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美蓉 以人为本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艺术研究-

 昵称15221501 2022-12-12 发布于湖北

此文发《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年10月

 以人为本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艺术研究- 

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团堡小学     李美蓉     邮编:445420

摘 要: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战场,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策略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探讨了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高效率  兴趣  思维   

高效的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要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状况有充分的了解,课堂教学要以占绝大多数的中等生为主,让大多数学生都有思考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关心学生的情感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才是最高的。本人认为,构建高效课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充分了解学生

数学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考虑数学课程自身的特点,而且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整体已有的知识基础,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避免课堂上教与学的脱节。了解这年龄段学生的感兴趣的知识,并适当的引入课堂,穿插进教学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备课要从了解学生入手,因为学生的学习是在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提升的过程。教师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知识结构的建构,有针对性的进行团体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

愉悦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师在课堂上要有亲和力,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让快乐学习的情绪感染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良好的心态学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数学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是学生喜欢数学课的根本。教师要向学生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数学教师的人格魅力更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喜爱,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赞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教师更要要多给予帮助和鼓励,帮他们建立学习的信心。

三、合理利用学具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数学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地讲,会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压抑学生的情绪和思维,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的需要,合理利用学具组织有趣的学习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合理利用学具,能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课改为主动的去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看、听、说等各种感官来参与教学活动,通过直观形象的焦距演示,来获得直观感性的知识,形成数学知识的表象,并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促进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教学知识的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把抽象的“数”和具体的“形”链接起来,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促进学生从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过程的形成。

四、向学生展现数学的魅力

数学有着无穷的魅力,数学美不仅表现在形式上,如对称、简洁,更美在内涵,有着丰富的历史悠久的数学文化。数学教师要向学生展现数学的奥妙,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教师要具备对数学美的感受能力,并能在生活中捕捉到数学美,把自己对数学美的感悟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一起探索数学的奥妙,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节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N变形等图形,让学生自己发现,随着边数的增多,正N边形的外形就越接近于圆形。这个探索的过程,不但渗透了数学极限的思想,而且使学生明白了多边正平面图形与圆形之间的关系,更使学生体会到正多边形逐渐演变为圆形的美丽和神奇,感受到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

五、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实践环节

数学知识只有经过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将所学的知识消化吸收,理解和牢固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数学教学要实现高效课堂,教师就必须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校实际,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有趣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实践中。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节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各自做一些直径为3、4、5厘米的硬纸圆片,并指导学生用这些圆片在有刻度的厘米尺上滚动一周,依次记下得到的数据,让每个学生都自己动手操作,记录下每个圆片滚动一周的长度,用得到的数据除以圆的直径,得到3个数据,比较这3个数据,探寻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比较3个数据,自己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这时教师告诉学生,这个3倍多一点的数据,就是圆周率,然后向学生演示推导圆的周长的公式。这样的动手实践活动,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探索能力,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六、课堂提问设计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数学课程是思维训练为主,教师在课堂上不只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实现有意义的思维训练。设计的问题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上升到适当的高度,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学生解答问题,需要一个全方位的思考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出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课堂提问的前提是学生积极的参与,因而课堂提问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激发学生回答的积极性。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变化提问的角度,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充满自信。在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对某个问题,有的学生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思路,这时教师要适时的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他理顺自己的思路,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使有他的独特思路为大家所理解和接受,对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起着很好的作用,教学效果比教师讲要好得多。 

总之,数学教师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合理利用学具寓教于乐,向学生展现数学的魅力,注重实践环节,课堂提问设计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何如栋. 小学数学教育科研.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5]黄艳珍;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现情感目标[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