构、集浮桥、梁桥、拱桥于一体的著名古桥,有“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之誉。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初为由浮船连接而成的浮桥,名“康济桥”。后来自两岸向江心逐渐修筑桥墩,形成浮桥梁桥结合的样式。明宣德年间大修,在桥上修筑楼阁、桥屋,统名为“广济桥”。清代嘉靖年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
所谓“十八梭船”,是指桥中部“舳舻编连、龙卧虹跨”的浮桥,由十八只浮船横向并排扣连而成。
“廿四洲”,是指东西两段“重瓴联阁、联芳济美”梁桥。东段12个桥墩,西段8个桥墩,两墩之间用长十多米、宽1米、厚1米左右的大石条架梁。桥墩用大青麻条石交错叠砌,卯榫结合而成。现存桥墩的表面积最小的也有60平米,最大的达200平米。桥墩上修建桥亭,殿阁式桥亭一阁占一墩,杂式亭台二亭共占一墩。桥亭依势而立、形态各异,故而民谣道:“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

【 2009-28《广济桥》

广济桥是一座桥,也曾是“一里长桥一里市”。广济桥地处粤东“闽粤豫章(江西南昌)经深接壤”的枢纽所在,桥上又有众多的楼台,因此,很快便成为交通、贸易的中心,形成热闹非凡的桥市。人登江上长桥,恍入陆地长街,以至当地流传下一句“到了湘桥问湘桥”的民谚。
1958年,当地政府对广济桥做了全面的修理与加固。2003年至2007年,又按照明代广济桥最辉煌时期进行修复,恢复了“十八梭船”的启闭式浮桥,修复了梁桥上的12座楼阁和18座亭屋,并加上匾额与对联,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现桥全长520多米,现存古桥墩21座。1988年1月,广济桥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济桥今貌(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