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人的贡献—蒙古人对东西方科学文化艺术起到的重大作用

 青城历史聊斋 2022-12-12 发布于内蒙古

   以往人们认为,蒙古帝国对全球历史产生的几乎都是破坏性的影响。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专家就对这一传统观点发出了质疑。他们宣称蒙古对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吉思汗、忽必烈和其他统治者支持发展贸易,推行宗教包容政策,鼓励艺术、建筑和戏剧的勃兴。陈列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洛杉矶艺术博物馆的展品证明,蒙古统治时期的绘画、陶瓷、插图手稿和纺织品艺术都取得了非凡的进展。当然,专家也没有忽视蒙古人带来的破坏和杀戮。

  重估蒙古时代在欧亚历史中留下的遗产,既可以激发对蒙古的复杂理解,也会带来一种缺乏充分了解的分析方式。明朝作为蒙古人在中国的继任者,承袭了一些蒙古的军事组织方式和战术原则,并且对藏传佛教、波斯天文学和医学都态度开明。蒙古人将农业技术、瓷器和艺术纹饰引进到中东,同时鼓励编史,支持苏菲主义。欧洲人通过蒙古人了解了亚洲的工艺品,认识到中东在技术、科学和哲学上的革新,随后才主动探索通往南亚和东亚的海上航线。也有一种极端的想法,一般是一种偏狭的通俗化的理解,他们把成吉思汗刻画成一个信奉宗教宽容、维护妇女权益的民主人士。

 1980年代,几个蒙古研究专家试图在不忽视蒙古带来的破坏的前提下,介绍蒙古统治的积极方面。他们指出蒙古人带来的最重要的贡献可能是他们建立起了东亚、中东和欧洲之间的联系,欧亚历史甚至是全球历史都以蒙古创立史上最庞大的陆上帝国为开端。蒙古人同时建造了辉煌的城市,推动了经济、科学和艺术的发展。

在蒙古人征服的区域里,对商业的友好态度意味着对贸易的资助。他们撤销了对中国贸易的许多限制,并予商人以帮助。中国的元朝修建道路、运河和桥,允许商人在帝国的官方驿站休憩、获取物资,为商人的旅途提供了极大便利。元朝还降低充公税,向商人提供低利率的贷款,发行且支持纸币。类似的,统治了中亚陆地的蒙古人占领了依赖贸易的绿洲。蒙古人在世界舞台上的登场及所谓“蒙古统治下的和平”(Pax Mongolica)促进了全球旅行,“蒙古统治下的和平”没有这个词看起来那么平稳。

蒙古征服波斯后,建立起横跨东至中国、西至地中海的庞大贸易网络。伊尔汗国的艺术家会采用中国的纹样,如莲花、鹿、龙等。这块13世纪末期檐壁饰带砖上啸起的凤凰,便是波斯艺术家采用中国纹样的例证。

对长途丝路贸易的浪漫想象往往会令人忽视海上贸易往来。就元朝而言,对日本和爪哇的海上远征惨淡收场,似乎证实了蒙古人不擅航海。然而,元朝在泉州、清远和广州建立了海上贸易监管机构(市舶提举司),还有特殊的海上贸易办事处(市舶司)和一个造船监管局(造船提举司),并招募了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在这些机构任职。蒙古人对纺织品、金子、药品和香料的渴望往往取代了政治上的考量,刺激着海上贸易。日本曾在1274年和1281年遭元朝袭击,在第二次入侵因台风而失败后的十年内,日本就和中国恢复了商业往来。1290年,日本舰船获准在元朝管辖的港口停泊。1298年,一艘中国船在日本沉没,证实了两国的商业往来。

不过,中国的船舶也加入了海外贸易。最近发掘出来的几艘沉船为这场贸易的规模庞大程度提供了线索。一艘开往日本的船在朝鲜海岸附近沉没,船上装载有数以万计的瓷器。这场贸易的利润最终推动了船舶建造,一些“远洋游轮设有上等客房和酒行……结构坚固,舱壁密封性强,其中较大的游轮还配有救生艇”。另外,居住在中国东南部的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社群非常友好,他们提供了很多关于旅游和贸易的建议与信息。

明朝穆斯林宦官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名气盖过了元朝的海上贸易,郑和在1405年到1432年期间率领船队和数千名船员进行了七次航行,他带领的出色使团一直抵达了非洲东海岸,郑和的卓越成就抢走了元朝航海成就的风头。然而,元朝的海上贸易规模庞大,其经济意义甚至可能比陆上丝绸之路还要大。无论蒙古人是如何声称或认为的,基于海上联络的亚洲文明都是蒙古的另一个遗产。

 这样的旅行和贸易促进地理知识的增长,这是蒙古的另一大贡献。《元经世大典》中的一幅地图流传了下来,这幅地图涵盖的疆域比早先的中国版本更为完整,其中包括四个蒙古汗国以及延伸到伊斯法罕和大马士革等重要城市,并大致准确地勾勒了欧亚大陆。旅行者们当然对这些知识作出了贡献,不过还有一个因素是,这一时期穆斯林抵达元大都(北京),也催生了一批专家,他们掌握了绘制更为精确的地图的技巧,并采用经纬度网格线,这都是吸纳自伊斯兰世界的理念。蒙古人还委托他们编写了一部皇家地理志——《元大一统志》,并制作了其他地图,不过没有保存下来。穆斯林地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为地理学知识的提升作出了贡献。

蒙古帝国地跨欧亚两州的四大汗国 ,建立的过程就是我们我们所说的三次蒙古西征。

1.第一次西征:

1218 年到1231年,成吉思汗亲自率领部下,攻灭了西辽和花刺子模国,把蒙古国的领土扩充到今中亚细亚地区;

2.第二次西征:

1235到124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率领进攻钦察、斡罗思等国,1243年建立了“金帐汗国”。

3.第三次西征:

1253到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派弟弟旭烈兀,进攻中亚和伊朗,建立伊尔汗国。

在半个世纪里,蒙古铁骑建立了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巨大的帝国,也影响了世界进程,对世界各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对于蒙古西征各国学者是怎么看的呢?

法国:

法国学者麦撒却认为:

“蒙古人西征,将以前闭塞之路途,完全洞开,将各民族集聚一处,…中世纪满天黑云,使人不得望见天日。直到蒙古西征,而重现光明。当时战争杀 人,盈野盈城,似为人类惨祸,而不知实如空天霹雳, 将几百年之酣睡懒病,自梦中惊醒。”

对于蒙古西征,带来的有可见的屠戮、交通、交流,还有隐形的技术、思想、文化的转变。

技术上——四大发明的传入给他们的殖民扩张带来了技术基础

蒙古帝国的扩张打破了东西方交流壁垒,中国的指南针、印刷术、火药,这时期传入欧洲。

在蒙古入侵以后,欧洲技术开始突飞猛进并不是偶然,艺术与文化的传播我们可以说是缓慢而潜移默化的,但是技术这一可以改变人们生活,与人们的生存息息相关的东西,却可以被立即效仿和传播。

马克思就说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象征资产阶级社会即将到来的三个伟大发明。

正是由于三项技术的传入,欧洲的文艺复兴才有了复兴的基础。

比如印刷术加快了知识的传播,指南针为大航海提供了最重要的方向,火药可以说把旧骑士贵族轰得七零八落,为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地区的掠夺提供了军事基础。

这些技术也为欧洲社会摆脱封建禁锢,走向资本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

蒙古西征时期,欧洲人过的什么日子呢?说黑暗也不为过。

欧洲人民活在教皇的统治下,封建的神学对人自由、心灵进行的禁锢、扼杀,对人民来说,空气都是停滞凝固的。

起初,西方人还认为蒙古人的首领就是他们一直寻找的盟友——长老约翰(他们自己构建出来的东方基督教国王形象),认为是拯救他们的存在。

然而事实证明他们想多了,蒙古征服者对当地居民肆意的劫掠、屠戮,伦敦的马修修士在编年史中写道:

他们就像成群的蝗虫扑向地面,彻底劫掠了欧洲东部,焚烧与屠杀使这里变成一片废墟...... 他们铲平城市...,推倒堡垒,......,屠杀市民和农民

不过,这种惨痛的掠夺却让欧洲人觉醒了,以前在教会的统治下,他们认为远东的亚细亚都是一群野蛮人的存在,然而蒙古西征却打破了他们的蒙昧迷信,迫使他们探究东方。

最早最系统的向欧洲人介绍中国的一本书就是《马可波罗行记》,使他们对东方产生了向往,对神学的统治开始了怀疑。

欧洲人开始了人性的觉醒、对自由的探索,集中爆发就是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了,这也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宣告着欧洲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也是欧洲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之一。

人们有了追求自由、冒险的意识,大航海时代开启,也拉开了欧洲对世界的殖民帷幕。

蒙古西征可以说从内到外对西方进行了一场“洗礼”,这个洗礼落到实处就是文化、思想、技术,再落到实处就是遥远的东方有黄金、天堂。

蒙古西征可以说间接、或者更直接的导致了西方殖民的扩张,但是历史的规律就是这样的,打破东西方交流壁垒,这是必然的。

我们不必懊恼中国的文明壮大了敌人,只能说期盼对手的弱小,是弱者的表现,落后必然会挨打,自强不息,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口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