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启贤将军:回忆1955年授衔授勋的情景

 兰州家长 2022-12-12 发布于甘肃
文章图片1

1955年沈启贤将军授衔授勋时留影

回忆1955年授衔授勋的情景

沈启贤

1955年我荣幸地被授予少将军衔和共和国第一批军功勋章三枚(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这应是我终生的荣誉。当年隆重举行授衔、授勋典礼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1955年11月26日,我收到两份参加授衔授勋典礼的大红金字请柬(中式竖排、繁体):

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命令,订于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上午八时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授衔、授勋典礼,由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刘伯承元帅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将官军衔,请届时参加,接受军衔。

南京军区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命令,订于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上午八时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授衔、授勋典礼,由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刘伯承元帅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第一批勋章,请届时参加,接受勋章。

南京军区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同时我还收到陈毅元帅以个人名义为庆祝授衔授勋典礼而订于1955年11月30日举行酒会的请柬。其请柬和信封都是用民间表示喜庆的喜鹊团锦花纸,非常雅致。所有请柬背面都贴有注意事项的纸条。为了使参加典礼的同志了解整个典礼情况,典礼秘书处还随请柬附送一本特别印发的《南京授衔授勋典礼须知》(内容包括日程排列、授衔授勋典礼程序、以及典礼、酒会、晚会、着装等须注意的问题和勋章佩戴位置的图示),工作十分细致。也可以看到共和国这第一次为开国功臣授衔授勋典礼的隆重和气派。

当时我是南京军事学院空军系主任,奉命创建空军系。从朝鲜战场调回国内、从陆军改行空军、从战斗部队转到军事院校、从战火纷飞的战场转到和平环境的城市,才两三年,一切都很新鲜,都要学习。此时收到参加授衔、授勋的请柬,心情非常激动。我想到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几十年来所走过的不屈不挠的艰苦历程;想到多少英雄、烈士为这支部队的正义目的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才终于胜利创建了由共产党执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我们从战火中诞生的共和国百废待举,需要建设、需要发展、需要前进。因此我认为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为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的英明决策,将使这支胜利之师从野战军发展成为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为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授军功勋章,也是正规军队必须有的赏罚制度。因此我不仅为个人参加授衔、授勋感到光荣,也为人民解放军向正规化现代化进军感到兴奋。

全军实行军衔制的准备工作,中央早两三年就已经启动。据说制定各级军衔的评定条件非常严格,将官必须是红军,少将必须是在解放战争期间任正职师长三年以上的指挥员;每个高级干部都要由上级党委作详细的德才鉴定,战功统计也十分认真。1953年南京军事学院党委对我的鉴定,功过、缺点都写得非常具体客观。甚至我1951年在志愿军主力部队39军任职参谋长期问,军委电报调我到志愿军后勤司令部任参谋长,我因不愿离开战斗部队而回电“请求收回成命”的错误(彭老总在志愿军司令部见到我时只批评了几句,没有给我处分),也都写上了,现在看到鉴定书深感惭愧。我三十年代初在旧军队当排长时,受思想进步的教官影响而自觉秘密开展兵运活动;1935—1936年与几个战友先后组织两个连起义参加红军后,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和解放(辽沈、平津、渡江大决战)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历次战争期间,我都是前线营、团、旅、师、军指挥员,有过一些战功。但由于我不是中央红军,没有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又多年来都被视为旧军人出身,加之我有个性,决不迎合,敢讲真话,敢对上级提意见,因此我一直估计自己只能授大校军衔。当得知被授少将军衔时,我深深感受到党中央对革命者一视同仁的胸怀。

1955年正式举行授衔、授勋典礼是分阶段进行。首先是由国家主席毛泽东、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北京中南海亲自为元帅、大将隆重举行授衔、授勋典礼。然后,由几位元帅奉命代表中央分别到各大军区所在地为将官军官和有功人员授衔授勋。当时的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刘伯承元帅奉命代表中央,为南京军区(华东地区)海、陆、空部队、军事机关、军事院校的军官、将官授衔授勋。由于这是一个新鲜事物,谁都没有经历过,因此在典礼前一天,安排所有参加典礼的军官将官和受领第一批勋章的人员,都要到南京人民大会堂预习典礼仪式:要求大家均按规定着装,进入会场后脱帽、按照图示的位置入座。预习程序:

1、由南京军区司令简要介绍有关授衔授勋情况;

2、由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解释典礼须知;

3、预习授衔授勋仪式;

4、去后台更衣室按照更衣证号码熟悉自己的新军装位置

(将官新军衔礼服都是缝纫师到家中来量尺寸定做的)

预习典礼的当天晚上还在南京大华电影院举行了晚会。

1955年11月29日是人民解放军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南京大会堂内外军警禁卫森严。上午八时前,南京军区受衔受勋的军官、将官都已提前入场。我们都是按规定穿1953年发的呢军服,戴大沿帽,佩戴军徽和胸章,穿1955年发的黑色松紧口皮鞋(入场时,来宾和将官的帽子留放在自己的汽车上)。我们将官是按横排座位一排就是一组。我在规定的座位就坐后,看到主席台后墙上悬挂共和国国旗和军旗,台前上沿悬挂“隆重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授勋典礼”的大红横幅会标,会场布置庄严肃穆。军官将官都正身肃坐,等待自己多年战斗即将获得的荣誉和奖励。

八时整,身着威武、气派的元帅服的刘伯承元帅莅临会场,南京军区首长发出立正口令,全场起立;刘元帅及主要来宾登上主席台就坐后,听口令坐下。司仪宣布:“南京授衔授勋典礼开录始,奏国歌。”全体自动起立。此时我心情激动,不仅为人民解放军辉煌的胜利历史感到骄傲,而且为人民解放军的未来构想了一幅光辉的图景。国歌奏毕、全场坐下后,司仪开始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周恩来总理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将官军衔命令”。接着宣布:“由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刘伯承元帅代表国务院周恩来总理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将官军衔。”然后开始唱名,听到唱自己的名字时,本人起立答“到”。每一组最后一名唱完,便由组长率领列队登上主席台,走到规定地点面向刘元帅。刘元帅从第一名起,依次双手授予命令状,并与受衔人握手,受衔者亦用双手接受命令状,并行立正注目礼。待最后一名接受命令状后,这一组就在向导指引下去到后台更衣室,凭更衣证领取更换新军衔礼服(旧军服放进新军服的空套袋内)。更表完毕后,全组列队回到会场时,全体将官都已穿着领边和袖口绣有金丝花边、双肩戴有星数不等的金色肩章的湛蓝色西式将军礼服,英姿勃勃,神采飞扬(记者形容)。授衔完毕后,休息lO分钟。然后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彭德怀部长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校官军衔命令”。由于校官军装、肩章赶制不及,故只宣读命令,以后再补发新军服和肩章领章。于是,第二次休息10分钟后,便接着举行授勋仪式。

司仪宣布: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主席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第一批勋章命令”、宣布“由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刘伯承元帅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主席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第一批勋章”。然后开始唱名授勋。除12位上将为一组另坐一处外,其他仍按每一横排为一组,列队有序地登上主席台,接受刘伯承元帅代表毛主席授予的勋章。授勋仪式与授衔相同,但受勋人员回到自己的座位后,可以互相帮助在礼服胸前按图示挂勋章。待全部授勋完毕,司仪宣布“礼成”、“奏乐”、“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的《解放军进行曲》军乐奏响,全体起立。待刘伯承元帅率领主席台上的首长离场后,全场喜形于色的将官、校官才按军阶次序先后离开会场。

我记得当天下午在南京饭店举行了有当地党、政、军领导出席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授勋典礼的盛大鸡尾酒会,全部受衔受勋的将军和夫人都被邀请参加,盛况空前。晚上还举行了晚会,演出的节目记不清了。

抗战时期新四军军长、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共和国初期国务院外交部长陈毅元帅,为庆贺我军实行军衔制隆重举行授衔授勋典礼的历史进程,于典礼次日下午,以个人名义在南京饭店宴请被授予将官军衔的老部下。他致贺词说:“今天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同志们授衔授勋,是授予每位将军以终生荣誉……”这句话语重心长,几十年来我都没有忘记。(沈启贤2006年6月记)(选自沈启贤著《沈启贤军事笔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